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3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小碧 伍佳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9-66,共18页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上游、中游地区;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占比为34.77%,这充分说明促进产业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下游地区最强,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不明显。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模型检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蕾 钟质文 吴欣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民用航空产业集聚是构建高端供求市场、高度产业协作、高度交通便利而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2009—2020年省级数据,探究民用航空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效应3种集聚模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用航空产业集聚是构建高端供求市场、高度产业协作、高度交通便利而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2009—2020年省级数据,探究民用航空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效应3种集聚模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检验集聚效应的阶段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集聚水平的上升,民用航空产业的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先抑制、后驱动的影响,竞争效应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 产业集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竞争效应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回归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3
作者 王泽宇 吴琼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构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探究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构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探究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及其障碍因子。结果发现:①2011—2020年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海洋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耦合系统从整体失调状态发展到整体良好耦合协调状态;②沿海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耦合协调状态空间差异逐渐减小,2020年9个省区市均发展到基本协调状态以上,其中广东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状态;③通过障碍度诊断发现,数字经济障碍度具有“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特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层面具有“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社会效益>海洋经济效益>海洋资源环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耦合协调 障碍度模型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数字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4
作者 文丰安 李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7-27,共11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技术正在农村这片广阔沃土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经验成就,当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拥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积淀。但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技术正在农村这片广阔沃土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经验成就,当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拥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积淀。但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作为农业资源禀赋丰富、人均资源匮乏的人口大国,在数字技术赋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阻碍,如农村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基础设施薄弱、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民数字素养低、缺乏高质量人才等问题。因此,在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以数字化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更好地让数字技术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打造数字乡村,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共同富裕 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环境规制调节的中介模型
5
作者 徐胜 董浩楠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绿色金融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和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论文基于2009—2019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模型考察了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绿色金融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和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论文基于2009—2019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模型考察了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中介路径与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探究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显著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其次,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在绿色金融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中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产业结构升级 环境规制
下载PDF
区域创新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地区数据
6
作者 张瑞琛 林云舟 章福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东部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研究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之... 党的二十大以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东部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研究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之间的协同发展对于东部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部地区2016—2021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创新效率耦合机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并建议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充分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板块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创新效率 耦合协调 数据包络模型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向赋能还是单向驱动——基于时空交互视角
7
作者 潘方卉 陈淼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刻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典型事实后,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经...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刻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典型事实后,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耦合协调关系,时序演化上两者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表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和收敛性,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空间演变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散→聚集”特征。在本地内,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数字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中部>西部>东部”的强度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金融的提质效应明显高于增量效应。在邻域内,仅存在着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单向驱动作用,暂未实现双向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空间交互效应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8
作者 田晓佳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门话题。厘清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门话题。厘清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河南省2010—2021年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河南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能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亦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强化先验地区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黄阳平 黄巍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文献较少。选取2003—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双向固定...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文献较少。选取2003—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在考虑稳健性和内生性问题下依然成立。(2)从具体作用机制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三条路径来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三者都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3)从区域异质性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效率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效应研究
10
作者 尹庆民 林茵茵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86-99,共1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研究数字经济与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促进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研究数字经济与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促进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考虑到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非平稳性,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热点分析探究二者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然后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对数字经济与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时空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影响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二者的热点区域集中于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冷点区域集中于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空间聚集强度不断减小,高质量发展空间聚集强度维持在较高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正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影响系数存在时空异质性,空间上大致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态势,时间上省际的差异不断缩小趋向区域协调发展;3)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指标的驱动力存在差异性,对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最弱。因此提出如下建议: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要提高创新驱动力,以创新促发展;要以数字经济推动省际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GTWR 时空效应
下载PDF
气候政策协同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雪梅 李维静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气候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气候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候政策协同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当气候政策协同水平高于7.9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气候政策协同水平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U”型影响,而对东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后巴黎时代气候政策协同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愈发显著。因此,要加强气候政策顶层设计,实现自上而下纵向协同;要利用政治优势和体制基础,加强政策主体横向协同;要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充分流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政策 政策协同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U”型
下载PDF
海洋蓝碳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2
作者 徐胜 施嘉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数据,核算海洋碳汇经济价值,利用熵值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海洋蓝碳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运用障... 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数据,核算海洋碳汇经济价值,利用熵值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海洋蓝碳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内部障碍因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沿海省份海洋蓝碳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渐趋优化,受2015年股市危机与2020年新冠疫情等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各沿海省份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内部障碍因子诊断表明,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与海岸线经济密度是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劳动生产率、强制型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能显著提高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市场型环境规制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但未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蓝碳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驱动辽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
13
作者 金福 殷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数字经济对于驱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机理,结合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锚定“数字辽宁”的战略目标,以辽宁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进行模型建构与实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阐释辽宁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对于驱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机理,结合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锚定“数字辽宁”的战略目标,以辽宁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进行模型建构与实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阐释辽宁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区域发展差异、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化规模等系列战略举措和具体实施路径,对于助推辽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辽宁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4
作者 牟玲玲 辛露露 朱景滟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71-82,共12页
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σ收敛性检验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从耦合协... 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σ收敛性检验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均衡状态。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河北已进入有序发展阶段,而京津两地的相互作用程度在减弱。从σ收敛性分析与关联要素分析来看,河北不存在阶段性的σ收敛,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是影响耦合协调差异的关键因素。未来应尽快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发展理念 技术技能型人才
下载PDF
“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15
作者 李强 谢舟涛 夏海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9-126,共18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双碳”目标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表明“双碳”目标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并且该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考虑内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多维度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城市、非省会和非工业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并且该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3)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是“双碳”目标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环境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
下载PDF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16
作者 卢福财 刘剑松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生产要素利...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达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共同富裕,以科学技术创新保持经济效率和速度,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内外联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经济思想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17
作者 舒展 王彩妮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0-36,F0003,共8页
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信息为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依托其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能力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变革,认为数字经济通过... 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信息为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依托其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能力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变革,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及质量变革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力变革 效率变革 质量变革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与非线性关系
18
作者 姚登宝 张兆乾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64,共14页
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13—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13—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子维度指标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区域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抑制其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现阶段仍以“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为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从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实现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调节效应 倒U型
下载PDF
企业ESG实践、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
19
作者 刘自敏 赵佳玲 +1 位作者 王健宇 崔志伟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2期1-21,共21页
近年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以ESG为代表的绿色投资不仅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企业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2012-2021年1 229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企业ESG... 近年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以ESG为代表的绿色投资不仅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企业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2012-2021年1 229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企业ESG实践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ESG实践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提升;(2)在重污染企业及国有企业中,企业ESG实践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不同类型企业具有显著的非对称影响;(3)创新性地将企业ESG实践、全要素生产率及GDP进行联系,发现企业ESG实践对地区GDP有正向贡献,且从国家层面看,企业ESG实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实践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20
作者 杨丽娟 孔爽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4-72,共19页
基于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9年我国省际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 基于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9年我国省际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探讨影响其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稳定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我国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具有高度耦合和中低度协调的特点,协调层次与耦合度并未达到良性共振,且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科技投入、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及人口集聚均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但区域层面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协同好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