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账户双向开放下的长期经济平衡增长
1
作者 张进峰 戚睿骅 刘彦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26,共14页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日益深入,厘清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TVP-SV-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将前沿的经济在险增长研究框架引入资本账户双向开放的经济效益研究中,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深入探讨资...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日益深入,厘清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TVP-SV-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将前沿的经济在险增长研究框架引入资本账户双向开放的经济效益研究中,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深入探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长期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资本账户流入与流出的非同步开放,流入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而资本账户流出开放成为打通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机制的关键点;(2)双向资本账户开放会导致金融稳定性下降,但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没有特定的模式;(3)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但会通过降低金融稳定性间接地加剧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且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平衡增长 金融稳定 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扩大进口战略的隐忧与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根良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46,共6页
"扩大进口战略"虽然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但它无助于解决我国低端产品出口过剩和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而且与扩大内需战略背道而驰,不利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目标。导致这种政策目标产生内在冲突的原... "扩大进口战略"虽然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但它无助于解决我国低端产品出口过剩和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而且与扩大内需战略背道而驰,不利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目标。导致这种政策目标产生内在冲突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上,完全忽视了国内生产性中间需求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忽视了通过平衡增长为本土高端制造业创造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实现对外贸易的平衡不能采取单纯的扩大进口战略,而要立足于国内经济的结构调整,只有通过国内资本品使用部门为民族资本品制造部门提供市场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互补性生产需求的平衡增长,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平衡增长 中间需求 扩大内需 扩大进口战略
下载PDF
经济平衡增长与结构变迁
3
作者 宋斌 文建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平衡增长路径的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Kaldor事实,但是总量平衡增长的背后却无法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迁,这也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缺陷之一。如果说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取决于要素积累... 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平衡增长路径的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Kaldor事实,但是总量平衡增长的背后却无法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迁,这也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缺陷之一。如果说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取决于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融合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模型中,部门间的资源重新配置也将是一个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理论融合的研究,大致从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尝试构建了一个四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经济总量平衡增长中产业结构变迁的两种动力机制。从收入效应来看,在存在偏好的非位似性情形下,消费支出不同将引致产业发生变迁,表现为劳动力的跨部门重新配置,但在长期,劳动力转移趋于停滞;从相对价格效应来看,如果家庭的偏好是位似的,产业结构的变迁来自于部门技术水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平衡增长 结构变迁 收入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
下载PDF
“撤县设区”的区域经济平衡增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其友 汪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8,共10页
“撤县设区”政策是否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本文基于1992-2015年全国县级层面的夜间灯光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撤县设区”政策对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撤县设区”政策打破了原有的... “撤县设区”政策是否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本文基于1992-2015年全国县级层面的夜间灯光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撤县设区”政策对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撤县设区”政策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壁垒,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了被撤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且产业集聚效应来源于新市辖区内部的生产要素再配置,而不是对其他周边未撤县地区资源的“虹吸”效应。之后所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为被撤县地区在长期中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现实基础与保障。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是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被撤县地区 产业集聚 经济平衡增长
原文传递
经济不平衡增长条件下的减贫效应和分配效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5
作者 张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3期61-62,共2页
减少贫困作为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是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力图实现的重要目标。在对贫困问题的分析范式中,不断注重不同发展水平下如何减少贫困,以及在分配制度的影响下减少贫困的可能性和持续性。以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为例探讨减... 减少贫困作为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是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力图实现的重要目标。在对贫困问题的分析范式中,不断注重不同发展水平下如何减少贫困,以及在分配制度的影响下减少贫困的可能性和持续性。以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为例探讨减贫效应和分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效应 分配效应 经济平衡增长
下载PDF
海西经济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荣 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4-58,共5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方面问题仍然很突出。阐述海西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理,认...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方面问题仍然很突出。阐述海西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理,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运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机制体制的措施来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平衡较快增长
