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4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造影和介入术围介入期护理的最佳证据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朱丽 徐建鸣 +3 位作者 陈俊 凌华兴 陈瑜 胡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制订经桡动脉造影和介入术的围介入期护理实践标准,开展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项目,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系统检索相关证据,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订7条审查标准。结果基线调查时:建立围介入期护理核查表(标准1)达标率为0%,建立围介入... 目的制订经桡动脉造影和介入术的围介入期护理实践标准,开展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项目,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系统检索相关证据,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订7条审查标准。结果基线调查时:建立围介入期护理核查表(标准1)达标率为0%,建立围介入期护理核查表的细则(标准2)为0%,介入术后监护(标准3)为0%,术前桡动脉评估(标准4)为100%,出院前桡动脉评估(标准5)为0%,书面出院宣教(标准6)为100%,完善出院宣教的具体内容(标准7)为37%。项目实施后:标准1达标率为100%,标准2为70%,标准3为22%,标准4为100%,标准5为100%,标准6为100%,标准7为100%。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改善了护士对冠心病围介入期患者的最佳护理实践能力,今后需要持续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造影和介入术 循证护理 证据应用 最佳实践
下载PDF
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应用分析
2
作者 郝小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3-0136,共4页
探究应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TRB)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2.5-2023.3月的700例应用TRB压迫止血的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0例,比较围术期综合护理与常规住院护理的效果... 探究应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TRB)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2.5-2023.3月的700例应用TRB压迫止血的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0例,比较围术期综合护理与常规住院护理的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症状发生率、舒适度、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应用TRB压迫止血的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经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护理不良症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改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介入穿刺 冠状动脉造影 止血器 护理 护理满意度 舒适度
下载PDF
气囊压迫止血器初次放气减压时间不同对桡动脉介入术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张超 张文龙 +2 位作者 白荣 张玙璠 秦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33-444,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桡动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器不同初次放气减压时间对病人术后安全性的影响,并探究最佳初次放气时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5年1月1日—2021... 目的:系统评价桡动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器不同初次放气减压时间对病人术后安全性的影响,并探究最佳初次放气时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15日公开发表的包含桡动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器不同初次放气时间对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R 4.2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涉及病人58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相比,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急性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RR=4.90,95%CI(1.69,14.24),P=0.003]、肢体麻木发生率[RR=3.16,95%CI(2.14,4.65),P<0.00001]、肢体发绀发生率[RR=4.35,95%CI(2.36,8.02),P<0.01]更低。与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相比,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急性RAO发生率[RR=0.44,95%CI(0.20,0.97),P=0.04],肢体肿胀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1]、肢体麻木发生率[RR=0.49,95%CI(0.34,0.70),P<0.0001],肢体发绀发生率[RR=0.37,95%CI(0.18,0.75),P=0.006],病人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RR=0.50,95%CI(0.34,0.73),P=0.0003]更低。采用逐一剔除文献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前后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Meta分析结果基本稳定。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气囊压迫止血器初次放气减压时间距桡动脉介入术后<2 h比2 h或>2 h更能有效预防术后急性RAO及肢体肿胀、麻木、发绀、穿刺部位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介入 桡动脉闭塞 初次减压时间 TR-Band 安全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朱琳 任伟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是否发生桡动脉狭窄或闭塞将患者分为病例组(n=61)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是否发生桡动脉狭窄或闭塞将患者分为病例组(n=61)和对照组(n=58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介入术主要指标,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史、术前C反应蛋白﹥5 mg/L的比例、慢性完全性闭塞的比例和重复经桡动脉入路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有糖尿病史、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慢性完全性闭塞性病变及重复经桡动脉入路均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高龄、有糖尿病史、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重复经桡动脉入路以及发生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临床中应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 狭窄 闭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经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围术期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海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94-0097,共4页
研究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神经内科住院行桡动脉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全部病人自愿参加试验,并对2组病人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模... 研究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神经内科住院行桡动脉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全部病人自愿参加试验,并对2组病人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选择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穿刺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知识的评分上超过了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超过了对照组,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利于促进病人穿刺成功率。结论 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围术期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 期护理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早期减压对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安全性
6
作者 孙红梅 徐冬梅 +2 位作者 张再冉 何青青 张新月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时间减压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1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时间减压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1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47例,术后30 min首次减压;B组47例,术后1 h首次减压;C组45例,术后2 h首次减压。比较各组术后即刻、30 min、1 h、2 h、4 h术侧肢体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手掌周径肿胀率及术后穿刺处出血情况。结果术后即刻各组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手掌周径肿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0 min、1 h、2 h、4 h的肢体疼痛评分低于B组与C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在术后1 h、2 h、4 h的手掌肿胀率低于B组与C组(P<0.05);各组术后穿刺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采用术后30 min首次减压安全有效,且可显著缓解疼痛、肿胀不适感,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桡动脉 早期减压 冠状动脉介入 安全性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若晨 戴宇翔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是常用的冠脉疾病微创检查及治疗术。经桡动脉入路是目前国内外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这一入路从诞生伊始,便逐步发展,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更新,目前作为手术的常规入路已被广泛认...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是常用的冠脉疾病微创检查及治疗术。