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并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通过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中...目的:分析并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通过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3日。收集关于经皮椎间孔镜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后有32篇相关研究被纳入此次荟萃分析。荟萃分析结果表明,2组术后住院时间、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更加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低于对照组的15.39%(P<0.0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此外,该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低于对照组的15.39%(P<0.0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此外,该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