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房间隔缺损经导管Amplatzer闭合治疗经食道超声检测价值
1
作者 倪锐志 顾云 +3 位作者 周兰清 俞卓 叶青 蒋志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成人房间隔缺损 经导管amplatzer闭合 治疗 经食管超声检测
下载PDF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左超 陈智 +4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3.1)岁;主动脉窦轻中度脱垂83例,VSD为(4.12±0.97)mm,重度脱垂11例,VSD为(4.95±0.51)mm;VSD类型为膜周部54例,嵴内以上40例。分析VSD大小、主动脉窦脱垂程度与ADO-Ⅱ选择的关系,以及术后中期主动脉瓣反流、残余漏变化,明确ADO-Ⅱ对此类患儿的适用性。结果术后中期最终存留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多发于使用4-4 mm、5-4 mm型ADO-Ⅱ封堵器;残余漏10例,主要发生于使用5-4 mm、6-4 mm型封堵器。结论ADO-Ⅱ封堵器在置入形态良好状况下,适用于VSD<6 mm伴主动脉窦脱垂患儿。术后有一定的残余漏和主动脉脉瓣反流发生,但能满足介入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窦脱垂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
下载PDF
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的超声特征及预后
3
作者 汪荣华 凌文 +4 位作者 彭龙庄 党婷婷 吴秋梅 刘敏 翁宗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的产前超声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的产前超声资料,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追踪妊娠结局并分析其预后。结果14例胎儿中,动脉导管提前收缩12例,动脉导管提前... 目的探讨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的产前超声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的产前超声资料,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追踪妊娠结局并分析其预后。结果14例胎儿中,动脉导管提前收缩12例,动脉导管提前闭合2例。13例妊娠晚期发现,1例妊娠中期发现。产前超声主要表现为右心扩大、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动脉导管狭窄,动脉导管血流速度增快或无血流通过。14例胎儿心脏血管整体评分(cardiovascular profilescore,CVPS):>7分11例,5分、6分、7分各1例。10例(71.4%)胎儿于诊断后72 h内剖宫产,1例(7.1%)超声诊断3天后剖宫产,1例(7.1%)严密观察4周后剖宫产,1例(7.1%)自行恢复并妊娠至38周顺产,1例(7.1%)引产。11例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良好;1例合并胎盘早剥离、1例合并羊水吸入综合征,出生时Apgar评分较低,经处理预后良好。新生儿肺动脉高压11例(84.6%),三尖瓣轻中度反流12例(92.3%),右心室腱索及乳头肌回声增强5例(38.5%),右室壁增厚3例(23.1%)。13例新生儿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生长发育良好,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产前超声主要表现为右心增大,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动脉导管内径变窄、血流速度增快或无血流通过。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时胎儿心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及时处理心功能可恢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动脉导管 收缩 闭合 胎儿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预留两把ProGlide缝合失败后联合应用ExoSeal血管闭合器的单中心研究
4
作者 王硕 郑庆厚 +3 位作者 张红松 王乐 米杰 李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338-342,共5页
目的评价ExoSeal血管闭合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预留两把ProGlide缝合失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TAVR后应用两把ProGlide缝合失败后联合应用ExoSeal血管闭合器的3... 目的评价ExoSeal血管闭合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预留两把ProGlide缝合失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TAVR后应用两把ProGlide缝合失败后联合应用ExoSeal血管闭合器的35例患者。总结ExoSeal血管闭合器的疗效,观察患者术后止血时间、徒手压迫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弹力绷带压迫时间、压迫过程出血量、术后股动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股动脉超声情况。通过上述指标评价ExoSeal血管闭合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中的疗效。结果(1)术后止血效果:股动脉入路的术后止血时间(6.89±2.66)min、徒手压迫时间(4.65±1.33)min、弹力绷带压迫时间(3.79±1.57)h、下肢制动时间(13.74±5.51)h、压迫过程出血量(12.74±3.61)g。(2)股动脉并发症发生情况:止血成功率为85.7%;需要止血的局部出血、血肿4例(11.4%);发生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撕裂伤或腹膜后出血1例(2.8%);无同侧血管功能不全或栓塞表现、穿刺处感染、入路相关神经损伤、需要手术或非手术技术修复血管发生。(3)术前及术后股动脉超声情况:股总动脉平均直径和股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xoSeal血管闭合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两把ProGlide缝合失败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eal血管闭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股动脉并发症
下载PDF
用Amplatzer导管封堵器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5
5
