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伐他汀预防首次成功经皮冠状动脉干预后心脏事件——随机对照试验
1
作者 PatrickW.J.C.Serruys,MD,PhD PimdeFeyter,MD CarlosMacaya,MD 李呈亿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3年第3期143-143,共1页
目的:在已接受PCI的患者,确定氟伐他汀治疗是否可减少MACE的发生。结果:PCI至首次给予研究药物的中位时间为2.0天,中位随访时间为3.9年。氟伐他汀治疗组无MACE生存时间显著较长(P=0.01)。氟伐他汀组844例患者中,181例(21.4%... 目的:在已接受PCI的患者,确定氟伐他汀治疗是否可减少MACE的发生。结果:PCI至首次给予研究药物的中位时间为2.0天,中位随访时间为3.9年。氟伐他汀治疗组无MACE生存时间显著较长(P=0.01)。氟伐他汀组844例患者中,181例(21.4%)至少曾发生1次MACE,而安慰剂组833例患者中则有222例(26.7%)至少发生1次MACE(相对危险[RR],0.78695%可信区间[C1],0.64-0.95;P=0.01)。该结果独立于基线总胆固醇水平(中位数之上[RR,0.76;95%CI,0.56-1.04]比中位数之下[RR,0.77;95%CI,0.57-1.02])。在亚组分析中,有糖尿病的患者(n=202;RR,0.53;95%CI,0.29-0.97;P=0.04)以及有多血管病的患者(n=614;RR,0.66;95%C1.0.48-0.916P=0.01),与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比较,接受氟伐他汀治疗的患者MACE危险下降。氟伐他汀组无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达正常上限10倍或10倍以上或横纹肌溶解的情况发生。结论:对于首次成功接受PCI且胆固醇在平均水平的患者,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重大不良心脏事件 肌酸磷酸激酶 胆固醇
下载PDF
在无心脏手术条件的医院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与立即经皮冠状动脉干预的比较
2
作者 诸骏仁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3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B-型尿钠肽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健 邓兵 +2 位作者 刘爱莉 刘如辉 郑黎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干预术(PCI)后血B-型尿钠肽(BNP)变化特点,评价PCI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ACS患者236例及54例对照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均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中至少有一支内径狭...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干预术(PCI)后血B-型尿钠肽(BNP)变化特点,评价PCI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ACS患者236例及54例对照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均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中至少有一支内径狭窄≥70%,且罪犯血管的TIMI血流≤2级。发病12 h内进行PCI者为急诊PCI组,发病12 h后至一周内进行PCI者为择期PCI组。按照不同罪犯血管和进行PCI的时间窗进行分组,采用成组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比较各组间血BNP水平及其他反映心脏形态、结构、功能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糖、胰岛素抵抗情况、吸烟、饮酒等易患因素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C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室间隔(IVS)及左室后壁(LVPW)显著增厚;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为(332.06±483.17)ng/L vs(31.06±52.15)mg/L,均3~4倍于对照组。[(81.44±195.55)ng/L and(11.15±20.78)mg/L,P<0.05].急诊PCI抢救的ACS患者较择期PCI者其BNP值下降了约50%(P= 0.036),较未行PCI者其BNP值下降了约75%(P=0.001)。高敏C反应蛋白仅在保守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左前降支(LAD)病变患者其BNP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6);室间隔明显增厚(P=0.012)。结论ACS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以未行PCI术者及LAD阻塞者为显著。急诊和择期PCI均可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钠素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丁 胡大一 +1 位作者 贾三庆 彭建军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规律。方法以血浆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为再灌注损伤标志物,观察AMI患者PCI治疗后血浆MDA变化时程及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PCI...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规律。方法以血浆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为再灌注损伤标志物,观察AMI患者PCI治疗后血浆MDA变化时程及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PCI再灌注后,血浆MDA显著升高(P<0.001),总体水平于1小时达峰值,随后48小时迅速下降,此后缓慢恢复至术后7天仍高于基础值。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分组显示,≤6小时组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6小时组(P<0.05),且于术后7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PCI再灌注后血浆脂质过氧化标志物显著升高,时程变化特点为1小时达峰,随后依次出现迅速下降期及缓慢下降期。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再灌注损伤是缺血和再灌注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再灌注可显著减少再灌注损伤。血清CK-MB水平不是评价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 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下载PDF
经上肢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干预78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强 杨天和 +4 位作者 张陈匀 刘晓桥 刘志琴 李世英 王咏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85-486,488,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下载PDF
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国成 牛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2854-2856,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在接受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52例胸痛症状发作12h内接受成功PCI治疗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前12h内完成RDW与SUA检...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在接受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52例胸痛症状发作12h内接受成功PCI治疗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前12h内完成RDW与SUA检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诊断界值分为3组:I组(RDW<14.5%,SUA<402μmol/L)73例,Ⅱ组(RDW<14.5%,SUA≥402μmol/L;RDW≥14.5%,SUA<402μmol/L)50例,Ⅲ组(RDW≥14.5%,SUA≥402μmol/L)29例。观察分析3组患者术后30d全因死亡和心脏联合事件终点(再次血管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再住院及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RDW和SUA术前水平均是术后30d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两者呈线性相关(r=0.336,P=0.001)。3组间比较患者30d心脏联合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12)。结论接受成功PCI术前RDW≥14.5%且SUA≥402μmol/L的ACS患者预后不良,RDW和SUA联合检测,对尽早筛选出高危患者,及时优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清尿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预后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脉干预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配合
7
