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黎明 杜明奎 +1 位作者 张西峰 仲伟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电力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CR患者资料,采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25例(内镜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61±9.23)岁;采用ACDF治疗27例(融合组),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2±9.05)岁。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估;末次随访时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73.23±7.61) min,融合组手术时间(75.28±8.49) min。内镜组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融合组。内镜组和融合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3 d时内镜组颈部VAS评分明显低于融合组(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00%;融合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59%。结论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传统ACDF术治疗CR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两种方式均可选择。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患者更建议考虑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
下载PDF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刘兆斌 张在永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颈部恢复情况、颈部、上肢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NDI、颈部、上肢VAS评分、SF-36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颈椎后路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颈椎前路组(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颈椎前路组(P<0.05)。颈椎后路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颈椎前路组70.59%(24/34)(χ2=4.660,P<0.05)。颈椎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颈椎前路组(χ2=5.314,P<0.0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髓核摘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真 万宁军 +1 位作者 梁学刚 吕金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ID)以及上肢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影响。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患者手术节段RO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颈椎曲度大于术前,NDI、颈部VAS评分以及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减轻颈部残障程度,调节颈椎曲度,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 后路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4
作者 刘入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63-66,共4页
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颈椎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 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颈椎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实验组颈椎曲度、颈椎神经功能评分均更高,疼痛评分更低,且术后优良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显著,能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路内镜下锁孔 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 短期疗效
下载PDF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董天云 丁少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的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的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行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患者在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进行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4 h炎症因子水平,术前及术后1、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更低;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疼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显微镜辅助下进行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比,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与短期疼痛度,使患者腰椎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显微镜 腰椎功能 经皮脊柱内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志昂 张陆 +5 位作者 刘军 姜岩 高军胜 高松明 张冲 刘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RS与VAS评分(视觉模拟法)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RS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 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法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凯 赵斌 +4 位作者 原杰 徐朝健 房格 赵振鉴 王永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2-539,共8页
目的:评估采用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法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32例于我院采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 目的:评估采用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法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32例于我院采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PPECD治疗(常规组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9.9±13.2岁,症状持续时间27.9±38.7个月),另一组接受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方法联合PPECD治疗(改良组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54.0±11.8岁,症状持续时间18.4±27.3个月)。术前及术后颈部和上肢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神经功能状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术后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减压效果采用CT及MRI评价。术后记录两组患者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32例患者行颈部CT,重建颈椎3D图像。经椎弓根内上缘交点建立横断面,测量C3-7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与V点(相邻颈椎椎板上、下缘在关节突关节内侧重叠形成的顶端向外的横行V字形结构)距离(a),测量结果用于快速定位和确认V点。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改良组透视次数4.0±0.9,手术时间70.1±20.0min;常规组透视次数10.7±2.4,手术时间117±44.5min。两组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JOA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上述方法测得C3-7的a值为1.45±0.06~5.03±0.19mm。结论:利用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方法可以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为PPECD定位及验证V点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间盘切除 椎弓根 垂直锚定方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全内镜前路经椎体联合后路经椎板间隙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
8
作者 王正基 廖文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98-10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全内镜前路经椎体与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治疗,并使用相应临床评分与影像学手段对手术效果进行监测。结...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全内镜前路经椎体与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治疗,并使用相应临床评分与影像学手段对手术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都得到了缓解,VAS评分显示颈部及三角肌区疼痛明显缓解,JOA评分显示颈部功能得到明显恢复。MRI显示突出椎间盘被有效摘除,CT显示椎体内镜通道获得了骨性愈合,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无颈椎不稳。结论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初步展示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 联合内镜 前路经皮经椎体颈椎间盘切除 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精准定位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镇 李岳飞 +5 位作者 毕经纬 任佳彬 李瑞 刘鑫 孙宁 孙兆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定位突出颈椎间盘位置辅助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精准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行PPECD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依据术前是否行臂丛MRN分为MRN组及常规组。纳入患者MRN组18... 目的分析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定位突出颈椎间盘位置辅助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精准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行PPECD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依据术前是否行臂丛MRN分为MRN组及常规组。纳入患者MRN组18例,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患者上肢感觉、肌力较术前减退发生率,术中开骨窗左、右最长径及上、下最长径长度,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月、术后12月VAS评分、JOA评分、C2~C7 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MR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优于常规组(P<0.001)。两组术后6月、12月患者JOA评分、VAS评分、C2~C7 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PECD术前臂丛MRN精准定位突出的颈椎间盘位置可降低术中磨削开窗对关节突关节等结构的破坏,避免为寻找突出的颈椎间盘对颈神经及硬脊膜牵拉、推挤加重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创伤更小,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患者康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 磁共振 颈椎病