作者 任森根 康康 +6 位作者 吴丹宁 施红 吴锦章 杨梅 韩飞舟 周菲 朱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 1例 ,VSD直径 4~ 1 2 .8(平均 6... 目的 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 1例 ,VSD直径 4~ 1 2 .8(平均 6 .0 )mm ,其上缘距离主动脉右冠瓣 4 .5~ 1 2 (平均 6 .6 )mm。心导管资料示QP/QS 1 .4~ 2 .6 (平均 1 .7) ,肺动脉收缩压 1 9~ 34(平均 2 5 )mmHg。 4 1例膜周部VSD中 ,1 8例伴有膜部膨出瘤。结果  4 1例VSD均顺利闭合成功 ,选用的ADO尺寸为 6 / 4~ 1 6 /1 4mm。术后心脏杂音立即消失 ,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无明显残余分流。胸片示肺血管影较术前减少。心电图有 1 2例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例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均在 1~ 2周内自行消失。随访 2~ 2 1个月 ,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一步改善 ,未见ADO移位、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返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用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是完全可行的 ,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介入治疗 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适应证 并发症 心脏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秀敏 朱鲜阳 +4 位作者 张玉威 金岩 邓东安 侯传举 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方法 全组 5 1例 ,肺动脉收缩压 (84 .7± 13.5 ) (70~ 137)mmHg ,肺动脉平均压 (6 5 .0± 11.5 ) (4 2~ 97)mmHg ,PDA最窄处直径 (7.0±...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方法 全组 5 1例 ,肺动脉收缩压 (84 .7± 13.5 ) (70~ 137)mmHg ,肺动脉平均压 (6 5 .0± 11.5 ) (4 2~ 97)mmHg ,PDA最窄处直径 (7.0± 2 .4 ) (3~ 15 )mm。封堵成功后监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和血氧饱和度变化 ,决定能否行永久封堵。结果 除 1例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未能封堵外 ,其他 5 0例患者封堵均获成功。术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 (4 6 .1± 14 .9) (2 4~ 10 9)mmHg ,肺动脉平均压降至 (31.3± 11.6 ) (14~ 6 9)mmHg。术后 10min降主动脉造影显示 30例 (6 0 % )封堵完全 ,无残余分流 ,2 0例 (4 0 % )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 2 4h及 1个月后仅 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 ,6个月后未见残余分流、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器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高压 PDA 合并症 介入治疗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代政学 张玉顺 +4 位作者 贾国良 王树祥 李寰 吴栋梁 王小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  Amplatzer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评价其在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患者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7(男 4,女 3)例 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 PDA封堵器堵塞 PDA试验 ,观察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有无降... 目的  Amplatzer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评价其在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患者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7(男 4,女 3)例 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 PDA封堵器堵塞 PDA试验 ,观察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有无降低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以此分析肺血管病变是否可逆 .结果  7例重度肺动脉高压者 ,肺动脉收缩压11.3~ 18.7(12 .8± 4.9) k Pa,平均压为 6 .9~ 12 .3(9.1±2 .5 ) k Pa,其中 2例血氧饱和度小于 90 % ,6例试封堵术后30 min~ 1h肺动脉收缩压降至 6 .0~ 13.1(7.6± 3.1) k Pa,肺动脉平均压降至 2 .7~ 8.3(4 .4± 2 .8) k Pa,行永久性封堵治疗 . 1例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 ,不宜进行封堵治疗 .结论 对于 PDA伴严重肺动脉高压者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试验是鉴别肺动脉高压是否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在 Am -platzer法封堵器治疗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的病例选择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封堵器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Amplatzer法封堵治疗的临床应用──12例初步报告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连军 蒋世良 +6 位作者 赵世华 徐仲英 郑宏 张戈军 金敬琳 张庆桥 戴汝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的初步疗效。方法:对 12例(女 9例,男 3例)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封堵治疗。其中10例采用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的初步疗效。方法:对 12例(女 9例,男 3例)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封堵治疗。其中10例采用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2例采用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结果:全组12例PDA封堵器均放置成功。11例PDA封堵后30分至1小时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均明显降低。1例封堵术后即刻肺动脉压无变化。术后36小时彩色多普勒估测肺动脉压明显下降,封堵术后30分降主动脉造影,无残余分流9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少量残余分流1例。全组术后24~48小时彩色多普勒检查,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均完全消失。无重要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症状改善,11例心脏缩小,无1例发生再通。 