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生态化视角下三峡库区人口-经济-环境(PEE)耦合协调发展
1
作者 谢海浪 赵伟 +1 位作者 江雅婷 侯孟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21,235,共14页
[目的]探索PEE系统的互动耦合特征,可为三峡库区城镇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方法]在2000—2020年三峡库区PEE系统综合评价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引力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联系特征... [目的]探索PEE系统的互动耦合特征,可为三峡库区城镇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方法]在2000—2020年三峡库区PEE系统综合评价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引力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联系特征及主要障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2000—2020年库区P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2)研究期内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基本不变,协调等级不高,协调类型呈“西南-东北”“中部-北部”的空间特征,总体呈良性上升发展趋势;(3)邻近区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空间联系总量总体上升,空间联系强度较弱,且随着地理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弱;(4)各因素对系统发展影响具有趋同性,经济和人口系统是主要制约子系统,而环境系统的障碍度逐年增加。[结论]库区P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区域差异缩小,未来应重点从单一系统优化向多元系统协调出发,从系统自身与区域协同2个角度进行调整,加强政策制度调控,科学探索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生态化 耦合协调发展 人口-经济-环境 时空演化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实证研究
2
作者 顾馨 侯强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双碳战略的提出对我国能源结构提出挑战,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同成为关注热点。利用2016-2021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构建耦合协同度评价体系,采用不同准则组成的四种评价方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并对... 双碳战略的提出对我国能源结构提出挑战,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同成为关注热点。利用2016-2021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构建耦合协同度评价体系,采用不同准则组成的四种评价方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并对不同方法测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及测算区域均衡情况。研究表明:①各省份目前均处在中度失调与低度失调状态,耦合协同度呈上升趋势。②组内差距是导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耦合协同度 一致性检验 泰尔熵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分析的火灾-经济-环境时空演化研究
3
作者 向月 骆鑫 +1 位作者 秦毅 钱一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为探究火灾、经济、环境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2000—2019年中国火灾、经济、环境数据,建立火灾-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火灾、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我国31个省域各子系统时空演变特征... 为探究火灾、经济、环境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2000—2019年中国火灾、经济、环境数据,建立火灾-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火灾、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我国31个省域各子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及聚集性,并基于Moran'I检验开展火灾、经济、环境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火灾、经济和环境综合发展耦合良好。从时间维度上,2000—2019年耦合度和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受火灾综合得分影响,协调度受经济子系统影响;从空间维度上,经济发展是影响31个省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从耦合关系时空演变分析看,省域耦合度随时间呈聚集状态,耦合协调度在空间聚集中呈随机性。火灾、经济和环境对耦合协调的不同影响,导致协调类型及空间聚集状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经济-环境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化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熵值法
下载PDF
基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固废税和奖惩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力菠 翁晶雪 汤嘉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2-33,共12页
针对当前废旧光伏组件回收经济性偏低、主体责任不明、管理政策缺失等问题,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组件“报废潮”,需要构建一个包含政府、组件制造商、光伏电站集成商、电站业主、回收处理商的三阶段主从博弈模型,探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固... 针对当前废旧光伏组件回收经济性偏低、主体责任不明、管理政策缺失等问题,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组件“报废潮”,需要构建一个包含政府、组件制造商、光伏电站集成商、电站业主、回收处理商的三阶段主从博弈模型,探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固体废弃物税和奖惩机制对废旧光伏组件回收量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影响,明确均衡状态下综合效益最优的税收与奖惩机制和主体定价策略。结果表明,两种政策联合实施比单独实施其中一项政策的激励效果更好,可以帮助制造商获得基于可节约成本的额外效益,并促使其采取提升回收商积极性的回收材料价格决策,从而增加回收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光伏组件回收 固体废弃物税 奖惩机制 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 主从博弈
下载PDF
中国省域数字-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
5
作者 黄竣璇 林昕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6期93-102,共10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数字、能源、经济与环境融合的理论分析,通过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2—2021年四个领域的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数字、能源、经济与环境融合的理论分析,通过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2—2021年四个领域的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数字、能源、经济与环境的耦合水平在观测期内呈良好上升趋势,最终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东中西部地区融合发展步调较为同步,但省域间协调状态等级分级明显,且部分地域间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源-经济-环境 耦合协调度模型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被引量:46
6