作者 李颐 章倩 许美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目的:总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急诊施行PCI术。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术后5~15d康复出院;1例左主干闭塞患者... 目的:总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急诊施行PCI术。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术后5~15d康复出院;1例左主干闭塞患者因心源性休克经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综合抢救仍无效死亡。结论:术前快速充分的准备,积极的心理疏导,术中准确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对常见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及处理是PCI术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治疗 护理配合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时机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于晓钧 孙欣 +6 位作者 曾庆允 苏波 卢柄棋 陈柱林 张玉奇 李恒 李小悦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中的应用时机及分析不同应用时间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98例,随机分为PCI前组和PCI后组,PCI前组...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中的应用时机及分析不同应用时间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98例,随机分为PCI前组和PCI后组,PCI前组患者在入院后PCI术前开始置入IABP,PCI后组患者在PCI术后1 h内置入IABP,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尿量,对比两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IABP相关并的发症,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生存率和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尿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I前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尿量显著高于PCI后组(t=9.295,P<0.01;t=5.676,P<0.01),PCI前组的心率显著低于PCI后组(t=3.100,P=0.03),PCI前组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显著低于PCI后组患者( X^2=4.346,P=0.037),两组患者的各项IABP相关的并发症和总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存率和NYHA分级、LVEF、LVEDd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PCI术前应用IABP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减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不增加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但未能提高其远期生存率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时机
下载PDF
入院时肌钙蛋白I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患者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9
作者 赵明中 胡大一 +3 位作者 许玉韵 马志敏 李运田 陈步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讨入院时肌钙蛋白I(TnI)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患者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行直接PCI的 15 6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TnI水平分成TnI阳性组 (89例 )和TnI阴... 目的 探讨入院时肌钙蛋白I(TnI)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患者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行直接PCI的 15 6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TnI水平分成TnI阳性组 (89例 )和TnI阴性组 (6 7例 ) ,观察患者临床特征 ,并随访 (平均 7 3± 3 2个月 )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结果 与TnI阴性组比较 ,TnI阳性组高龄患者较多 ,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延长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显下降 (P均 <0 0 5 ) ;其直接PCI后 2h仍有持续性ST段抬高者较多 (P <0 0 5 ) ,直接PCI成功率降低 (P <0 0 5 )。两组间总心脏性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TnI阳性组总MACE事件 (包括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心脏性病死率之和 )发生率显著增加 (2 2 9%比 9 7% ,P均 <0 0 5 )。结论 入院时血TnI水平与总MACE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 (OR值 :8 6 ,95 %可信区间 :2 1~ 38 4 ,P <0 0 5 ) ,且它是除年龄大于 70岁与LVEF值变量外另一个预测STEMI患者直接PCI后总MACE发生率增高、无MACE存活率降低危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危险分层 预后 预测 肌钙蛋白I
原文传递
肌钙蛋白I与CR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
10
作者 陈增强 杨德业 +3 位作者 程俊彦 余方友 王金果 张海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术后危险分层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留取335例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h的PCI术前血标本。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免疫法测...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术后危险分层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留取335例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h的PCI术前血标本。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免疫法测定CRP,入选患者按cTnI(〈0.1、0.1~0.5、〉0.5仙g/L)和CRP(≤3、〉3mg/L)浓度进行分组。观察ACS患者PCI术后30d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及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并随访患者2年内发生的心源性死亡率。结果PCI患者检测数据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独立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ACS患者PCI术后30d心源性死亡率的OR为3.5,95%C12.2~5.3(P〈0.01),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的OR为1.5,95%CI1.1~2.6(P〈0.05)。CRP独立于各因素,预测近期心源性死亡率的OR为1.6,95%CI 1.1~2.3(P〈0.05),而对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不具备预测价值。CRP≤3mg/L的PCI患者,不同cTnI浓度组(〈0.1、0.1~0.5、〉0.5μg/L)术后30d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4.3%、11.7%、18.8%(,=4.829,P=0.028);CRP〉3mg/L的PCI患者,不同cTnI浓度组术后30d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5.5%、13.2%、21.1%(,=5.862,P=0.015)。所有PCI术后患者经2年随访,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不同cTnI浓度组心血管性疾病存活率分别为92.2%、89.1%、8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1,P〈0.05)。结论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h时的cTnI和CRP浓度能够较好地对行PCI治疗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且与PCI术后30d的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cTnI浓度对远期心源性死亡率具有预测价值。cTnI和CRP联合检测,对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优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原文传递
急性心梗行PCI术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利平 石琳 张小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7期101-102,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发病危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及时诊疗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发病危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及时诊疗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治疗(PCI)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及时开通闭塞血运重建,成功率高,已经成为AMI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患者 急性心梗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治疗 健康教育 PCI术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家属
下载PDF
冠心病PCI围术期抗凝及二级预防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广建 刘强 朱卫江 《新疆医学》 2011年第10期159-163,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气囊扩张使得斑块部位的内膜撕裂,斑块内容物尤其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置放的支架是一种异物;血管穿刺和导管侵入也会激活血液形成血栓,因此PCI围术期抗凝是必须的。