结论:采用 Amplatzer法封堵治疗 PDA合并 SPH,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 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临床应用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2 位作者 陶谦民 朱建华 郑良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评价经导管以 Rashkind闭合器及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Rashkind闭合器关闭 PDA16例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 4例。结果 :本组 2 0例患者术前胸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处直径为 3~ 8mm(平均... 目的 :评价经导管以 Rashkind闭合器及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Rashkind闭合器关闭 PDA16例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 4例。结果 :本组 2 0例患者术前胸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处直径为 3~ 8mm(平均 5 .6 mm)。Rashkind关闭术 16例 ,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 PDA处未见分流 4例 ,微量分流 8例 ,少量分流 4例 ;半年后彩色多普勒示 PDA处均无分流。Amplatzer术关闭 PDA 4例 ,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 PDA处均无分流 ,彩色多普勒示 PDA处无残余分流。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3~ 8mm直径的 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Rashkind闭合 amplatzer封堵器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补片经导管闭合大型房间隔缺损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永文 丁继军 +2 位作者 陈少萍 胡建强 毛红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0-280,283,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补片 经导管修补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双盘闭合器经皮导管关闭小儿及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摘要)
11
作者 陈关良 李新明 +3 位作者 李斌 王青 黄雪汝 赵军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87-187,共1页
目的 总结应用Amplatzer双盘闭合器经皮导管关闭小儿及成人继发孔中央型ASD的临床疗效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 ,应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应用Amplatzer双盘闭合器经关闭继发孔中央型ASD 3 0例 ,经TTE或... 目的 总结应用Amplatzer双盘闭合器经皮导管关闭小儿及成人继发孔中央型ASD的临床疗效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 ,应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应用Amplatzer双盘闭合器经关闭继发孔中央型ASD 3 0例 ,经TTE或TEE筛选及导管球囊测量均适合堵闭。其中 15岁以下 9例中 ,男性 3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5岁 (平均 8.1土 3 .6) ,体重 8-5 2公斤 (平均 2 3 .2土 12 .1)。 15岁以上 2 1例中 ,男性 6例 ,女性 15例 ,年龄 16-5 9岁 (平均 3 8.2士 12 .6)。多普勒显示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或左向右分流为主 ,测PASP 4-86(4 7土 2 1)mm ,ASD伸展径12 -3 6mm ,根据ASD伸展径选择相应型号堵闭器 ,在X线透视及床边TTE或TEE监视下关闭ASD ,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各相关检查指标 ,术后 1天 ,1-6个月随访。结果 3 0例ASD均堵闭成功 ,18例测QPQS ,术前 2 .7土 1.2 ,术后 1.3土 0 .2 (P <0 .0 1) ;术后 2 4-4 8小时超声检查 ,PASP降低至 42士 9mmHg (P <0 .0 1) ,见少量残余分流 3例 ,1个月随访 1例残余分消失 ,3个月随访无残余分流 ,新发生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 1例 ,经可达龙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 ,1例术中一过性ST段抬高伴头晕 ,调整堵闭器位置后ST段恢复正常 ,头晕消失。结论 ①应用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双盘闭合 经皮导管治疗 儿童 成人 房间隔缺损 ASD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
12
作者 程蕾蕾 舒先红 +5 位作者 刘诗珍 潘文明 潘翠珍 张国辉 周达新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557-558,共2页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超声测量 4例患者室间隔缺损大小为4 .5...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超声测量 4例患者室间隔缺损大小为4 .5± 1.5mm(2~ 6mm) ,在此基础上加上 1~ 2mm选择合适尺寸的闭合器 ,4例手术全部成功 ,没有明显残余分流 ,且不影响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形态活动。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 ,利于术前的病例选择、术中闭合器放置的指导和术后疗效的评价和随访 ,是该手术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经心导管修补术 amplatzer闭合 室间隔缺损 手术监测
下载PDF
婴幼儿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动脉导管闭合1例
13
作者 杨光旭 陈金蒜 +1 位作者 王意丹 彭格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5-1006,共2页
1病例简介男,3个月。主诉:呼吸急促1周,加重2 d。体格检查:呼吸24次/min、心率110次/min,左上肢血压96/54 mm Hg、右上肢血压94/40 mm Hg、双下肢血压无法检测出,双肺呼吸音清,双侧胸骨第二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图1A... 1病例简介男,3个月。主诉:呼吸急促1周,加重2 d。体格检查:呼吸24次/min、心率110次/min,左上肢血压96/54 mm Hg、右上肢血压94/40 mm Hg、双下肢血压无法检测出,双肺呼吸音清,双侧胸骨第二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图1A、B)诊断: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the aortic arch,IAA)A型,全心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右心室壁增厚、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降主动脉由侧支动脉供血可能。CT血管成像(图1C、D)证实为IAA A型,降主动脉多由多支肋间动脉供血,无动脉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综合征 动脉导管闭合 超声心动描记术 CT血管造影术 婴幼儿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右心超声造影在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史红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45-0049,共5页
