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镜技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建 张建新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疾患之一,是颈椎病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对于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疾患之一,是颈椎病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对于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方式。随着微创理念及相关器械的发展,内镜技术在CSR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复习了微创手术摘除颈间盘的相关发展史,对内镜技术在CSR治疗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技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盘摘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的意义
2
作者 邹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鼻胃管(NGT)... 目的:研究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鼻胃管(NGT)给予肠内营养供给,观察组实施PEG给予肠内营养供给。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生活质量评分(KP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SF、BMI、ALB、PA、Hb和KPS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AC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C和AM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PA、Hb、BMI及KPS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F、AC及AM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经皮内镜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肠内营养供给,减少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技术 鼻胃管 肠内营养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内镜下“沉船”减压技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基于尸体标本的技术报道
4
作者 Chamboko Rumbidzai Desiree 邓昊 +5 位作者 楚磊 晏铮剑 于庆帅 李申 石磊 邓忠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24,共7页
目的:建立尸体标本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模型,探究在模型上进行内镜下OPLL“沉船”减压技术(sink boat technique,SBT)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在导航机器人定位和C... 目的:建立尸体标本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模型,探究在模型上进行内镜下OPLL“沉船”减压技术(sink boat technique,SBT)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在导航机器人定位和CT引导下,从侧方经胸腔按术前规划路径穿刺T9椎体后缘。穿刺到达椎体后缘中份后,推注骨水泥并使之沿后纵韧带渗透到椎管内,CT扫描确认骨水泥渗入椎管并分布在T9椎体后方即认为模拟OPLL制备成功。采用内镜下SBT,从一侧椎间孔和对侧部分椎弓根入路进入椎体,从两侧向中心磨除部分椎体,直至双侧贯通,形成凹槽状椎体后缘的缺损,能够容纳模拟的OPLL。使用带线锚钉,将OPLL骨块锚定下沉并固定在椎体凹槽内,以达到椎管腹侧减压的目的。结果:我们成功在尸体标本上制备了胸椎OPLL的骨水泥模型,T9椎体后缘模拟OPLL椎管侵占率达49%。内镜下SBT手术顺利完成了胸脊髓腹侧的减压,术后CT证实模拟的OPLL通过内镜下SBT技术成功沉入并固定在椎体内,椎管矢状径恢复率达218%。结论:内镜下SBT是一种创新的胸椎内镜手术方法,在尸体上可以将模拟的节段性胸椎OPLL沉入椎体内达到椎管减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技术 沉船减压技术 胸椎OPLL 尸体研究
下载PDF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吴瀚 郑金鹏 +2 位作者 曹平 史劲 胡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因LDH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脊柱外科行PELD或UBE手术治疗者143例,并分为两组,其中PELD组患者80例,UBE组患者63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平均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围手术期资料,同时收集患者术后院外近1年随访周期内有无切口红肿渗液或感染、硬膜外血肿、髓核组织影像学残留、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及LDH复发情况,并统计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9~12个月,平均随访(11.08±0.91)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切口长度方面,UBE组患者明显高于PELD组患者(P<0.05);但在术中透视次数方面,UBE组患者少于PELD组患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截至出院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LDH复发情况中,PELD组患者明显高于UBE组患者(P<0.05)。在末次随访的ODI评分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分中,PELD组和UBE组患者整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和UBE治疗LDH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虽然UBE技术带来的医源性损伤相对较大,但考虑到术中较少的透视次数、远期较低的LDH复发率,临床医生对LDH患者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性地考虑应用UBE技术开展腰椎椎间盘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内镜技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减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
6
作者 张树文 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 王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减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26例经皮内镜减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椎间孔入路11例,经椎板间入路15例。单侧减压21例,双侧减压5例...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减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26例经皮内镜减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椎间孔入路11例,经椎板间入路15例。单侧减压21例,双侧减压5例。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85.4±21.7)min,手术出血量(19.8±5.9)ml,术中透视次数(7.7±2.4)次。术后即刻下肢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00)。术后随访10~24个月,(16.0±3.7)月。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F=105.444、852.714,均P=0.000),JOA评分显著增加(F=256.222,P=0.000)。末次随访疗效为优18例(69.2%),良5例(19.2%),可3例(11.5%),优良率88.5%(23/26)。结论经皮内镜减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技术 邻近节段退变 邻近节段疾病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与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7
作者 李冬月 苏庆军 +2 位作者 张希诺 陶鲁铭 海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内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UBE组39例,PELD组4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减少值、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进行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12个月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出血量较PELD组多(P<0.05),但血红蛋白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较术前均显著增大(P<0.05),UBE组较PELD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UBE与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UBE较PELD出血量略多,但术中透视次数少,硬膜囊面积的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技术 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磊 李刚 张超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5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组(减压...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组(减压技术组)、传统手术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下腰痛症状评分、腿痛程度、生活能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减压技术组Prolo功能评分、下腰痛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均高于传统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减压技术组患者的腰椎Cobb角、融合阶段椎间高度均高于传统手术组,滑脱程度、滑移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技术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技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技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结合康复训练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9
作者 祁燕霞 李静 赵广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方案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并...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方案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者后外侧融合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采取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术后2 w、术后4 w、术后8 w患者疼痛评分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对比术前及术后4 w、术后8 w患者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 w、术后4 w、术后8 w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术前两组的JO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 w与术后8 w试验组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的手术治疗满意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能缓解疼痛,改善手术情况,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建国 廖文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4±5.3岁(61~75岁);给予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66.9±5.3岁(62~77岁),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术后收集两组数据,在不同角速度(60°/s和120°/s)下检测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包括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及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以投影栅轮廓法检测脊柱对称性,包括旋转角(RA)、侧弯角(M)及侧屈角比(LR);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F/E[(72.16±20.17)%]、PT(86.54±15.39Nm)和AP(43.27±15.68W)较术前[(86.59±23.46)%、72.10±16.39Nm和28.41±16.34W]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79.64±21.40)%、80.14±15.64Nm和37.69±14.38W]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A、M及LR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分别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ODI值均降低,且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对照组MacNab标准优良率分别为67.69%和72.31%,观察组分别为87.69%和9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在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恢复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疗效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贵生 董宪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9期3102-3103,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观...