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4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广忠 林婷 +1 位作者 刘高 张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桡动脉穿刺PCI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PCI手术。比较两组一次穿刺和手术的成功率、临床相关指标、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穿刺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压迫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PCI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有较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能显著缩短术后压迫止血时间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肾功能不全 远端桡动脉穿刺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罗学楚 王国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比较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开展研究,总病例210例,按照介入治疗采取穿刺方式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105例。桡... 目的 比较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开展研究,总病例210例,按照介入治疗采取穿刺方式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105例。桡动脉组经皮行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组经皮行股动脉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指标、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穿刺指标对比:桡动脉组的平均穿刺次数更低,穿刺成功时间更长,鞘管植入时间和出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手术情况对比:桡动脉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高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恢复情况对比:桡动脉组术后第1 d、3 d的VA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桡动脉组(3.81%)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均可作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手段,相较而言,经皮桡动脉穿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更具优势,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鞘管植入时间和出血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龄 介入治疗 经皮桡动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
下载PDF
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关系
3
作者 张剑波 史琦玉 +1 位作者 胡亚民 李晓红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就诊并完成PCI且门诊随访的2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就诊并完成PCI且门诊随访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为血小板低反应组(100例)和血小板高反应组(120例),并根据患者PCI后12个月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41例)和未出血组(179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三者联合对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PCI后12个月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PCI后12个月,血小板低反应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00%,明显高于血小板高反应组的4.17%(P<0.05);血小板低反应组的轻微出血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血小板高反应组的5.00%(P<0.05)。出血组DAPT评分明显低于未出血组(P<0.05),PRECISE-DAPT评分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出血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95%CI(0.777,0.879)],0.641[95%CI(0.574,0.705)],0.891[95%CI(0.842,0.929)],0.949[95%CI(0.911,0.974)],对应的特异度分别为70.39%,77.09%,69.83%,86.59%,灵敏度分别为87.80%,48.78%,90.24%,9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道溃疡史、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是PCI后12个月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DAPT评分每降低1分,增加10分的权重;PRECISE-DAPT评分每增加5分,增加5.2分的权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每增加2分,增加10分的权重;有消化道溃疡史增加19.8分的权重。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H-L检验结果为χ^(2)=7.541,P=0.563,模型有良好的校准度;Calibration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出血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间的一致性良好,AUC为0.908[95%CI(0.845,0.970)],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氯吡格雷血小板低反应性可影响PCI后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出血事件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 经皮冠脉介入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事件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周吕桢 李清 蔺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行PCI的2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未行...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行PCI的2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未行检查,n=115)、B组(CYP2C19基因检测,n=95)、C组(CYP2C19联合TEG检测,n=60)。其中A组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B组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是否敏感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C组根据基因检测及TEG检测结果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PCI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CE总发生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MACE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弹力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CYP2C19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经皮穿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成顺 成瑞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137-3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患者经皮穿刺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室重构(VR)的关系。方法连续回顾327例STEMI行PCI的患者,入院和24 h后采集血液标本并检测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患者经皮穿刺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室重构(VR)的关系。方法连续回顾327例STEMI行PCI的患者,入院和24 h后采集血液标本并检测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红蛋白(Hb)和其他包括CK-MB质量的生化指标。入院和心梗后6个月检测心电图。按有无VR将患者分为2组:VR组(87例)和非VR组(240例)。结果与非VR组比较,VR组患者NLR、峰值CK-MB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LR升高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VR的独立风险因素(OR=1.836,95%CI:1.425~4.239,P〈0.01)。结论 NLR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有用的预测指标,临床应加强对基础NLR升高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肌梗塞 心室重构 经皮穿刺冠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同穿刺点压迫时间对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黄红燕 聂伟琳 +3 位作者 程晔 方弘 戴晓芬 苏素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为术后桡动脉穿刺口压迫4、5、6 h。比较三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穿刺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h组疼痛评分低于5 h组、6 h组(P<0.001),5 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6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三组穿刺部位不同压迫时间对出血、血肿、水疱、迷走神经反射、前臂肿胀程度等并发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行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为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桡动脉穿刺 穿刺点压迫时间 疼痛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继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41例(射频热凝组),联合经... 目的探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41例(射频热凝组),联合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术41例(联合介入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VAS、JOA、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2组患者的VAS、JOA、ODI评分均逐渐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联合介入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射频热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比较,联合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术治疗LDH,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其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 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治疗
