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冰华 韦静 +1 位作者 罗倩芸 李春燕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5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5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9年6—10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握力锻炼依从性以及肢体肿胀、疼痛、渗血程度,判断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0.637,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3、-5.286,P<0.05)。干预后,观察组握力锻炼依从性程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19,P<0.05)。观察组术后4 h、24 h肢体肿胀、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4、-3.138,P<0.05;Z=-4.810、-4.735,P<0.05)。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口渗血程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9,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提高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握力锻炼依从性,减轻术肢肿胀、疼痛,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舒适度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壳聚糖止血海绵联合螺旋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研究
2
作者 余龙辉 宋梦丽 +6 位作者 陈丽燕 谭文亮 蔡露 熊红英 涂伟玲 李林锋 康信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止血海绵联合螺旋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术后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295例,... 目的探讨壳聚糖止血海绵联合螺旋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术后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2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旋桡动脉压迫器组(A组,99例)、壳聚糖止血海绵组(B组,98例)及壳聚糖止血海绵联合螺旋桡动脉压迫器组(C组,98例),3组采用对应方法止血。观察记录3组术后桡动脉血管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A组、B组及C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3.1%(13/99)、5.1%(5/98)、3.1%(3/98),术后出血、瘀斑、肢端肿胀发生率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A组高于C组(均P<0.05)。术后桡骨血肿发生率A组高于C组(P=0.00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侧严重肢端肿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C组患者舒适度优于A组(P=0.004)。结论壳聚糖止血海绵联合螺旋桡动脉压迫器在TRI术后总体止血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螺旋桡动脉压迫器和壳聚糖止血海绵,可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是一种操作简单、舒适度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止血海绵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彤 柳静 +2 位作者 王双双 李妙男 王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 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TRI术病人,其中对照组(2020年1-5月行TRI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2020年6-12...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 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TRI术病人,其中对照组(2020年1-5月行TRI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2020年6-12月行TRI病人)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2组间护理质量效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评估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肿胀、疼痛麻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水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桡动脉闭塞。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和实施,为冠心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提高病人舒适度,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下载PDF
改良手指操联合握力对减少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肢体肿胀的作用探讨
4
作者 黄丽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249-225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手指操联合握力对减少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石狮市总医院接收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改良手指操联合握力对减少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石狮市总医院接收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1~77(61.15±4.04)岁,冠脉病变程度:轻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2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良手指操联合握力锻炼,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40~77(61.08±4.01)岁,冠脉病变程度:轻中度狭窄20例,重度狭窄25例。比较两组术后肢体的疼痛程度、麻木程度、肿胀程度、舒适度、生活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0.5、4.0、12.0、24.0、48.0 h疼痛程度和麻木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t=9.59、10.15、7.68、5.98、12.19、2.58、3.30、7.23、7.36、10.23,均P<0.05)。术后0.5、4.0、12.0、24.0、48.0 h观察组的肿胀程度均较对照组低[(0.28±0.12)cm比(0.45±0.18)cm、(0.33±0.15)cm比(0.55±0.21)cm、(0.45±0.18)cm比(0.75±0.27)cm、(0.42±0.16)cm比(0.71±0.21)cm、(0.32±0.13)cm比(0.64±0.2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7、5.72、6.20、7.37、8.40,均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4.05±2.06)分比(12.21±2.02)分、(27.03±3.09)分比(24.28±2.84)分、(18.82±2.07)分比(17.03±1.94)分、(16.43±2.05)分比(15.17±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4.40、4.23、3.37,均P<0.05)。术后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3、4.00、4.11、4.78、3.92,均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展开改良手指操联合握力锻炼可快速减轻疼痛和麻木程度,促使术侧手掌周径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利于患者身心状况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改良手指操 握力 疼痛程度 肿胀程度
下载PDF
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术肢并发症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夏碧芸 吴霄芸 +1 位作者 程云 蒋颖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目的实施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症的循证实践,并观察其对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瘀斑和肿胀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0... 目的实施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症的循证实践,并观察其对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瘀斑和肿胀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经过12条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的桡动脉闭塞、血肿和瘀斑发生率均减少(P<0.05)。结论循证护理规范了经桡动脉PCI术后的术肢护理,降低术肢并发症的发生,并为PCI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肢并发症 循证实践 护理
下载PDF