下载PDF
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俊龙 张超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行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者按照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顺序...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行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者按照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为1~54号,分为A(1~27号)、B(28~54号)两组,每组27例。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花费、术后住院天数、翻修的例数以及术后临床疗效进行组间比较。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颈肩部及上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改良Macnab标准。学习曲线采用双变量回归曲线拟合出最优的立方模型(Y=b_0+b_1X+b_2X^2+b_3X^3)。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5.1±7.8个月,其中42例(A组27例,B组15例)例接受至少1年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颈肩、上肢疼痛症状及NDI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经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总体优良率为90.7%。术前颈肩痛/患侧上肢痛VAS评分A组为7.1±0.9分/7.0±0.8分,B组为6.7±0.7分/7.2±1.0分;术后1个月时A组为2.1±1.5分/1.7±1.6分,B组为2.0±0.8分/1.3±0.5分;术后半年时A组为1.5±1.3分/1.2±1.2分,B组为1.1±1.0分/0.7±0.7分;术后1年时A组为0.4±0.9分/0.2±0.6分,B组为0.2±0.6分/0.1±0.3分。术前NDI A组为(55.3±13.7)%,B组为(56.9±8.4)%;术后1个月时A组为(25.5±14.9)%,B组为(17.0±7.1)%;术后半年时A组为(11.3±7.1)%,B组为(6.1±3.5)%;术后1年时A组为(4.9±8.0)%,B组为(1.8±3.9)%。A组和B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随访的颈肩部及上肢VAS评分及NDI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时颈肩部、上肢疼痛评分及NDI显著大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共有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神经根炎,其中A组3例,B组1例,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无统计学差异(P=0.610)。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分析显示B组患者手术时间要显著低于A组(P=0.001)。通过两变量回归分析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立方模型(Y=141.85-5.592X+0.135X2-0.001X3,R2=0.939),发现随着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逐渐下降,且当患者例数为22例左右时,手术时间趋于平稳,平均67.76±5.15min。结论: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显著的学习曲线和微创优势。随着手术患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逐步缩短,术后早期患者恢复更快,到22例趋于稳定,但学习曲线并不影响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病 微创 学习曲线
下载PDF
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学军 陈晓东 +2 位作者 蔚辰强 舒高 梁鹏展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进行经皮全脊柱内镜...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进行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数字法疼痛评估法(NR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1年的NR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应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 症状 效果
下载PDF
颈后路全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与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俊 熊敏 +3 位作者 周升 唐冰 韩珩 何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后路全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PECD)与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单节段旁中央型颈... 目的比较颈后路全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PECD)与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所行的手术方式分为PPECD组(n=42)及ACDF组(n=4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手术前、后颈及上肢视觉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手术邻近节段左、右侧屈曲及前屈后伸测定值和颈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及上肢VAS和N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ECD组邻近节段左、右侧屈曲及前屈后伸测定值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较术前增大(P<0.05),并且大于PPECD组(P<0.05);PECD组颈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优于ACDF组(P<0.05)。结论PPECD和ACDF均能显著改善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PPECD对维持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邻近椎体节段退变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 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颈椎间盘突出症 退变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斜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疾病的护理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佳璐 王丽燕 +2 位作者 史淑芳 梁俊 杨坤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859-861,共3页
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被认为是脊柱融合术后长期、潜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初次手术的疗效,据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临近节段退变(ASDeg)发生率为5.2%~100%,临近节段病变(ASDis)发生率为5.2%~18.5%。对于ASD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我科... 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被认为是脊柱融合术后长期、潜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初次手术的疗效,据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临近节段退变(ASDeg)发生率为5.2%~100%,临近节段病变(ASDis)发生率为5.2%~18.5%。对于ASD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我科早期采用传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即将减压及固定融合范围向邻近退变节段延伸,以缓解临床症状,达到充分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脊柱融合 椎间盘切除 腰椎 脊柱稳定性 后路椎体间融合 经皮内镜 腰椎椎间融合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朱旻宇 滕红林 +4 位作者 黄克伦 王宇 林超伟 吴诗阳 王建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8-495,共8页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23例,随访时间23.1±5.9个月;采用PPECD治疗20例,随访时间25.6±8.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各随访点(1d、1周、1个月、3个月、1年)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创口疼痛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Macnab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时ACDF组及PPECD组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3±1.78分、1.02±2.24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术前的7.13±1.25分、7.28±1.30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d时PPECD组的创口疼痛VAS评分为1.91±0.58分,显著小于ACDF组的3.87±1.19分(P<0.05),但术后1周后随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PPECD组在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小于ACDF组(P<0.05)。ACDF组和PPECD组术后1年时颈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13.7°±6.9°和8.2°±4.8°,较术前的4.3°±11.3°、4.7°±8.9°均有显著增大(P<0.05),且ACDF组的平均增幅显著大于PPECD组(P<0.05)。术后1年时PPECD组的颈椎活动度同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DF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1年时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及Macnab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费用更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经皮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临床比较
