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陇豫 康晓乐 +1 位作者 任敬佩 贾治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259例,纳入优良组,疗效可和差的患者51例,纳入非优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随访1年,疗效优良259例,优良率为83.55%。与优良组比较,非优良组年龄>50岁、腰腿痛、病程>1年、侧隐窝狭窄、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工作模式(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Ⅲ级至Ⅳ级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022,95%CI:1.006~1.038)、腰腿痛(OR=1.059,95%CI:1.036~1.081)、侧隐窝狭窄(OR=1.069,95%CI:1.020~1.120)、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OR=1.064,95%CI:1.025~1.104),是导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经PTED治疗后随访1年,疗效优良率为83.55%,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50岁、腰腿痛、侧隐窝狭窄和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盘切除术 疗效 LOGISTIC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杨奇峰 谭洪宇 张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46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1 d和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1m和术后3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3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经孔腰融合术 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3
作者 刘磊 武建运 +1 位作者 张成亮 朱宝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PTED治疗5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115(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PTED治疗5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115(68.2±23.8)min,术中透视4~16(10.5±3.1)次,住院时间3~8(5.4±1.1)d。均未发生定位不准、呼吸道梗阻、心脏骤停、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轻度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1个月复发,均经相应处理后痊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5(28.6±2.8)个月。排除1例复发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患者,53例术后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以上3项指标术后3、12、24个月均较术后1 d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盘切除术 盘突出症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朋 周献伟 李帅垒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治疗LDH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盘切除术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 盘突出症 功能 创伤应激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探讨
5
作者 章允志 张向荣 +1 位作者 崔荣波 庞卫祥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LDH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小切口手术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LDH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小切口手术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椎间盘切除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比较显著提高(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术后VAS评分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腰椎功能方面,两张术后JOA评分显著提高,ODI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提高程度、ODI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与对照组20.5%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治疗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手术创伤小,可降低患者疼痛,对腰椎功能进行改善,且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后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PELD 盘突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陆宣宇 袁硕 +3 位作者 藏磊 梅语奇 范宁 杜鹏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45例改良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治疗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45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ASDi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BP)和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P)以及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12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的临床结果。根据改良MacNab评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的VAS-BP、VAS-LP及OD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1),88.89%(40/45)的患者在最终随访时的改良MacNab评分为优或良。患者在术后即刻观察到临床症状改善,临床评分在术后随访期间保持稳定。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TED是治疗邻近节段病变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下盘切除术 邻近节段退变 盘突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经验总结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海润 李中实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5期877-878,8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脱...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脱垂型LDH患者,男49例,女35例;年龄(54.12±5.91)岁;L_(3-4)18例,L_(4-5)38例,L_(5)-S_(1)28例;髓核脱出位置Lee分型:Ⅰ型5例,Ⅱ型24例,Ⅲ型41例,Ⅳ型14例;均采用PELD术治疗,根据髓核脱出位置调整穿刺路径、骨质磨除范围等,记录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评估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64.52±9.12)min,住院天数(5.44±0.81)d;术后残留症状2例,复发1例;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2个月时手术优良率为96.43%。结论PELD术治疗脱垂型LDH创伤小、恢复快,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对脱垂程度较重的Ⅰ型、Ⅳ型患者仍具有一定的手术难度,可通过调整穿刺路径、骨质磨除范围等以成功摘除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盘摘除术 脱垂型腰盘突出症 Lee分型
下载PDF
揿针联合床上功能锻炼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佩 苏国义 +3 位作者 胡天宏 赖培茜 陈少华 林定坤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60-165,共6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床上功能锻炼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PELD)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PELD治疗的DL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和床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床上功能锻炼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PELD)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PELD治疗的DL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和床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生活质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骶部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比较2组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EMG、MPF、M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护理依从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床上功能锻炼治疗DLSS行PELD术后患者,有利于减轻腰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并可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改善腰骶部多裂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 揿针 床上功能锻炼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丁磊 张亚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1期61-64,共4页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形式分为参照组和实践组,每组25例。参照组实施小切口手术...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形式分为参照组和实践组,每组25例。参照组实施小切口手术,实践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分析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实践组手术平均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椎间盘切除量、下床活动平均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前,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量表、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参照组的JOA、ODI、VA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2.0%,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4,P<0.05)。结论 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指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终板炎及外周血CXCL10、MMP-1水平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陈民 孙春汉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终板炎及外周血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水平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 目的:探究终板炎及外周血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水平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80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组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8个月随访,通过核磁共振影像学结果分为未复发组(n=96)与复发组(n=84)。观察两组术前、术后8个月CXCL10、MM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水平变化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分析外周血CXCL10、MMP-1水平及终板炎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术前两组CXCL10、MMP-1、TNF-α、CXCR3水平及终板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复发组的CXCL10、MMP-1、TNF-α、CXCR3水平及终板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术前,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未复发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复发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复发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终板炎、外周血CXCL10、MMP-1水平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终板炎、外周血CXCL10和MMP-1水平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呈现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炎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基质金属蛋白酶1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相关性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林 陈华荣 +1 位作者 周致能 黄忠福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7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7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和试验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7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和试验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腰椎功能,改善生命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疼痛程度 功能 复发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不佳的风险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家华 路友群 +1 位作者 薛刚 付锐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04-607,610,共5页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恢复不佳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PTE...