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透析技术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爱晓 冯健 李范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8-382,共5页
综述了经皮微透析技术及其近年来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经皮吸收药物的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关键词 经皮微透析技术 经皮给药系统 药动学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经皮微透析的桉油在体促渗活性及其皮肤刺激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鹏 闻铁柱 康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561-5567,共7页
目的考察桉油作为经皮促渗剂的皮肤刺激性与在体经皮促渗活性,为其在外用制剂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CCK-8实验测定桉油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的细胞毒性,利用皮肤水分流失(TEWL)仪测定桉油对大鼠腹皮完整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桉油作为经皮促渗剂的皮肤刺激性与在体经皮促渗活性,为其在外用制剂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CCK-8实验测定桉油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的细胞毒性,利用皮肤水分流失(TEWL)仪测定桉油对大鼠腹皮完整性的影响,评价其作为经皮促渗剂的皮肤刺激性;选择川芎嗪和栀子苷为亲脂性和亲水性模型药物,利用反向渗析法测定微透析探针对模型药物的在体回收率,测定在桉油作用下对川芎嗪和栀子苷的皮肤药动学行力的影响。结果桉油对HaCaT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52 mmol/L,显著高于常用化学促渗剂氮酮的0.266 mmol/L,同时桉油作用下对大鼠皮肤TEWL值具有一定影响,但弱于氮酮,提示桉油可能具有一定皮肤刺激性,但明显弱于氮酮;大鼠在体经皮微透析实验显示,桉油对川芎嗪和栀子苷的经皮促渗倍数(ER)分别为11.40和13.79,提示其对亲脂性和亲水性药物均具良好的在体促渗效果,对亲水性药物的促渗作用稍好,虽然桉油的整体促渗效果弱于氮酮,但对川芎嗪的促渗倍数与氮酮(ER=15.89)相接近。结论桉油对亲脂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在体经皮促渗效果,且与化学促渗剂相比,具有相对温和的皮肤刺激性,这为其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油 皮肤刺激性 促渗剂 皮吸收 经皮微透析
原文传递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双丹脂质体凝胶大鼠皮肤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赖建辉 张小灵 +2 位作者 时军 陆颂规 许小琪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应用经皮微透析技术研究双丹脂质体凝胶(SD-Lip Gels)和双丹凝胶(SD-Gels)的皮肤药动学过程,考察其在体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传递率,采用反透析法测定探针体内回收率,采用微透析技术采... 目的应用经皮微透析技术研究双丹脂质体凝胶(SD-Lip Gels)和双丹凝胶(SD-Gels)的皮肤药动学过程,考察其在体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传递率,采用反透析法测定探针体内回收率,采用微透析技术采集不同时间的皮下药物样品,结合HPLC法测定样品中丹参酮ⅡA(DST)和丹皮酚(DPF)的浓度,并用DAS 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SD-Gels与SDLip Gels的达峰时间(tmax)相近,SD-Gels的药峰浓度(Cmax)高于SD-Lip Gels,但SD-Lip Gels的滞留时间(MRT)、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均比SD-Gels有所提升,药物总透皮量显著高于SD-Gels。结论SD-Lip Gels可延长药物在皮下组织中的滞留时间及有效浓度,具有更优的缓释作用,可望成为双丹方经皮给药的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丹方 新剂型 双丹脂质体凝胶 经皮微透析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研究吴茱萸提取物的经皮吸收药动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庆业 涂星 +1 位作者 范丽霞 何嘉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利用在体皮肤微透析技术研究吴茱萸提取物经皮吸收的特性。方法:以裸鼠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体经皮微透析采样技术,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吴茱萸提取物经皮给药后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 目的:利用在体皮肤微透析技术研究吴茱萸提取物经皮吸收的特性。方法:以裸鼠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体经皮微透析采样技术,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吴茱萸提取物经皮给药后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浓度,并利用Kinetica 5.0软件对皮肤药物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参数。结果: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的达峰时间为(150±15.3)min,半衰期(t1/2)(263.7±41.6)min;吴茱萸次碱的达峰时间为(90±2.1)min,半衰期(t1/2)(194±17.3)min;二者均能较快地达到峰值,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释放,使皮下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结论: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微透析方法可用于吴茱萸提取物的皮肤药动学研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可透过皮肤吸收而发挥临床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透析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经皮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川芎贴膏制备工艺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白洁 陆洋 +3 位作者 杜守颖 刘聪敏 李鹏跃 黎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制备川芎凝胶贴膏,并对其体外渗透特性及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以贴膏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膜残留、综合感官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制备川芎贴膏;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及透皮研究;采用微透析技术进... 目的:制备川芎凝胶贴膏,并对其体外渗透特性及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以贴膏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膜残留、综合感官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制备川芎贴膏;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及透皮研究;采用微透析技术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采用反卷积分法对体外透皮结果与体内药动学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经优化的川芎贴膏12h累积释放率为(37.1354±3.7007)%,24h累积透皮率为(5.1879±0.7535)%。经皮给药后阿魏酸于170min达峰,达峰浓度为(273.17±40.77)ng/mL,体内外相关系数为0.9498。结论:川芎贴膏制备工艺条件简便易于工业化,按优化后的基质处方制备的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外观平整光滑,符合药用标准。贴膏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释放速率远大于透皮速率,限速步骤主要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寻找合适的透皮促进剂对川芎贴膏发挥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经皮给药后阿魏酸体内外相关性良好,可以采用反卷积分法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贴膏 均匀设计法 Franz扩散池法 经皮微透析 体内外相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