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老年患者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小芳 何文君 《中国医院统计》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老年患者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完成12个月随访并复查动脉造影的47... 目的探讨冠心病老年患者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完成12个月随访并复查动脉造影的475例病例资料,统计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并分层比较,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组,比较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并筛选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475例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共植入611支支架,51例(10.67%)患者71支(11.62%)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男性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2.24%)高于女性(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T2DM、hsCRP、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数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T2DM(OR=2.467,95%CI为1.455~5.767)、hsCRP(OR=6.515,95%CI为2.455~18.767)、支架直径(OR=4.120,95%CI为1.574~14.644)、支架长度(OR=1.996,95%CI为1.387~3.895)、支架数量(OR=3.425,95%CI为1.812~6.774)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仍然较高,合并T2DM、术后血浆hsCRP水平高、支架直径短、长度长、数量多可能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并发室颤的抢救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贵生 潘桂华 +2 位作者 刘彩萍 张文玲 李隆贵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室颤动的抢救。方法:9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15例,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及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室颤动的抢救。方法:9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15例,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15例患者经及时积极抢救均获成功。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需采取及时、积极及正确的抢救措施,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狄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颤动 抢救
下载PDF
为接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倩 赵东坡 孙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比较为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1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 目的:比较为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1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浆内皮素-1(ET-1)的水平、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血浆一氧化氮(NO)的水平、血小板P2Y12反应单位(PRU)。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PAR、PRU、血浆hs-CRP的水平及血浆ET-1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NO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与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相比,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急性冠状综合征 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氯吡格雷抵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赛 栗印军 +7 位作者 姜镇 邢宇 韦伟 包博 李欣 郭万超 吴洋 步佳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对预后的影响,为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对预后的影响,为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治疗并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5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分析MACCE的危险因素,绘制5年生存曲线。结果(1)慢、中间及快代谢型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2)氯吡格雷抵抗与非抵抗组相比,PCI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3)在三组不同代谢类型患者中分别对氯吡格雷抵抗与非抵抗组进行5年生存率比较,PCI术后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高龄(>75岁)、性别(男性)、高体质指数(BMI≥24)、糖尿病、吸烟、支架数(≥3枚)、多支血管病变(≥2支)与氯吡格雷抵抗为MACCE的危险因素,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不是MACCE的危险因素,高BMI及氯吡格雷抵抗是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氯吡格雷抵抗对患者远期生存无显著影响,高BMI患者行CYP2C19基因检测对指导抗血栓治疗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海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分析盐酸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脉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STEMI患者,患者在入院后完善检查后拟定PCI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31例。常规PCI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分析盐酸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脉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STEMI患者,患者在入院后完善检查后拟定PCI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31例。常规PCI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介入治疗的关键性指标和结果。结果:观察组即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d观察组校正TMI帧数、ST段回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指标低于对照组;出血等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在PCI术中治疗时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对PCI治疗产生积极影响,保障再灌注的质量,减少复流、慢血流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改善心肌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脉动脉 介入治疗 再灌注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霞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8期2661-2663,共3页
分析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特点以及导致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原因,描述其内容并对其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经皮冠 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抑郁症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率变异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新丽 丁发明 朱为勇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率变异性(HRV)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2例合并抑郁症STEMI患者(包括持续抑郁患者26例和一过抑郁症患者36例)和102名非合并抑郁症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率变异性(HRV)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2例合并抑郁症STEMI患者(包括持续抑郁患者26例和一过抑郁症患者36例)和102名非合并抑郁症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月通过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进行心理测评,并且利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结果:HRV在STEMI患者PCI术后随时间恢复,但在合并抑郁症患者中仍低于非合并抑郁症患者。结论:HRV在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明显降低,反映其自主神经功能低下,并且与心梗后升高的心源性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心率变异性(HRV) 经皮冠 动脉介入治疗(PCI)
下载PDF
PCI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蕊 张鹏祥 +4 位作者 李飞星 王晓元 郝翠君 李会贤 李方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37-4841,共5页
为了分析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重组可溶性CD40配体(recombinant 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和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 为了分析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重组可溶性CD40配体(recombinant 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和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就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按年龄≤60岁为一组,>60岁为一组,每组20例。分别在PCI治疗前1 d、治疗后1 d和7 d测定并统计各组间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变化。ACS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0岁的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略高于≤60岁患者,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治疗1 d后可增加ACS患者的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p<0.01),7 d后则逐渐下降。ACS患者的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变化与年龄无明显关系;PCI治疗可能加重了冠状动脉内早期炎症,致使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在短期内增加,后期则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 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早发与非早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雪东 赵冠棋 +1 位作者 郑文 聂绍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直接PCI处理的早发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STEMI并完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CI,PPCI)的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早发患者(... 目的探讨直接PCI处理的早发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STEMI并完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CI,PPCI)的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早发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371例,选取同时期住院发生STEMI并完成PPCI的MVD非早发患者662例作为非早发组。观察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及血运重建、卒中史、血尿酸、血脂等与早发STEMI合并MVD的关系。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早发组中男性(88.4%和76.9%)、吸烟者(74.9%和51.5%)、冠心病家族史[21.0%vs.9.7%]比例较高(P〈0.01),患者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清除率、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压积高于非早发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P〈0.01)。(2)两组院内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早发组住院期间更少发生室性心动过速(0.3%和2.3%)(P〈0.01)。非早发组院内病死率更高(1.5%vs0.3%)(P〈0.01)。(3)两组问梗死相关血管,梗死部位,病变血管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吸烟史(OR=2.22,95%CI:1.588~3.108)、冠心病家族史(OR=2.12,95%CI:1.431~3.140)、血甘油三酯浓度(OR=1.971,95%CI:1.475~2.635)、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早发STEMI多支病变的发生有关(OR=1.193,95%CI:1.008~1.413),均P〈0.05。结论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甘油三酯浓度、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是早发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相比早发患者,非早发患者住院期间较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无论是否为早发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没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早发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直接经皮冠 动脉介入治疗 吸烟 家族史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