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麻醉下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伤椎注入骨水泥的患者体验分析
1
作者 李佳鸿 林书 +3 位作者 唐六一 胡豇 俞阳 张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47-4652,共6页
背景:局部麻醉下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需多次透视以调整穿刺方向,工作通道建立时间较长,患者术中疼痛刺激较大;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可一次性精准穿刺成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体验,同时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目的:... 背景:局部麻醉下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需多次透视以调整穿刺方向,工作通道建立时间较长,患者术中疼痛刺激较大;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可一次性精准穿刺成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体验,同时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下机器人辅助和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的患者体验和其他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1例,其中132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109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传统C臂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传统透视组),记录患者术中体验评价、骨水泥注射量、手术时间、工作通道建立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术后1 d通过影像学评估穿刺偏差与骨水泥渗漏。结果与结论:(1)机器人组59例患者术中体验评价为“非常好”,43例为“好”,16例为“一般”,10例为“差”,4例为“非常差”;传统透视组30例患者术中体验评价为“非常好”,44例为“好”,21例为“一般”,9例为“差”,5例为“非常差”,两组间术中体验评价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546,P=0.011);机器人组患者术中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透视组(t=-9.513,P=0.000);机器人组、传统透视组愿意在必要时再次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的患者分别为84例和4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730,P=0.006);(2)机器人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多于传统透视组(t=2.860,P=0.003;t=36.522,P=0.000),工作通道建立时间短于传统透视组(t=-27.066,P=0.000),穿刺精度优于传统透视组(Z=-3.656,P=0.000),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传统透视组(χ^(2)=7.284,P=0.007);(3)结果表明,局部麻醉后在机器人辅助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患者的手术体验较好,具有穿刺精确、工作通道建立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 患者 局部麻醉
下载PDF
超高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脊柱局部后凸的矫正效果
2
作者 吴永昊 朱帅旗 +4 位作者 李玉乔 张宸菲 夏威威 朱震奇 王凯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54-5861,共8页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常用术式,然而,目前尚无研究证实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能否有效矫正超高龄(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脊柱局部后凸。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对超高龄骨质疏松性...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常用术式,然而,目前尚无研究证实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能否有效矫正超高龄(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脊柱局部后凸。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对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脊柱局部后凸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队列,收集患者住院及门诊随访资料,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高龄组(60-79岁,n=126)、超高龄组(≥80岁,n=52)。根据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折节段、有无术前椎体内裂隙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两组患者进行1:2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CT值、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术前椎体塌陷率、手术前后Cobb角、Cobb角恢复率、术后骨水泥距椎体前缘距离、骨水泥矢状位填充位置、骨水泥接触上下椎板、骨水泥距椎板距离、骨水泥分布评分、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15例患者完成匹配,其中高龄组71例、超高龄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比率、糖尿病比率、心血管疾病比率、骨折节段、术前椎体内裂隙征比率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超高龄组术后Cobb角低于高龄组(P<0.05),两组患者的腰椎CT值、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术前椎体塌陷率、术前Cobb角、Cobb角恢复率、术后骨水泥距椎体前缘距离、骨水泥矢状位填充位置、骨水泥接触上下椎板、骨水泥距椎板距离、骨水泥分布评分、骨水泥渗漏比率、椎体再骨折比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结果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能够有效矫正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脊柱局部后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 脊柱局部后凸 Cobb角 超高龄 倾向性评分匹配 队列研究 工程化骨材料
下载PDF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分布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修复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阿卜杜吾普尔·海比尔 库提鲁克·守克尔 +2 位作者 阿里木江·玉素甫 林航 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15-2022,共8页
