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8 位作者 舒茂琴 胡厚源 郭燕丽 张平 仝识非 冉擘力 刘建平 姚青 李永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先行左室造影了解VSD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建立跨VSD的动静脉导丝轨道,并沿轨道导丝经静脉放入传送鞘管及封堵器,经心脏超声检测厦左室、主动脉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先行左室造影了解VSD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建立跨VSD的动静脉导丝轨道,并沿轨道导丝经静脉放入传送鞘管及封堵器,经心脏超声检测厦左室、主动脉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释放。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结果181例VSD患者中175例封堵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96.7%。封堵成功者中有162例完成了(15.4±9.23)个月(1个月~3年)的随访,1例于术后10h发生溶血反应,经治疗3d后恢复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第4天及第6天发生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大剂量氢化可的松等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VSD患者得到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心导管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迎春 周莲 +1 位作者 文玲 周远秀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体会,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181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1例(1.2~50岁)患者中男99例、女82例,经导...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体会,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181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1例(1.2~50岁)患者中男99例、女82例,经导管封堵术成功率为96.7%(175/181)。5例全麻惠儿于术后发生呕吐,3例于术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心脏传导阻滞,1例于术后10h出现血尿,均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康复。无1例因临床护理问题影响康复者。结论 对VSD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进行严密的监护与观察,有助于保证经导管封堵术的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心导管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下载PDF
新型闭合器填塞动脉导管未闭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夏伟 赵翠芬 +2 位作者 冷晓梅 杨兴季 王玉玮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 :检验不规则螺旋闭合器填塞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镍钛合金丝制成的单股不规则螺旋为支架 ,其上粘附Ivalon海绵 ,利用镍钛合金丝对温差的反应性 ,用小口径 (9F)长鞘运送到位 ,对实验犬的 1 7条肋颈干、... 目的 :检验不规则螺旋闭合器填塞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镍钛合金丝制成的单股不规则螺旋为支架 ,其上粘附Ivalon海绵 ,利用镍钛合金丝对温差的反应性 ,用小口径 (9F)长鞘运送到位 ,对实验犬的 1 7条肋颈干、颈总动脉等血管行填塞术。结果 :填塞成功率为 88.2 %。术后闭合器无移位 ,支架无血栓附着 ,周围血管内皮无损伤。结论 :不规则螺旋闭合器具有运送方便、定位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心导管填塞治疗 动物实验 闭合器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mplatzer装置经心导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洪雯静 孙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0-692,共3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装置 经心导管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治远 张志辉 +5 位作者 何国祥 舒茂琴 胡厚源 仝识非 刘建平 冉擘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例VSD封堵术后发生迟发性CAVB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VSD患者分别于经导管封堵术后第4天及第6天突...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例VSD封堵术后发生迟发性CAVB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VSD患者分别于经导管封堵术后第4天及第6天突发晕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证实为间歇性CAVB,经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1)VSD经导管封堵术后有可能发生迟发性CAVB,应适当延长心电监护及住院时间;(2)对VSD封堵术后发生的迟发性CAVB可用大剂量激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心导管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阻滞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6
作者 周莲 李迎春 +1 位作者 张浩 夏雪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1-312,共2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特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97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先心病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1.2~7岁)患儿中男54例、女43例,其中动脉导管...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特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97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先心病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1.2~7岁)患儿中男54例、女43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31例、房间隔缺损18例、室间隔缺损41例、心脏复合畸形7例。所有患儿均被成功地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术后5例发生呕吐,2例发生了束支传导阻滞,经激素治疗完全恢复。无1例因临床护理问题影响患儿康复者。结论 婴幼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护理具有自身的特点,重视护患沟通,施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有助于促进惠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心导管治疗 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7
作者 张利霞 尚洁华 郑蔚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经心导管治疗 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