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赖欧杰 胡勇 +3 位作者 袁振山 董伟鑫 孙肖阳 朱秉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5~5...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45岁。术前ASIA神经功能损伤分级,A级3例,B级7级,C级6例,D级4例,E级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评价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ODI及Cobb角。分析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CT三维重建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0~240(192±47)min;术中出血量380~750(603±120)ml。术中发现3例由外伤导致的硬膜囊撕裂及脑脊液瘘,均给予缝合修补;1例术后浅表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4~45(37.0±9.5)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8.9±0.4降低至术后即刻的4.2±1.3(P<0.05)。至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进一步降低至3.6±0.8。ODI由术前的(95.30±3.52)%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32.51±6.30)%(P<0.05)。Cobb角由术前的(21.2±8.8)°矫正至术后即刻的(2.3±3.1)°(P<0.05)。至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3.2±2.5)°,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末次随访时,ASIA神经功能分级为A级3例,B级3例,C级5例,D级6例及E级4例。2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椎间植骨融合,融合时间为8~13(10.3±2.5)个月。结论:对于主要累及椎间盘及终板平面的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能够有效的重建三柱结构及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此外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脱位 经椎间孔减压 融合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2 位作者 张文志 胡伟 刘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87-3094,共8页
目的初步研究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评价这种方法建立通道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从2021... 目的初步研究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评价这种方法建立通道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从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27例,女37例,年龄(57.1±6.45)岁(范围50~77岁)。其中32例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方法建立通道(可视化组),32例采用传统常规方法建立通道(常规组)。分析两组住院天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间一般资料、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在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和透视次数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和穿刺时间,穿刺准确性高、安全,手术效果满意,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手术 成型 经椎间孔减压 管狭窄症 透视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肌酸磷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保华 高延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8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统计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8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统计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DI分值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退变性疾病 功能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肌肉损伤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5
作者 徐西奎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6期86-88,共3页
目的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肌肉损伤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传统后路开放经... 目的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肌肉损伤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手术,研究组51例采取MIS-TLIF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0±0.5)h、术中出血量(225.6±20.6)mL、术后离床活动时间(2.8±0.5)d、术后引流量(26.8±8.6)mL与住院时间(7.0±2.2)d均低于对照组(7.5±1.5)h、(358.6±35.6)mL、(4.2±1.0)d、(240.6±15.6)mL、(9.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41、23.093、8.942、85.712、6.283,P<0.05)。术后7 d时,研究组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87.5±10.2)U/L低于对照组(94.6±1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3,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18.5±1.5)分低于对照组(23.5±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0,P<0.05)。结论MIS-TLIF可以有效抑制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肌肉损伤,提高腰椎功能,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间孔减压 融合内固定术 退变性疾病 肌肉损伤 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穆胜凯 王景续 +1 位作者 宫树一 沈永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86-89,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8.1±32.4)min,住院时间为(7.4±3.0)d,均短于对照组的(145.2±32.8)min、(9.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3.6±121.9)ml,术后引流量为(24.8±8.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84.5±148.7)、(279.4±5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2.0±0.4)cm,小于对照组的(7.6±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是(1.6±0.8)、(1.4±0.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0.9)、(4.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是(34.1±4.2)、(28.6±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3±4.3)、(3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生活质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伊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观察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DO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懿 詹友达 +1 位作者 李洪兵 谢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行Wiltse入路MIS-TLIF,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行Wiltse入路MIS-TLIF,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3、5 d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24个月腰腿痛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6、2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MIS-TLIF创伤更小、术后症状减轻及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疾病 后路开放经椎融合内固定术 肌酸磷酸激酶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惠英 鲁丽敏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2期3041-3042,共2页
对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行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手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及麻醉师,结果20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
关键词 经椎间孔减压植骨融合术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北仁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4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与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骨折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显著疗效,能够在术后迅速恢复其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以及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高效,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减压融合术 后外侧植骨术 胸腰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祁文龙 陈学明 +6 位作者 刘亮 崔利宾 王彦辉 袁鑫 唐本强 赵鹏 许崧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PEL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有利于腰腿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镜髓核摘除 经椎间孔减压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Luxor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7
12
作者 镐英杰 于磊 +2 位作者 张岩 张迪 李志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探讨Luxor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Luxor通道下T... 目的探讨Luxor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Luxor通道下TLIF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的32例中重度LS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6-69岁,平均48岁。L4、5滑脱17例,L5、S1滑脱15例。Meyerding分级标准,Ⅱ度18例,Ⅲ度14例。病程8个月-6年,平均3.5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1年摄X线片,测量患者滑脱角、椎间高度,计算滑脱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120-300 mL,平均21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X线片示滑脱复位满意,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植骨均于术后3.8-6.0个月达融合,平均4.0个月。术后1周及1年时患者JOA评分、滑脱角、椎间高度及滑脱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1年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xor通道下TLIF结合Mantis钉棒系统是治疗中重度LSL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Luxor通道 经椎间孔减压植骨融合 微创
原文传递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俊 钱玉强 +3 位作者 葛驰 史智伟 许菁 王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80-2984,共5页