背景:虽然研究表明,骨水泥的对称分布可以减少术后椎体再次骨折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但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的:探讨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提供有... 背景:虽然研究表明,骨水泥的对称分布可以减少术后椎体再次骨折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但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的:探讨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术后椎体再次骨折。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193例患者,根据术后骨水泥分布分为Ⅰ组(骨水泥不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n=59)、Ⅱ组(骨水泥只接触上端板或只接触下端板,n=80)和Ⅲ组(骨水泥同时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n=54)。对比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局部后凸角、损伤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等,记录所有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1)Ⅲ组患者术后1年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Ⅰ组和Ⅱ组损伤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总椎体骨折发生率高于Ⅲ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3)3组患者其余指标,包括骨水泥渗漏、腰痛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末次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局部凸角、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4)提示与骨水泥不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组和骨水泥只接触上端板或只接触下端板组相比,骨水泥同时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长期预后,而且骨水泥同时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能够明显降低损伤椎体及总椎体骨折发生率,医生术中应充分掌握骨水泥的弥散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从而有助于减少未来再发生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 骨水泥 骨水泥弥散 再次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李红桃 潘泓宇 +1 位作者 雷杨 肖常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89-3094,共6页
背景:椎弓根内骨水泥灌注联合椎体成形已被用于治疗Kummell病和椎弓根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但该手术方式对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邻近... 背景:椎弓根内骨水泥灌注联合椎体成形已被用于治疗Kummell病和椎弓根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但该手术方式对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邻近节段椎体以及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位已完成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L1)女性患者,并提取其术前及术后的CT文件,研究范围为T_(12)-L_(2)(包括伤椎、邻近椎体和椎间盘)。通过Mimics、SolidWorks和Geomagic等软件分别建立了术前、术后三维脊柱功能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在T_(12)上终板垂直方向加载500 N力矩和10 N·m旋转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方位,分析手术前后相邻节段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术前和术后脊柱功能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②通过计算得出,在模拟载荷下,术后T_(12)下终板应力分布更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减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L_(2)上终板应力分布更均匀且最大应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同样,术后T_(12)/L_(1)、L_(1)/L_(2)椎间盘应力分布也更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均显著减小(P<0.05);③因此,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相邻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并能够减小应力,最终降低术后再骨折风险以及显著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强化 骨质疏松性骨折 应力 有限元模型 骨水泥
下载PDF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胡万钧 李新春 甘发荣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接骨壮骨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解剖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康复进程(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OHP/Cr)、骨密度],统计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ALP、TRACP、OHP/Cr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OHP/Cr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伤椎Cobb角均减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恢复伤椎解剖学结构,增强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骨折 术后腰功能 康复进程 骨与破骨细胞活性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椎体成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泳 关天民 +5 位作者 慈元 朱晔 赵鹏 郑家法 杨涛 张光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12-4816,共5页
背景:如何提高椎体成形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是目前椎体成形治疗技术探索和改进的焦点之一。目的:探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在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 背景:如何提高椎体成形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是目前椎体成形治疗技术探索和改进的焦点之一。目的:探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在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脊柱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患者术前行腰椎128排CT扫描并获得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原始数据,Visual Volume软件构建脊柱压缩性骨折三维网络模型。运用全息影像眼镜将三维网络模型影像精确映射于真实世界,协助术者完成术前模拟、术前病情及治疗方案阐述,以及术中引导穿刺及骨水泥注射。结果与结论:①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辅助下可实现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精准穿刺,术后影像学检查示骨水泥充填良好、无明显渗漏,术后患者症状缓解良好,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②提示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有助于术者术前进行完善的手术设计、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效率;术中协助精准穿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副损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临床诊疗模式,在脊柱外科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精确医学 虚拟现实 骨水泥注射
下载PDF
