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脑钠肽分泌的影响
1
作者 杨婧 尤玲 +5 位作者 王连霞 张艳 尹磊 张光明 邢航航 谢瑞芹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钠肽(BNP)分泌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连续纳入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240例,其中行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66例,行单纯射频消融术(射... 目的: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钠肽(BNP)分泌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连续纳入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240例,其中行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66例,行单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组)174例,根据性别、年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行倾向性评分1︰1匹配。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 d、2 d、3 d、3个月、12个月时取静脉血行BNP测定。结果:根据倾向性评分,共入组65对匹配患者。2组患者成功行环肺静脉隔离术,一站式组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术后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一站式组患者术后1、2 d时BNP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术后3 d时升高,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102±138)ng/L对(256±181)ng/L,P<0.001],1年时BNP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66±53)ng/L对(256±181)ng/L,P<0.001]。射频消融组患者的BNP水平也观察到相同的趋势。2组间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显著改善了持续性房颤患者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射频消融 脑钠肽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抗栓方案分析
2
作者 姚惠敏 严思敏 +1 位作者 葛卫红 徐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患者口服抗栓药物的使用方案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类患者抗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接受PLA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病历,统计患者基本...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患者口服抗栓药物的使用方案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类患者抗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接受PLA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病历,统计患者基本信息、术前左心耳血栓筛查及抗栓方案、围术期和术后1年抗栓用药方案,对患者围术期及术后3、6、12个月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实际纳入患者86例。术前8例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耳血栓,延长抗栓1个月后血栓均消失;围术期不间断抗凝组有1例出血事件,间断抗凝组无出血事件,术后1年不间断抗凝治疗组有11例(18.0%)出血事件,间断抗凝组4例(16.0%)出血事件(P>0.05);术后3个月内患者均遵医嘱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术后3~6个月33.7%患者接受双抗血小板药物(DAPT)治疗,29.1%停药;6~12个月47.7%例患者接受单一抗血小板药物(SAPT)治疗,48.8%停药;随访1年结果显示器械相关血栓、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事件各发生1例,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结论真实世界中该院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围术期及术后给予患者个体化抗栓方案合理,与指南一致;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建议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加强用药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抗栓方案 临床药师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在房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叶坤 付慧娴 许文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在房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30例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联合抗凝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消融抗凝药物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T、PT、A... 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在房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30例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联合抗凝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消融抗凝药物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T、PT、APTT均显著升高,房颤患者的Scr和BUN数值也有所提升,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查组房颤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数值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在房颤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 血液流变性 血栓形成风险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缪斯频 钟炜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04-306,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也是脑栓塞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已成为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替代治疗方式。LAAC离不开医学影像学支持,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有经食管超声心...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也是脑栓塞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已成为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替代治疗方式。LAAC离不开医学影像学支持,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脏磁共振成像以及X线造影。该文介绍影像学技术在LAAC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消融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婧 张孝鸿 +6 位作者 尤玲 张艳 刘倩 张光明 耿雪 尹磊 谢瑞芹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的基础上加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消融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及Watchman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的基础上加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消融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及Watchman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66例(一站式组),以及同期在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74例(射频消融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有65例患者纳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围术期与随访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房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成功进行了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均为窦性心律。一站式组患者均成功置入Watchman封堵器,在3个月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器械相关血栓。在12个月的随访中,一站式组出现2例出血事件,射频消融组1例患者在房颤消融后3个月出现脑出血。两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3个月的空白期内,两组的早期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在12个月的随访中,一站式组房颤复发率与射频消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比24.6%,P=0.98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空白期(HR 1.44,95%CI 0.72~2.86,P=0.300)或长期随访期(HR 0.95,95%CI 0.47~1.90,P=0.876)均没有确定不同术式与早期事件及房颤复发之间的关联。结论射频消融及Watchman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但在射频消融的基础上,加行左心耳封堵对持续性房颤的消融复发率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射频消融 复发率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蒙振明 《微创医学》 2023年第5期624-626,共3页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高发于老年患者,其会引起患者心房内血瘀诱发卒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左心耳是该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尤其是房颤伴心源性血栓者,通过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封闭左心耳,可以进一步降低卒中风...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高发于老年患者,其会引起患者心房内血瘀诱发卒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左心耳是该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尤其是房颤伴心源性血栓者,通过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封闭左心耳,可以进一步降低卒中风险。在实施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时,临床需要借助超声心动图观测左心耳的大小、形态,实时监测封堵器置入过程,并帮助患者评估术后封堵器位置以及心功能,应用价值极高,已成为封堵术中不可缺少的影像学监测手段。本文针对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禁忌证 并发症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7
