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3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评估
1
作者 覃鹤林 覃斌 +2 位作者 吴清国 梁毅文 何春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作用,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大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电... 目的 探讨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作用,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大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电切组(4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和剜除组(4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电切组比,剜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前列腺切除质量更大;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提高,且剜除组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均减少,且剜除组少于对照组;与电切组比,剜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大体积BPH患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留置尿管、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切除更多的增生组织,增大术后尿流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栋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等离子电切术(PK...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等离子电切术(PKRP)组和PKEP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男性性健康问卷-射精功能障碍评分(MSHQ-ED)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EP组患者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KRP组,术中失血量少于PKRP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RUV均减少,且PKEP组少于PKRP组;两组患者Qmax均升高,且PKEP组高于PKRP组;两组患者IIEF-5评分均升高,且PKEP组高于PKRP组;两组患者MSHQ-ED评分均升高,且PKEP组高于PKRP组(均P<0.05)。PKEP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KRP组(P<0.05)。结论PKEP治疗BPH患者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尿道功能,对性功能影响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良性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电切
下载PDF
围手术期维持抗血小板治疗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安全性评估
3
作者 王珩 徐向军 +3 位作者 刘兆飞 张海涛 毛鹏飞 聂锐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37)、对照组(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并于术后1周再次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4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B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及膀胱冲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BVR及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输血病例,无再次手术病例,无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IPSS、BVR及Qmax明显改善(P<0.05),但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没有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其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俞婷 唐华 +4 位作者 陈剑 郭昌平 王永富 叶德川 章盛椿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4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单纯随机选择2020年1月—... 目的 探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单纯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0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TURP组(65例)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TUERP组(65例)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TUER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7.23±7.16)mL,少于TURP组的(141.51±13.6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9,P<0.05)。TUERP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URP组相比,TUERP组术后的最大尿流率更高,残余尿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患者术前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 IPS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 OAB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TUERP组的IPSS和OABSS评分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UER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ERP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降低IPSS和OAB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良性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潘正故 罗星 +4 位作者 李成山 唐东林 刘敏 罗继毅 凌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9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 目的:比较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照组采用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前列腺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围手术期指标、前列腺症状评分上明显优于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且安全性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并发症 前列腺症状评分
下载PDF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进峰 尹九湖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EP)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BPH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均行TUPEP术的BP... 目的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EP)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BPH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均行TUPEP术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未发生组(非感染,87例)和发生组(感染,23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老年BPH患者TUPEP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中年龄≥65岁、术前尿潴留导尿、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 d的患者占比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Smad7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术前尿潴留导尿、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 d、TGF-β_(1)水平高、Smad7水平低、Smad4水平高、MCP1水平高、FGF2水平高、IL-1β水平高、IL-6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BPH患者经TUPEP治疗后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65岁、术前尿潴留导尿、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 d、TGF-β_(1)水平高、Smad7水平低、Smad4水平高、MCP1水平高、FGF2水平高、IL-1β水平高、IL-6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BPH患者经TUPEP治疗后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波 王静 +1 位作者 黄海鹏 汪小明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性功能、尿道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前列腺切除重量大于对照组,其余围手术期指标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IPSS、I-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1LEF-5评分高于对照组,勃起功能障碍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Qmax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列腺增生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还能减少对患者性功能的损伤,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 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杨坤儒 李小滨 +4 位作者 杨健 曾柯 黄贵书 黄俊 尹素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76-79,共4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KEP手术的1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个月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为两组,将IPSS≥8分的...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KEP手术的1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个月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为两组,将IPSS≥8分的患者纳入术后预后不佳组(59例),将IPSS≤7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89例),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间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术前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术中剜除时间、出血量等数据,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组的IPSS为(4.93±1.16)分,低于预后不佳组的(10.81±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体重指数(BMI)、前列腺体积(PV)、剜除的前列腺质量、术前IPSS评分、剜除时间、出血量、最大尿流率(Q_(max))和糖尿病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β=0.516,OR=1.236,95%CI=1.106~2.539)、剜除时间(β=0.019,OR=1.023,95%CI=1.010~1.037)是前列腺剜除术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KEP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糖尿病及剜除时间是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积极调控患者血糖,提高技术,缩短剜除手术时间,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预后
下载PDF
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9
作者 张闽杰 陈国强 +1 位作者 吴智煌 崔得恒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3期15-18,共4页
目的 比较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采取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 目的 比较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采取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与研究组(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除腺体重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和术后,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最大尿流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P<0.05)。结论 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采取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及尿流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 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发生尿失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明阁 陈云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20-1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PKEP治疗的62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1个月的结果,选择发生尿失禁的31例患者作为发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20-1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PKEP治疗的62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1个月的结果,选择发生尿失禁的31例患者作为发生组,采用倾向性评分配比法选择术后未发生尿失禁的31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抗凝药物史、术前留置导尿管、前列腺体积、盆底肌训练、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排尿次数,以及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冲洗液温度、气囊注水量和导尿管堵塞等信息,分析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前列腺体积、盆底肌训练、操作时间、冲洗液温度、气囊注水量、导尿管堵塞是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前列腺体积大、未行盆底肌训练,以及操作时间长、冲洗液温度低、气囊注水量大和导尿管堵塞,是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BPH患者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依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后尿失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作者 郭洪玉 石蕊 曹宇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98-702,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对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0例BPH患者。按照组间基... 目的比较改良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对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0例BPH患者。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DiLEP组65例(采用改良1470nm半导体激光剜除术治疗)与PKEP组65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排尿情况(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IIEF-5),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KEP组患者相比,DiLEP组患者手术、术后膀胱冲洗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及残余尿量呈下降趋势,最大尿流率呈上升趋势(P时间<0.05);但两组各时点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IIEF-5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IIEF-5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P时间<0.05);但两组各时点IIEF-5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DiLE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K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DiLEP与PKEP均能有效改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且对其性功能影响均较小,而改良DiLEP与PKEP相比又具备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前列腺增生 性功能
