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治疗39例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志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治疗高位梗阻恶性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研究组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引...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治疗高位梗阻恶性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研究组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引流术。统计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82%)低于对照组(33.33%)(P <0.05)。结论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对高位梗阻恶性黄疸患者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术 高位梗阻恶性黄疸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4例
2
作者 陈国锋 蔡国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支架置入 肠吻合口狭窄 后复发 支架置入治疗 管癌 后吻合口狭窄 再次手 PTCD管 缝合技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4 位作者 吴萍 林美举 张洪威 史力军 李婧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5-367,37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一次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6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癌(胆总管)、2例壶...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一次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6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癌(胆总管)、2例壶腹癌以及1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在金属支架植入术后3周~31个月发生胆道感染,发生率为25.5%,包括4例肿瘤堵塞金属支架、3例胆泥及食糜淤积、3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以及2例肝脓肿,分别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BD)、经皮经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PTCD)、经内镜球囊取石/覆膜金属支架及鼻胆管引流治疗,12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泥及食糜淤积、肝脓肿、肿瘤长入支架、胆囊颈管开口受压是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PTGBD、PTCD及治疗性ERCP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 感染 肝脓肿 急性化脓性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经皮经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传国 魏宝杰 +2 位作者 王剑锋 翟仁友 高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1-525,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胆肠吻合口长期开通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14/14),行胆道球囊扩张术1~6次,平均(3.0±1.8)次,胆道球囊直径8~10mm,单次球囊扩张时间1~3min。引流管拔除率85.71%(12/14),可夹闭引流管、但需间断开放引流管者占14.29%(2/14)。14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因术中疼痛需静脉麻醉处理。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吻合口开放良好。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处理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临床效果好,患者耐受性良好,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胆引流 球囊扩张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志 林龙英 +1 位作者 王家兴 张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根据靶血管直径选取不同型号弹簧圈进行栓塞,然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后行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效果。结果 10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使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肝动脉分支后,出血停止;1例细小分支肝动脉血管出血经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动脉出血停止,行引流管造影时见胆道门静脉瘘,间断夹闭引流管后24 h造影见胆道门静脉瘘消失,出血停止。11例随访1~6个月,平均4.7月,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出血 介入栓塞 经皮肝穿刺引流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继红 夏桂兰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梗阻 后护理 胰腺癌 囊癌 管癌 并发症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后护理
7
作者 唐海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0期153-153,共1页
梗阻性黄疸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由于在疾病的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其周围的胆管引起堵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可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1]。临床上针对恶性胆道梗阻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经皮肝胆管引流( PTCD)手术... 梗阻性黄疸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由于在疾病的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其周围的胆管引起堵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可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1]。临床上针对恶性胆道梗阻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经皮肝胆管引流( PTCD)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因此是姑息治疗的主要措施。PTCD 术后的护理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2]。我院对4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了 PTCD 术,术后加强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梗阻 后护理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行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MOJ患者,随机分为ERCP组和PTCD组,各50例。ERCP组经ERCP途径治疗,PTC...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行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MOJ患者,随机分为ERCP组和PTCD组,各50例。ERCP组经ERCP途径治疗,PTCD组经PTCD途径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PTCD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44.44%明显低于PTCD组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ERCP和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MOJ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而言经ERCP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经PTCD途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金属支架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胆道引流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4
9