关键词 围术期 PCI 用药分析 二级预防 抗凝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创伤性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进展
13
作者 胡大一 赵明中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PCI 治疗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邓万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溶栓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下载PDF
沈氏养心通络汤治疗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超 范辉 +1 位作者 王晓峰 彭雪梅 《新疆中医药》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沈氏养心通络汤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PCI术后病人共6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口服冠心病常规西药,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养心通络... 目的观察沈氏养心通络汤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PCI术后病人共6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口服冠心病常规西药,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养心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及疗效、心电图、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情况;监测安全指标;术后12个月后复查冠脉再狭窄情况。结果中药组在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心绞痛症状积分及疗效、心电图、中医症候疗效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安全性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养心通络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能够进一步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降低介入术后再狭窄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养心通络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前是否必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6
作者 邓万俊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6年第5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检查前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超声心动图检查 美国心脏病学会 欧洲心脏病学会 内科医师学会
下载PDF
糖尿病和/或脑卒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明中 杜明远 +6 位作者 朱天刚 余娟 张超 胡号兵 李慧敏 程勇 胡大一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卒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连续行PCI的ACS患者411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或脑卒中病史分为无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卒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连续行PCI的ACS患者411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或脑卒中病史分为无糖尿病无卒中组、糖尿病组、卒中组、糖尿病+卒中组,比较4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心血管不良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各组长期临床预后的变化。结果411例患者中,男性319例;年龄(64.7±10.1)岁。无糖尿病无卒中组192例,糖尿病组140例,卒中组41例,糖尿病+卒中组38例。随访(24.1±13.8)个月,4组患者中,糖尿病+卒中组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χ^2=24.932)、非致死性卒中(χ^2=9.434)、因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住院(χ^2=69.290)、再次血运重建(χ^2=22.918)、心源性死亡(χ^2=13.473)、全因死亡事件(χ^2=17.724)发生率均最高(均P<0.01);硬终点事件(χ^2=30.268)及复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χ^2=119.556)发生率也最高(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糖尿病+卒中组的无全因死亡累积生存率较无糖尿病无卒中组显著下降(HR=17.121,95%CI:2.527~115.934,P<0.01),但与糖尿病组(HR=3.178,95%CI:0.744~13.582)及卒中组(HR=1.383,95%CI:0.374~5.1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卒中组的无复合MACE累积生存率低于无糖尿病无卒中组(HR=5.423,95%CI:2.941~10.036,P<0.01)、糖尿病组(HR=1.859,95%CI:1.167~2.962,P<0.01)及卒中组(HR=1.991,95%CI:1.178~3.364,P<0.01)。结论同时合并糖尿病和卒中病史的ACS行PCI术患者的长期预后显著差于不合并或合并任一病史的患者;糖尿病和卒中并存对ACS患者PCI术后的无复合MACE累积生存率降低可能具有协同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卒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i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被引量:5
18
作者 ZHOU Bin-quan TAHK Seung-Je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75-579,共5页
Objecti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but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no-reflow phenomenon which is an a... Objecti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but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no-reflow phenomenon which is an adverse prognostic factor in primary PCI.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a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PercuSurge GuardWire; GW) 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was evaluated. Methods and Results: Patients with A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GW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he GW group included 52 patients with AMI who underwent primary PCI with GW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imary PCI without GW protecti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in the infarct-related artery (IRA)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flow grade and the myocardial blush grade (MBG). We found TIMI score of 3 was ob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ly in the GW group (96%)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80%). The MBG score of 3 was obtained also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GW group (65%)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33%). Conclusion: Primary PCI with GW prot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下载PDF
血管腔内修复及介入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译)
19
作者 谷俊朝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837-838,共2页
用于冠状动脉双分叉经皮冠状动脉干预的使用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近端优化技术和球囊对吻扩张。
关键词 血管支架 介入技术 腔内修复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摘译 生物可降解 优化技术
原文传递
医海拾贝
20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年第1期4-4,共1页
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前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改善临床转归,但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病患者效果如何呢?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干预 他汀类药物 冠状动脉 临床转归 稳定性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