对CT联合三维坐标穿刺导向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刘坤 胡昭华 +4 位作者 万恒 罗晓彬 陈绪广 陈华 程景波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讨CT联合三维坐标穿刺导向仪辅助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随机分为CT联合三维坐标穿刺... 目的探讨CT联合三维坐标穿刺导向仪辅助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随机分为CT联合三维坐标穿刺导向仪辅助组(观察组)15例和传统C臂透视组(对照组)15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单侧入路,若单侧穿刺针尖未越椎体中线、骨水泥未弥散至对侧,同时作对侧穿刺。比较两组工作套管建立时间、手术时长、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与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中线高度和Cobb角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骨水泥渗漏及需对侧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工作通道建立时间及手术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2.4±0.9)min vs.(11.6±3.5)min,(43.5±5.8)min vs.(54.2±5.0)min,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0.3)vs.(4.3±0.4)ml,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P>0.05);观察组需对侧手术率(0%)低于对照组(13.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1 d VAS评分[(2.0±0.5)分vs.(2.7±0.5)分]、ODI[(34.4±4.3)%vs.(52.7±6.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VAS、OD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 d椎体中线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三维坐标穿刺导向仪辅助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实现精准、快速穿刺,安全可靠,手术效果满意,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维坐标穿刺导向仪 后凸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童奕博 李明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1246,共6页
背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率较高,但其发生原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就... 背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率较高,但其发生原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江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由X射线片、MRI检查确诊为新发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行经皮椎体成形的患者210例,随访时间大于18个月。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折节段位置、骨折天数、骨折造成原因、是否伴有糖尿病、是否伴有肾脏甲状腺功能障碍、入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术后指标(椎体前缘恢复率、骨水泥弥散程度、骨水泥有无渗漏、是否使用骨材料、骨水泥单双侧注入方式、伤椎中柱术后恢复率、伤椎术后局部Cobb角)。根据术后邻近椎体是否再发骨折将其分为2组,A组(术后邻近椎体未再发骨折组)190例,B组(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组)20例。将术后伤椎邻近椎体有无再发骨折作为因变量,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指标等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后椎体前缘恢复率、骨水泥弥散程度、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性别、骨折时间、骨折造成方式、是否伴糖尿病或肾脏疾病或甲状腺疾病、初次椎体骨折节段位置、骨水泥注入方式、伤椎局部Cobb角度、伤椎中柱恢复率、骨组织的使用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椎体前缘恢复率、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提示年龄、术后椎体前缘恢复率、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而骨水泥弥散程度、伤椎局部Cobb角度等因素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之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邻近 再发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58
9
作者 张俊 何清义 +6 位作者 熊敏 余化龙 何宁 王志勇 刘志刚 曾云 陈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3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B组23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3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B组23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平均13个月的随访,A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75.95±5.11)%。B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94.74±4.05)%。临床疗效评定采用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WHO标准的疼痛缓解程度,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VP及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疗效优良、并发症少的优点。PKP组复位较好,可恢复病椎高度,但价格昂贵;PVP组操作更简便,疗效确实且价格便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术(pvp) 经皮后凸术(PKP)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宁飞鹏 陈博来 +5 位作者 林定坤 赵兵德 孔畅 郭玉海 张琥 唐汉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后凸 经皮 渗漏率 骨水泥 原因探讨 并发症 pvp 硬膜外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棒置入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0
11
作者 汪群 隋福革 +5 位作者 汪丽静 李恒 郭明峰 王强 王东军 田国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2716-2721,共6页
背景:胸腰椎骨折多采用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需要广泛剥离肌肉及软组织以显露骨性标志及植骨床,出血多、创伤大。目前脊柱微创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背景:胸腰椎骨折多采用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需要广泛剥离肌肉及软组织以显露骨性标志及植骨床,出血多、创伤大。目前脊柱微创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2年5月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收治的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分为2组,经皮微创组16例应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传统开放组16例采用传统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12-38个月,治疗后患者均恢复椎体高度并矫正椎体后凸畸形。与传统开放组比较,采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组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提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骨折 经皮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与术后疼痛、伤椎Cobb角、步态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友文 郑兴平 +1 位作者 曾建洪 陈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4494-4499,共6页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二者各有优缺点。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椎体成形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早中期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内江市东...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二者各有优缺点。