下载PDF
动脉介入治疗联合经皮穿刺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石大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0-0143,共4页
对动脉介入治疗联合经皮穿刺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简单探讨。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32名肝癌病人,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个治疗组,每组66例。在传统治疗组中,传统治疗组仅行股动脉插管,而在动脉组同时应用经皮穿刺的微波凝固消融。... 对动脉介入治疗联合经皮穿刺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简单探讨。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32名肝癌病人,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个治疗组,每组66例。在传统治疗组中,传统治疗组仅行股动脉插管,而在动脉组同时应用经皮穿刺的微波凝固消融。在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康复状况进行对比,并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静脉给药后,肝癌病灶缩小,总有效率为81.82%(54/66),比传统治疗组的63.64%有所提高。经静脉给药后,CR+PR得分明显增加,28例提高了44.4%的生存质量,较常规疗法的30.2%有显著提高。另外,治疗组骨髓抑制的总发生率为43.94%,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肝肿瘤手术中,采用经皮针刺技术进行手术,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稳定病情。此次研究将为肝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介入 经皮穿刺 消融治疗 肝脏肿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白九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9-072,共4页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溶栓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心肌损伤因子及心功能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溶栓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心肌损伤因子及心功能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较为突然,急诊在快速接治过程中,运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进行急救,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心肌损伤,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全面护理模式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影响
10
作者 陈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64-0067,共4页
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模式,探讨该护理模式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跨度为1年,即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合计84例,据其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为1-84号,42例单数... 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模式,探讨该护理模式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跨度为1年,即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合计84例,据其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为1-84号,42例单数编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42例双数编号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相同治疗方式下,护理方法存在差异性,分别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就2种护理模式产生的临床效果差异作对照研究。结果 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护理进程中逐渐发生变化,至护理结束时,各项评分均上升,2组对比差异化较大(P<0.05);相较之下,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效果等更为认可,体现为更高的护理满意度(97.62%),2组对比差异化较大(P<0.05);观察组取得更为理想的预后,体现在更低的并发症率(4.76%),2组对比差异化较大(P<0.05)。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而言更具应用价值,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发症被有效控制,患者的护理体验更优质,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模式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饶大勇 顾晓舟 +1 位作者 魏叶 唐科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左心衰竭(L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泗洪分金亭医院心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CS伴L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导管介...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左心衰竭(L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泗洪分金亭医院心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CS伴L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导管介入手术,观察组采用PCI。对比两组疗效及左心室功能。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VPWTd、LVEDd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在ACS伴L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并可有效改善其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左心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价
12
作者 钏锦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1-2023.08;限定人数:心肌梗死患者95例。一组50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一组45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常规治疗。比较... 分析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1-2023.08;限定人数:心肌梗死患者95例。一组50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一组45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治疗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滞剂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观察分析
13
作者 黄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32-0135,共4页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个体化抗血小板),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聚焦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个体化抗血小板),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聚焦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观察分析。结果 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在抗血小板聚集上显著优于常规治疗,试验组的抗血小板聚集率(75.4±6.2)明显优于对照组(60.2±5.8)。再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上,试验组发生率(7.2%±1.5%)显著低于对照组(15.8%±2.3%)。在出血事件方面,试验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5.2%±1.2%)较对照组(9.6%±1.8%)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减少出血风险方面具体显著优势。这为未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提供了更为细致化和针对性的治疗策略。然而,随着个体化治疗的推广,仍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经济效益,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NRS评分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崔涛 刘浩 +2 位作者 张博妍 赵培 张蕊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0期33-36,共4页
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中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路径对患者术后NRS评分、手术安全性的影响。选取96例入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中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路径对患者术后NRS评分、手术安全性的影响。选取96例入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47)行近端桡动脉穿刺,试验组(n=49)行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操作指标、N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术后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 h、3h、5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方法的应用,可积极降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桡动脉穿刺操作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缩短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 冠脉介入治疗 NRS 临床并发症
下载PDF