作者 史亚琪 朱晓东 +2 位作者 孙翔 李杨帆 魏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119-4128,共10页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忽略了发展潜力这一重要变量。以连云港为分析案例,把发展潜力作为重要变量与发展水平变量相结合计算得到的综合发展指数纳入经济与环境协调评价模型中,并尝试根据系统历史与现状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态。现状评价与未来的预测结果表明:(1)1996—1999年连云港经济与环境系统从低级共生向环境资源的粗放利用转变;(2)2000—2006年,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入快速调整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不断增强,协调程度较上一阶段变化稳定;(3)到2007—2009年,环境对经济的限制作用将又逐渐显现;(4)2010—2015年,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指数都相应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综合来看,1999年以后连云港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度均处于0°以下,说明连云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往往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速度和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系统 GM模型 协调发展 动态评价 连云港
下载PDF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方传棣 成金华 赵鹏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3,共9页
长江经济带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时代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决策,本文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比较了"经济优先"战略与"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及... 长江经济带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时代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决策,本文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比较了"经济优先"战略与"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及9省2市的协调度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经济优先"战略下,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从0.58上升至0.62,涨幅6.89%,从勉强协调区间上升至初级协调区间。在"大保护"战略下,2016年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高出"经济优先"战略0.04,约高6.72%,2017年高出0.028,约高4.80%;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了0.05,涨幅7.93%,年均涨幅1.13%,较2025年"经济优先"战略高出0.08,约高13.33%。分省来看,2025年在"大保护"情景下,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较2018年分别提升了5.55%、4.76%、12.72%、13.23%、11.59%、28.81%、5.97%、25.86%、16.66%,与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相比分别高出2.70%、17.80%、19.23%、28.33%、22.22%、33.33%、1.42%、48.97%、34.04%。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在长期坚持"大保护"战略基础上,长江下游地区应坚持经济-环境并重的发展战略,而上、中游地区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同时加强上游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总量和"三率"管控,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或交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矿产-经济-环境 耦合 协调发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 被引量:70
8
作者 邹辉 段学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8-1417,共10页
通过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评估,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对经济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的格局与态势展开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带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沿江地区... 通过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评估,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对经济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的格局与态势展开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带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沿江地区高于非沿江地区。高度协调型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高度失调型主要分布在重庆、皖北、滇西南、鄂中等地区;江西与四川是协调型转为失调型的集中地区。长三角核心城市经济地位依然凸显,但长三角边缘地区城市经济位序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经济位序上升明显。工业废水排放以重庆、苏州、杭州为最多,工业SO2排放呈现3大集中地带。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是长三角边缘地区以及中西部沿江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工业SO2排放、工业烟尘排放在空间格局上较为吻合。长江干流断面水质上游(川滇渝)与下游(苏沪)较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沿江地区工业废水排放对长江水质的影响。最后,从树立发展与保护双重使命,创新经济带开发体制机制;推进下游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中上游新的经济增长极;落实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带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下载PDF
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悦铮 徐凯 王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03,109,共6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对2004—2012年山东省17个地市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 GIS 10.0探讨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绝大部分地市环境效益下降,旅游、经济... 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对2004—2012年山东省17个地市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 GIS 10.0探讨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绝大部分地市环境效益下降,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明显受到生态环境制约;2山东省基础环境质量较好,对旅游、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但不合理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停滞在初级协调的较低水平上;3 2004—2012年,山东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区域整体性和地区差异性,即在整体上是上升的,耦合协调水平自西向东逐级上升,在空间上形成三级阶梯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 时序演变 空间演变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哈肯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1 位作者 陈兴鹏 鹿晨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43,共4页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演化机制 协同学 哈肯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物流-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及时空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波 殷旅江 +1 位作者 贾静 付雅琴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9,共11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推动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与此同时,物流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物流-经济-环境系统(简称长江经济带LEES)耦... 