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金耀 卢慧 +3 位作者 姜为民 王根林 邹俊 陈洁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岁(19~67岁)。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4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的病人纳入经肌间隙入路组,35例采用经皮入路的病人纳入经皮入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住院总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以及螺钉置入精确度。结果病人获得(16.1±4.2)月(12~28个月)随访。经肌间隙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经皮入路组[(114.00±48.56)min vs.(153.29±52.46)min],住院总时间显著多于经皮入路组[(12.92±4.97)d vs.(10.40±4.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肌间隙入路组的螺钉置入精确度:Ⅰ级128钉,Ⅱ级13钉,Ⅲ级3钉;经皮入路组为:Ⅰ级177钉,Ⅱ级22钉,Ⅲ级1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在手术时间更有优势,后者在住院总时间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治疗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经皮入路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楔变指数的影响
2
作者 周江山 储旭东 +3 位作者 罗岳 李存宽 沈斌 钱华钧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楔变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海东市平安区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楔变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海东市平安区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28例。A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跨伤椎常规置钉治疗,比较两组基本手术指标、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结果A组下床活动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IVW均高于术前,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椎体前缘高度、IVW高于B组,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置钉 内固定 脊柱功能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朱健荣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9期65-68,共4页
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并接受随访的85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 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并接受随访的85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以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后正中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部肌肉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胸腰椎功能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发现,行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中,以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减轻腰背肌肉疼痛的严重程度,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和营止痛汤辅助用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临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邱春华 周晓祥 夏志华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和营止痛汤辅助用于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骨伤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拟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和营止痛汤辅助用于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骨伤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拟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和营止痛汤。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降低,日本骨科协会主观症状、日常活动、临床体征等项的胸腰椎功能评分,以及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和营止痛汤辅助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胸腰椎功能,促进骨代谢和骨生长因子表达,加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营止痛汤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 疼痛程度 胸腰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振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95-98,共4页
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方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方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Cobb角纠正率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方法可显著提升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干预中采用上述手术入路方法可可有效解决患者术后疼痛问题,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且与常规入路模式相比,经椎旁肌间入路的安全性更高,更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一种科学的治疗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后正中入路 胸腰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入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对腰椎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影响
6
作者 万波 郭振华 仇彩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入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对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经皮入路行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 目的分析经皮入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对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经皮入路行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研究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融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腰痛评分(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以及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的ODI评分、Harris评分以及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相当,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脊柱、髋关节、膝关节功能,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更能减少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入路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弓根钉棒技术 骨折 疗效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7
作者 戴思雨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73-77,共5页
目的 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试验组(n=25... 目的 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试验组(n=25例)。分别给予试验组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入路+伤椎置钉治疗,就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指标(如<20分、<32分、>32分)上比之对照组的结果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腰椎功能JOA指标(如主观症状和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总评分)上比之对照组的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的效果突出,对比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前者有着更高的疗效,并在改善患者术后指标、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和腰椎功能上效果更佳,值得在后续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传统入路 置钉 疗效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琦 林志雄 +2 位作者 黎文 白波 钱东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单节段、无神经系统损伤、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椎旁组19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微创组17例采用微...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单节段、无神经系统损伤、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椎旁组19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微创组17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疼痛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4-40个月、平均(24.0±9.6)个月的随访。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旁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微创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周、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2个月时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矢状位指数均比术前明显增加(P〈0.05),后凸Cobb角均比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同,前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更具有优势。另外,椎旁肌间隙入路技术的学习曲线较短,更容易为临床医生所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微创经皮入路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的肌肉损伤、炎症反应及骨代谢评估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锦 佘青 王新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082-2085,2089,共5页