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超声造影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62例,其中轻度组18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12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心脏超声和CTPA测量,且比较两... 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超声造影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62例,其中轻度组18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12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心脏超声和CTPA测量,且比较两种方法在测定右心结构和肺动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两种测量方式在右心房横径、右心房上下径、右心室基底段、RVAWT,右心室与心脏横径比值以及dPA,rPA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CTPA测量结果均大于心脏超声。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超声指标RVEF,RVFAC,RVTei,PAPm,PADP以及PASP等方面,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而TAPSE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 右心超声造影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更准确地测定右心结构和肺动脉相关指标。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指标也存在差异,说明病程越长,患者的右心功能受损越严重,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超声造影 动脉导管闭合 重度肺动脉高压 诊断应用 右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8 位作者 戴汝平 赵世华 凌坚 金敬琳 郑宏 张戈军 曾筝 张岩 谢若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 的初步疗效。方法:自1998 年5 月~1999 年6 月,采用美国AGA 公司生产的Amplatzer 封堵器共施行47 例( 女37 例,男10 例)PDA 封... 目的:评价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 的初步疗效。方法:自1998 年5 月~1999 年6 月,采用美国AGA 公司生产的Amplatzer 封堵器共施行47 例( 女37 例,男10 例)PDA 封堵术。平均年龄15-8 ±13-4 岁(0-9 ~48 岁) ,平均体重37-3 ±21-2 kg(6-5 ~82-0 kg) 。3 例为PDA 结扎术后再通。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心电图、X 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PDA。局麻或全麻下穿刺右股静、动脉,先行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以确定PDA的位置、形状及直径。选择大于所测PDA 最窄直径2 ~4 m m 的Amplatzer 封堵器,于透视下经6 F 输送鞘管将其封堵于PDA 处。10分钟后重复主动脉造影,若封堵器形状、位置满意,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时,可释放封堵器。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导管,压迫止血。术后24 ~48 小时,1 ~13 个月行超声心动图、X 线胸片检查,观察残余分流情况、有无再通及封堵器位置等。结果: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 属Krichenko A 型45 例,B 型及E 型各1 例。PDA 最窄处直径平均为4-6 ±1-7 m 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疗法 amplatzer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经导管Amplatzer堵塞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爱卿 高伟 +3 位作者 余志庆 王荣发 李奋 朱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为研究评价新的自膨性Amplatzer堵塞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于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应用Amplatzer堵塞器关闭PDA32例,年龄0.8~11岁(平均3.9岁),体重7~39kg(平均15.8kg),PDA最狭处直径2.3~6.43mm(平均3.5mm)。应用6F长鞘经股... 为研究评价新的自膨性Amplatzer堵塞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于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应用Amplatzer堵塞器关闭PDA32例,年龄0.8~11岁(平均3.9岁),体重7~39kg(平均15.8kg),PDA最狭处直径2.3~6.43mm(平均3.5mm)。应用6F长鞘经股静脉插至降主动脉递送堵塞器,术后10~15分钟作主动脉造影评价即刻疗效。关闭术后24小时、1月、3月、6月行彩色多普勒随访。结果:32例全部成功,术后无分流30例;少量分流2例,其中1例24小时彩色多普勒随访分流消失,另1例术后1月分流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2.5分钟,平均透视时间6.1分。无任何并发症。本文结果表明,应用Amplatzer堵塞器可成功关闭中大型PDA,该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关方法学尚需更多病例总结及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 堵塞器 介入疗法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17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7 位作者 舒茂琴 胡厚源 迟路湘 张萍 仝识非 程训民 冉擘力 姚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 评价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 0例(男 2 3例、女 2 7例 ,年龄 3~ 64岁 )中ASD 19例、PDA 3 1例 ,按常规在局麻或全麻下完成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SD封堵时先用测量球囊... 目的 评价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 0例(男 2 3例、女 2 7例 ,年龄 3~ 64岁 )中ASD 19例、PDA 3 1例 ,按常规在局麻或全麻下完成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SD封堵时先用测量球囊测ASD直径及选取Amplatzer封堵器 ,经传送装置将封堵器推送至左房 ,先后释放左、右侧盘 ,心脏超声证实ASD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不影响二尖瓣活动时 ,再将Amplatzer封堵器完全释放。