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文锦 张树军 +3 位作者 彭伟 庄胤 崔巍 孙振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分别应用UBED和PEI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其中UBED组24例,PEID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及术后3 d、1月和6月功能。结果UBED组1例术中出现硬膜囊破裂,1例术后出现头痛;PEID组1例术后早期出现S1神经根支配区烧灼样疼痛。UBED组切口长度(32.6±3.9)mm大于PEID组(9.8±1.3)mm,P<0.05;灌洗液使用量(11.1±2.3)L大于PEID组(6.5±1.1)L,P<0.05;术后血清肌酸激酶(351.8±99.9)U/L高于PEID组(241.4±49.6)U/L,P<0.05;手术时间(91.5±14.8)min短于PEID组(130.4±13.8)min,P<0.05。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1月及6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患者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BED与PEID均为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且获得相似的疼痛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UBED术野开阔且操作空间更大,PEID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内下椎间盘切除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2
作者 花奔 花艮春 +5 位作者 段黄强 韦华桐 汤文杰 喻亮 王辉 康照利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44例LDH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功能改善情况,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腿痛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44例LDH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功能改善情况,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腿痛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术中不能耐受,在中转通道下行髓核摘除术(术后各项评价均予以剔除);其余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术中并发硬膜囊破裂,因破口较小,无神经嵌顿,故未予修补处理。术后2例腰腿痛症状较术前缓解不明显,均行开窗减压术后完全恢复。术后4例仍有下肢疼痛、麻木症状,予以双氯芬酸钠、甲钴胺等药物治疗2周后症状减轻,无需再次手术。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疼痛VAS评分、JOA评分:术后3 d、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各评分均越来越优(P<0.05)。末次随访时,39例腰痛、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恢复正常,下床活动无明显异常;4例皮肤感觉恢复较差,下床活动有麻木感;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优27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5%。结论采用PEID治疗LDH疗效确切、神经根减压彻底、患者疼痛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5
3
作者 聂鸿飞 曾建成 +5 位作者 宋跃明 王贤帝 陈果 李柱海 蒋虎山 孔清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比较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PEID组与PETD组,各30例,分别采用PEID与PET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突出类型、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残障指数(ODI)评定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突出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的手术时间为65.0±14.9min,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为3.0±1.1次,术后卧床时间为6.5±1.1h,住院时间为4.8±1.1d;PETD组分别为86.0±15.4min,37.5±7.5次,5.0±1.1h,4.6±1.2d,PEI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PETD组(P〈0.01),两组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术后并发神经根痛2例,复发1例;PETD组术后并发神经根痛1例,无复发病例;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随访27.2±3.7个月,PETD组随访28.2±3.9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术前VAS、ODI分别为7.90±1.42分、(59.0±16.0)%,末次随访分别为2.20±1.37分、(20.4±7.7)%;PETD组术前VAS、ODI分别为7.60±1.40分、(60.1±13.7)%,末次随访分别为2.30±1.02分、(22.0±9.1)%。每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术前、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PEID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PETD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0%,两组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近期疗效与PETD相当,但PEID具有穿刺定位快、手术时间短、术中放射线暴露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下椎间盘切除 经皮 经皮 微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潘文明 张伟 +3 位作者 邱军 杨金华 黄开 张涛 《交通医学》 2022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内窥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PETD组25例,PEID组27例,比较两... 目的:探究经皮内窥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PETD组25例,PEID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腰椎功能评估临床疗效。结果:5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4个月。PETD组手术时间为92.3±15.1 min、术中透视次数34.6±5.5次,分别多于PEID组的65.3±9.2 min和4.1±1.1次;术后卧床时间5.3±1.9 h、住院时间4.9±1.5 d,分别少于PEID组的16.9±5.6 h和6.4±2.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PETD组分别为3.9±1.2分、7.2±1.1分和59.6±7.3分,PEID组分别为3.6±1.1分、6.9±1.4分和62.2±6.9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PETD组分别为2.3±0.9分,3.1±1.2分和24.5±5.1分,PEID组分别为2.7±1.1分、2.8±1.1分和25.9±4.3分,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PETD组分别为1.8±0.8分、1.9±0.7分和13.4±4.3分,PEID组分别为1.7±0.5分、1.8±0.6分和14.8±4.1分,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优良率为88.0%,PEID组优良率为9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PEID组有2例术后仍有轻度患侧下肢痛,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PETD组有1例术后患侧下肢麻痛伴跖曲肌力下降,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PETD及PEID均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椎间盘突出类型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下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随访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白晶晶 王向阳 刘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组(PETD治疗)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组(PEID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随访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 d、3个月、6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PEID组的ODI评分低于PETD组(P<0.05);术后3个月,PEID组的VAS评分高于PETD组(P<0.05)。PETD组的随访复发率高于PEID组(P<0.05)。复发组的体质指数(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ETD、PEID两种入路治疗ULDH均有效,且PEID效果更优;高BMI、饮酒、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盘切除 经皮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天阳 张郡 刘钦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伴有钙化的腰5骶1(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15例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伴有钙化的腰5骶1(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15例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1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改良Macnab评分显示优良率为86.67%;术后复查影像学可见术前患者的椎间盘钙化区域均被有效地清除,神经根减压良好,无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EID结合内镜下可变向动力系统能够有效治疗伴有钙化的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康复时间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钙化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建邦 俞胜宝 +1 位作者 汪颖峰 黄定安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_(5)~S_(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41例L_(5)~S_(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_(5)~S_(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41例L_(5)~S_(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5~98(76.50±20.16) min,住院时间2~9(5.07±2.93) d。