经桡动脉入路是目前国内外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这一入路从诞生伊始,便逐步发展,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更新,目前作为手术的常规入路已被广泛认可。同时,有充分证据表明,经桡动脉入路可以胜任复杂、高危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迅速,普及率极高。中国的冠脉介入治疗指南比欧洲、美国更早一步就推荐将经桡动脉入路作为手术入路的首选。虽然经桡动脉入路也存在一些客观限制,但随着器械的进步及介入医师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远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也在不断开展。此外,经桡动脉入路在外周动脉介入及神经介入领域的应用亦在探索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发展历程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光友 刘昆鹏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及临床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共150例,根据术中...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及临床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共150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桡动脉急性损伤分为损伤组和未损伤组;比较损伤组和未损伤组临床特征资料,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采用多因素法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风险预测方面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50例术中发生桡动脉急性损伤72例,发生率为48.00%。损伤组和未损伤组性别、年龄、动脉鞘管使用规格及穿刺操作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老年及6F动脉鞘管使用均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动脉鞘管规格及术后压迫桡动脉止血时间均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风险预测,且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优于上述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更易发生在女性、老年、使用6F动脉鞘管使用及术后长时间压迫桡动脉止血人群;而上述指标联合可准确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 急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患者迟发性术肢血肿发生率及出血率的影响
9
作者 施娟 谢鸿鸣 林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2期68-70,78,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患者迟发性术肢血肿发生率及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患者迟发性术肢血肿发生率及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随机分组依据,将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关于检查依从性、迟发性术肢血肿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疼痛评分、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在两组之间开展对比。结果关于检查依从性,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迟发性术肢血肿、出血的概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关于疼痛、焦虑、抑郁方面测评的分数均低于本组护理前,而研究组三项分数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在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性,降低迟发性术肢血肿、出血发生的风险,有利于减轻疼痛感和不良情绪,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 预见性护理 迟发性肢血肿 出血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造影剂急性肾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KIM-1、NGAL、NHE3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西 羡微微 +3 位作者 盛勇 张国民 孙生健 于翠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相关造影剂急性肾损害(CIAKI)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结合蛋白(NGAL)、钠/氢交换蛋白3(NHE3)预测CIAKI...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相关造影剂急性肾损害(CIAKI)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结合蛋白(NGAL)、钠/氢交换蛋白3(NHE3)预测CIAKI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PCI的14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AKI,分为CIAKI组和非CIAKI组。分析影响PCI术后发生CIAKI的因素,评估PCI前后KIM-1差值、NGAL差值及NHE3差值对PCI术后发生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142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中发生CIAKI 25例(17.61%)。CIAKI组糖尿病占比及造影剂使用剂量高于非CIAKI组(P<0.05),术前GFR水平低于非CIAKI组(P<0.05)。CIAKI组手术前后尿KIM-1、NGAL及NHE3的差值均高于非CIAKI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350(95%CI:1.145,9.802)]、造影剂使用剂量[OR=3.377(95%CI:1.154,9.880)]、KIM-1差值[OR=4.958(95%CI:1.695,14.506)]、NGAL差值[OR=4.446(95%CI:1.519,13.008)]、NHE3差值[OR=4.446(95%CI:1.519,3.008)]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P<0.05);GFR[OR=0.262(95%CI:0.089,0.765)]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KIM-1差值、NGAL差值、NHE3差值单一及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敏感性为75.32%(95%CI:0.594,0.831)、68.59%(95%CI:0.537,0.762)、62.77%(95%CI:0.514,0.735)、80.93%(95%CI:0.629,0.924),特异性为74.01%(95%CI:0.583,0.826)、83.16%(95%CI:0.652,0.941)、78.92%(95%CI:0.603,0.875)、81.15%(95%CI:0.638,0.945),曲线下面积为0.743、0.748、0.762和0.837,联合诊断效能最高。结论糖尿病、GFR、造影剂使用剂量和PCI前后KIM-1、NGAL、NHE3的变化影响CIAKI的发生,PCI前后KIM-1差值、NGAL差值及NHE3差值联合预测CIAKI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造影剂急性肾损害 肾损伤分子-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结合蛋白 钠/氢交换蛋白3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同穿刺点压迫时间对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11
作者 黄红燕 聂伟琳 +3 位作者 程晔 方弘 戴晓芬 苏素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为术后桡动脉穿刺口压迫4、5、6 h。比较三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穿刺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h组疼痛评分低于5 h组、6 h组(P<0.001),5 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6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三组穿刺部位不同压迫时间对出血、血肿、水疱、迷走神经反射、前臂肿胀程度等并发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行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为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桡动脉穿刺 穿刺点压迫时间 疼痛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
12
作者 王蕊 欧阳琳 +1 位作者 张欣 陈游洲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11-914,924,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9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9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n=89)和对照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共发生桡动脉并发症65例,其中,干预组患者桡动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8%(23/89),对照组患者为40.4%(42/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桡动脉痉挛、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发生2种桡动脉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桡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 并发症
下载PDF
SMART精准护理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董美云 陈志坚 周丹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SMART精准护理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术肢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SMART精准护理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术肢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SMART精准护理进行术肢护理,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肿胀发生率、肢体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运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ART精准护理有助于预防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术肢肿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 护理 肿胀 疼痛
下载PDF
