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多裂肌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丁一 海涌 +6 位作者 杨晋才 尹鹏 张耀申 王云生 刘畅 张黎明 许春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并采用PE-TLIF术式治疗的1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并采用PE-TLIF术式治疗的1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43~73岁,平均59.4±11.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腰痛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采用Bridwell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切口处多裂肌的最大横截面积(Max-CSA)和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峰值强度(PI)及术前1d、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评估腰椎多裂肌损伤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292.5±54.0min,术中出血量119.0±92.4ml,术后伤口引流量39.5±19.5ml,术后卧床时间21.6±3.2h,手术切口长度8.7±1.8mm。术后6个月,7例患者获得Ⅱ级椎间融合,3例患者获得Ⅲ级椎间融合;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VAS分别为7.20±0.78分、4.10±0.73分、1.40±0.51分、1.10±0.87分,腿痛VAS分别为5.90±1.19分、2.20±1.22分、1.10±0.73分、0.90±0.87分。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53.3±12.1)%、(23.9±8.0)%、(13.5±6.5)%。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CK水平别为79.3±30.3U/L、428.1±78.3U/L、96.2±21.4U/L。血清CK水平在术后1d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7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Max-CSA分别为501.7±127.6mm^2、624.7±101.8mm^2、521.5±60.4mm^2、494.5±62.6mm^2,以及PI分别为2.73±0.71db、4.61±1.18db、2.97±0.49db、2.58±0.34db。Max-CSA与PI在术后7d较术前增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侧膝腱反射亢进。结论:PE-TLIF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同时对术后多裂肌的血流灌注以及形态变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多裂肌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佳 龚福太 +1 位作者 孙晴 张宏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1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55例单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ELD...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55例单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ELD组(30例)和MIS-TLIF组(25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影像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LD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MIS-TLIF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PELD组低于MIS-TLIF组(P<0.05)。术前及术后1、3个月,两组的椎间隙高度指数、病变节段ROM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PELD组的椎间隙高度指数显著小于MIS-TLIF组,病变节段ROM显著大于MIS-TLIF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ELD、MIS-TLIF治疗单节段LDH各有优劣,PELD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更利于术后恢复;MIS-TLIF后期可较好地维持椎间隙高度及病变节段R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腰椎盘切除术 微创经椎腰椎融合术 单节段腰椎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与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1
3
作者 尹鹏 海涌 +5 位作者 杨晋才 周立金 许春阳 高海峰 邹聪颖 庞大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21,共9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和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和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因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E-TLIF组(15例)和PLIF组(2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通过术前、术后1d及术后7d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评估椎旁肌肉的损伤情况。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最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最终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行CT检查,采用Bridwell标准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PE-TLIF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6.4±4.7个月,PLIF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7.4±4.9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LIF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均小于PLIF组患者,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LIF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7d的CK明显低于PLIF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PE-TLIF组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时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PLIF组患者(P<0.05)。PE-TLIF组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腱反射亢进;PLIF组有2例出现表浅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P>0.05)。术后6个月时,PE-TLIF组Ⅱ级融合7例,Ⅲ级融合8例;PLIF组Ⅱ级融合12例,Ⅲ级融合9例,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PE-TLIF手术能够达到与传统后入路减压融合术相似的手术疗效,且接受PE-TLIF手术的患者术后椎旁肌肉损伤更少,术后腰部疼痛程度更轻,术后康复更快,但PE-TLIF组手术时间相对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手术 经皮内镜下经椎减压融合术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合并严重肺功能不全腰椎管狭窄症1例 被引量:8
4
作者 丁一 杨晋才 +4 位作者 尹鹏 张耀申 王云生 刘畅 张黎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9期1005-1006,共2页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然而严重的基础疾病以及较差的身体素质往往成为此类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障碍。为了在得到充分减压与融合的同时降低麻醉以及手术并发症风险,笔者自主设计研发经皮脊柱内...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然而严重的基础疾病以及较差的身体素质往往成为此类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障碍。为了在得到充分减压与融合的同时降低麻醉以及手术并发症风险,笔者自主设计研发经皮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式(PE-TLIF)以及手术相关器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严重肺功能不全 经皮脊柱内镜减压 经椎腰椎减压融合术
原文传递