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椎体成形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早中期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63例)与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52例),术中记录骨折椎体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及术后12周进行X射线片检查,测量伤椎Cobb角;术前、术后6周及术后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步态测试及疼痛评估,疼痛评估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研究得到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椎体后凸成形组的骨水泥用量多于椎体成形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低于椎体成形组(12.7%,28.8%,P<0.05);②与术前比较,椎体后凸成形组术后12周的伤椎Cobb角降低(P<0.05),椎体成形组无明显变化(P>0.05);椎体后凸成形组术后12周的伤椎Cobb角低于椎体成形组(P<0.05);③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与步行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椎体后凸成形组术后6周的疼痛情况与步行运动功能改善优于椎体成形组(P<0.05),术后12周两组疼痛情况与步行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后12周时,骨水泥渗漏组术后疼痛、伤椎Cobb角及步态参数与非骨水泥渗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相较于经皮椎体成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可在治疗后早期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步行运动功能,具有更好的骨折复位和镇痛效果,且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经皮后凸 经皮 骨质疏松性 压缩骨折 步态分析
下载PDF
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结合手法牵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英杰 赵刚 +2 位作者 李森 郑怀亮 赵鹏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3823-3827,共5页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椎体成形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目的:比较手法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9例骨...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椎体成形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目的:比较手法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本着知情同意、自愿入组的原则分为2组,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组38例采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经皮后凸椎体成形组21例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中央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央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手术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组患者手术费用显著低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组(P<0.05)。表明手法牵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体征均有显著疗效,并能节约手术费用,可以作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 经皮后凸 手法牵引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纬 施建党 +2 位作者 牛宁奎 张峻山 耿广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71-376,共6页
背景:针对肿瘤破坏导致的椎体骨折,进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单纯的放疗作用微小。近年来125I放射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原发或继发肿瘤并取得良好效果。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可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症状。目的:观... 背景:针对肿瘤破坏导致的椎体骨折,进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单纯的放疗作用微小。近年来125I放射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原发或继发肿瘤并取得良好效果。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可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症状。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入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治疗前均有顽固性背痛,CT提示有椎体骨质破坏。采用目测类比评分、WHO疼痛缓解标准、功能障碍指数来评估治疗后临床症状转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病椎高度变化。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 d、1个月及6个月。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24 h疼痛缓解,无神经损伤及压迫症状。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疼痛缓解情况、功能障碍指数、椎体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及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椎体高度变化与治疗后24 h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水泥向椎间隙、前纵韧带下渗漏各2例无临床症状。提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入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能迅速缓解肿瘤所致的疼痛,有效恢复病椎高度,并发症少,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水泥 经皮后凸 125I 脊柱转移瘤 经皮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涛 周章武 +1 位作者 周正新 徐盛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9期6920-6925,共6页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经皮 经皮后凸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邓忠良 谢维波 +3 位作者 任广军 陈富 黄朝梁 周言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特点和疗效。方法  8例 (13个椎体 )腰背痛患者 ,其中 7例 (12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例 (1椎 )椎体恶性肿瘤。在CT定位及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间断扫描调整穿刺针位置...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特点和疗效。方法  8例 (13个椎体 )腰背痛患者 ,其中 7例 (12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例 (1椎 )椎体恶性肿瘤。在CT定位及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间断扫描调整穿刺针位置及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记录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 ,术毕CT扫描了解骨水泥分布。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估 ,随访 2~ 5个月 (平均 4个月 )。结果  8例 (13个椎体均穿刺成功 ,骨水泥注射量 0 .5~ 2 .8ml,平均 (1.9±0 .6 )ml,手术时间每椎体 85~ 15 0min[平均 (118± 30 )min]。出现骨水泥少量椎管内硬膜外静脉内漏 1椎 ,无临床症状。止痛效果 8例有效 ,VAS术前 7.8± 1.1,术后 2 4h3.8± 1.3,与术前比较明显减轻 (P <0 .0 5 ) ,平均术后 4月随访VAS 2 .9± 1.8,显示疗效维持。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有明显止痛效果。CT引导下进行该手术具有穿刺准确的优点 ,但不能实时监测骨水泥注射情况和手术耗时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CT 骨水泥 pvp 疗效
