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防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涛 巩陈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7-220,F0003,共5页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系统综述,以期为开展此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经皮 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综述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陇豫 康晓乐 +1 位作者 任敬佩 贾治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259例,纳入优良组,疗效可和差的患者51例,纳入非优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随访1年,疗效优良259例,优良率为83.55%。与优良组比较,非优良组年龄>50岁、腰腿痛、病程>1年、侧隐窝狭窄、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工作模式(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Ⅲ级至Ⅳ级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022,95%CI:1.006~1.038)、腰腿痛(OR=1.059,95%CI:1.036~1.081)、侧隐窝狭窄(OR=1.069,95%CI:1.020~1.120)、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OR=1.064,95%CI:1.025~1.104),是导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经PTED治疗后随访1年,疗效优良率为83.55%,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50岁、腰腿痛、侧隐窝狭窄和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疗效 LOGISTIC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苏俊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PELD治疗的LDH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单纯PELD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R...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PELD治疗的LDH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单纯PELD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R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临床症状(包括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和功能评分(ODI指数),术后1周及术后1年时通过MRI计算患者的椎间高度(DH)。结果 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观察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1年时,两组患者D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LD联合PRP是治疗LDH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改善其腰部功能,其对DH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朋 周献伟 李帅垒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治疗LDH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创伤应激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土胜 丁宇 +2 位作者 蒋强 张晗硕 刘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85-2390,共6页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两种技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两种技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58例,其中29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另29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腰腿部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末次随访时,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两组的椎间隙高度、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良率。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腰腿部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残疾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的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对照组优良率为8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富血小板血浆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退变 微创手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陆宣宇 袁硕 +3 位作者 藏磊 梅语奇 范宁 杜鹏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45例改良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45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ASDi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BP)和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P)以及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12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的临床结果。根据改良MacNab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的VAS-BP、VAS-LP及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1),88.89%(40/45)的患者在最终随访时的改良MacNab评分为优或良。患者在术后即刻观察到临床症状改善,临床评分在术后随访期间保持稳定。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TED是治疗邻近节段病变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随访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白晶晶 王向阳 刘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组(PETD治疗)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组(PEID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随访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 d、3个月、6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PEID组的ODI评分低于PETD组(P<0.05);术后3个月,PEID组的VAS评分高于PETD组(P<0.05)。PETD组的随访复发率高于PEID组(P<0.05)。复发组的体质指数(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ETD、PEID两种入路治疗ULDH均有效,且PEID效果更优;高BMI、饮酒、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孔镜 经皮内镜孔入椎间盘切除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
8
作者 梁真南 谢富荣 +4 位作者 李小峰 张春松 冀晶 周文 谭自恒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04-107,125,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29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采用二元logsitic...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29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采用二元logsi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90例术后患者复发16例(5.52%),未复发274例(94.48%)。两组在年龄、性别、饮酒史和突出节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工作性质、突出类型、体重指数、术后活动强度评分、吸烟史和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itic分析显示工作性质为重体力劳动(OR=2.810)、体重指数≥24 kg/m^(2)(OR=4.620)、吸烟史(OR=5.896)、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为突出类型(OR=5.064)、功能锻炼时间<3个月(OR=4.731)、术后活动强度评分≥3分(OR=4.107)均为导致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PTED后复发与工作性质为重体力劳动、体重指数≥24 kg/m^(2)、吸烟史、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为突出类型、功能锻炼时间<3个月、术后活动强度评分≥3分有关,临床医师可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措施,降低术后复发率,避免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危险因素 后复发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种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9
作者 姚羽 季佳伟 +4 位作者 朱为浩 陈文韬 陈瑞霖 张烽 杨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4-62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种特殊类型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7例单节段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A型4例,为同侧“双根症状”,B型3例,为双侧“双根症状...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种特殊类型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7例单节段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A型4例,为同侧“双根症状”,B型3例,为双侧“双根症状”),术中按照髓核脱垂分型,调整穿刺及椎间孔扩大成形的方向,并利用镜下环锯或动力系统来增大工作套筒头向或尾向角度,处理不同靶点目标。结果手术时间(75±16)min,术后住院时间(3.5±1.5)d。术后7例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9(5,10)、2(1,4)、2(0,3)、2(0,3)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ODI分别为(62.1±7.6)%,(19.1±6.2)%,(12.9±8.1)%,(10.3±4.2)%,除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外(P=1.000),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MacNab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特殊类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甄志龙 刘瑞 +1 位作者 赵建民 李强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20-28,共9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局部麻醉(LA)与硬膜外麻醉(EA)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Science... 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局部麻醉(LA)与硬膜外麻醉(EA)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从建库起至2022年3月,关于比较LA和EA用于PTE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研究,录入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16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EA组术中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A组,麻醉满意率明显高于L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腿部疼痛VAS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ED中,EA与LA同样安全,且术中镇痛效果优于LA,可作为一种可靠的麻醉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腾飞 张宇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16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16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E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MED治疗LDH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可降低围术期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ME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下TESSYS技 腰椎间盘切除 疼痛程度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土胜 丁宇 +4 位作者 蒋强 卢正操 杜薇 张晗硕 练诗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7-546,共10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内镜治疗组(A组,n=40),内镜联合一次离心PRP治疗组(B组,n=42)、内镜联合二次离心PRP治疗组(C组,n=38)。