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6.50±3.35)个月。术后24 h及3、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ODI均明显优于术前(P <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3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68%(38/41)。结论采用PEID治疗L5~S1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盘切除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患者苏醒期强直痉挛2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珠 朱利君 陈跃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1期81-82,共2页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lumbar decompression,PEID)作为近年兴起的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本次研究总结2例比较罕见的PEID患者苏醒期发生强直痉挛,总结其临...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lumbar decompression,PEID)作为近年兴起的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本次研究总结2例比较罕见的PEID患者苏醒期发生强直痉挛,总结其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手术的认识和更好地围术期管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经皮 期管理 椎间盘突出症 苏醒期 微创技 ENDOSCOPIC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坚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在该院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有80例,其中经椎板间入路... 目的对比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在该院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有80例,其中经椎板间入路为20例,椎间孔入路60例,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作为A组(n=20),随机抽取经椎间孔入路20例,作为B组(n=2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优良率为95.00%,B组为9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548>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在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中疗效相当,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并发症相似,但适应症不同,椎间孔入路是经典,椎板间入路是必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皮 内窥下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自由肌电图监测在脊柱内镜下经维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红 崔志明 +6 位作者 徐冠华 朱小建 陈黎敏 顾婷婷 保国锋 孙郁雨 陈佳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 :探讨自由肌电图监测在全麻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共86例接受全麻下PEID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自由肌电图监测在全麻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共86例接受全麻下PEID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62例,女24例;年龄平均41.2±8.1岁(23~64岁)。所有患者术中持续应用自由肌电图进行神经根功能监测,观察肌电图波形、峰值和运动单元数量。如果出现任何形式的肌电反应,均提示神经根受到一定激惹,而连续爆发性肌电反应则提示神经根受到持续的牵拉或者压迫。若手术结束时仍有明显异常的肌电反应存在,则预测为神经根损伤,并与术后患者症状比较。结果:术中在触碰、推挤及牵拉神经根时,相应的自由肌电图监测均出现肌电反应,记录阳性率为100%。共有79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6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神经灼性疼痛症状,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和麻木加重。以上患者中有1例术中出现明显肌电反应,手术结束时为正常,术后出现明显下肢神经灼性疼痛,假阴性预测率1.16%;有2例手术结束时肌电图监测仍有明显异常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未有明显神经痛,假阳性预测率2.32%。结论:自由肌电图监测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全麻下PEID手术中神经根干扰情况,从而起到减少神经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肌电图 经皮镜下路腰椎间盘切除 全身麻醉 中监测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凯 杨斐 +2 位作者 祁建华 吴昊阳 陈日高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31例重度脱垂型LDH患者。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采用PEID治疗31例重度脱垂型LDH患者。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62~99(73.39±9.50)min,住院时间2~6(3.71±1.01)d。5例术后出现下肢皮肤痛觉过敏,均口服甲钴胺片4周后症状消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1。腰、腿痛VAS评分:术后3、12、24个月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ODI评分:术后3、12、24个月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2、24个月均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28/31。结论采用PEID治疗重度脱垂型LDH,患者术后腰腿痛缓解明显,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盘切除 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76-178,共3页
目的评价椎板间入路的完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下肢VAS和腰椎JOA评分。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 目的评价椎板间入路的完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下肢VAS和腰椎JOA评分。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发2例,再次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所有病人术后3 d、6个月、12个月下肢VAS和腰椎JOA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 经皮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疼痛程度及ODI评分的影响
13
作者 王仲伟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病人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 目的:研究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病人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预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mo、3moODI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mo、3mo,两组ODI、V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2.00%)高于对照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腰椎侧隐窝狭窄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能进一步改善术后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狭窄症 经皮路内镜下管减压 疼痛程度 ODI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永胜 陈明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不同入路方式在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90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根据抽签法等分为观察组(经椎间板间隙入路)和对照组(经...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不同入路方式在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90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根据抽签法等分为观察组(经椎间板间隙入路)和对照组(经侧路椎间孔入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透视次数明显少(P<0.05);两组的手术用时、术后半年内复发次数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的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JOA)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手术后,两组的ODI、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经侧路椎间孔、经椎间板间隙入路方式对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确切疗效,均改善了患者的腰椎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等,故而在手术的选择上,应当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等,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路 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镜下椎间盘切除 功能障碍指数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9
15