目的:研究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的肌肉损伤、炎症反应及骨代谢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椎旁入路组和经皮微创组,接受不同入路下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前及手术后1、3天时... 目的:研究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的肌肉损伤、炎症反应及骨代谢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椎旁入路组和经皮微创组,接受不同入路下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前及手术后1、3天时,采集血清并检测肌酶、炎症反应分子、骨代谢指标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1、3天时血清中Myo、CK、LDH、TNF-α、MCP-1、HMGB-1、CRP、IL-1β、OC、OPG、PICP、PIN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手术前,TRACP5b、RANKL、CTX、NTX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手术前且椎旁入路组患者手术后1天、3天时血清中Myo、CK、LDH、TNF-α、MCP-1、HMGB-1、CRP、IL-1β、TRACP5b、RANKL、CTX、NTX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经皮微创组,OC、OPG、PICP、PIN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经皮微创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较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更为有效地减轻肌肉损伤及炎症反应,同时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微创经皮入路 炎症反应 骨代谢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啟维 路奎元 +1 位作者 王强 孙常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1月~2011年5月,65例患者在我院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取出,其中行传统后正中入路取出患者30例,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患者35例。分别统计...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1月~2011年5月,65例患者在我院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取出,其中行传统后正中入路取出患者30例,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患者35例。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行组间比较。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45±10min,手术出血量64±25ml,术后出现皮下血肿3例,无脑脊液漏和神经、硬膜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传统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73±25min,手术出血量220±100ml;术后发生皮下血肿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脑脊液漏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优于传统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具有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损伤较小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弓根螺钉 取出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青年峡部裂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慧敏 王哲 +6 位作者 郭云杉 刘志恒 杜俊杰 陶惠人 李新奎 杨柳 罗卓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4-809,共6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人路与后正中入路峡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治疗青年峡部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青年峡部裂症患者28例,其中L34例,L48例,L51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峡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治...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人路与后正中入路峡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治疗青年峡部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青年峡部裂症患者28例,其中L34例,L48例,L51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峡部植骨融合钉钩内固定治疗,其中14例经椎旁肌间隙人路(A组)、14例经后正中入路(B组),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节段分布、VAS评分和ODI均无显著性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3d、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采用VAS评分评估术后腰部疼痛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采用ODI评估腰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采用i维CT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100~140min,平均104min,术中出血80~150m1.平均124ml,术后引流35~85m1,平均54ml;B组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3min,术中出血120—210ml,平均197ml,术后引流53~122ml,平均80m1。A组较B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少(P〈0.05)。术后3d时A组患者VAS评分(6.31±0.9分)明显高于B组(4.79±1.1分)(P〈0.05).但3个月和6个月时A组VAS评分及ODI(VAS:1.13±1.2分、1.07±1.4分;ODI:0.135±0.099、0.137±0.041)低于B组(VAS:2.93±1.7分、2.36±1.3分;ODI:0.187±0.1120.179±0.029)(P〈0.05),12个月及2年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三维CT重建两组各有13例峡部裂处形成连续骨桥,植骨融合率均为92.8%,均未见内固定松动、脱出。结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人路植骨融合钉钩内同定治疗青年峡部裂症较经后正中入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症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后正中入路 有效性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林加阳 李钿 +1 位作者 徐耿填 林可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入路,试验组选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胸腰椎...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入路,试验组选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俞国成 刘国强 +1 位作者 许海波 赵建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482-48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 目的观察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引流量四项临床手术指标、术后VAS疼痛评分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引流量四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更少,患者可以更快下地活动,有利于临床恢复,在降低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更好的复位效果,该方法具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置钉 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院 徐杰 郑武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获平均10个月的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物出现松动、断裂等征象;经椎间隙入路平均手术时间(71.3±10.4)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为(2.8±0.5)分,术后1周为(2.0±0.3)分,随访过程中VAS评分为(2.2±0.4)分。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术后恢复较快,既能够降低手术造成的医源性创伤,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骨折 内固定 应用体会
下载PDF
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燕新 孔畅 +1 位作者 王英彪 李浩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1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对比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置钉术,观察组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腰椎... 目的对比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置钉术,观察组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腰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与Cobb's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升高,Cobb's角缩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短,切口长度较长,X线透视次数较多(P<0.05)。结论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相当,均能改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与Cobb's角,前者切口小,但手术时间长、X线透视次数多,后者切口大,但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临床应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置钉术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卫民 李长孝 袁志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入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22例和对照...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入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22例和对照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术)2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观察并记录出院后随访过程中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的评分;计算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及后凸Cobb角纠正率(根据患者手术前后正侧位X片评估椎弓根钉置入的位置及后凸畸形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通过观察,发现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伤椎Cobb角的矫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受损 被引量:8
17
作者 范小波 韩伦洁 +1 位作者 陈雪果 陈艳珍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48-849,共2页
胸腰段骨折是造成急性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不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受损的临床疗效,报道... 胸腰段骨折是造成急性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不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受损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短节段弓根钉内固定 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体受损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喻亮 邹三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 微创经皮入路手术 胸腰骨折 肉损伤 炎症反应 骨代谢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巧 孔畅 +1 位作者 冼庆章 梁子琪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 目的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及JOA评分、VAS评分、ADL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腰背肌锻炼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术后的JOA评分、ADL评分比术前高,VAS评分比术前低,且观察组术后的JOA评分、ADL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可明显缩短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明显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 后正中入路手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剑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4期250-251,2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手术后...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6.4±4.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2.7±12.6)mL,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手术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未发生明显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行,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植骨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