15
作者 赵国玺 《西藏医药》 2021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E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PLID)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7例。对照组接受显微内镜下MED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E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PLID)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7例。对照组接受显微内镜下MED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92.98%高于对照组78.95%(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下降,Lehmann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较大(P<0.05)。结论PLID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且创伤较小,减轻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加快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经皮椎间孔镜手 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宫秀芹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6期677-677,748,共2页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自1980年Gauderer和Ponsky首先介绍以来,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由于置管技术和制剂的改进,全胃肠外营养得广泛应用,为重症患者提供了维...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自1980年Gauderer和Ponsky首先介绍以来,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由于置管技术和制剂的改进,全胃肠外营养得广泛应用,为重症患者提供了维持营养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胃造瘘 临床应用 胃肠外营养 澳大利亚 置管技 重症患者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与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9
17
作者 尹鹏 海涌 +5 位作者 杨晋才 周立金 许春阳 高海峰 邹聪颖 庞大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21,共9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和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和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因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E-TLIF组(15例)和PLIF组(2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通过术前、术后1d及术后7d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评估椎旁肌肉的损伤情况。通过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最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最终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行CT检查,采用Bridwell标准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PE-TLIF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6.4±4.7个月,PLIF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7.4±4.9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LIF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均小于PLIF组患者,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LIF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7d的CK明显低于PLIF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PE-TLIF组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时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PLIF组患者(P<0.05)。PE-TLIF组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腱反射亢进;PLIF组有2例出现表浅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P>0.05)。术后6个月时,PE-TLIF组Ⅱ级融合7例,Ⅲ级融合8例;PLIF组Ⅱ级融合12例,Ⅲ级融合9例,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PE-TLIF手术能够达到与传统后入路减压融合术相似的手术疗效,且接受PE-TLIF手术的患者术后椎旁肌肉损伤更少,术后腰部疼痛程度更轻,术后康复更快,但PE-TLIF组手术时间相对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手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融合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内镜颈后路椎板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1
18
作者 尧然 王宏庆 +7 位作者 梁庆晨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张浩 李珂 闫明 孙凤龙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45-451,共7页
背景:内镜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引入外科手术内镜化理念,可进一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经皮内镜颈后路椎板神经根管减压术(PPECL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 背景:内镜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引入外科手术内镜化理念,可进一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经皮内镜颈后路椎板神经根管减压术(PPECL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3例行PPECLF治疗的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和随访行X线、CT及MRI,评估椎间隙高度、颈椎前凸Cobb角及颈椎活动度。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颈部与上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JOA评分(JOA)、改良Macnab分析法。应用累积和分析法(CUSUM)建立学习曲线图,以跨过顶点所需的最少手术例数21例为节点,将患者分为摸索积累组(A组)和掌握精进组(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总花费、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疗效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53例患者顺利完成PPECLF手术。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颈肩及上肢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及NDI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手术时间进行双变量回归分析,建立学习曲线模型,发现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的增加逐渐缩短,至第21例时趋于稳定,以此为节点将学习曲线分成两个阶段(A组为1~21例;B组为22~5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节段、术后并发症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2)。改良Macnab分析法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优良率为86.8%。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随访的颈部与上肢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及NDI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ECLF治疗CSR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早期减压效果显著,恢复快。显著的学习曲线和微创优势也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21例为进入掌握精进阶段所需累积的最低手术数量,但早期治疗效果不受学习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微创 经皮内镜下后路椎板神经根管减压 学习曲线
下载PDF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凯 房格 +1 位作者 赵振鉴 王永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是近年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热点。该术式能保留大部分生理结构,对患者颈部生理曲度影响小,生物力学整体性能最接近正常颈椎。同时,采用该术式可以避免误伤气管、食道、颈动脉等颈前邻近组织,避免术后喉头水肿压迫气...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是近年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热点。该术式能保留大部分生理结构,对患者颈部生理曲度影响小,生物力学整体性能最接近正常颈椎。同时,采用该术式可以避免误伤气管、食道、颈动脉等颈前邻近组织,避免术后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引起急性窒息的风险,因此该术式已被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该文对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经皮内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 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亮言(综述) 姚猛(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 前路 后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