探讨经皮穿刺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夏充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主动脉夹层病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经皮穿刺介入腔内覆膜支架的效果。方法 纳入了7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数据探讨,选取时间从2023年的1月份开始,然后到2023年12月份结束,在分组中使用抽签法,每组35例,在研究组临床治疗中使用经皮穿... 分析主动脉夹层病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经皮穿刺介入腔内覆膜支架的效果。方法 纳入了7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数据探讨,选取时间从2023年的1月份开始,然后到2023年12月份结束,在分组中使用抽签法,每组35例,在研究组临床治疗中使用经皮穿刺介入腔内覆膜支架,在对照组临床治疗中使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比较再手术率得出研究组显著更低,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水平体现为研究组更低,各项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对比为研究组更低,而对比并发症为研究组更低,比较各项生活质量评估分值得出研究组更高,组间差异为P<0.05;对比两组病死率为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数据为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病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经皮穿刺介入腔内覆膜支架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治疗 主动脉夹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与腕背支动脉入径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燕敏 段舒晨 +4 位作者 李刚 王旭 刘伟 王艳琳 石凤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入径(TRA)穿刺与腕背支动脉入径(DCAA)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观察PCI术后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沧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确诊为冠心病需行PCI的12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入径(TRA)穿刺与腕背支动脉入径(DCAA)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观察PCI术后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沧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确诊为冠心病需行PCI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桡动脉穿刺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TRA组(65例)和DCAA组(63例),TRA组穿刺成功64例(穿刺成功率98.46%);DCAA组穿刺成功56例(穿刺成功率88.89%),最终TRA组纳入64例,DCAA组纳入56例。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的差异;再将PCI术后患者按服用血小板抑制药物不同分为硫酸氢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观察术后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穿刺部位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动脉闭塞、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TRA组穿刺时间较DCAA组明显缩短(s:154.95±3.93比168.16±5.24,P<0.05),术后出血时间较DCAA组明显延长(s:278.78±4.53比142.25±1.54,P<0.05)。DCAA组术后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后血肿发生率较应用替格瑞洛明显升高〔10.71%(3/28)比0%(0/28),P<0.05〕;TRA组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后血肿、动脉闭塞、血栓发生率均较应用替格瑞洛明显升高〔18.75%(6/32)比3.13%(1/32)、9.38%(3/32)比0%(0/32)、12.50%(4/32)比0%(0/32),均P<0.05〕,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后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DCAA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型PCI入路方式,为患者和PCI医生提供了其他选择,在患者舒适度方面更有优势。替格瑞洛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均有血小板抑制作用,且替格瑞洛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优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应用替格瑞洛在血肿、桡动脉闭塞及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对较低,而在出血事件方面,替格瑞洛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通路穿刺 腕背支动脉通路穿刺 硫酸氢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晓峰 徐峰 +3 位作者 李林 李璐斐 彭燕 卢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210例患者,根据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210例患者,根据血小板聚集率(PAR)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抵抗组,计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并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6.67%。抵抗组和正常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62.62±9.23)%和(32.71±11.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氯吡格雷抵抗呈正相关(P=0.037,OR 1.241,95%CI 1.013~1.519)。结论 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如不注意血糖控制,将明显增加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抵抗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下载PDF
地尔硫䓬和硝普钠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章强 戴军 +2 位作者 姚民 洪浪 王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283-4287,共5页
目的比较地尔硫和硝普钠在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AC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地尔硫和硝普钠在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AC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地尔硫组(40例)和硝普钠组(40例)。两组于PCI术中经微导管冠状动脉靶病变远端2 s内"弹丸式"快速分别给予地尔硫、硝普钠200~600μg,分别于给药后10、20min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同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 min有创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7、30 d记录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PCI术前及术后7、30 d测定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记录两组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发作)和其他心血管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药物对TIMI血流分级、CTFC、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10、20 min TIMI血流分级、CTFC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对LVESD、LVEDD、LVEF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 LVESD、LVEDD及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对NT-pro BNP、hs-CRP、IL-6及ICAM-1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30 d NT-pro BNP、hs-CRP、IL-6、ICAM-1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和硝普钠均能够有效改善PCI术中TIMI血流分级及CTFC,降低炎性因子和NT-pro 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两者改善无复流现象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地尔硫䓬 硝普钠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脉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振勇 路雯 +6 位作者 冯春光 王海波 王临光 吴强 黄宜杰 宗雪峰 李旭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慢-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278例ST段抬高的AMI病人入院确诊后即行急诊PCI术,依据PCI造影结果按TIMI分级分为慢-无...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慢-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278例ST段抬高的AMI病人入院确诊后即行急诊PCI术,依据PCI造影结果按TIMI分级分为慢-无血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情况、PCI术中情况、急诊及PCI术后1周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无血流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病人中,40例(14. 4%) PCI后出现了慢-无血流现象,238例(85. 6%)血流正常。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病人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I)差异有统计意义(P<0. 01);病人心肌梗死面积、梗死相关动脉(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门球时间、梗死后心功能分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梗死前的缺血预适应)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和c Tn-I水平、心肌梗死面积、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梗死前心绞痛及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与AMI病人急诊PCI术后慢-无血流现象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血清hs-CRP和c Tn-I浓度、心肌梗死面积、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梗死前心绞痛是AMI病人急诊PCI术发生慢-无血流现象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慢血流-无血流现象 预测因素
下载PDF
经皮穿刺介入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20
作者 纪荣明 姜宗来 +5 位作者 张炎 秦永文 王志军 张煜辉 黄章翔 曹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 探讨肺静脉起源性房颤的解剖学机制 ,为经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方法 在 38例心标本上观察了肺静脉壁肌层的结构和形态 ,并用组织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确定肺静脉壁外层缠绕肌的来源和性质。 结果... 目的 探讨肺静脉起源性房颤的解剖学机制 ,为经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方法 在 38例心标本上观察了肺静脉壁肌层的结构和形态 ,并用组织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确定肺静脉壁外层缠绕肌的来源和性质。 结果 自肺静脉口向远端的肺静脉壁肌层的外层有心房肌缠绕 ,其出现率为87 8% ;心房肌缠绕的形态可分为括约肌型、“U”型和交叉型 ;缠绕肺静脉的心房肌中有一些可能是起博细胞 (P细胞 )。 结论 肺静脉壁肌层的外层有心房肌缠绕 ,其中有一些可能是P细胞。这些结果为阐明房颤发生的机制以及在临床射频消融术中 ,寻找肺静脉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肺静脉 射频消融 介入治疗 应用解剖 阵发性房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