记录患者术前、术后7d及术后3、6、12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量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管横截面积(spinal canal crosssectional area,SCSA)、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术后12个月时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4~33(28.02±2.19)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节段不稳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VAS、JOA评分及ODI术后7d、3个月时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SCSA、SIR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HI在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标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优良率A组为92.5%,B组为95.2%,C组为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联合PRP修复治疗青壮年LDH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退变 微创手 富血小板血浆 修复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博 朱红鹤 +4 位作者 董晖 王坤 许留振 李亚伟 梅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6月2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首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切除突出间盘后...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6月2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首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切除突出间盘后6个月再次出现腰腿痛、麻木等症状,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腰椎MRI、CT、X线检查显示与首次腰椎间盘突出为同侧、同间隙。均在局部麻醉下行PTED。比较再手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15 min,(62.2±5.5)min;术中出血量5~20 ml;住院时间4~7 d,(5.1±0.5)d。术后残留腿痛麻木症状4例,腰背痛2例。随访6~38个月,(18.5±4.6)月。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腰腿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MacNab标准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0%(20/23)。腰椎MRI显示手术节段无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PTED可以有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习期特征分析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泽 宋锦程 +2 位作者 王黎明 陈国兆 赵理平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945-949,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学习期特征,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10月在本...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学习期特征,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10月在本院由初学者开展UBE或PELD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症患者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UBE组32例、PELD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并绘制学习曲线,分析两种术式的学习期特征。另外,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评定标准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随着患者例数增加,UBE组、PELD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均逐渐减少,住院时间保持稳定;UBE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的变化曲线较为平稳,而PELD组的变化曲线较为陡峭。PELD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少于UB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相当。UBE的适应证更广,而PELD手术耗时短,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学习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15
作者 花奔 花艮春 +5 位作者 段黄强 韦华桐 汤文杰 喻亮 王辉 康照利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44例LDH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功能改善情况,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腿痛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44例LDH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功能改善情况,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腿痛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术中不能耐受,在中转通道下行髓核摘除术(术后各项评价均予以剔除);其余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术中并发硬膜囊破裂,因破口较小,无神经嵌顿,故未予修补处理。术后2例腰腿痛症状较术前缓解不明显,均行开窗减压术后完全恢复。术后4例仍有下肢疼痛、麻木症状,予以双氯芬酸钠、甲钴胺等药物治疗2周后症状减轻,无需再次手术。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疼痛VAS评分、JOA评分:术后3 d、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各评分均越来越优(P<0.05)。末次随访时,39例腰痛、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恢复正常,下床活动无明显异常;4例皮肤感觉恢复较差,下床活动有麻木感;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优27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5%。结论采用PEID治疗LDH疗效确切、神经根减压彻底、患者疼痛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荆吉峰 马也 金宇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红绿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红绿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0.92±0.11)cm与术后住院时间(5.11±0.24)d均短于对照组的(4.56±0.34)cm、(9.85±1.03)d,术中出血量(24.58±3.12)ml少于对照组的(72.89±5.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12.30±2.37)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8.41±2.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56±2.70)、(12.50±2.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患者腰腿疼痛程度轻,腰椎功能恢复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朋 周献伟 李帅垒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18
作者 梁青福 陈丹祎 陈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试验组(n=60,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伤口小于对照组,术后卧床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Lehmann腰椎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更佳,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以及炎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 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 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其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24-326,共3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1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且已完成12 m随访。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并收集所...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1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且已完成12 m随访。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负重时间及肥胖情况,分析LDH患者PTED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2 m内,100例LDH患者经PTED治疗后复发16例,复发率为16.00%;复发组患者过早负重、肥胖以及腰腿痛并存占比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过早负重、肥胖以及腰腿痛并存是LDH患者PTED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PTED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可能为过早负重、肥胖以及腰腿痛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过早负重 肥胖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20
作者 沈世彬 高慧珊 +3 位作者 黄浩然 王宾 周政纲 李亮 《骨科》 CAS 2023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采用PELD治疗单节段LDH的48例病人,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导板组24例...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采用PELD治疗单节段LDH的48例病人,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导板组24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下穿刺行PELD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单纯PEL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价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病人随访(9.33±1.24)个月(7~12个月)。导板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在术后1天、1周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时间段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D打印导板辅助PELD治疗单节段LDH,手术效果确切,明显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手术创伤及辐射伤害,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术后短期内疼痛的缓解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 导板 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