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推动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与此同时,物流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物流-经济-环境系统(简称长江经济带LEES)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直辖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变异系数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其耦合发展时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LEES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则呈现出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其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份LEES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正向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其空间集聚现象不断减弱,区域间差异越来越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区域LEES耦合协调水平局部空间自相关性逐年下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作用开始减弱,负向作用开始增强。因此,应结合长江经济带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长江经济带LEES耦合协调发展的互动作用和良性价值循环机制,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环境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同时加强各省级政府的统领引导作用,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LEES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物流-经济-环境系统 空间集聚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崔和瑞 王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能源是环境资源的一种,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在可持续发展空间中的经济和环境平面内的系统,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鉴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关系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 能源是环境资源的一种,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在可持续发展空间中的经济和环境平面内的系统,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鉴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关系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根据我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GDP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的VAR模型,对三者1995~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预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VAR模型来研究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动态关系是可行且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 预测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下载PDF
混合式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构建方法论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继峰 张阿玲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前,国际上用于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影响研究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主要建模思路,是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融合自底向上的部门分析与自顶向下的宏观分析,构建混合模型.其中的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模型里能够将2种思... 目前,国际上用于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影响研究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主要建模思路,是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融合自底向上的部门分析与自顶向下的宏观分析,构建混合模型.其中的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模型里能够将2种思路协调一致.较详细地介绍构建混合模型的3种主流方法:1)在完整的自底向上的能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块;2)在一个自顶向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之内,对能源生产部门采用自底向上的技术描述;3)将2种思路的模型使用几个变量联接起来构建混合模型,每个模型独自运转.通过这3种思路的对比分析,认为遵循第3种思路构建的混合模型应用范围更广泛,能够用于分析复杂的能源系统问题,例如GHG减排的影响及能源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分析 温室气体减排
下载PDF
呼包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宇辰 闫昱洁 王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6期103-109,共7页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一体化发展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呼包鄂城市群中研究各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较少。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2006—2...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一体化发展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呼包鄂城市群中研究各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较少。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2006—2013年呼包鄂各市的指标值,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分别求出呼包鄂三市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5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6—2013年,能源和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经济子系统评价值呼和浩特最高,包头次之,鄂尔多斯最差。2014—2018年,能源-经济、能源-环境、经济-环境、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GM(1 1) 呼包鄂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呼吸、碳平衡及经济-环境效益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熊瑛 王龙昌 +3 位作者 赵琳璐 杜娟 张赛 周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3-1662,共10页