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8周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功能障碍问卷表(ODI)指数,以及JOA(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3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VAS、ODI均低于对照组、JOA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周两组间VAS、ODI评分、JO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相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能够更快地改善症状、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效果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准 晏怡果 +4 位作者 王程 薛静波 李学林 欧阳智华 王文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采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5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突出位于L_5/S_1 3例,L_(4/5)、L_(2/3)各1例。5例均在脊柱...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采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5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突出位于L_5/S_1 3例,L_(4/5)、L_(2/3)各1例。5例均在脊柱内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行根管及椎管减压。结果 5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5例于术后即刻下肢疼痛均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7.8±0.7)分降为(2.8±0.7)分。术后第3天复查MRI提示椎管及根管无明显受压。1例术后第5天椎间盘突出复发行二次内镜手术。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4月。末次随访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为23.6±2.4,优4例,良1例。术后3个月下肢肌力2例由术前Ⅲ级恢复至Ⅳ级,3例由术前Ⅳ级恢复至Ⅴ级。鞍区及会阴部感觉2例于术后6个月、2例12个月恢复正常,1例术后15个月部分恢复,仍残留部分感觉异常。直肠膀胱功能方面:3例小便费力不尽感者于术后5~7个月恢复正常,1例尿潴留者术后1年仍需间断导尿,有大便不尽感且偶发肠胀气。结论脊柱内镜技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马尾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下载PDF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思进 黄煜朗 +1 位作者 卢长巍 梁仁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1期51-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30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30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的下腰痛、下肢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下腰痛、下肢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腰痛评分(6.3±0.7)分、下肢疼痛评分(2.7±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8±2.3)分、(4.9±0.7)分,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2.4±10.2)min、住院时间(5.4±1.0)d显著短于对照组(103.6±21.5)min、(10.3±2.1)d,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1.3±1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0.5±24.7)mL、(2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1,8.154,7.228,8.994,9.419,χ^2=7.329,P<0.05)。结论对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速等优势,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腰痛、下肢疼痛症状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其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 治疗 临床效果 下腰痛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火生 龚国华 严福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指标情况,利用c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当,但术后1周(4.16±1.28)及1月(3.87±1.29)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半年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总体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该手术可达到微创、安全性高,并发症低,适应证广,患者康复快,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 VAS评分及ODI评分 患者 安全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凯 杨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观察两组患者的改良Macnab效果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0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acnab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提高患者腰椎功能优良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武 柳申鹏 +2 位作者 刘睿 李庭苇 梁秋冬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责任间隙后方存在钙化影像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进行椎间孔成形+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责任间隙后方存在钙化影像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进行椎间孔成形+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硬膜囊撕裂马尾神经疝出转为开放手术。2例失访,18例获得随访,时间11~23(17.17±3.88)个月。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15/18。1例术后6周影像学资料提示原节段复发,应患者要求行开放融合手术治疗。结论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钙化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荣清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抽选择在我院2017年5月份-2019年5月份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分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中各有59例病患,对研究组中的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抽选择在我院2017年5月份-2019年5月份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分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中各有59例病患,对研究组中的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给予对比组中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数据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比没有任何意义,P>0.05;分别治疗以后,组间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手术之前,且研究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比组数据,P<0.05,具有临床可比较的意义.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优于开放手术,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明显降低,具有临床可推广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佳 张长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和南阳南石医院脊柱关节科行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68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和南阳南石医院脊柱关节科行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68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和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组(脊柱内镜组),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内镜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少或小)于开放手术组,术后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开放手术组;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开放手术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应用于DLSS患者的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以及提升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颜华儒 王灏 +4 位作者 王延军 姚永锋 马民亮 刘刚 张永宁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脊柱对称性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后旋转角、侧弯角和侧屈角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旋转角、侧弯角和侧屈角比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LDH患者不仅可以保障脊柱术后对称性的恢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脊柱对称性
下载PDF
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相关因素分析及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探究
20
作者 王玉涛 周庄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4期258-263,共6页
①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相关因素,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效果。②方法随访了135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统计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 ①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相关因素,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效果。②方法随访了135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统计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渗漏的相关因素。对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内骨水泥取出减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③结果PVP术后骨水泥渗漏49例,渗漏率36.30%;骨水泥渗漏与年龄、性别、病椎节段、骨密度无关(P>0.05)。骨水泥注入量>4.0mL[OR=3.310,95%CI:(0.681~1.264),P=0.001]、压缩率>25%[OR=5.621,95%CI:(0.264~5.619),P=0.001]是导致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21例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患者出现脊髓损伤行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内骨水泥取出减压术,平均手术时间(86.37±15.4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9.22±9.05)mL。随访至术后1年,术后病椎VAS评分由术前(8.24±2.19)分逐渐下降至(1.07±0.24)分,JOA评分由术前(9.15±3.23)分逐渐上升至(15.33±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37、12.071,P<0.05),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骨水泥二次渗漏。④结论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风险较大,病椎压缩程度、PVP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均影响术后骨水泥的渗漏,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取出渗漏水泥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 骨水泥 椎管内渗漏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