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调查对象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挑选,将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处理: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开放术式,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 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调查对象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挑选,将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处理: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开放术式,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后评定总体效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度评分、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临床针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预防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退变性疾病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3 位作者 张文志 刘向阳 石志伟 段端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8-675,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virtual surgery system,3DVVSS)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intervertebral foramen positioning puncture device,IFPPD)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virtual surgery system,3DVVSS)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intervertebral foramen positioning puncture device,IFPPD)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科70例LDH接受PET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通道建立方法,35例采用3DVVSS联合IFPPD建立通道(可视化组),35例采用传统徒手方法建立通道(传统组),通道建立后采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完成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比较2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可视化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14.7±4.0)min vs.(19.1±3.7)min,t=-4.765,P=0.000],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3.8±1.9)次vs.(7.3±2.4)次,t=-6.898,P=0.000],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8.3±3.1)次vs.(14.5±4.0)次,t=-7.370,P=0.000],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78.3±9.2)min vs.(88.4±14.3)min,t=-3.528,P=0.001]。2组术后VAS评分和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PTED治疗LDH采用3DVVSS联合IFPPD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缩短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穿刺准确性高,手术效果满意,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手术 成形 经椎间孔减压 盘突出症 透视
下载PDF
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1 位作者 张文志 刘向阳 《骨科》 CAS 202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脊柱外科94例LDH病人接受PETD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脊柱外科94例LDH病人接受PETD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通道建立方法。46例采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道(研究组),48例采用传统穿刺法建立通道(对照组),两组通道建立后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完成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分析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数、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结果。结果所有病人都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8.9±2.1)个月、(8.7±1.8)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109)。研究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14.1±4.3)min vs.(19.1±3.7)min],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3.8±2.1)次vs.(7.9±2.6)次],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8.3±3.3)次vs.(15.1±4.2)次],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79.0±8.5)min vs.(89.7±13.4)min],一次穿刺成功数多于对照组(12例vs.4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道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手术安全且疗效满意,这种新的通道建立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盘切除术 微创手术 经椎间孔减压 盘突出症 穿刺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疾病运用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张冬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03Z期174-174,共1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5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5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椎间孔减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势更加明显,虽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V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优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经椎间孔减压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效果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多裂肌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丁一 海涌 +6 位作者 杨晋才 尹鹏 张耀申 王云生 刘畅 张黎明 许春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并采用PE-TLIF术式治疗的1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并采用PE-TLIF术式治疗的1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43~73岁,平均59.4±11.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腰痛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采用Bridwell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切口处多裂肌的最大横截面积(Max-CSA)和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峰值强度(PI)及术前1d、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评估腰椎多裂肌损伤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292.5±54.0min,术中出血量119.0±92.4ml,术后伤口引流量39.5±19.5ml,术后卧床时间21.6±3.2h,手术切口长度8.7±1.8mm。术后6个月,7例患者获得Ⅱ级椎间融合,3例患者获得Ⅲ级椎间融合;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VAS分别为7.20±0.78分、4.10±0.73分、1.40±0.51分、1.10±0.87分,腿痛VAS分别为5.90±1.19分、2.20±1.22分、1.10±0.73分、0.90±0.87分。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53.3±12.1)%、(23.9±8.0)%、(13.5±6.5)%。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CK水平别为79.3±30.3U/L、428.1±78.3U/L、96.2±21.4U/L。血清CK水平在术后1d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7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Max-CSA分别为501.7±127.6mm^2、624.7±101.8mm^2、521.5±60.4mm^2、494.5±62.6mm^2,以及PI分别为2.73±0.71db、4.61±1.18db、2.97±0.49db、2.58±0.34db。Max-CSA与PI在术后7d较术前增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侧膝腱反射亢进。结论:PE-TLIF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同时对术后多裂肌的血流灌注以及形态变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减压融合术 管狭窄症 多裂肌
下载PDF
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杨光 张涛 +1 位作者 方斌 路磊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TFED)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为腰椎侧隐窝狭窄并行TFED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6个月、1年、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部、腿部疼痛程度,Oswestr...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TFED)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为腰椎侧隐窝狭窄并行TFED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6个月、1年、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部、腿部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6个月、1年、2年腰背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觉迟钝,予以神经根阻滞术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硬膜囊破裂、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及改为开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局部麻醉下进行TFE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内镜减压 侧隐窝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景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49-2750,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微创组接受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VAS评分较开放组低,JOA评分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LSS患者采取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创伤小,术后疼痛度轻,腰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融合术 疼痛程度 功能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9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景波 刘运涛 李新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552-552,共1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治疗的92例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患者(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45...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治疗的92例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患者(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经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为85.1%;对照组疼痛缓解总有效为66.7%;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对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建议临床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减压融合术 复发性腰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