垄作和秸秆覆盖是实现西南丘陵区旱地农田稳产高产和固碳的适宜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探讨该保护性耕作模式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碳排放的特征,对平作无覆盖(T)、垄作无覆盖(R)、平作+秸秆半量覆盖(TS1)、垄作+秸秆半量覆盖(RS1... 垄作和秸秆覆盖是实现西南丘陵区旱地农田稳产高产和固碳的适宜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探讨该保护性耕作模式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碳排放的特征,对平作无覆盖(T)、垄作无覆盖(R)、平作+秸秆半量覆盖(TS1)、垄作+秸秆半量覆盖(RS1)、平作+秸秆全量覆盖(TS2)、垄作+秸秆全量覆盖(RS2)6种耕作模式下西南紫色土丘陵区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呼吸、粮食产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农田碳平衡及经济-环境效益,为量化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间套作系统内,蚕豆、玉米和甘薯全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3.704μmol·m^(-2)·s^(-1)、4.847μmol·m^(-2)·s^(-1)和4.606μmol·m^(-2)·s^(-1),垄作降低了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呼吸速率(P<0.05),秸秆覆盖则增加了土壤呼吸(P<0.05),垄作和秸秆覆盖配合使用后土壤呼吸总量和微生物呼吸总量增加(P<0.05)。保护性耕作促进三熟制农田生态系统内作物固碳;土壤-作物系统碳平衡表现为碳汇,RS2、TS2、RS1、TS1、R分别较T高25.41%、25.37%、9.84%、26.74%、13.26%。与平作相比,垄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粮食产量,以RS2(17 460.45 kg·hm^(-2))最高,TS2(16 498.73 kg·hm^(-2))次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生产每千克籽粒释放CO_2量处理间表现为T(1.88 kg?kg^(-1))>TS1(1.83 kg?kg^(-1))>R(1.76kg?kg^(-1))>TS2(1.75 kg?kg^(-1))>RS1(1.69 kg?kg^(-1))>RS2(1.68 kg?kg^(-1))。垄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套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秸秆覆盖量越高,经济-环境效益越好。从农田碳平衡和经济-环境效益综合考虑,垄作结合秸秆全量覆盖(RS2)具有最大的碳汇能力和最优的经济-环境效益,可以优先作为该地区农田实现固碳增汇减排的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碳平衡 碳汇 经济-环境效益 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 保护性耕作
下载PDF
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杜慧滨 顾培亮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能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是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等。以某市为... 能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是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等。以某市为例,建立了“工业用煤-环境-经济”系统演化模型,且在政府重视程度为1.6的条件下,得到环境综合指数和区域经济协调度最高以及工业总产值较大的结论,并在此条件下,预测未来年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复杂系统 自组织 演化
下载PDF
基于“能源-经济-环境模型”的能源结构合理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1 位作者 王韶华 张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笔者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的要求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发展规划、环境等3个维度,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6.0对每个要素进行单样本T检验,确定了1...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笔者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的要求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发展规划、环境等3个维度,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6.0对每个要素进行单样本T检验,确定了15个测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能源-经济-环境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2年~2008年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此阶段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变化趋势呈"U"状,即先降后升;能源结构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的得分呈上升趋势,而在能源发展规划执行力度、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得分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能源-经济-环境模型” 能源结构合理度 测度指标
下载PDF
环保投资的经济-环境-民生综合绩效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茂初 李梦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9,共10页
以环保投资的经济-环境-民生综合绩效为着眼点,运用DEA-Tobit两阶段框架在核算比较环保投资综合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环保投资从投入到产出的黑箱中的各种经济、社会及政策因素。研究表明:(1)在2003~2012年十年间,中国环保... 以环保投资的经济-环境-民生综合绩效为着眼点,运用DEA-Tobit两阶段框架在核算比较环保投资综合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环保投资从投入到产出的黑箱中的各种经济、社会及政策因素。研究表明:(1)在2003~2012年十年间,中国环保投资的经济-环境-民生综合绩效普遍偏低,并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最低。(2)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是影响环保投资综合绩效的关键,以GDP为核心的财政分权考评机制和依赖于重工业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综合绩效低下及区域差异。因此,从深层次上打破体制性瓶颈,改变中国式分权的激励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中国综合绩效可以考虑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投资 经济-环境-民生综合绩效 DEA-TOBIT模型 财政分权 工业化
下载PDF
黄河流域人口-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评价 被引量:30
19
作者 宋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5-188,共4页
文章构建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2007—2018年黄河流域9省份的人口-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探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 文章构建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2007—2018年黄河流域9省份的人口-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探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呈上升态势,但是上、中、下游不同区域之间差距明显;环境基础、环境压力和经济规模对黄河流域系统协调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人口-经济-环境 空间计量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荣敏 张燕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00-2008年间的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状况。研究发现,区域3E综合发展水平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子系统间的非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协调发展区域3E的合...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00-2008年间的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状况。研究发现,区域3E综合发展水平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子系统间的非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协调发展区域3E的合理措施,为制定统筹兼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3E) 综合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