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5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波 曹君娴 +1 位作者 翟铁军 周亚滨 《中医药信息》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从中药对血管活性物质 ,生长因子 ,细胞基质分子原癌基因及信息传递过程等环节的影响综述了中医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分析了现有的临床观察 ,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狭窄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华亭 蔡生业 姚成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实验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狭窄 防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建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14-16,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但术后半年的再狭窄率高达30%[1~2]。截至目前,PTCA后再狭窄之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故防治也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对其防治尚属起步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但术后半年的再狭窄率高达30%[1~2]。截至目前,PTCA后再狭窄之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故防治也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对其防治尚属起步阶段。笔者谨就中医药防治其再狭窄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冠状动脉内成形 中医药 防治 后再狭窄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被引量:7
4
作者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1期697-700,共4页
分子生物学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袁晋青综述高润霖审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最主要问题是约25%~50%的患者术后... 分子生物学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袁晋青综述高润霖审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最主要问题是约25%~50%的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针对再狭窄的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狭窄 预防
下载PDF
vWF及GPIIb/IIIa受体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勇 孙学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VWF GPⅡb/Ⅲa受体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狭窄
下载PDF
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葛明 万茜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6年第6期440-442,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尽管从单纯药物治疗到外科手术,其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人类仍末摆脱它对健康的威胁。1977年,Gruentalg医师成功的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尽管从单纯药物治疗到外科手术,其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人类仍末摆脱它对健康的威胁。1977年,Gruentalg医师成功的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从此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后3—6个月出现再狭窄(restenisis)率可高达30%-50%。虽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其发生率仍在15%-20%,影响了其远期疗效,限制了其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再狭窄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再狭窄发生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由于球囊扩张、支架、旋磨对血管壁内膜的机械性刺激,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发了癌基因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表达,造成早期血栓形成和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堆积和血管的重塑从而完成再狭窄(RS)过程。近年来。中药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日益显示出优势,其可作用于再狭窄(RS)多个病理环节,临床观察亦呈现出一定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术后再狭窄 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中药防治 冠心病介入治疗 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细胞周期调节基因 并发症发生率 内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中药复方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商洪才 陈静 高秀梅 《天津中医》 2002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术后 狭窄 中药防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护理
8
作者 程云清 陈凌 +2 位作者 戴红兰 李芸 吴洁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 45例 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 ,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除 5例因冠脉多支病变...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 45例 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 ,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除 5例因冠脉多支病变行冠脉搭桥术 ,7例因经济原因采用药物控制外 ,余 33例均顺利进行了 PTCA手术。而且 6 5 .6 %吸烟者戒烟 ,2 5 %肥胖者减肥 ,72 .7%糖尿病人控制了血糖水平 ,提高了 PTCA后患者的疗效。结论 :消除病人的心理问题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术 后再狭窄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PTCA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选择素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
9
作者 张竞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再狭窄 (restenosis)是限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远期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是一个由内皮损伤触发的多种因子参与的损伤修复过程 ,主要包括 :球囊损伤内皮处非阻塞性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及血管重构等反应。P 选择素介导的白细... 再狭窄 (restenosis)是限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远期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是一个由内皮损伤触发的多种因子参与的损伤修复过程 ,主要包括 :球囊损伤内皮处非阻塞性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及血管重构等反应。P 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与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是上述一系列反应的始动条件。P 选择素在PTCA后作用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狭窄 术后 治疗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昌慧 蒋锡嘉 +1 位作者 王跃岭 盛利华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7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反搏 预防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狭窄 冠心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及其发生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威 李昭骥 陆东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93-95,98,共4页
目前研究经皮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包括 :临床血栓形成、炎症反应、新生内膜增生、血管的弹性回缩和重塑。本文就再狭窄的定义、基本过程发生机理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术 狭窄 内膜增生 血管重塑 发生机理
下载PDF
