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春燕 陈文琴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在冠心病(CHD)介入治疗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漳州市第三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8例C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 探讨“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在冠心病(CHD)介入治疗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漳州市第三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8例C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出院前健康宣教+院外随访+定期复诊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出院前健康宣教+院外随访+定期复诊+“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电异常检出率、CHD疾病知识掌握程度、CHD自我管理行为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心电异常检出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HD知识评价调查表评分和C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模式下远程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护可以提高心电异常检出率,增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并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心电设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冠心病 慢病管理
下载PDF
冠心病慢性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树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 慢性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制造工艺 器械设计 辅助设备 药物治疗 操作过程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可吸收胶原生物材料封阻穿刺口两侧血管壁与人工止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云兵 吴屹 +2 位作者 罗彩东 赵亮 王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103-103,135,共2页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生物相容性材料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仪器和设备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仍须掌握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1-453,共3页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CRA)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DavidC.Auth发明,199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中唯一能够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手段。在以球囊扩张及...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CRA)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DavidC.Auth发明,199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中唯一能够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手段。在以球囊扩张及裸金属支架为主的介入治疗年代,CRA后的再狭窄率高达30%~40%,而且需要特殊设备和操作技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普遍应用。随着支架的广泛应用,CRA的使用呈下降趋势,在美国的使用率大约为6.0%,而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仅为0.7%--1.0%。我国一些大的心脏中心大多已配备旋磨设备,但使用率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药物洗脱支架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粥样硬化斑块 介入治疗 特殊设备 裸金属支架
原文传递
冠脉介入术后Angio-Seal血管闭合器与徒手压迫止血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铿 古京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止血技术/仪器和设备 止血技术/方法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
作者 王爱媛 李宁 于春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5期8633-8634,共2页
目的探讨可能引起穿刺局部止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从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结构特点、适应证选择、患者的配合以及术前、术后观察、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可能引起穿刺局部止血的原因。结果正确掌握使用血管闭合器的适应证、使用方法... 目的探讨可能引起穿刺局部止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从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结构特点、适应证选择、患者的配合以及术前、术后观察、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可能引起穿刺局部止血的原因。结果正确掌握使用血管闭合器的适应证、使用方法,了解使用前后的注意事项,减少了穿刺局部出血的发生。结论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可减少甚至消除术后穿刺处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副作用/仪器和设备 出血/病因学/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罗依适应模式在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闫丽 陈俊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ICU是一个集中了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集中了危重的患者,集中了掌握精湛技术的医护人员的“三集中”的护理单元,从一个窗口展示着现代化医院的技术水平。ICU护理运用了整体护理的观念,依照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框架。强调把临床护理... ICU是一个集中了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集中了危重的患者,集中了掌握精湛技术的医护人员的“三集中”的护理单元,从一个窗口展示着现代化医院的技术水平。ICU护理运用了整体护理的观念,依照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框架。强调把临床护理重点放在人及人对疾病的反应上,使患者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帮助ICU中的危重患者及家属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在本次个案研究中,介绍一种适用于ICU危重症护理的模式——罗依适应模式(RAM),并将利用RAM来护理患者,制订护理计划,评估护理效果,从而分析RAM在危重症护理中的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依适应模式 冠状动脉搭桥术 ICU护理 生物-心理-社会 危重症护理 医疗仪器设备 护理单元 危重患者
原文传递
社区健康管理规范急需普及
8
作者 佟佳宾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6期51-51,共1页
我国的专科医学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以心血管病为例,我国冠心病治疗的尖端技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TCA)等均已处于亚洲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高血压病的治疗在专科医院也早己从... 我国的专科医学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以心血管病为例,我国冠心病治疗的尖端技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TCA)等均已处于亚洲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高血压病的治疗在专科医院也早己从病房转到了门诊。近几十年大医院的建设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贵重药品的研发、采购和使用方面投入巨大,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我国的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疾病负担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健康管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治疗 医疗仪器设备 专科医院 医学领域 心血管病
下载PDF
改良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庄文政 陆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多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拟行肩关节以下的上肢手术患者86例,ASAⅠ-Ⅱ级,观察组43例采用改良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多点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定位阻滞。记录神... 目的观察改良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多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拟行肩关节以下的上肢手术患者86例,ASAⅠ-Ⅱ级,观察组43例采用改良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多点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定位阻滞。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药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肌间沟多点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简单、麻醉药用量少、阻滞效果好、对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器和设备 神经传导阻滞 臂丛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
10
作者 邵碧峰 欧阳定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治疗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院前急救工作 抢救设备 罪犯血管 人员配备 禁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