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左股深动脉闭塞经皮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1
作者 冯散香 《肇庆医学》 2002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左股深动脉闭塞 经皮动脉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被引量:3
2
作者 程自平 徐岩 +3 位作者 朱润硕 许邦龙 陈斌 林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观察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PBPV)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PBPV 6例青少年肺动脉瓣狭窄进行分析。结果  6例治疗均获得成功 ,右室收缩压由术前 9 82kPa± 1 57kPa降为术后4 84kPa± 0 83... 目的 观察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PBPV)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PBPV 6例青少年肺动脉瓣狭窄进行分析。结果  6例治疗均获得成功 ,右室收缩压由术前 9 82kPa± 1 57kPa降为术后4 84kPa± 0 83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 2 58kPa± 0 85kPa升为术后 3 98kPa± 1 0 6kPa。右室肺动脉跨瓣压差由术前 6 82kPa± 1 53kPa降为术后 1 0 9kPa± 0 84kPa。并且术后体检杂音均明显减弱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PBPV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扩张 治疗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肺动脉瓣狭窄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52例近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红梅 张刚成 +2 位作者 尚小珂 彭婷 邓晓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单纯PS患者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56(9.2±7.6)岁,体重10~60(17.3... 目的: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单纯PS患者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56(9.2±7.6)岁,体重10~60(17.3±8.9)kg。完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行右心导管检查及右心室造影并完成PBPV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PBPV术后,导管测右心室肺动脉瓣跨瓣压差(13.8±7.7)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86.3±27.6)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1例(1.9%)出现心室颤动而发生阿斯综合征,1例(1.9%)突发呼吸、心跳骤停,24例(46.2%)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1.9%)低血压,1例(1.9%)心动过缓,1例(1.9%)氧饱和度下降,给予相应处理均好转;2例(3.8%)出现穿刺后血肿,2例(3.8%)术后反应性漏斗部狭窄。结论 PBPV术在肺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应用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应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扩张 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流出道痉挛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临床应用30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耿文磊 胡海波 +11 位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张戈军 郑宏 赵世华 金敬琳 李世国 吕建华 徐亮 刘琼 万俊义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5年,平均(2.6±1.3)年,主要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以复查超声心动图为主)。结果 1229例患者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的跨瓣压差(PG)由术前(74.40±29.64)mmHg下降至(25.05±8.62)mmHg,下降明显(P<0.001),最后1次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平均PG维持在(21.91±17.22)mm Hg。PBPV成功率达到98.5%(1211/1229),发生术中及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0.2%),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三尖瓣腱索断裂、肺动脉瓣重度反流)发生率为0.4%(5/1229)。超声心动图随访中3.1%(20/655)肺动脉瓣反流程度较术后24 h有所增加,再狭窄发生率为1.1%(7/655)。结论 3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表明PBPV作为一种主要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技术,其总体近、中、远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一项瓣膜病微创治疗时代的主流技术继续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扩张 动脉瓣狭窄 成形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延迟植入支架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胜强 王会丛 谢甲义 《内科》 2020年第5期552-554,59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给予抗血栓治疗1周后再植入冠脉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的9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给予抗血栓治疗1周后再植入冠脉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的9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植入冠脉支架的时间,将患者分为即刻组(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开通血管后即刻植入支架,51例)和延迟组(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开通血管抗血栓治疗1周后再植入支架,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支架植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后10个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延迟组植入支架术后1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较术前≥50%、TIMI血流分级3级、心肌呈色3级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即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患者植入的支架长度短于即刻组、数量少于即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0个月,延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高于即刻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7%)显著低于即刻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开通血管、抗血栓治疗1周后再植入冠脉支架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 植入支架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婴幼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后早期的右心功能研究
6
作者 马紫君 丁文虹 +5 位作者 王霄芳 刘晓然 莫莹 杨静 金梅 韩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CPS)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疗效,评价术后早期右心结构及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单纯CPS60例为病例组,分为婴儿和幼儿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婴儿... 目的:观察婴、幼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CPS)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疗效,评价术后早期右心结构及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单纯CPS60例为病例组,分为婴儿和幼儿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婴儿及幼儿87例为对照组。CPS于PBPV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记录跨肺动脉瓣压差(TPVPG)及其他右心结构及功能指标,分析婴儿及幼儿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及术后早期疗效及恢复。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TPVPG下降满意(P<0.01),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相对幼儿组,婴儿组dRV/dLV、RAV/LAV、右室前壁厚度Z值、TAPSE、Sm及Em/Am术后3个月均得到更好恢复。结论:CPS于婴儿期及幼儿期行PBPV同样安全有效;婴儿组术后恢复更早;术者资质和经验也是小年龄组PBPV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扩张 重症肺动脉瓣狭窄 婴儿 右心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的一缕曙光——药物涂层球囊问世 被引量:2
7
作者 许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38-139,共2页
自1977年瑞士Gruentzig医师首次在苏黎世使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人类相继研发了众多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用以攻克冠心病。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 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冠心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缩短卧床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莹 李菲 +1 位作者 姜振慧 苏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9期1424-1425,共2页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是目前治疗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PT-CA术多采用股动脉穿刺,且术前,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凝药物。为防止术后穿刺局部出血,术后限制术肢活动并卧床48~72h。长时间...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是目前治疗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PT-CA术多采用股动脉穿刺,且术前,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凝药物。为防止术后穿刺局部出血,术后限制术肢活动并卧床48~72h。长时间的卧床和限制肢体活动。使患者感到腰背酸痛,腹胀、排尿因难等不适。对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改善不适症状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对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卧床时间 术后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体会