PDA患者先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 ,测量PDA直径及选择Amplatzer蘑菇伞封堵器 ,经传送装置将封堵器置于未闭的动脉导管内 ,重复主动脉造影证实无残余分流时释放封堵器。结果 ① 19例ASD患者球囊测得的ASD直径为 2 3± 6( 13~ 3 1)mm ,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17~ 40mm ,均一次性封堵成功。② 3 1例PDA患者中 3 0例用Amplatzer蘑菇伞封堵成功 ,1例PDA内径达 12mm者用直径 17mm的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及PDA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创伤小、适应症广及并发症少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封堵器 心脏插管术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20例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玉顺 何争 +2 位作者 刘建平 贾国良 栾荣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649-650,共2页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并对其即刻和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全组 2 0例 ,年龄 2 0± 17( 0 .8~ 5 1)岁 ,体质量 37± 2 0 ( 6~ 70 ) kg,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为 5 .1± 1.8( 2 .9~ 10 .0...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并对其即刻和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全组 2 0例 ,年龄 2 0± 17( 0 .8~ 5 1)岁 ,体质量 37± 2 0 ( 6~ 70 ) kg,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为 5 .1± 1.8( 2 .9~ 10 .0 ) mm.经 6或 7F导管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 ,术后 1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 ,术后 1d及 1mo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 .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术后 10 min降主动脉造影示 ,6例有微 -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2 4h,术后 1mo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 .结论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直径达 10 mm的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操作简便 ,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封堵器 介入疗法
下载PDF
Amplatzer蘑菇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及方法学再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伟 周爱卿 +2 位作者 余志庆 李奋 钟玉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7-269,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及疗效 ,于1998年8月~2001年12月应用Amplatzer堵塞器治疗PDA患儿210例 ,年龄4.5±2.8岁(0.6~12岁) ,PDA平均最小直径3.89±1.32mm(1.6~6.9mm),堵塞器... 为进一步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堵塞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及疗效 ,于1998年8月~2001年12月应用Amplatzer堵塞器治疗PDA患儿210例 ,年龄4.5±2.8岁(0.6~12岁) ,PDA平均最小直径3.89±1.32mm(1.6~6.9mm),堵塞器直径比PDA最小直径大2.5~6mm ,伴肺动脉高压者选用的堵塞器相对较大。在舒张期多次测量PDA直径 ,如左侧位主动脉造影不能清晰显示PDA ,加做右前斜位主动脉造影。堵塞术后行彩色多普勒随访。结果显示 ,所有PDA临床关闭(听诊无杂音) ,出院时达100 %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出院时无分流达98.6 % ,堵塞术后3月达100% ;超声多普勒随访发现左肺动脉流速在1.5~1.7m/s间6例 ,都为小于1岁婴儿并伴有肺动脉高压 ,且堵塞器直径大于PDA直径3.5mm以上 ;未发生溶血、堵塞器脱落或堵塞器断裂、PDA再通、血栓栓塞、心内膜炎、主动脉狭窄等。提示AmplatzerPDA堵塞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直径1.6mm以上的PD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蘑菇伞 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血管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及初步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戈军 蒋世良 +6 位作者 凌坚 赵世华 黄连军 徐仲英 金敬琳 吕建华 吴文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应用 Amplatzer 血管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共11例,年龄4.0~17.0(10.09±5.17)岁,体重15~63(35.05±16.20)kg。PDA 长度为8.4~20.9(14.09±3.50)mm,最狭窄处均位于肺动脉侧,直径为... 目的:应用 Amplatzer 血管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共11例,年龄4.0~17.0(10.09±5.17)岁,体重15~63(35.05±16.20)kg。PDA 长度为8.4~20.9(14.09±3.50)mm,最狭窄处均位于肺动脉侧,直径为1.0~2.0(1.48±0.35)mm;经导管置入 Amplatzer 血管塞封堵PDA。封堵后5~10 min 行胸主动脉造影评价疗效,术后24 h、1个月、3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任何并发症。术后10 min 胸主动脉造影示11例动脉导管均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5例完成1年随访,PDA 完全闭合,未见再通。结论:应用 Amplatzer 血管寨封堵类似于长管状的 PDA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技术成功率高,即刻效果好,近、中远期随访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amplatzer血管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