PELD与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淼 张超 +3 位作者 王雅君 闫沛静 骆文远 钱耀文 《甘肃医药》 2020年第7期592-599,共8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9年4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7篇文献共1890例患者。术后3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管背部疼痛、复发率、不稳定性、邻近节段疾病(ASD)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VAS-腿痛、VAS-腰痛、优良率、硬膜撕裂率、神经功能缺损、椎间感染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ELD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ASD率、手术时间、血管背部疼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但PELD在复发率、失稳率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腰椎盘切除术 微创经椎腰椎融合术 腰椎盘突出症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与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广铎 镐英杰 +2 位作者 于磊 张盼可 曹书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与Wiltse入路TLIF(Wiltse-approach TLIF,W-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符合选...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与Wiltse入路TLIF(Wiltse-approach TLIF,W-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7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PE-TLIF治疗(PE-TLIF组),26例采用W-TLIF治疗(W-TLIF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滑脱椎体、滑脱分度、滑脱分型及术前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节段性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及Taillard指数(Taillard index,T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及JOA评分评价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于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DH、SL及TI,并行腰椎CT检查,按Suk标准评测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W-TLIF组相比,PE-TLIF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PE-TLIF组出现2例一过性下肢放射痛,WTLIF组出现1例浅表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9.5%vs.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8)。两组患者均获随访,PE-TLIF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W-TLIF组为12~24个月,平均17.7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PE-TLIF组术后3 d及3个月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W-TLIF组,术后3个月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W-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DH、SL及T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各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Suk标准评价,PETLIF组和W-TLIF组融合率为90.5%(19/21)和92.3%(2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融合器沉降进入邻近椎体或向前、后移位。结论PE-TLIF和W-TLIF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均可获得良好疗效,尽管PE-TLIF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且早期腰痛及功能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经皮内镜手术 经椎腰椎融合术 减压
原文传递
中央椎管狭窄椎间孔镜单侧与双侧减压融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军 王建峰 +3 位作者 杨斌 姚林强 袁景 刘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单侧与双侧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腰椎中央管狭窄症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接受PE-TLIF治疗的重度中央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单侧入路,44例采用双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单侧与双侧减压融合术(PE-TLIF)治疗腰椎中央管狭窄症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接受PE-TLIF治疗的重度中央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单侧入路,44例采用双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神经、血管损伤。单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3、7 d的血清CK水平均显著优于双侧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腿痛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单侧组前述3个评分均显著优于双侧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硬膜囊横截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单侧组硬膜囊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双侧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均无内置物松动。[结论]单侧或双侧入路双侧减压PE-TLIF治疗重度中央椎管狭窄均安全有效,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对多裂肌的损伤更小,术后疼痛改善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中央管狭窄 减压 经皮内镜下经椎腰椎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不同节段MIS-TLIF术后尿管最佳拔除时间的临床探讨
8
作者 罗春晓 欧肇兰 +2 位作者 罗晓璇 曹静娟 朱燕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明确不同节段内窥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将行MIS-TLIF的33例患者按手术节段分为A组(L4/5节段)、B组(L5/S1节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将每组患者分为两组(A1、A2组,B1、B2组),分别... 目的明确不同节段内窥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将行MIS-TLIF的33例患者按手术节段分为A组(L4/5节段)、B组(L5/S1节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将每组患者分为两组(A1、A2组,B1、B2组),分别于术后第2d和第3d拔除尿管。观察4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路感染等指标。结果不同节段MIS-TLIF术后第2d与第3d排尿成功率均达100.0%,L4/5或L5/S1节段MIS-TLIF术后第2d与第3d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白细胞及尿潜血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第2d拔除尿管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术后第3d拔除尿管者(P<0.05)。结论对于L4/5或L5/S1节段MIS-TLIF,术后第2、3d拔除尿管均有类似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但术后第2d拔除尿管患者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辅助下微创经椎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尿管拔除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常献 任中武 +5 位作者 刘长利 韩敦鑫 王建民 刘勇君 姜圣洋 尹龙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12诊治的58例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责任椎间盘定位,29例采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12诊治的58例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责任椎间盘定位,29例采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29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 PELD组27例获得随访,MIS-TLIF组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18)个月。PELD组与MIS-TLIF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后3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作为一种辅助性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靠,能弥补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为多节段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有限却有效的微创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腰椎盘突出症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 经皮内窥镜盘摘除术 微创经椎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