男性患者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与气囊压迫止血器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闵英 赵妍 +2 位作者 高丽娜 刘艳杰 马俊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男性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CI)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与气囊压迫止血器的止血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经右侧桡动脉行TRA-PCI的208例男性患者,根据术后压迫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组(n=105)和气囊压迫止血器... 目的 探讨男性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CI)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与气囊压迫止血器的止血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经右侧桡动脉行TRA-PCI的208例男性患者,根据术后压迫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组(n=105)和气囊压迫止血器组(n=103),比较两组基线特征及桡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既往史、入院诊断、在院用药情况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术区出血、皮肤瘀斑、上肢肿胀、手部发绀、张力性水疱、桡动脉闭塞、上肢悬挂治疗的比例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组较气囊压迫止血器组上肢麻木(0.00%vs. 2.91%,P<0.05)、上肢疼痛(0.00%vs. 5.83%,P<0.05)、总体事件(4.76%vs. 17.48%,P<0.01)比例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迷走神经反射、动静脉瘘发生。结论 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与气囊压迫止血器相比,能够减少男性患者TRA-PCI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止血法 桡动脉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自制血管穿刺点加压束带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郝守荣 马洪山 +1 位作者 白如冰 郝守华 《护理研究》 2005年第6期995-995,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穿刺点加压束带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技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不同减压时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彤 王冬梅 +2 位作者 黄娟 盛娟 王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Trans 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使用桡动脉加压气囊( TR Band)第一次减压时间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TRI术后100例使用TR Band压迫止血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Trans 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使用桡动脉加压气囊( TR Band)第一次减压时间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TRI术后100例使用TR Band压迫止血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2 h开始减压,每隔1 h减压1次,每次放气2 mL,连续3次,余量气体在术后10 h内放完;对照组术后4 h开始减压,每隔2 h减压1次,每次放气2 mL,连续3次,余量气体在术后12 h内放完。比较观察2种减压方法的止血效果、患者舒适度、压迫侧食指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压迫处局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种减压方法均能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的SpO2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术后2 h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4 h的SpO2监测和患者舒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术后不同减压时间皮下瘀斑、局部水泡、发绀和麻木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R Band第一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术后2 h,解除压力阀的时间为术后10 h,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减压时间 舒适度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陆月兰 孟丽华 高文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2期27-30,共4页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间室综合征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对策,包括密切观察病情、肿胀的观察和护...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间室综合征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对策,包括密切观察病情、肿胀的观察和护理、用药护理、疼痛护理和凝血功能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出现疼痛,穿刺前臂明显肿胀、变硬,其中6例桡动脉搏动减弱,1例手指牵拉痛,1例肌力减退,1例右上肢无力,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至关重要,高度重视患者的主诉,针对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争取内科保守治疗时间,可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对减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冬梅 王莉媛 黄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751-1752,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减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患者术后穿刺点压迫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7月行TRI术后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4年8~10月行TRI术后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减压方法;实验组在组建QCC...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减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患者术后穿刺点压迫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7月行TRI术后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4年8~10月行TRI术后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减压方法;实验组在组建QCC基础上,以"减轻TRI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主题,通过自制查检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执行改良的减压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肿胀及麻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术后4 h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RI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与桡动脉止血器压迫穿刺点时间有关,QCC对于改善TRI术后4 h患者疼痛程度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疼痛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穿刺点压迫
下载PDF
大黄玄明粉外敷改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端肢体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倪慧 邱原刚 +2 位作者 张丽艳 丁文娜 吴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458-459,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外敷疗法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远端肢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TR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侧手背局部予大黄、玄明粉外敷24... 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外敷疗法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远端肢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TR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侧手背局部予大黄、玄明粉外敷24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侧远端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方面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玄明粉外敷可有效改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端肢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远端肢体并发症 大黄 玄明粉 局部外敷
下载PDF
大黄、玄明粉外敷对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肿胀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文娜 倪慧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外敷对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肿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肿胀的78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仅采用抬高患肢,制动处理,并予50%硫酸镁外敷;观察组39例则将外敷药物改为大黄... 目的探讨大黄、玄明粉外敷对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肿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肿胀的78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仅采用抬高患肢,制动处理,并予50%硫酸镁外敷;观察组39例则将外敷药物改为大黄、玄明粉,均为2次/天,7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肿胀程度、疼痛评分、肿胀的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经治疗,患者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及肿胀的消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发应。结论采用大黄、玄明粉外敷对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肿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玄明粉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前臂肿胀
下载PDF
自制腕部固定工具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莹莹 韦柳青 +2 位作者 覃洁 肖鑫 兰艳色 《右江医学》 2021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病人应用自制腕部固定工具的效果。方法根据临床病理诊断,选取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病人应用自制腕部固定工具的效果。方法根据临床病理诊断,选取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制腕部固定工具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术侧手部肿胀或出血率显著降低,前臂的疼痛评分0~2分的比重显著增高,住院基本满意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腕部固定工具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术肢腕掌部的疼痛和肿胀,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腕部固定工具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手握刺刺球锻炼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肢体疼痛肿胀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谭美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