经鼻烟壶桡动脉与常规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在临床疗效中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朱张国 桂家晶 +1 位作者 杨娟 李茂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烟壶桡动脉与常规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在临床疗效中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平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58例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 目的探讨经鼻烟壶桡动脉与常规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在临床疗效中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平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58例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桡动脉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研究组在鼻烟壶桡动脉处介入PCI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造影剂所需量和手术耗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穿刺耗时、X线曝光时段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1,P<0.05)。结论经鼻烟壶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相较于常规桡动脉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压迫时间,改善了患者穿刺情况,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鼻烟壶桡动脉 常规桡动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5
作者 卢燕冰 唐郁宽 +1 位作者 罗嘉敏 何柳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2021年1—12月56例行TCI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干预;选取2022年1—12月48例行TCI术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2021年1—12月56例行TCI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干预;选取2022年1—12月48例行TCI术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取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疼痛、护理满意度、质量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2、4、8、24 h)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总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TCI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经桡动脉 护理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16
作者 罗立 冯智杰 +1 位作者 陈晓燕 姜小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老年AMI患者95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1例)...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老年AMI患者95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1例)和非MACE组(64例),应用MCE获取平台期峰值强度(A)值、血流速度(β)值及心肌血流量(A·β)值,RT-3DE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高峰射血率(PER)、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E、RT-3DE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A·β值、LVEF及PER均低于非MACE组,LVESV高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β值、LVEF、PER、LVESV均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58、0.479、0.337、2.52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β值、LVEF、PER、LVESV单独应用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675、0.792、0.786,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高于各参数单独应用(Z=5.470、3.028、5.963、5.315,均P<0.05)。结论MCE联合RT-3DE可较好地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三维 实时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梗死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中的价值观察
17
作者 陈京翔 吉盛超 +1 位作者 叶黛西 耿承军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60-964,共5页
目的 探讨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176例行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CT血管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 目的 探讨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176例行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通过CT血管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瘤存在,且均行2D-DSA及3D-DSA检查。记录比较2种检查对患者介入治疗后远端血管及分支的显示情况、不同形态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的显示情况及动脉瘤穿通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2D-DSA与3D-DSA技术在远端血管及分支显示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D-DSA检查中,检出动脉瘤157例,检出率为89.20%;在3D-DSA检查中,检出动脉瘤175例,检出率为99.43%。3D-DSA动脉瘤检出率高于2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3D-DSA检查中普通囊状动脉瘤检出率(66.86%)高于2D-DSA检查(4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D-DSA检查中,共108例(61.36%)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不明确,高于3D-DSA检查(13.64%);共有68例(38.64%)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明确,低于3D-DSA检查(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D-DSA检查中,未检出穿通血管,而在3D-DSA检查中,共检出20例(11.36%)穿通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SA技术应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术可提高动脉瘤检出率,对动脉瘤形态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 神经介入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载瘤动脉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18
作者 李冰华 韦静 +1 位作者 罗倩芸 李春燕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5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5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9年6—10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握力锻炼依从性以及肢体肿胀、疼痛、渗血程度,判断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0.637,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3、-5.286,P<0.05)。干预后,观察组握力锻炼依从性程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19,P<0.05)。观察组术后4 h、24 h肢体肿胀、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4、-3.138,P<0.05;Z=-4.810、-4.735,P<0.05)。两组患者术后穿刺口渗血程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9,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提高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握力锻炼依从性,减轻术肢肿胀、疼痛,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舒适度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刘华 林芬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FFR组(50例,采用FFR指导PCI)与造影组(4... 目的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FFR组(50例,采用FFR指导PCI)与造影组(48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PCI)。统计两组行PCI的患者数量、行PCI患者的血管病变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两组出院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6例患者进行PCI,其中FFR组18例(36.00%),造影组8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FFR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低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使用FFR可指导CHD患者行PCI,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下载PDF
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护理观察
20
作者 刘倩 刘琳 +1 位作者 甘鲁 邱文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4-0196,共3页
探究经桡动脉介入术(PCI)后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09-2023.08于本院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术的201例患者,将其随机编号后,使用电脑分组程序,设置为对比组(67例)、探究组1(67例)、探究组2(6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接受针... 探究经桡动脉介入术(PCI)后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09-2023.08于本院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术的201例患者,将其随机编号后,使用电脑分组程序,设置为对比组(67例)、探究组1(67例)、探究组2(6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并使用TR Band压迫器,对比组不使用低分子肝素并于术后8小时解开压迫器,探究组1使用低分子肝素并于术后8小时解开压迫器,探究组2使用低分子肝素并于术后12小时解开压迫器,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探究组2桡动脉闭塞发生率(0.00%)相较于对比组、探究组1(8.19%、18.03%)更低,(P<0.05),对比组血肿、渗血、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其他两组稍低,但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三组总体相当,(P>0.05)。结论 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对压迫器减压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 TR Band压迫器 减压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