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即刻及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玉善 关怀敏 解金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55-385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即刻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HOCM患者28例,以稍大于间隔支直径的球囊扩张间隔支建造"室间隔隧道",经"隧道"...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即刻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HOCM患者28例,以稍大于间隔支直径的球囊扩张间隔支建造"室间隔隧道",经"隧道"注入无水酒精,观察患者即刻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34.9±30.1)mmHg,术后(21.3±5.8)mmHg(P<0.05);室间隔厚度术前(23.1±6.3)mm,术后2周(21.6±6.7)mm(P<0.05);术前左室流出道宽度为(6.52±2.63)mm,术后2周(11.2±3.47)mm(P<0.05)。6 min步行距离术前(328.84±50.36)m,术后6个月(416.35±65.32)m(P<0.05)。结论:PTSTMA术治疗HOCM安全有效,即刻及远期效果好,可作为治疗HOCM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肥厚性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 疗效
下载PDF
“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朱明军 胡天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7期490-493,559,共5页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参数改变以及临床随访中主要临床症状的转归变化,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LVOTPG均下降≥50%;3个月心脏超声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胸痛、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室早”明显减少,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两组无水乙醇注入量无明显差别,临床疗效也无差别。结论PTSTMA是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近中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
下载PDF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韩俊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7期3-5,共3页
目的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接受ASA治疗的21例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心彩超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及心... 目的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接受ASA治疗的21例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心彩超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及心电图,并监测术后24 h血浆钙蛋白的水平、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的LVOTG,评估ASA的疗效。结果21例患者成功完成ASA。术前LVOTG(75.17±12.71)mmHg,术后1周降至(23.53±10.63)mmHg,术后半年降至(15.43±9.1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术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组较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组LVOTG下降更明显,术后肌钙蛋白组明显升高的较轻度升高组LVOTG下降更明显;间隔支直径较大组较间隔支直径较小组LVOTG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是治疗HOCM患者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LVOTG。术后心电图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及间隔支直径较大的疗效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化学消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肌钙蛋白 间隔支直径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与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侯翠红 乔树宾 +1 位作者 楚建民 浦介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回顾性方法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与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57例患者,28例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9例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 目的:回顾性方法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与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57例患者,28例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9例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室间隔厚度及每种方法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电话随访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结果:28例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患者平均年龄(36±16)岁,与术前比较,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后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平均时间(3.8±1.2)年,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发生率64.3%,以完全左束支阻滞为主,胸闷好转率75%。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患者平均年龄(43±11)岁,与术前比较,室间隔消融术后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平均时间(3.6±1.2)年,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发生率37.9%,以完全右束支阻滞为主,胸闷好转率75%。结论:外科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均可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
下载PDF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段福建 李慧 +5 位作者 高一鸣 王剑鹏 乔树宾 袁建松 崔锦钢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前及治疗后中远期左心室各节段舒张功能,探讨PTSMA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HOCM患者于PTSMA术前及术后中远期(平均18.8个月),...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前及治疗后中远期左心室各节段舒张功能,探讨PTSMA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HOCM患者于PTSMA术前及术后中远期(平均18.8个月),分别进行两次全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比值(E/A比值),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峰)比值(E/Ea比值)。并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获得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各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 EDV)、收缩末期容积(r ESV),容积变化(r SV)及充盈率(r PFR)。结果:46例患者术后随访E/Ea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12.04±3.29 vs 15.70±5.68,P<0.001),左心室前壁中间段及前间隔中间段的r SV较术前减低[前壁中间段:(1.13±1.60)ml vs(4.38±0.66)ml;前间隔中间段:(3.14±1.04)ml vs(5.61±2.15)ml,P<O.05],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及间隔心尖段的r PFR较术前升高[前间隔中间段:(15.94±3.09)ml/s vs(12.07±2.91)ml/s;后间隔中间段:(10.15±1.91)ml/s vs(5.57±1.81)ml/s;间隔心尖段:(17.42±6.50)ml/s vs(9.29±2.25)ml/s,P<O.05]。结论:PTSMA后,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能为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上官海娟 官洪山 +1 位作者 许邦龙 王晓晨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该院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的6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心脏超声及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该院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的6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心脏超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经超声和经导管测得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降低(P<0.01),术后即刻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2)随访期间,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1),室间隔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随访期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左心房内径明显减小(P<0.05),术后1年减少更为显著(P<0.01);(3)住院以及随访期间,30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持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中出现间隔支—后降支交通支开放,2例术后梗阻复发,术中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能显著降低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患者症状,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 肥厚 心肌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被引量:17