9
作者 吴学胜 王连民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动脉扩张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经皮介入治疗心脏病的进展和疑惑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复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关键词 经皮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二尖瓣扩张 冠脉血运重建术 冠脉内支架 疑惑 导管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亚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6期495-497,共3页
人类对冠心病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从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特别是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和90年代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开拓了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心梗)治疗的全新局面。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介入手术 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 冠心病 认识经
下载PDF
重度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期进行流量可调性的双侧肺动脉环缩术
12
作者 A. Yoshimoto T. Miyamoto S. Ozaki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794-794,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环缩 经皮动脉扩张 治疗策略 治疗
下载PDF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广伟 尚福军 +4 位作者 康晓军 牛晓琳 柳荫 王翅遥 陈文生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右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饱和度(SaO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 目的探讨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右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饱和度(SaO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后介入治疗的患儿149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即刻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PTG、RVSP、PASP及SaO_2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肺动脉发育指标(Nakata指数、McGoon比值)、SaO_2及PTG改善情况。结果149例患儿均顺利进行经皮球囊肺动脉扩张术,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例,2例患儿出现发热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6%;术后PTG、RVSP、PASP及SaO_2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术后1、3、6、12个月患儿Nakata、McGoon及SaO_2呈上升趋势,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TG则明显比术前下降(均P<0.01)。结论对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姑息术后进行介入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并可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及改善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术后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动脉扩张 动脉狭窄
下载PDF
4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德政 李天晓 +1 位作者 翟水亭 曹会存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977-978,共2页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经皮动脉扩张 动脉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彩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11期3074-307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术并发症 心脏介入 心理干预 二尖瓣扩张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病人迷走神经反射的改良抢救配合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春华 陈芳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年第9期1657-1658,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介入性诊疗术 病人 迷走神经反射 抢救 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下载PDF
介入治疗对法洛四联症姑息术后患者肺血管发育及心室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志远 金梅 +4 位作者 丁文虹 王霄芳 郭保静 梁永梅 吕震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8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法洛四联症(TOF)姑息术后患者肺血管发育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TOF姑息术后1年肺动脉发育仍未达到根治术条件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随访3个月...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法洛四联症(TOF)姑息术后患者肺血管发育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TOF姑息术后1年肺动脉发育仍未达到根治术条件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随访3个月、12个月,观察患者心肺压力参数、肺血管发育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TOF姑息术后患者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明显低于手术前,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P<0.01),McGoon比值、Nakata指数、肺动脉瓣环径、左肺动脉直径、右肺动脉直径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P<0.01),血清CK-MB、LHD、肌红蛋白(MB)、BNP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术后12个月,TOF姑息术后患者PTG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SaO2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McGoon比值、Nakata指数、肺动脉瓣环径、左肺动脉直径、右肺动脉直径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P<0.01),CK-MB、LHD、MB、BNP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43例TOF姑息术后患者中,术中出现心律不齐1例、血压下降1例,术后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7.0%(3/43)。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调节TOF姑息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促进肺血管发育,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姑息术 经皮动脉扩张 动脉发育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风 《医学文选》 2003年第4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诊断 临床应用 经皮穿刺动脉扩张 定向切除术 支架放置术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诊冠脉血管再建治疗
19
作者 刘志华 《苏州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15-215,共1页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危险的临床症候群,其病理生理机制是斑块破裂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高危性UA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伴ST—T缺血性改变持续时间长的静息性心绞痛和伴左室功能减退...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危险的临床症候群,其病理生理机制是斑块破裂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高危性UA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伴ST—T缺血性改变持续时间长的静息性心绞痛和伴左室功能减退的UA,这部分患者近期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很大。UA如果药物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诊 冠脉血管再建术 外科治疗 心肌缺血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锐韬 李怡坚 冯沅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293-1298,共6页
经皮肺动脉瓣介入诊疗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了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及经皮肺动脉瓣植入。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首选的治疗方案。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的主要适应证为肺动脉瓣反流和/或梗阻。经皮肺动... 经皮肺动脉瓣介入诊疗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了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及经皮肺动脉瓣植入。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首选的治疗方案。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的主要适应证为肺动脉瓣反流和/或梗阻。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手术指征在不断完善,手术器械在不断研发,但相较于外科肺动脉瓣置换仍有局限。该文就经皮肺动脉瓣介入诊疗,尤其是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瓣介入治疗 经皮动脉扩张成形术 经皮动脉瓣植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