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与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李冬月 苏庆军 +2 位作者 张希诺 陶鲁铭 海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内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UBE组39例,PELD组4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减少值、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进行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12个月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出血量较PELD组多(P<0.05),但血红蛋白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硬膜囊面积较术前均显著增大(P<0.05),UBE组较PELD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UBE与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UBE较PELD出血量略多,但术中透视次数少,硬膜囊面积的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技术 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 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2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结合康复训练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3
作者 祁燕霞 李静 赵广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方案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并...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方案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者后外侧融合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采取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术后2 w、术后4 w、术后8 w患者疼痛评分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对比术前及术后4 w、术后8 w患者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 w、术后4 w、术后8 w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术前两组的JO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 w与术后8 w试验组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的手术治疗满意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能缓解疼痛,改善手术情况,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建国 廖文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4±5.3岁(61~75岁);给予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66.9±5.3岁(62~77岁),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术后收集两组数据,在不同角速度(60°/s和120°/s)下检测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包括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及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以投影栅轮廓法检测脊柱对称性,包括旋转角(RA)、侧弯角(M)及侧屈角比(LR);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F/E[(72.16±20.17)%]、PT(86.54±15.39Nm)和AP(43.27±15.68W)较术前[(86.59±23.46)%、72.10±16.39Nm和28.41±16.34W]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79.64±21.40)%、80.14±15.64Nm和37.69±14.38W]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A、M及LR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分别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ODI值均降低,且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对照组MacNab标准优良率分别为67.69%和72.31%,观察组分别为87.69%和9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在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恢复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疗效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贵生 董宪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9期3102-3103,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观...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8周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功能障碍问卷表(ODI)指数,以及JOA(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3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VAS、ODI均低于对照组、JOA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周两组间VAS、ODI评分、JO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相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能够更快地改善症状、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火生 龚国华 严福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指标情况,利用c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当,但术后1周(4.16±1.28)及1月(3.87±1.29)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半年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总体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该手术可达到微创、安全性高,并发症低,适应证广,患者康复快,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继发性腰管狭窄症 VAS评分及ODI评分 患者 安全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凯 杨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观察两组患者的改良Macnab效果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0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acnab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提高患者腰椎功能优良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颜华儒 王灏 +4 位作者 王延军 姚永锋 马民亮 刘刚 张永宁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脊柱对称性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后旋转角、侧弯角和侧屈角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旋转角、侧弯角和侧屈角比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LDH患者不仅可以保障脊柱术后对称性的恢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脊柱对称性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清泉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60例继发性LSS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0)、研究组(n=30),分别予以传统开放手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60例继发性LSS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0)、研究组(n=30),分别予以传统开放手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8、31.952、10.209、6.966,P<0.05);研究组术后ODI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1,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略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8,P=0.129)。结论以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LSS,能够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及功能障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继发性 管狭窄症 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赵天富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7期72-73,共2页
目的:本文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00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椎板开窗... 目的:本文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00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研究组使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术后疼痛感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背部屈伸比、前降力矩、平均功率等指标在60°/s以及120°/s下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脊柱对称性评分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和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数量:1例(2.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数量:8例(16.00%)。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数量低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为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干预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应当在实际的治疗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高龄 盘突出症
下载PDF
低浓度腰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义军 龚福太 +4 位作者 郑宇 孙晴 王向阳 祝志强 李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0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腰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低浓度腰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共120个椎间隙),患者术前均存在腰腿痛症状,影像检查证实为单... 目的探讨低浓度腰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低浓度腰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共120个椎间隙),患者术前均存在腰腿痛症状,影像检查证实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应用0.18%罗哌卡因5 mL腰麻下行椎间孔成形及髓核摘除术。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析术后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8.1±10.0)min,术中出血量约30 mL。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1 d、3个月、6个月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5%。结论低浓度腰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术在摘除突出髓核的同时,能够充分对椎间孔进行扩大、减压,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 盘突出症 盘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天蔚 姚琦 李志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n=45)和UBE组(n=49)。开放组...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n=45)和UBE组(n=49)。开放组患者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UBE组患者行UB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背部屈伸比、前降力距、平均功率),并根据腰腿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开放组比较,UBE组患者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量少(P<0.05),术后输血率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UBE组腰背屈伸比低于开放组(P<0.05);前降力距和平均功率高于开放组(P<0.05)。术后12个月,UBE组患者ODI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UBE技术治疗LDH患者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生物力学性能和腰椎功能,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板开窗盘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13
作者 彭如辉 周德春 +1 位作者 吴庆鸣 杨忠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予传统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余28例予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予传统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余28例予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其手术情况、临床疗效、腰椎功能和腰痛评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手术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减小(t=6.176、8.885、18.670,P<0.05)。术后6个月时,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86%(19/28),观察组为85.71%(2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1 d及6个月时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椎板间开窗减压术相比,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进一步修复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的腰痛程度,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老年人 开窗减压术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