作者 付玉龙 刘华龙 +3 位作者 申其伟 俞建华 陈琦 胡金柱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79-81,88,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21年7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左心耳特点、手术过程及随访结果进...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21年7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左心耳特点、手术过程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选取15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151例(98.6%)成功植入封堵器(13例LAMax封堵器,6例LAmbre封堵器,132例Watchman封堵器),CHA 2DS 2-VASc评分为(4.05±1.40)分,HAS-BLED评分为(3.02±0.90)分;7例(4.63%)患者发生安全事件:心脏填塞4例,血管损伤2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45 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未见严重残余分流(≥5 mm)。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共出现6例(3.97%)不良事件:3例小面积脑卒中;2例器械相关血栓(DRT);1例左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均未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另2例植入失败,主要原因是解剖结构的不适合导致封堵器不能成功锚定,无法实现足够的压缩和封堵。结论对于不适合长期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 经皮左心耳封堵 血栓 抗凝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致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分析
8
作者 尹春娥 吴智鸿 +4 位作者 陈明鲜 刘启明 王福军 张育民 石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致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中出现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的病例,并探讨其可能原因。结... 目的: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致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中出现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的病例,并探讨其可能原因。结果:59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其中单独经皮左心耳封堵术36例(61.0%),“一站式”手术23例(39.0%,包括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13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射频导管消融术10例)。3例(5.1%)患者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发生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均为下壁导联,回收封堵器后ST段均恢复至基线,其中1例放弃封堵,其余2例在调整封堵器植入位置或更换封堵器规格后,均再次顺利植入。结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致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较低,原因主要包括左心耳封堵器压迫毗邻组织致左回旋支闭塞、冠状动脉痉挛或冠状动脉栓塞等。术中需密切监测心电,手术操作严格按标准流程执行是预防ST段抬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心房颤动 ST段抬高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玮 王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58-61,共4页
心房颤动包括瓣膜性心房颤动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有口服抗凝药物禁忌证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虽然PLAAC用于治疗难以... 心房颤动包括瓣膜性心房颤动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有口服抗凝药物禁忌证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虽然PLAAC用于治疗难以耐受抗凝治疗风险的患者有一定的风险,但其仍然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重要举措。器械相关血栓、缺血性脑卒中为PLAA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是次优的。目前,各指南推荐PLAAC术后以抗凝治疗为主的方案,抗凝治疗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PLAAC术后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归纳并探讨NOACs在PLAAC术后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经皮左心耳封堵 并发症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10
作者 刘明 邵帅 +1 位作者 张雷 王林刚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1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采用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行LAAC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与异丙酚组(PRO组),各31... 目的 比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采用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行LAAC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与异丙酚组(PRO组),各31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与PRO组患者相比,DEX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波动小(P<0.05),术后Ramsay及BCS舒适评分明显较高(均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明显较短(均P <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房颤动行LAAC患者采用DEX麻醉方案在维持MAP、HR指标水平、改善术后Ramsay、BCS评分及苏醒期情况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全身麻醉 经皮左心耳封堵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忠秀 白文娟 饶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AF的总患病率高达0.77%,标准化率为0.61%,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1]。AF患者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且危险性随患者...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AF的总患病率高达0.77%,标准化率为0.61%,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1]。AF患者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且危险性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AF患者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经皮左心耳封堵 血栓栓塞 预防 口服抗凝药物 患者年龄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无需全身麻醉、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的改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良龙 陆林祥 +5 位作者 方军 鄢晓平 黄煜 李金国 孙旭东 钟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替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无全身麻醉的改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以TTE替代TEE引导、无全身麻醉进行PLAAO,术后定期临床随访,观察PLAAO相关... 目的初步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替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无全身麻醉的改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以TTE替代TEE引导、无全身麻醉进行PLAAO,术后定期临床随访,观察PLAAO相关主要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器械操作均获成功、无封堵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即刻封堵成功率100%。住院及随访期间无PLAAO相关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本组14例患者改良局麻下TTE引导PLAAO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不含麻醉及封堵器费用)分别为75~150(108±22)min及14601~33083(22491±5984)元。局麻患者较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每例节约麻醉费用960元。X线透视时间8~32(15.8±7.6)min。结论初步证实TTE替代TEE引导、无全身麻醉的改良PLAAO是安全有效的,这种方法简化了手术过程、有利于PLAAO的推广应用,但仍需更多病例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经胸超声心动图 全身麻醉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婧 耿雪 +3 位作者 尹磊 尤玲 张光明 谢瑞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对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患者,指南推荐进行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但许多患者由于有抗凝禁忌而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本研究旨在比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 目的:对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患者,指南推荐进行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但许多患者由于有抗凝禁忌而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本研究旨在比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口服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年1月至2021年11月以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接受短期口服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及以器械相关血栓、脑卒中、大出血为研究终点的研究。分别采用Jadad评分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项,观察性研究14项(包括1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4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5500例患者,其中3215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285例接受口服抗凝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血小板治疗和口服抗凝治疗在器械相关血栓(OR=1.34,95%CI:0.91~1.97,P=0.14)、脑卒中(OR=1.27,95%CI:0.75~2.16,P=0.36)、大出血(OR=1.26,95%CI:0.92~1.74,P=0.15)发生风险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接受单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口服抗凝治疗在上述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方面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接受短期口服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器械相关血栓、脑卒中、大出血发生风险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口服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器械相关血栓 脑卒中 大出血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东泽 张庆 曾智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形成,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绝大部分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仍然无法根除,且成功率低,复发率高,抗凝药物治疗则存在达标率低,长期依从性差,...