7
作者 乔树宾 袁建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肥厚梗阻型心肌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金国珍 周子慧 +2 位作者 陈绍良 刘志忠 徐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SMA)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经验,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8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计算术...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SMA)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经验,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8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计算术前及术后经导管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最长为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结果消融术前LVOTG平均为(88.7±25.4)mm Hg,消融术后6个月、1年、2年平均分别为(26.2±13.6)mm Hg、(26.2±13.4)mm Hg、(26.1±13.5)mm 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前室间隔(IVS)厚度为(24.2±6.7)mm,消融术后6个月、1年、2年分别为(17.9±3.4)mm、(17.8±3.4)mm、(17.8±3.2)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1个月到5年,76例患者晕厥、头晕、心绞痛、心悸、气喘等症状消失或较术前改善,3例症状复发,1例术后因反复出现心力衰竭,经心脏超声检查考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相,最后随访至2年时死于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PTSMA治疗HOCM能够显著降低IVS厚度及LVOTG,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这表明PTSMA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其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肥厚性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16例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颜景涛 杨文灿 游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8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胛SMA)方法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1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8+11,O)岁;均在术前接受过13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确定靶...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胛SMA)方法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1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8+11,O)岁;均在术前接受过13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确定靶血管后,向球囊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无水乙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LVOTG的变化。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消融第一间隔支,3例消融第二间隔支,2例同时消融第一、二间隔支。无严重并发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2例心脏杂音完全消失,9例心脏杂音减轻1~2级。术后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原先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变薄,搏动减弱,LVOTG下降,SAM现象消失。结论PTSMA是通过PTCA技术经导管向供应肥厚室间隔心肌的间隔支动脉内注入无水乙醇引起局灶性心肌梗死以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LVOTG及室间隔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正义 康瑜 +4 位作者 李伟 吴伦宽 段艳 金叔宣 何奔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216-1219,1223,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对23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了解术中靶血管选择情况,观察消融效果,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及室间隔厚度,观察手术并发...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对23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了解术中靶血管选择情况,观察消融效果,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及室间隔厚度,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观察LVOTG、室间隔厚度及有无复发。结果:22例HOCM患者间隔支均起源于前降支,1例起源于回旋支;23例患者行PTSMA治疗均成功,即刻消融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导管测定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1年后随访超声心动图LVOTG及室间隔厚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无死亡病例、传导阻滞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PTSMA治疗HOCM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低,能有效降低患者LVOTG,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心肌 肥厚性 治疗结果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隆福 陈晓敏 +4 位作者 陈玉峰 陈国方 王虹 闵宗延 刘维波 《宁波医学》 2000年第11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 PTSMA
下载PDF
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
12
作者 王洪杰 夏娟 +1 位作者 何俊 马小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86-488,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3年前因“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于我院住院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30min缓解。入院查体:血压134/82mmHg (1 mmHg=0.133kPa),心率69次/min,呼吸19次/min,胸骨左缘3-4肋间闻...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3年前因“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于我院住院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30min缓解。入院查体:血压134/82mmHg (1 mmHg=0.133kPa),心率69次/min,呼吸19次/min,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实验室检查:NT-pro BNP 499.70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梅 刘倚天 关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5期125-125,共1页
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诊治的30例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项目分析资料,2017年03月~2019年01月是抽取时间,予以全面护理干预,研究患者的护理效... 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诊治的30例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项目分析资料,2017年03月~2019年01月是抽取时间,予以全面护理干预,研究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术中无水乙醇注射总量为0.6毫升到6.8毫升,都发生胸痛症状。依据疼痛数字评分方法,1分到3分有10例,4分到6分有15例,6分到9分有5例。术中1例发生QRS波加宽现象,1例发生P-R间期加长情况。术后即时静息压力阶差是0 mmHg到29 mmHg,其激发压力阶差是10 mmHg到136 mmHg,无患者死亡。结论对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行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存在重要护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术后 心律失常 护理方法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4年第3期37-39,共3页
总结了对34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病人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认为心肌消融术是通过介入手段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良好的非外科手术疗法,能明显缓解病人临床症状,伤害性小,但术后导致心肌损伤引起的... 总结了对34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病人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认为心肌消融术是通过介入手段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良好的非外科手术疗法,能明显缓解病人临床症状,伤害性小,但术后导致心肌损伤引起的心律失常种类多且较严重,故要求护士掌握手术原理,具备较强的心电分析能力,密切观察并能敏锐地预见到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干预,保障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并发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评价
15
