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心包穿刺术进行室性心律失常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薛玉梅 詹贤章 +6 位作者 廖洪涛 方咸宏 魏薇 刘洋 廖自立 邓海 吴书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心包穿刺技术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VA)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剑突下行心包穿刺术( Sosa法)进行心外膜标测的40例VA患者,男28例,女12例,平... 目的:总结经皮心包穿刺技术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VA)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剑突下行心包穿刺术( Sosa法)进行心外膜标测的40例VA患者,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13)岁。合并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16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11例,缺血性心肌病(ICM)3例,特发性VA 10例。分析患者穿刺术中、消融过程中及围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及处理策略,并总结穿刺、标测和消融过程如何避免潜在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25例患者1次穿刺成功,15例经过2次以上穿刺成功;右心室前壁路径15例,下壁路径25例。共35例(87.5%)患者消融成功,其中15例仅在心外膜消融成功;14例行心外膜-心内膜联合消融成功;另有6例经过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标测提示VA并非起源于心外膜,于心内膜消融成功。2例NICM合并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心内外膜联合消融失败,2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患者因靶点靠近冠状动脉而放弃消融;1例穿刺致冠状动脉损伤而放弃消融。共13例(32.5%)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穿刺针进入右心室6例(15%),退出后未造成后果;心包出血2例(5%),经引流后痊愈;导丝进入胸膜腔2例(5%),退出后未造成后果;迟发心脏压塞1例(2.5%),经引流后治愈;冠状动脉损伤并急性心脏压塞1例,经外科手术修补成功;1例患者术后有发热,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有助于提高器质性心脏病VA消融成功率,虽然目前并发症发生率还较高,但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多数可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心包穿刺术 心外膜 标测 射频导管消融 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采用逐层染色法穿刺心包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及消融的单中心经验
2
作者 佟腾 李世杰 +4 位作者 李先进 杨浩 李为东 蒋树中 韩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逐层染色法穿刺心包行心外膜标测及消融的方法和经验,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11月至2017年7月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行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标测及消融的患者共28例,男19例、... 目的总结采用逐层染色法穿刺心包行心外膜标测及消融的方法和经验,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11月至2017年7月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行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标测及消融的患者共28例,男19例、女9例,患者年龄(60.4±9.7)岁,年龄范围为42~78岁。其中5例为缺血性心肌病(ICM),11例为扩张性心肌病(DCM),2例为肥厚型心肌病(HCM),1例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9例为未定型心肌病;3例既往行心内膜消融术后复发。在X线透视下,使用普通18 G血管穿刺针推注造影剂进行组织逐层染色的方法引导完成心包穿刺后,在Carto 3系统指导下依次进行心内膜及心外膜的标测和消融。观察穿刺及消融成功率,有无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心包穿刺,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心外膜标测,23例完成了心外膜消融,消融后均达到反复刺激不能诱发临床室速的终点。2例患者在心包穿刺过程中曾出现针尖刺破右心室,调整针尖及导丝位置后继续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心脏压塞、冠状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2~70个月,其中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3例为心脏性猝死、1例为心力衰竭;无慢性心包炎及远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逐层染色法穿刺心包行心外膜室速标测及消融是可行的,能够减少穿刺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室性心动过速 经皮心包穿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