下载PDF
财政科研支出与经济增长──论我国科研支出的最优规模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拴友 《新疆财经》 2001年第5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财政科研支出 经济增长 最优规模 经济平衡增长
下载PDF
经济“头部化”的影响及对中小企业的冲击 被引量:1
8
作者 滕泰 张海冰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1年第3期35-36,共2页
近几年全球经济“头部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腰部”和“尾部”企业之间,出现了市场份额、要素资源配置和资本市场估值等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市场份额更多被头部大企业垄断,资本市场追捧头部企业,生产要素向... 近几年全球经济“头部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腰部”和“尾部”企业之间,出现了市场份额、要素资源配置和资本市场估值等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市场份额更多被头部大企业垄断,资本市场追捧头部企业,生产要素向头部企业流动,“腰部”企业被头部企业挤压,“尾部”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加剧,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将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目前美欧等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头部化带来的负面因素,并发起与之前历史上不同的反垄断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极分化现象 中小企业 市场份额 要素资源配置 市场估值 负面因素 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反垄断
下载PDF
技术跨部类传导与经济不平衡增长——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春华 刘潇南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42,共13页
本文将具有优先增长趋势的第Ⅰ部类进一步划分为普通生产资料部类(第Ia部类)和技术创新部类(第Ib部类),考察了第Ib部类的技术跨部类传导机制及其对第Ia部类和第Ⅱ部类经济增长的迭代传导过程,由此建立了一个技术创新部类优先增长视角下... 本文将具有优先增长趋势的第Ⅰ部类进一步划分为普通生产资料部类(第Ia部类)和技术创新部类(第Ib部类),考察了第Ib部类的技术跨部类传导机制及其对第Ia部类和第Ⅱ部类经济增长的迭代传导过程,由此建立了一个技术创新部类优先增长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估算出30个国家三大部类的价值构成数据和相关变量后发现,在2004—2008年间三大部类的增长率存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追赶期,但这一追赶窗口从2009年以后开始消失,意味着这两类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增长鸿沟持续存在。第Ib部类技术跨部类传导能对发达国家第Ia部类增长率和这两类国家的第Ⅱ部类增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第Ⅱ部类增长率的正向脉冲响应更为持续,从而推动着各国内部经济部类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跨部类传导 经济平衡增长 三部类模型 资本有机构成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宁夏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课题组 苏士儒 段成东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A期178-190,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造成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原因总体上是历史的、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侧重从金融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造成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原因总体上是历史的、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侧重从金融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方面,来探析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非均衡与经济增长不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金融资源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文玉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0,48,共4页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波动区间研究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增长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速度超过11%的超高速增长,一种是增长速度在7%~11%之间的适度高增长。超高速增长往往引发或伴随高通胀。1987~...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波动区间研究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增长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速度超过11%的超高速增长,一种是增长速度在7%~11%之间的适度高增长。超高速增长往往引发或伴随高通胀。1987~1988年、1992~199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平衡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浩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和创新。从毛泽东的"人口与自然的协调"思想到邓小平的"经...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和创新。从毛泽东的"人口与自然的协调"思想到邓小平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的理论,经过江泽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胡锦涛同志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人口与自然的协调 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新变化与再考察
13
作者 刘亚琳 申广军 姚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期83-84,共2页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平衡增长和社会稳定。研究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应重点关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其中,劳动收入份额就是国民收入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分配差距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劳动者报酬 我国经济社会 劳动和资本 经济平衡增长
原文传递
不平等厌恶性、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膨胀关系研究 被引量:59
14
作者 赵文哲 杨其静 周业安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53,共10页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者损失效用函数来研究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和财政赤字规模膨胀现象。建模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通过影响政策制定者的损失效用进而影响地方政府间财政政策的策略互动方式,产生财政...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者损失效用函数来研究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和财政赤字规模膨胀现象。建模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通过影响政策制定者的损失效用进而影响地方政府间财政政策的策略互动方式,产生财政竞争,进而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膨胀。根据"不平等厌恶"理论,本文通过二次型的损失效用函数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间财政政策的互动特征,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检验。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的GMM回归和EC2SLS回归,我们发现低增长地区对经济增长率较高的相邻和其他地区的财政赤字规模变化更敏感,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等更容易导致财政竞争,进而产生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膨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平衡 不平等厌恶 财政竞争 财政赤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