作者 傅国胜 徐耕 +7 位作者 游向东 马骥 鲍晓峰 童国新 翁少翔 程刚 潘晓宏 单江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646-648,678,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近期疗效 ,并探讨其方法学。方法 31名HOCM患者接受PTSMA治疗 ,6例采用心肌声学造影监测判断消融靶血管。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SMA治疗 ,患者术前平均跨... 目的 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近期疗效 ,并探讨其方法学。方法 31名HOCM患者接受PTSMA治疗 ,6例采用心肌声学造影监测判断消融靶血管。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SMA治疗 ,患者术前平均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71.6±25.7)mmHg,术中球囊充盈15min后为 (29.1±15.6)mmHg,消融术毕为 (21.6±7.7)mmHg,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 (均P<0.05) ;临床状况显著改善18例 ,明显改善9例 ,改善不显著4例 ;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经积极药物处理后传导阻滞消失 ,无死亡和需行永久性起搏治疗者。 结论 PTSMA手术是HOCM患者一项有效、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治疗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护理
16
作者 魏芳 宋冬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围手术期并发症 护理体会 肥厚型梗阻型心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初步临床应用
17
作者 王跃涛 杨敏福 +3 位作者 鹿存芝 朱峰 王冠民 傅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54-154,共1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于PTSMA术前3-6 d和术后7-15 d,分别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于PTSMA术前3-6 d和术后7-15 d,分别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计算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计数比以及室间隔缺损范围,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EF)、高峰充盈率(PFR)和室间隔局部射血分数。结果8例患者术前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室间隔放射性浓聚,术后心肌灌注显像示7例部分室间隔放射性缺损,其中1例伴左心室下壁放射性缺损,术后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计数比值明显低于术前(0.76±0.14比1.15±0.11,P<0.01),室间隔缺损范围占左室的(6.42±1.29)%。仅1例室间隔放射性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PFR明显高于术前[(2.29±0.24) EDV/s比(1.62±0.28)EDV/s,P<0.01],室间隔局部EF明显低于术前[(34±9)%比(57±7)%,P<0.01=,但整体EF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有助于判断PTSMA所致心肌损害,评价心室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 化学消融 心肌灌注显像 核素心室造影 肥厚型梗阻性 心肌病患者 左心室射血分数 放射性浓聚 放射性计数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丽稳 李星星 +5 位作者 顾若曦 王效增 荆全民 王耿 赵昕 韩雅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10至2012-10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94例HOCM患者,回顾分析接受PTSMA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经超声心动图及导管...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10至2012-10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94例HOCM患者,回顾分析接受PTSMA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经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消融术前LVOTG平均为(102.7±47.5)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6个月)LVOTG分别为(33.9±30.2)mm Hg、(29.7±25.4)mm 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消融术前室间隔(IVS)厚度为(20.1士3.6)mm,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IVS厚度分别为(17.5±2.9)mm、(16.4±3.6)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1)。随访间期1~11年,平均随访(63.8±28.5)个月,失访26例,死亡2例(1例猝死,1例脑出血死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7例(17.5%),患者偶有胸闷、气短症状。存活38例患者均无心脏移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其它恶性心律失常。结论:PTSMA能显著降低LVOTG及IVS厚度,改善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着术后时间延长,PTSMA效果逐年显著,远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远期疗效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阚通 郭俊 +5 位作者 陈亮 崔玲 储国俊 章伟 赵仙先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PTSMA术治疗的HOCM患者共68例,分为老年患者组(观察组,n=30)和非老年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PTSMA术治疗的HOCM患者共68例,分为老年患者组(观察组,n=30)和非老年患者组(对照组,n=38)。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创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PG)值(22.57±20.41)mm Hg与术前(90.43±37.62)mm 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有创LVOTPG值(21.34±22.20)mm Hg与术前(84.82±34.59)mm 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有创LVOTPG变化值(67.87±39.97)mm Hg对63.47±31.62)mm Hg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1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6.67%对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严重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生率(13.33%对0%,P=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结论 PTSMA术治疗老年HOCM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 老年
下载PDF
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顺文 戴锦杰 +6 位作者 施鸿毓 秦牧 陈晖 吴卫华 刘旭 何奔 仇兴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在老年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1月行PTSMA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年龄<55岁... 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在老年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1月行PTSMA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年龄<55岁)和老年组(年龄≥55岁)。通过查阅病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所记录患者的生命状态、临床表现和心功能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曲线。结果共1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为56.0(15.0,82.0)岁,女性共42例(37.8%),其中青年组中位年龄43.5(15.0,54.0)岁,老年组中位年龄为63.0(55.0,82.0)岁。总体消融成功率为68.5%,青年组、老年组分别为66.7%、70.0%。术中无水酒精中位注射量为2.0(1.0,5.0)ml,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2.1(1.0,5.0)ml和2.0(1.0,5.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为手术常见并发症,2例患者(均≥55岁)因持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66岁)因术后心室颤动、心原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老年组患者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由于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搏骤停复苏等)发生率较青年组高(P=0.060)。111例患者除外1例围术期死亡,对其余110例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3~212(35.5±48.5)个月,随访率为86.4%(95/110),全因死亡11例,总死亡率为10.0%(11/110),除外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0例为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死亡,包括6例心原性猝死,3例因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致死,1例心力衰竭致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TSMA后1年、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3.4%和81.1%。青年组和老年组1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97.7%、97.7%、91.6%和96.2%、89.7%、66.4%(P=0.068)。结论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TSMA的效果与青年患者相当,但手术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增加,术后长期总生存率略低于青年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 有效性 安全性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