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恢复不佳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PTED手术的157例老年LDH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下腰痛评分分为恢复良好组(n=117例)和恢复不佳组(n=4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恢复不佳的影响因素,运用R软件构建老年LDH患者PTED术后恢复不佳的列线图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两组年龄、病程、BMI≥24 kg/m^(2)、伴骨质疏松、伴纤维环破裂、Pfirrmann分级、疼痛表现、糖尿病史等资料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532),病程≥1年(OR=2.682)、疼痛表现(OR=2.733),Pfirrmann分级≥Ⅲ级(OR=2.484),合并糖尿病(OR=4.010)是老年LDH患者PTED术后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其一致性指数为0.817,且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对预测LDH患者PTED治疗术后恢复不佳的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年龄、病程、Pfirrmann分级、糖尿病史、疼痛表现与老年LDH患者PTED治疗术后恢复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评估该类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技术 盘突出症 术后恢复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JOA评分,降低术中出血量、ODI评分、VAS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效果优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腰融合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复发性腰盘突出症 JOA评分 ODI评分 VA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瑞堂 莫似环 +3 位作者 黄冲 覃琼瑶 刁百新 黄延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传统开窗椎板减压术,B组采用P...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传统开窗椎板减压术,B组采用PELD。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的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B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A组的75.00%(χ^(2)=4.50,P=0.034);术后6个月内,A组仅有1例18岁的女性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发,B组无复发病例,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的ODI、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B组的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PELD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症状、腰椎功能都能较好改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开窗板减压术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镇痛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阳婷婷 宋珂珂 +1 位作者 汪博 王韶双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PB组(试验...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PB组(试验组)和对照组。ESPB组(n=30)采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对照组(n=28)单纯应用关节突关节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椎间孔成形期及纤维环操作期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术中追加舒芬太尼患者人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术前及术后第6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ESPB组在椎间孔成形期的平均NRS评分及峰值NRS评分、纤维环操作期平均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中追加舒芬太尼人数显著多于ESP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6周ODI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一过性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情况。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ESPB组(P<0.05)。结论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术中的镇痛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镇痛 盘突出症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世彬 高慧珊 +3 位作者 黄浩然 王宾 周政纲 李亮 《骨科》 CAS 2023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采用PELD治疗单节段LDH的48例病人,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导板组24例...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采用PELD治疗单节段LDH的48例病人,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导板组24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下穿刺行PELD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单纯PEL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价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病人随访(9.33±1.24)个月(7~12个月)。导板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在术后1天、1周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时间段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D打印导板辅助PELD治疗单节段LDH,手术效果确切,明显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手术创伤及辐射伤害,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术后短期内疼痛的缓解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导板 孔镜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盘切除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思滨 张睿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4期3429-3431,共3页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后心理弹性水平,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统计...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后心理弹性水平,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统计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调查并对比病人相关资料差异,进一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PTED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估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PTED术后心理弹性评分(56.60±6.75)分;不同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以及希望水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以及希望水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PTED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PTED术后心理弹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以及希望水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PTED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心理弹性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腾飞 张宇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16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16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E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与MED治疗LDH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可降低围术期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ME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 后路腰盘切除术 疼痛程度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其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24-326,共3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1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且已完成12 m随访。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并收集所...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1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且已完成12 m随访。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负重时间及肥胖情况,分析LDH患者PTED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2 m内,100例LDH患者经PTED治疗后复发16例,复发率为16.00%;复发组患者过早负重、肥胖以及腰腿痛并存占比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过早负重、肥胖以及腰腿痛并存是LDH患者PTED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PTED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可能为过早负重、肥胖以及腰腿痛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盘切除术 过早负重 肥胖
下载PDF
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恐动症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
作者 张晓玲 李莉 潘明月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2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制订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82例LDH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程...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并依据风险因素制订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82例LDH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费用支付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工作状况、术后3 d疼痛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术后7 d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度[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因素对术后恐动症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本组82例LDH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发生恐动症39例(4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H病程≥2年、术后3 d NRS评分≥5分、手术时间≥80 min、术后7 d GSES评分≤2分、术后7 d SSRS评分≤20分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LDH患者及时进行疼痛管理,以提高其自我效能,完善社会支持度,密切关注病程较长患者的术后情况,避免术后发生恐动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 恐动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