分析手握刺刺球锻炼在缓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肢体疼痛肿胀方面的作用。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法将2022年1月~2023年3月上林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者100名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手指康复操锻炼,实... 分析手握刺刺球锻炼在缓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肢体疼痛肿胀方面的作用。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法将2022年1月~2023年3月上林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者100名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手指康复操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握刺刺球锻炼。观察两组肢体疼痛、肿胀和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肢体无疼痛96.00%和对照组84.00%相比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80.00%比较,观察组94.00%的四肢未见水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反应时间(TT)、部分激活凝血酶反应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反应时间(PT)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上述各项凝血酶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探讨采用手持刺球法进行心脏手术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刺刺球 三角枕 握力锻炼 肢体肿胀 疼痛
下载PDF
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垒 刘慧 胡永寸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25期3335-3336,共2页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6例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心肌梗死确诊患者,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43例,在围术期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结果 B组患者在围术期...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6例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心肌梗死确诊患者,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43例,在围术期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结果 B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出现心绞痛等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手术结束后的离床时间明显早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康复治疗,可取得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康复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222-223,共2页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冠心病患者50例,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基本可以在30 min之...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冠心病患者50例,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基本可以在30 min之内初步恢复,症状减弱,血压和心率回归正常水平。结论对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预防诱因是减少发病的关键,同时合适的护理对其身体恢复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丽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0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发生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术肢肿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发生前臂血肿5例,上臂血肿1例,术肢肿胀22例.经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病人...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发生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术肢肿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发生前臂血肿5例,上臂血肿1例,术肢肿胀22例.经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宣教,操作者技术熟练和术后规范的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肢肿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肢肿胀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永军 《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总结其抢救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82例经桡动脉管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其迷走神经反射原因,依照其... 目的探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总结其抢救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82例经桡动脉管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其迷走神经反射原因,依照其临床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以常规急救,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使用TR-Band桡动脉止血绷带,对两组患者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上,对照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有效性上,观察组亦同样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抢救,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抢救满意度,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临床抢救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优化气囊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许艳玲 史冬梅 +4 位作者 顾婕 蒋宏粉 陈韦 王连生 孟浩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43-39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的最佳首次减压放气时间,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0例经PCI治疗后给予桡动脉气囊压迫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桡动脉压迫60mi...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的最佳首次减压放气时间,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0例经PCI治疗后给予桡动脉气囊压迫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桡动脉压迫60min后首次放气1mL;对照组桡动脉压迫120min后首次放气1mL。随后同时给予两组病人桡动脉气囊放气减压处理,观察两组病人桡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手部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相似,但观察组手部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手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气囊压迫器首次减压放气时间缩短至60min,止血效果确切,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气囊压迫器 首次放气时间 止血效果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研究
20
作者 周自萍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11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 2010 年3 月-2012 年12 月成功施行经右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患者425 例,根据有无桡动脉闭塞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闭塞组,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 2010 年3 月-2012 年12 月成功施行经右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患者425 例,根据有无桡动脉闭塞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闭塞组,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25 例患者中共有15 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桡动脉闭塞(3.5%),单因素分析示RAO 与年龄、吸烟史、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穿刺次数和穿刺点距桡骨茎突近心端距离(〉2.0cm)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桡动脉穿刺次数、穿刺点距桡骨茎突近心端距离〉2.0cm 是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预测危险因素.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RAO 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闭塞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