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形成,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绝大部分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仍然无法根除,且成功率低,复发率高,抗凝药物治疗则存在达标率低,长期依从性差,具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鉴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成为预防心房颤动血栓事件的有效替代治疗方式。现就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璐 张玉顺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604-607,共4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具有潜在血栓栓塞的风险,使得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至关重要。华法林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最基本治疗,但它的使用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往往有使用禁忌或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具有潜在血栓栓塞的风险,使得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至关重要。华法林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最基本治疗,但它的使用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往往有使用禁忌或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多数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位于左心耳处,这推动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发展。现回顾近年来经皮左心耳封堵装置的临床试验结果并对其作出评价,从而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脑卒中 左心 抗凝 经皮左心耳封堵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云云 徐伟 徐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3-556,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来源于左心耳的血栓是导致房颤患者栓塞的主要原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项新的预防血栓栓塞的技术,为存在高出血风险而无法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来源于左心耳的血栓是导致房颤患者栓塞的主要原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项新的预防血栓栓塞的技术,为存在高出血风险而无法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左心耳封堵术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生率。文中通过回顾左心耳封堵术相关的研究,从而探讨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血栓栓塞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指导下极简式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35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雯 何非 丁旵东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全身麻醉、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导下极简式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O)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手术指征的非... 目的探讨无全身麻醉、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导下极简式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O)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手术指征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35例,术中左心耳造影替代TEE、局部麻醉下进行PLAAO;并于术后45 d、6个月复查TEE,观察PLAAO相关主要不良事件。结果32例术中器械操作成功,1例因左心耳开口过大无合适大小封堵器,1例因导管同轴性不佳不能调至可释放位置,1例术中出现低血压不能纠正,未能完成手术。除1例出现锁骨下穿刺点血肿外,其他病人无封堵相关严重并发症,住院及随访期间无PLAAO相关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手术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50.27±24.60)min及(11.09±5.72)min。住院天数(4.25±1.36)d,手术费用(不含麻醉及封堵器费用)(19648.04±1838.45)元。结论DSA指导下极简式PLAAO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该方法简化了手术方式、降低手术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PLAAO手术常态化开展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麻醉 局部
下载PDF
2例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健聪 陈利芳 余健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9期63-65,共3页
目的总结2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预防经验。方法根据手术进程配合手术,协助造影以及进行影像测量,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好迷走神经反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空气栓塞、血栓形成、封堵器脱落、食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 目的总结2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预防经验。方法根据手术进程配合手术,协助造影以及进行影像测量,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好迷走神经反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空气栓塞、血栓形成、封堵器脱落、食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与成功。结果患者甲出现轻微食道黏膜损伤,患者乙发生少量心包积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得以康复。2例手术均顺利进行,左心耳封堵器释放成功,固定良好无破损,左心耳表面光滑,无血栓形成。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抗凝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左心耳封堵术是新兴的房颤治疗技术,对此护士应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完善相关准备,为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房颤 并发症 预防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君刚 王伟飞 +6 位作者 曹刚 钱幸尔 陈勇杰 王冠军 郁一波 卢子会 黄长顺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5期110-114,共5页
目的 拟评价右美托咪定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非瓣膜性房颤卒中危险评分(CHA2DS2-VAS评分)≥2分拟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房颤患者8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 目的 拟评价右美托咪定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非瓣膜性房颤卒中危险评分(CHA2DS2-VAS评分)≥2分拟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房颤患者8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0例。D组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1.0μg/kg,随后以0.4μg/(kg·h)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两组术中维持BIS值40-60。于给药前、术后6 h、术后48 h取血样,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入室后(T0)、气管插管即刻(T1)、经食道超声探头(TEE)置入即刻(T2)、封堵器放置即刻(T3)及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4)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同时记录术中封堵器一次性释放到位率、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术后6 h、48 h血清cTnI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D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术中封堵器一次性释放到位率明显高于C组(P〈0.05),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对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心肌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少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便于术者介入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经皮左心耳封堵 房颤 心肌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圣 李新明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102-104,106,共4页
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4%~2.0%,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4倍[1].研究表明,房颤是发生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15%以上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非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而在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 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4%~2.0%,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4倍[1].研究表明,房颤是发生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15%以上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非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而在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达到正常人的17倍[2].80岁以上合并房颤脑卒中的患者达到25%,每1000人每年发生40次脑卒中[3].新近结束的AFFIRM[4]和RACE[5]结果显示,维持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比较,在生存率方面没有优势;控制心室率控制可以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的副作用,且费用较低.由于目前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尚未完全成熟,控制心室率简便易行,疗效至少等同于较复杂的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这无疑会引导我们针对房颤的治疗策略发生转变.而对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高危病人,尤其应首先考虑选择控制心室率.因此预防房颤的栓塞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 脑卒中 脑栓塞 抗凝治疗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