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动脉导管堵塞术
1
作者 杨兴季 杨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动脉导管堵塞术 动脉导管未闭 PDA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循证护理用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DSA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黄慧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5-0108,共4页
探究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DSA术期运用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2023.2.-2024.3中存在的120名病人,将其实行均分处理,常规护理实行的病人为对照组,循证护理实行的病人为观察组,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手术以及卧床时间短,患者负面... 探究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DSA术期运用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2023.2.-2024.3中存在的120名病人,将其实行均分处理,常规护理实行的病人为对照组,循证护理实行的病人为观察组,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手术以及卧床时间短,患者负面情绪逐步缓解,负面症状出现的概率低,生活质量增强,P<0.05。结论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DSA术实施期间,运用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手术时间缩短,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在护理之后,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负面问题出现率低,生活质量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经皮动脉穿刺脑血管DSA 围手期运用效果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睿 冯婷婷 +2 位作者 赵欣 张涛 赵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冠状动脉钙化通常导致动脉血管顺应性下降,诱发术后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最终造成介入治疗失败。传统的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受限于钙化斑块的性质和病变特征等,且操作较为复杂,手术并发症多,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 冠状动脉钙化通常导致动脉血管顺应性下降,诱发术后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最终造成介入治疗失败。传统的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受限于钙化斑块的性质和病变特征等,且操作较为复杂,手术并发症多,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又称为血管内碎石术,基于球囊的导管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修饰浅表与深层钙化、同心或偏心钙化,从而明显改善血管顺应性,有利于后续介入治疗。目前血管内碎石术成为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越来越重要的方法。本文主要对血管内碎石术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 血管内碎石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同穿刺点压迫时间对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黄红燕 聂伟琳 +3 位作者 程晔 方弘 戴晓芬 苏素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为术后桡动脉穿刺口压迫4、5、6 h。比较三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穿刺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h组疼痛评分低于5 h组、6 h组(P<0.001),5 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6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三组穿刺部位不同压迫时间对出血、血肿、水疱、迷走神经反射、前臂肿胀程度等并发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行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为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动脉穿刺 穿刺点压迫时间 疼痛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急性脑梗死早期识别并成功取栓一例
5
作者 苑飞 李强 +5 位作者 刘新民 王力锋 姚晶 罗太阳 姜正明 宋光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3-815,共3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指南推荐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急性脑梗死是TAVR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方案,但其在TAVR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指南推荐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急性脑梗死是TAVR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方案,但其在TAVR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有限。本文报道一例TAVR术后脑梗死患者,接受了急诊脑血管造影并成功经导管取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动脉瓣置换 脑梗死 脑血管造影 经皮颅内动脉取栓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栗振坤 柳瑞 +1 位作者 杨磊 刘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脏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分析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3 d(均P<0.05)。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及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IL-10水平均升高,术后以上指标得到一定改善,且血清BNP、TNF-α和IL-10三者联合检测对PDA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 脑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儿童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传琳 王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PT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鹰潭医疗区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PT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鹰潭医疗区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PT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支架植入情况,治疗前及术后1周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收缩期末内径(LVSD)、内皮素-1(ET-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支架植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LVEF、LVDD、LVSD、ET-1、ESM-1、hs-CRP、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CO、LVEF均升高,LVDD、LVSD、ET-1、ESM-1、hs-CRP、TNF-α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CO、LVEF均高于对照组,LVDD、LVSD、ET-1、ESM-1、h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PTI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程度,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经皮动脉穿刺介入 冠心病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皮穿刺未闭动脉导管堵塞术后应激性休克的护理
8
作者 李艳丽 李飞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71-71,共1页
经皮穿刺未闭动脉导管堵塞术是一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非开胸新方法.1991年3月以来我科施行4例成功.该法简便、安全、损伤小、恢复快.但术后易出现低血压,应激性休克等并发症.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3例,... 经皮穿刺未闭动脉导管堵塞术是一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非开胸新方法.1991年3月以来我科施行4例成功.该法简便、安全、损伤小、恢复快.但术后易出现低血压,应激性休克等并发症.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22~39岁,经体检、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及主动脉逆行造影证实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内径为6.3~7.8mm,平均为7.1mm.术前主肺动脉压为2.1~3.33kPa(15.7~25mmHg),平均为2.3kPa(17.2mmHg).采用局部麻醉,经股动、静脉置入导管,在电视X线透视下堵塞动脉导管后连续性心脏杂音即刻消失,主肺动脉压力平均下降0.92kPa(6.9mmHg),右室与肺动脉氧含量相同,无左向右分流.一周后胸片示栓子位置良好,心脏较前缩小,心功能检查恢复正常.24小时可下床活动,术后11~15天出院,随访均可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后应激 主肺动脉 性休 左向右分流 动脉氧含量 心脏杂音 经皮穿刺 局部麻醉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经皮穿刺动脉导管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杜修海 张卫泽 +2 位作者 胡静冷 张明旭 刘春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6年第2期52-54,共3页
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对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探测PDA大小,结合导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6例关闭成功,其血液动力学各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2~4年无栓子移... 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对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探测PDA大小,结合导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6例关闭成功,其血液动力学各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2~4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流发生。失败2例:1例未闭导管呈反漏斗型,塞子脱入肺动脉,经送至股静脉并切开取出;另1例系股动脉太细而不能送入选定的塞子。因此,严格选择适应症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堵塞 心脏外科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杨超 侯龙辉 万秦芸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5,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和观察组(n=47,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5,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和观察组(n=47,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相比,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减轻肝功能损伤,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股动脉行左心导管术190例报告