下载PDF
国产药械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钢 丛永健 +4 位作者 谢宗贵 金鹏 李凡东 易玉海 张绪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 应用国产药械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 ,观察其疗效 ,探讨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方法  5 7例 89个病变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中应用国产药械。经前、后外侧入路、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 ,操作在X线透视或CT监测下进行 ... 目的 应用国产药械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 ,观察其疗效 ,探讨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方法  5 7例 89个病变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中应用国产药械。经前、后外侧入路、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 ,操作在X线透视或CT监测下进行 ,国产PMMA粉、液及对比剂比例为 3∶2∶1。手术前后CT检查对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血管瘤患者随访 5~ 2 4个月 ,转移瘤患者随访 7~ 12个月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穿刺成功率 10 0 %,术后CT检查显示PMMA填充病灶均在 5 0 %以上。 2 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与血管瘤组术后 3d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 :CR 19例 ,PR 3例 ,临床治疗有效率达 10 0 %。随访 5~ 2 4个月 ,未发现注射PMMA的椎体有新压缩出现 ;转移瘤组 91.4%(32 / 35 )的患者术后 7d内症状明显缓解 ,止痛效果在 6个月内为 74.3%(2 6 / 35 ) ,1年内为 5 6 .3%(18/ 32 )。未发生由于PMMA外溢出现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结论 应用国产药械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病变 临床应用 介入放射学 pvp技术
下载PDF
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在经皮椎体成形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振斌 涂来勇 +3 位作者 卡哈尔.艾肯木 楚戈 顾文飞 赵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81-3286,共6页
背景: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可能是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此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T1-L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7例,其中... 背景: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可能是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此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T1-L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7例,其中男28例,女49例,年龄55-86岁,均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依据治疗后CR、MRI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n=53)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良好,对照组(n=24)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组内治疗后2 d、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2天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的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的椎体塌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缓解,增大远期发生继发性椎体塌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水泥弥散 经皮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疗效 目测类比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9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党育 付中国 +1 位作者 张殿英 姜保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像学测量方法。[方法]随访2006年3月~2007年6月本科以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9例35椎,行术前后侧位X线片测量及数据分析。[结...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像学测量方法。[方法]随访2006年3月~2007年6月本科以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9例35椎,行术前后侧位X线片测量及数据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后骨折椎体中线M与后缘线P比值,骨折椎体中线M与下位椎体中线NM比值,及骨折椎体前缘线A与下位椎体中线NM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3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术后疼痛缓解明显,VAS评分为1.88±1.49;主观治疗满意度为90%;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显示无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术后下地站立时间为(14.65±15.71)d,支具保护时间为(56.00±23.23)d;局部麻醉耐受程度100%;1例出现无症状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结论]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术前后侧位X线片骨折椎体前缘线A及中线M与骨折椎体后缘线P及下位椎体中线NM的比值为有效的影像学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态学 并发症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陆军 张贵祥 +3 位作者 赵海涛 石梅 韩良辅 梁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良、恶性椎体病变中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探讨相关机理。方法:在CT定位下PVP治疗患者86例,采用疼痛调查表进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良性病变94.7%有效且长期效果稳定。转移瘤87...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良、恶性椎体病变中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探讨相关机理。方法:在CT定位下PVP治疗患者86例,采用疼痛调查表进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良性病变94.7%有效且长期效果稳定。转移瘤87.7%有效且3个月不变,4~6个月降到75.4%。发现19.8%有新骨形成或重新骨化现象。并发症少,轻微且易于处理。结论:PVP治疗椎体溶骨性或钙缺失性病变疗效好且稳定,良性优于恶性。PVP有抑制肿瘤生长及促进骨生成作用,机理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VP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层摄影术 经皮穿刺 疗效 并发症 康复 pvp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