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4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防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涛 巩陈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7-220,F0003,共5页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系统综述,以期为开展此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经皮 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综述
下载PDF
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作者 张杰 方后山 +2 位作者 王文亮 郭然 陈家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PELD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以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PELD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以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出血1例,类脊髓高压综合征2例。术后发生1例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未发生截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降低(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3、6、12个月均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5),术后6、12个月均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降低(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7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4%。结论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类脊髓高压综合征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陇豫 康晓乐 +1 位作者 任敬佩 贾治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259例,纳入优良组,疗效可和差的患者51例,纳入非优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随访1年,疗效优良259例,优良率为83.55%。与优良组比较,非优良组年龄>50岁、腰腿痛、病程>1年、侧隐窝狭窄、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工作模式(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Ⅲ级至Ⅳ级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022,95%CI:1.006~1.038)、腰腿痛(OR=1.059,95%CI:1.036~1.081)、侧隐窝狭窄(OR=1.069,95%CI:1.020~1.120)、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OR=1.064,95%CI:1.025~1.104),是导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经PTED治疗后随访1年,疗效优良率为83.55%,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50岁、腰腿痛、侧隐窝狭窄和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疗效 LOGISTIC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罗坚 鲍军国 +1 位作者 邱惠斌 张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16-418,422,共4页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指标风险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及上级医院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2例,根据术后随访6个月有无复...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指标风险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及上级医院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2例,根据术后随访6个月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12例)和未复发组(120例);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临床特征资料,并将证实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132例术后随访6个月内复发12例,复发率为9.09%;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69.0(7.0,158.0) d。两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情况、突出部位显著极外侧比例、Modic病变严重程度情况、椎间盘高度指数、突出物基底部宽度、术后纤维环破口水平及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突出基底部宽度增加、Modic病变程度加重及椎间孔面积缩小均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突出基底部宽度、Modic病变程度及椎间孔面积均可用于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风险预测,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及两两联合(P<0.05)。结论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与突出基底部宽度增加、Modic病变程度加重及椎间孔面积缩小均密切相关;同时上述指标联合在预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风险方面显示出更佳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
5
作者 刘智伟 陆芳 +4 位作者 康亚娟 孔亚荣 杨朔 白晓亮 连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LDH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ED组(n=55)、...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LDH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ED组(n=55)、对照组(n=55)。对照组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PTED组行PTED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活动功能指标(腰椎前屈、侧屈、后伸)、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指标[腰背屈伸比(F/E)、伸展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血清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ED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36±7.51)min、(0.82±0.09)cm、(40.06±4.24)mL、(1.32±0.15)d、(4.30±0.46)d,均短于对照组[(102.64±12.67)min、(5.23±0.55)cm、(96.09±9.84)mL、(3.79±0.39)d、(4.94±0.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TED组腰椎前屈、左侧屈、右侧屈、后伸度数及PT分别为(84.65±8.73)°、(24.83±2.70)°、(25.63±2.82)°、(25.89±2.78)°、(84.67±8.72)Nm,均高于对照组[(78.94±8.01)°、(21.38±2.25)°、(22.85±2.40)°、(21.97±2.44)°、(78.85±8.21)Nm],PTED组的ODI评分、F/E、AP分别为(27.65±3.01)分、(70.48±7.34)%、(40.37±4.31)W,均低于对照组[(32.84±3.46)分、(75.26±7.80)%、(35.72±3.73)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血清NE、P物质、五羟色胺水平分别为(1.32±0.14)pg/mL、(52.08±5.43)ng/mL、(0.18±0.02)μmol/mL,均低于对照组[(1.68±0.19)pg/mL、(69.94±7.27)ng/mL、(0.22±0.03)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小于对照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LDH可减小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腰椎活动功能、脊柱功能,改善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生物力学 经皮孔镜髓核摘除 开窗减压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介质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苏俊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PELD治疗的LDH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单纯PELD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R...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PELD治疗的LDH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单纯PELD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R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临床症状(包括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和功能评分(ODI指数),术后1周及术后1年时通过MRI计算患者的椎间高度(DH)。结果 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观察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1年时,两组患者D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LD联合PRP是治疗LDH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改善其腰部功能,其对DH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7
作者 屈志强 孙玉录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以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以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以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椎功能恢复及下肢疼痛症状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腰椎功能ODI评分及下肢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对其进行椎板间入路手术椎间孔镜下治疗可以帮助其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其对患者腰椎功能可以起到明显改善作用,更有利于减轻患者下肢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路 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8
作者 陈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的资料,患者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目的:探讨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的资料,患者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行MRI检查,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相关症状得到缓解。(1)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 <0.05)。(2)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颌眉角小治疗前,腰椎后凸角大于治疗前(P <0.05)。(3)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纵轴值、椎体膨出程度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 <0.05),但治疗后的椎间盘还纳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后,以MRI检查对椎间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评判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可进行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MRI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土胜 丁宇 +2 位作者 蒋强 张晗硕 刘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85-2390,共6页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两种技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两种技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58例,其中29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另29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腰腿部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末次随访时,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两组的椎间隙高度、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良率。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腰腿部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残疾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的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对照组优良率为8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富血小板血浆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退变 微创手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髂嵴高度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10
作者 陈德塔 占新华 +3 位作者 圣小平 饶武 顾晶亮 于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0-1695,共6页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根位置关系进行分组,将髂嵴最高点位于L_(5)椎弓根上边缘下方的48例患者纳入为A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与L_(5)椎弓根上边缘之间的33例患者纳入为B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上方的5例患者纳入为C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不同时点[术前(T_(0))、术后1周(T_(1))、术后1、6、12个月(T_(2)、T_(3)、T_(4))]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3组VAS评分、ODI均低于T_(0)时,A、B组均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_(5)-S_(1)节段LDH临床疗效显著,髂嵴高度是否高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会对其临床疗效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 L_(5)-S_(1)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髂嵴高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