作者 姜宇 袁磊 +7 位作者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46例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行TLIF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31例(PETD组),初次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5例(PEID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PETD组翻修术中出血量(239.7±91.8)ml,PEID组(235.3±47.9)ml;PETD组翻修术后引流量(483.4±248.0)ml,PEID组(342.7±99.0)ml。翻修手术时5例发生脑脊液漏,均发生在PETD组。PETD组7例(22.6%)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加重,PEID组仅2例(13.3%)。46例术后随访(34.8±9.2)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再次翻修手术,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PEID、PETD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93.5%(29/31)。结论TLIF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盘切除 孔腰融合 经皮椎间盘切除 经皮椎间盘切除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翻修手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颜廷振 吕超亮 +2 位作者 魏彦春 牛士贞 孙国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有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孔镜组采用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开窗组采用经典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一般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患肢疼痛及腰部疼痛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通过MRI观察术后椎旁肌残存率。结果:PEID组及FD组皮肤切口长度分别为(0.7±0.1) cm和(5.0±1.8) cm,出血量分别为(8.0±3.0) ml和(62.0±50.5) ml,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 d和(11.0±2.5) d,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0±0.5) d和(3.0±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1年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及FD组术后24 h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99±0.32和5.44±1.31,术后1年分别为1.56±0.60和3.05±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肌酸激酶术后24、48 h较PEID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PEID及FD组Macnab优良率分别93%和95%。通过MRI观察,PEID组术后1年椎旁多裂肌残存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均安全可靠,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椎旁肌保护、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上,椎间孔镜更具优势,更符合微创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摘除 经皮内窥椎间盘切除 开窗髓核摘除
下载PDF
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经皮全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红升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椎板间或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 5-S 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将60例L 5-S 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椎板间或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 5-S 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将60例L 5-S 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另一组接受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根据ODI指数、VA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随访,平均25.3个月(22~34个月)。PEID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9.3±16.8)min,术中X线照射次数为(6.5±1.7)次;PETD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3.6±18.2)min,术中X线照射次数为(21.8±3.9)次。PEID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均显著短于PET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指数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两组手术满意率分别为PEID组93.3%和PETD组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L 5-S 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PEID技术可以避免髂嵴的遮挡,穿刺定位更快,手术时间更短,术中X线照射更少;而PETD技术则要求更高的穿刺定位技巧和更多的术中放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龙 代益博 +2 位作者 孙英杰 胥世凡 石新成 《交通医学》 2023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效果。方法:L5/S1 LDH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PETD治疗,观察组行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分别为64.39±11.23 min、176.98±25.35 mL和4.95±0.98次,低于对照组的82.39±13.88 min、201.70±36.90 mL和18.32±4.8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VAS、JOA、ODI评分分别为6.69±2.74分、11.38±0.90分和63.90±4.91分,对照组分别为6.79±2.59分、11.44±1.00分和63.74±4.95分,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VAS、JOA、ODI评分分别为2.38±0.94分、26.75±1.89分和22.68±3.21分,对照组分别为2.43±1.03分、26.67±1.81分和22.65±3.21分,两组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为7.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与PEID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但PEID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MRI定量参数、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鹏 张淋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5期69-72,13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高髂嵴连线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及对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参数、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髂嵴连线L_(5)~S_(1) L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高髂嵴连线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及对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参数、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髂嵴连线L_(5)~S_(1) L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行PELD治疗,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组(43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组(43例,椎板间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住院时间、腰椎功能、腰部疼痛情况、MRI定量参数、腰椎生物力学指标、神经根Pfirrmann分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椎间孔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椎板间组,C形臂机透视次数多于椎板间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评分均高于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纤维环(AF)区、髓核(NP)区的Tlrho值、T_(2)值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的腰椎前屈、后伸、侧屈运动范围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神经根Pfirrmann分级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PELD治疗高髂嵴连线L_(5)~S_(1) LDH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MRI定量参数、腰椎生物力学,其中椎板间入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C形臂机透视次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盘切除 磁共振成像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6期2014-20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板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板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板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应用经皮椎间板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可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管狭窄症 经皮路内镜下管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