中药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浩 史大卓 陈可冀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65-567,共3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其无需开胸而获冠脉血运重建之效,目前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但其术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RS)仍严重影响着PTCA的疗效。尽管冠脉内支架、斑块旋切术以及β射线照射等方法已广泛开展,但结果尚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其无需开胸而获冠脉血运重建之效,目前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但其术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RS)仍严重影响着PTCA的疗效。尽管冠脉内支架、斑块旋切术以及β射线照射等方法已广泛开展,但结果尚不令人满意。如何预防RS已成为当前心脏病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RS的发生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其主要始动因素包括球囊扩张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及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等,上述因素可进一步导致某些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狭窄 中药预防 RS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秀峰 常超 +4 位作者 赵艳明 信栓力 王玉芬 李琴 牛丽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7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40μg.kg-1.min-15个级别,每级负荷维持3分钟。比较DSE和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2.6%,准确度为87.2%。结论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准确、安全可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支架 狭窄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璀乡 李玉华 +3 位作者 王树树 成海龙 刘雯 杜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665-8668,共4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03/2004-12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103例,有6个月随访造影资料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73)。再狭窄组30例,根据病例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狭窄病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0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9.19%。②再狭窄组患者多支狭窄发生率大于未狭窄组(χ2=14.203,P=0.000)。③血压、血脂、支架个数、安放次数、安放位置等因素、支架置入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次数、扩张程度、是否更换球囊或更换球囊种类与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关(P>0.05)。④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基因型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佳旺 吴琼 +3 位作者 刘莲莲 韩雪 董传政 于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方法267例既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44例、非再狭窄组123例,收...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方法267例既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44例、非再狭窄组12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基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法、Bootstarp内部验证法评价预测列线图的准确度、区分度及符合度。结果高脂血症、血管钙化病变、血管迂曲病变、植入支架时间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896、20.711、9.856、1.244,95%CI分别为1.201~6.895、4.674~91.775、2.088~46.525、1.139~1.359,P均<0.05)。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为Logit(P)=-2.988+1.063×(高脂血症,有=1,无=0)+3.031×(钙化,是=1,否=0)+2.288×(迂曲,是=1,否=0)+0.219×支架植入时长(年)。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 0.782~0.880),χ^(2)=12.072,P=0.148,Bootstarp内部验证校准曲线与标准曲贴合良好。结论存在高脂血症、血管钙化病变、血管迂曲病变及PCI术中、植入支架时间较长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成功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准确度、区分度及符合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 支架内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再狭窄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海波 高润霖 +5 位作者 陈纪林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陈在嘉 刘晓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PTCA术后再狭窄时QTd的变化。探讨QTd在预测再狭窄中的意义。方法将30例临床拟诊PTCA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根据第二次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的结...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PTCA术后再狭窄时QTd的变化。探讨QTd在预测再狭窄中的意义。方法将30例临床拟诊PTCA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根据第二次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的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9例)及非再狭窄组(11例)。对两组患者第一次PTCA术前后、第二次PTCA(或冠造)术前后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同时进行QTd(QTd=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第一次PTCA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05)。再狭窄组第二次PTCA术前QTcd(70.9±17.1)ms又恢复至第一次PTCA术前(73.5±17.2)ms的水平,且显著大于(P<0.001)第一次PTCA术后(35.2±8.9)ms及第二次PTCA术后(34.5±9.3)ms的水平。非再狭窄组第二次冠造前QTcd(30.7±8.5)ms与第一次PTCA术后(29.3±8.1)ms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仍显著小于(P<0.005)第一次PTCA术前(69.6±12.7)ms。结论PTCA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离 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 狭窄 冠心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病变的进展及预测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松彪 岩坂寿二 稻田满夫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4-266,共3页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TCA后3个月追踪CAG的257例病人中,PTCA部位出现中等度再狭窄82例,占全部PTCA病例的31.9%;其中一年后病变进展的11例(A组),病变未进展的71例(B组)。经t检验,伴有溃疡病变和钙化病变的病人在PTCA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TCA术后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等临床危险因素与PTCA前病变形态的AHA分类为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弯曲度大、冠脉入口病变、PTCA后3个月再狭窄程度、PTCA后冠脉夹层等冠脉造影所见与狭窄病变后期进展有密切关系。而追踪期药物治疗、诸多心血管系统药物对PTCA后慢性期狭窄的进展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狭窄 危险因子
原文传递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焕鑫 张宏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1813-1816,共4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对于再狭窄的防治主要有药物、支架、基因、切割球囊PTCA和放射等方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狭窄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健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大东 张宪 郑爱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评价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方法  2 1例患者(2 4个支架 )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平均 (7.3± 5 .3)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节段管腔内径减小≥ 5 0 % ) ,各例均有心绞痛症状。以标准... 目的 评价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方法  2 1例患者(2 4个支架 )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平均 (7.3± 5 .3)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节段管腔内径减小≥ 5 0 % ) ,各例均有心绞痛症状。以标准方法行PTCA治疗。结果  2 4个支架中 ,完全阻塞 6个 ,不完全阻塞 18个。PT CA总成功率为 95 .8% ,冠状动脉最小内径由术前 (0 .5 9± 0 .46 )mm增至术后 (2 .2 9± 0 .33)mm(P <0 .0 0 1) ;狭窄程度由术前 (79± 15 ) %降至术后 (17± 4) % (P <0 .0 0 1) ,术中无严重并发症。随访 (4.6± 3.1)个月 ,16例心绞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用PTCA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支架内狭窄 PTCA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民 朱秋玲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41-44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后再狭窄 益气活血法 治疗 PTCA术 血管重建术 冠状动脉狭窄 迅速发展 手段 理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