11
作者 陆宣宇 袁硕 +3 位作者 藏磊 梅语奇 范宁 杜鹏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45例改良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45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ASDi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BP)和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P)以及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12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的临床结果。根据改良MacNab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的VAS-BP、VAS-LP及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1),88.89%(40/45)的患者在最终随访时的改良MacNab评分为优或良。患者在术后即刻观察到临床症状改善,临床评分在术后随访期间保持稳定。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TED是治疗邻近节段病变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椎孔镜椎间盘切除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桑凤欣 王丽娟 +3 位作者 赵倩倩 董红运 郝瑞 徐永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切皮时(T1)、分离肌肉韧带时(T2)、对神经根进行刺激时(T3)、缝皮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2、T3、T4时的HR、MAP水平均低于T1时,且观察组T1、T2、T3、T4时的HR水平分别为(79.63±8.26)、(75.68±7.55)、(72.17±6.49)、(70.04±5.0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15±8.49)、(80.31±7.44)、(78.65±6.58)、(75.41±6.19)次/min,MAP水平分别为(85.44±10.43)、(77.33±10.12)、(78.65±9.88)、(79.86±9.53)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79.22±10.66)、(71.51±10.39)、(73.21±8.57)、(74.57±8.46)mm Hg(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2.26±0.46)、(2.86±0.68)、(3.16±0.77)、(3.79±0.94)分,低于对照组的(2.79±0.58)、(3.46±0.79)、(3.76±0.91)、(4.27±0.89)分(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高于对照组(1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可改善术中血流动力学,亦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该方案安全性良好,有利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 麻醉诱导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13
作者 李伟 丛鹏 张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疼痛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其中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57例(可视化环锯辅助组),采用...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疼痛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其中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57例(可视化环锯辅助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50例(TESSYS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可视化环锯辅助组术中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过程中VAS评分及手术时间均低于TESSYS组[(5.77±0.93)次vs.(13.46±1.58)次、(2.03±0.61)分vs.(2.75±0.74)分、(61.34±13.81)min vs.(68.52±10.96)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2、5.514、2.950,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及OD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下腰背和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VAS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环锯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257),TESSY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4)。结论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与TESSYS技术比较操作更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暴露及术中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可视化 环锯 关节突成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与经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短期疗效评价
14
作者 佟敏 张思平 +2 位作者 付刚 杨涛 黄异飞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价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PEL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 评价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PEL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4例DLBP患者的临床资料,OLIF组50例,PELD组5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节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术后3d、7d腰痛改善程度的差异,采用MacNab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相较于PELD组,OLIF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R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时OLIF组的NRS评分显著低于PE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的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PELD组的81.4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短期疗效可靠,手术创伤较小,有效缓解症状,保留腰椎后方结构,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斜外侧腰椎融合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微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孔维邦 范世昌 +2 位作者 王剑飞 张立东 温应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后入路进针,观察组实施后入路45°... 目的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不同进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后入路进针,观察组实施后入路45°进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下肢功能。结果 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经由常规后入路进针和后入路45°进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后入路45°进针能够更明显地减轻患者术后远期疼痛,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下肢功能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型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关系研究
16
作者 豆志文 李震 左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分型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25例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评估...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分型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25例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评估手术安全性;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下,侧弯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其他分型的患者,足下垂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分型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1个月随访,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VAS、ODI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对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术后疼痛逐渐减轻、腰椎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指标良好,但其中侧弯型患者临床效果最佳、足下垂型患者疗效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分型 经皮孔镜
下载PDF
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清福 乔宇 +3 位作者 王昕 胡骏 刘毅 赵志刚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住院的6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 目的 探讨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住院的6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PEID治疗,对照组行开窗下髓核摘除术(FD)。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前及术后1天、1个月、1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术前及术后1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天、1个月的VAS评分、ODI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DL评分均优于术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治疗腰L4/5椎间盘突出症与FD比较,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少、对腰椎组织结构破坏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短期内症状缓解迅速,手术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常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窗术,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窗术,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8.03±14.86)mL,观察组为(12.32±3.1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P=0.00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04±2.14)d,观察组为(5.34±1.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1,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无一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P=0.001);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17±4.03)min,观察组为(59.53±7.68)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26,P=0.962)。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微创技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 常规开窗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杨奇峰 谭洪宇 张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46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1 d和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1m和术后3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3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下髓核摘除 微创经椎腰椎融合 腰椎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和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20
作者 唐宝生 吴波 张安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与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P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2—2023-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信阳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LD... 目的比较分析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与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P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2—2023-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信阳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PTED组和PFD组,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量表(JOA)评估腰椎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TE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PFD组,切口长度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FD组;术后1个月时的ODI、JOA评分优于PF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D术比较,侧后路PTED应用于LDH患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腰椎功能佳和安全性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路经皮孔镜髓核摘除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