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序贯疗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方杏香 夏芬芬 +3 位作者 潘其芬 王金雅 沈军英 王素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3期2413-2416,共4页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疗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NRDS临床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0年6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疗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NRDS临床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0年6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NRDS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按照所采用的同期治疗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微管气管内注入固尔苏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经微管气管内注入固尔苏联合呼吸机治疗者。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观察1周。两组患儿治疗12 h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气血指标进行检测并行组间比较;整理两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前病死率并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①两组患儿治疗后12 h,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PaCO_(2)、FiO_(2)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儿,PaO_(2)、p H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③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前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患儿低(P<0.05)。④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发生一般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经微管气管内注入固尔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可显著提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严重及一般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儿氧代谢水平,缩短患儿危重状态持续时间,利于患儿后续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微管气管内注入 肺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正压通气 序贯疗法 氧代谢水平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LISA技术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
2
作者 赵明明 刘玉娟 +1 位作者 李忠良 刘小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 careunit,NICU)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5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28例)和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组(30例)。LISA组采用LISA技术,在nCPAP下,气管内置入微管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INSURE组采用INSURE技术,拔管后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病儿给药过程、给药前后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用氧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LISA组病儿72 h内机械通气率低于INSUR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比46.7%,P=0.043);LISA组病儿住院期间无创正压通气时间(404.50 h比483.50 h,P=0.033)及总用氧时间(520.00 h比612.50 h,P=0.040)低于INSURE组;LISA组给药1 h后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pressureof O_(2),PaO_(2))变化高于INSURE组[(54.29±5.69)mmHg比(52.87±3.27)mmHg,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5.0%比53.3%,P=0.028)及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8.6%比56.7%,P=0.031)低于INSURE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RDS治疗中,LISA技术在减少72 h内机械通气率、住院期间用氧时间、近期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RD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 婴儿 超低出生体质量
下载PDF
INSURE技术与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笑梅 雷仲洋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插管-注入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剂(PS)-拔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INSURE技术)与经微管气管内注入PS技术(LISA技术)分别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于2020...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插管-注入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剂(PS)-拔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INSURE技术)与经微管气管内注入PS技术(LISA技术)分别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NRDS早产儿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INSURE技术,n=38)和观察组(LISA技术,n=35),对两组患儿给药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及治疗过程中主要观察指标(脉搏SpO_(2)下降、心动过缓、再次应用PS及72 h内再次机械通气)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相关指标(心动过缓、脉搏SpO_(2)下降及72 h内再次机械通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患儿应用LISA技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INSURE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注入外源性PS-拔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 经微管气管内注入PS技术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