下载PDF
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BPH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念宽余 张丹 +1 位作者 王永锋 郭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658-661,666,共5页
目的 分析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43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 目的 分析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43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试验组给予保留前叶的PK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前及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睾酮(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及健康状态调查表(GQOL-74)评分。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PSS、RUV、T、PGE_(2)、PSA水平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维度的GQOL-74评分及Qmax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尿失禁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PKRP治疗相比,采用PKEP治疗BPH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情况更优,以及更能改善尿流动力学,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前列腺增生症 尿失禁 治疗 发生率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谈健 孙文晋 +1 位作者 王正宇 崔飞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日—2023年6月20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日—2023年6月20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剜除组(采用TUKEP治疗)与电切组(采用TURP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下尿路症状指标、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剜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电切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量(Qmax)及残余尿量(RV)较术前改善,且剜除组改善幅度大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低于术前,且剜除组低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电切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P相比,TUKEP在BPH的治疗中安全性更高,其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还能更好地改善尿路功能,降低IL-6、IL-8、TPSA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路功能
下载PDF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毅 王芸 钟起鸿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4期568-569,572,共3页
目的 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 目的 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剜除组32例和电切组28例。剜除组采用PKEP治疗,电切组采用PKRP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随访情况[国际前列腺增生症状评分法(IPSS)]、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及并发症。结果 剜除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切组(P<0.05);IPSS及QOL评分均低于电切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KRP与PKEP均可有效治疗BPH,但PKRP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童健勇 刘全启 周鹏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4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PKEP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4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PKEP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术后12小时内全血血红蛋白(Hb)下降值、血清钠离子(Na+)下降值,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相关临床指标;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score,IPS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内观察组Hb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Na+下降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Qmax、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Qmax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IPSS、Qo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发生包膜穿孔3例。结论PKEP治疗BPH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且PKEP总体手术效果要好于PK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血红蛋白 膀胱冲洗 最大尿流率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飞 耿杰 +20 位作者 陈洪波 周治军 刘孝华 石洪波 杜丹 朱涛 张景宇 李晓东 却辉 宋洪飞 姚启盛 窦中岭 阮建中 郑江 祝子清 任选义 黄桥 龚侃 刘同族 贺大林 曾宪涛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381-390,共10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设计。在全国20家医院泌尿外科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行TUPKP...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设计。在全国20家医院泌尿外科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行TUPKP治疗的高危BPH患者,分析患者基线、围手术期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相关数据,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共入组229名高危BPH患者。与基线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变量为-17.28[95%CI(-18.02,-16.54)]分、最大尿流率改变量为5.61[95%CI(0.68,10.54)]mL·s^(-1)、残余尿量改变量为-84.50[95%CI(-96.49,-72.51)]mL、生活质量评分改变量为-3.24[95%CI(-3.42,-3.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TUPKP可以用于治疗高危BPH患者,建议由技术熟练的术者实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危患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老年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苟建杰 韩海松 王磊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0期86-88,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在老年、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老年、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依...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在老年、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老年、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TUPKEP组(n=57)与HoLEP组(n=78).比较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时间指标、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HoLEP组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膀胱残余尿量低于TUPK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EP组最大尿流速高于TUPKE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EP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低于TUPKEP组,血红蛋白水平占术前值百分比高于TUPK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TUPKEP,在老年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HoLEP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实验室检测指标,提升排尿功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剜除 血红蛋白水平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熊宇 陆烽烽 +5 位作者 蒋齐 宋震乾 朱晓峰 朱泽鹏 位志峰 姚爱兵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00-30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8例患者,年龄(70.68±8.63)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9)使用TU...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8例患者,年龄(70.68±8.63)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9)使用TUERP,观察组(n=39)使用超声辅助下TUERP,统计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切除腺体量较对照组多,而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此外,两组术后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后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Qmax)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辅助下TUERP可从解剖层次上完整的沿前列腺外科包膜切除增生的前列腺,安全性更高,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前列腺外科包膜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分析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19
作者 沙维 孙进 +3 位作者 许凯 殷桂草 王小祥 李一帆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比较分析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80 mL)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盱眙县人民...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比较分析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80 mL)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铲状电极PKEP组和PKRP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KRP组比较,铲状电极PKEP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丢失血红蛋白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PKRP组比较,铲状电极PKEP组IPSS、QOL更小,Qmax更大,RUV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铲状电极PKEP组膀胱痉挛、逆行射精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K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KRP,铲状电极PKEP治疗大体积(>80 mL)BPH患者具有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升术后疗效、安全性更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 铲状电极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单纯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中年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及尿道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20
作者 黄忠胜 张廷剑 杨书坤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2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单纯前列腺切除术(LS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对中年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性功能及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的泌尿外科数据库中筛选出具有完整的术后1年...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单纯前列腺切除术(LS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对中年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性功能及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的泌尿外科数据库中筛选出具有完整的术后1年随访记录的大体积中年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LSP的60例患者为LSP组,按照基线资料相匹配的原则,选择行PKEP的60例患者为PKEP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症状、尿道功能、性功能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LS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长于PKEP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减少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1d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_(0))、术后1个月(T_(1))、术后3个月(T_(2))、术后6个月(T_(3))、术后12个月(T_(4))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评分均逐渐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P组患者的短暂性肉眼血尿发生率高于PKEP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P与PKEP治疗中年大体积BPH是安全有效的,但LSP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腹腔镜下单纯前列腺切除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尿道功能 性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