11
作者 翁昌鸿 刘伊丽 +4 位作者 许坤范 赖世忠 陈厚柏 李华林 洪普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215-216,共2页
本文报告经皮穿刺股动脉行左心导管术190例。187例(98.4%)获得成功。术中主要并发症是心律失常,以偶发或频发室性早搏多见。讨论手术成功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经皮穿刺 动脉 左心导管
下载PDF
经皮穿刺动脉导管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12
作者 杜修海 张卫泽 +2 位作者 胡静玲 张明旭 刘春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对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球囊导管探测PDA大小,结合导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6例关闭成功,其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2~4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 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对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球囊导管探测PDA大小,结合导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6例关闭成功,其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2~4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流发生。失败2例:1例未闭导管呈反漏斗型,塞子脱入肺动脉,经送至股静脉并切开取出;另1例系股动脉太细而不能送入选定的塞子。因此,严格选择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泡沫塞子 经皮堵塞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穿刺动脉导管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13
作者 杜修海 张卫泽 +2 位作者 胡静泠 张明旭 刘春梅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51-252,共2页
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对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气囊导管探测PDA大小,结合导管尺测选塞子.6例关闭成功,各血液动力学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2~4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流发生.PDA关闭后约30min时易... 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对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气囊导管探测PDA大小,结合导管尺测选塞子.6例关闭成功,各血液动力学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2~4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流发生.PDA关闭后约30min时易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早期处理可避免这些并发症.此法易确定PDA实际内径,可避免单凭造影测量的误差.失败2例:1例PDA呈反漏斗型,塞子脱入肺动脉,送至股静脉后切开取出;另1例股动脉太细而不能送入选定的塞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泡沫塞子 经皮堵塞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联合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出血的影响
14
作者 袁丽 彭艳利 刘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桡动脉穿刺止血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桡动脉穿刺止血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的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2组患者术后均使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压迫穿刺点,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arthel指数(B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1 d相比,2组在术后3 d的VAS、SAS和SDS评分均更低,BI评分均更高(P均<0.05),且观察组在术后3 d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术后3 d,观察组肢端缺血、皮下血肿等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联合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可有效减轻行PCI患者术后穿刺侧肢体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弹力加压型止血器 动脉穿刺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经皮穿动脉导管堵塞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杜修海 张卫泽 +5 位作者 张明旭 胡静泠 秦勉 王艳春 刘春梅 张爱君 《心功能杂志》 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
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年龄7岁~47岁,平均23.2±2.6岁,对其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气囊导管探测未闭导管的大小,结合导管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14例... 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年龄7岁~47岁,平均23.2±2.6岁,对其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气囊导管探测未闭导管的大小,结合导管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14例关闭成功,其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1年~7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流发生。在未闭导管关闭后约30min时易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早期处理可避免这一并发症。此方法易于确定未闭导管的实际内径,可避免单凭造影测量的误差,疗效可靠。失败4例:1例未闭导管呈反漏斗型,1例塞子过小,脱入肺动脉,经送至股静脉并切开取出;另2例系股动脉太细而不能送入选定的塞子。1例因压迫过度发生股动脉血栓,经手术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泡沫塞子 动脉导管未闭 堵塞
下载PDF
基于SMART护理干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预防效果观察
16
作者 柯丹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SMART护理原则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莆田涵江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究基于SMART护理原则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莆田涵江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MART护理原则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生情况,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部位出血(6.82%)、血肿(2.2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22.73%、血肿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前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中自我概念、健康认知、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MART护理原则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PCI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降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 SMART护理 出血 血肿 负性情绪 自护能力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17
作者 段百芸 项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5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 动脉导管 药盒植入 晚期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研究
18
作者 王丽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探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 探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各种并发症显著减少;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评分均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配合全面心理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皮穿刺动脉化疗栓塞 护理
下载PDF
经皮穿刺经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栓堵术现状
19
作者 熊鉴然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0-43,共4页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非开胸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某些药物使动脉导管收缩,促进其自动闭合,往往只适用于新生儿.另一种是经皮穿刺经导管动脉导管栓堵术(以下简称PDAC),受到广泛重视,进展明显,现综述如下.一、栓堵材料和实施方法1...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非开胸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某些药物使动脉导管收缩,促进其自动闭合,往往只适用于新生儿.另一种是经皮穿刺经导管动脉导管栓堵术(以下简称PDAC),受到广泛重视,进展明显,现综述如下.一、栓堵材料和实施方法1.塞状物类:这是最早使用的栓堵材料,1971年Porstmann等首次报道他们从1967年开始用其作PDAC,迄今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塞状物大致有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穿刺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RFA的疗效及对血清miR-202、FHIT和P16蛋白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邹暾 龙文兴 +2 位作者 周定中 周忠威 彭俊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7-29,7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疗效及对微小RNA-202(miR-202)、血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P16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PH...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疗效及对微小RNA-202(miR-202)、血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P16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PHC患者,按照治疗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n=60)给予患者TACE治疗,观察组(n=60)给予患者TACE+RF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肝功能,miR-202、FHIT及P16蛋白,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miR-202、FHIT及P16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AFP、CA199、GGT及VEGF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PHC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 肝功能 血清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