作者 任浩 杨文辉 +1 位作者 李科 张文涛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7期1794-17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术前胆道引流(PB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依据PBD方式的不同将83例行HCCA根治术的患者分为PTCD组(n=45)和ENBD组(n=38)。比较两组患者PBD前后的...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术前胆道引流(PB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依据PBD方式的不同将83例行HCCA根治术的患者分为PTCD组(n=45)和ENBD组(n=38)。比较两组患者PBD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两组患者的减黄时间、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NBD组患者的减黄时间为(17.25±5.37)天,长于PTCD组患者的(14.84±4.6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D后,两组患者的TBIL、AST、ALT、GGT水平均低于本组PBD前,且PTCD组患者的TBIL、AST、GGT水平均低于EN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胆道感染、胰腺炎、腹痛、电解质紊乱、肝功能不全、出血、脱管、肿瘤瘘道转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CCA根治术患者,术前PTCD和ENBD均具有优势及不足,而前者的减黄效果更好,HCCA选择性胆道引流可首先考虑PTCD作为初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管癌 引流 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 经内镜鼻管引流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胆道金属支架在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建华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支架在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根据置入方法分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组33例)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相...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支架在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根据置入方法分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组33例)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术后并发症总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低位恶性梗阻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高位恶性梗阻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T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PTCD组黄疸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低位恶性梗阻疾病黄疸改善百分比明显高于PT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高位恶性梗阻疾病黄疸改善百分比明显低于PT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更为适用于低位恶性梗阻患者,PTCD则更为适用于高位恶性梗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金属支架 恶性梗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保银 庞林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0-884,共5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行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MOJ患者136例,其中经ERCP途径53例(ERCP组),经PTC...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行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MOJ患者136例,其中经ERCP途径53例(ERCP组),经PTCD途径83例(PTCD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结果 (1)低位梗阻中ERCP组和PTCD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7%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PTCD组(77.8%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和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PTCD组(93.2%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明显低于PTCD组(66.7%和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RC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7.5%和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和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TCD组(4.5%和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TCD组(22.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RCP组和PTCD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3.67±2.25)d和(19.75±3.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PTCD组的手术花费分别为(23 764.23±2 437.76)元和(24 863.45±2 983.3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ERCP和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MOJ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而言经ERCP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经PTCD途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金属支架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途径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途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介入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名安 黄明声 +5 位作者 姜在波 钱结胜 李征然 张有用 庞鹏飞 单鸿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接受介入治疗的76例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胆道造影表现分为3组:肝门...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接受介入治疗的76例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胆道造影表现分为3组:肝门区狭窄组(28例),肝内多发狭窄组(42例),胆汁瘤组(6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PTBD配合球囊扩张、PTBD配合球囊扩张及胆道内支架术。引流方式包括胆道外引流及胆道内外引流。术后随访并观察疗效及胆道并发症。结果 76例患者的PTBD首次成功率为97%(74/76)。介入治疗的总体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21%(16/76)、51%(39/76)、28%(21/76)。其中,肝门区狭窄组治愈10例(36%),好转16例(57%),无效2例(7%),治疗有效22例(93%);多发性狭窄组治愈6例(14%),好转21例(50%),无效15例(36%),治疗有效27例(64%);胆汁瘤组好转2例(2/6),无效4例(4/6)。肝门区狭窄患者的疗效优于多发性狭窄患者(P<0.05),多发性狭窄患者的疗效优于胆汁瘤患者(P<0.001)。引流管期间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其中外引流及内外引流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13/64)及67%(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TBD是治疗肝移植术后ITBL的安全、有效手段之一。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采用胆道外引流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性病变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经皮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与经皮肝胆管外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步建 宋洪亮 +2 位作者 金肖丹 贺亚东 潘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具有微创、疗效可靠的特点,已被广泛使用。部分患者因胃肠胆道术后或肿瘤浸润等原因致ERCP失败,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可选择经皮肝胆管外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具有微创、疗效可靠的特点,已被广泛使用。部分患者因胃肠胆道术后或肿瘤浸润等原因致ERCP失败,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可选择经皮肝胆管外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zahhy of the biliang tsact,PTCD),或选择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置入金属支架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支架置入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胆管 引流治疗 疗效 管外 经皮肝穿刺造影 恶性梗阻
原文传递
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可切除性恶性梗阻性黄疸种植性转移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垒 林南平 +3 位作者 柯桥 刘志强 曾永毅 刘景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可切除性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种植性转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可切除性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种植性转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纳入比较可切除性MOJ经皮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和经内镜胆道引流(endoscopic biliary drainage,EBD)的种植性转移率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0月。应用比值比(odd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CI)评价结局指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PTBD组1 085例、EBD组1 379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术前胆道引流方式的种植性转移率显著不同(OR 4.91,95%CI 0.23~0.53,P<0.00001)。亚组分析发现,在腹膜种植性转移和导管种植性转移上,EBD组均明显少于PTBD组(OR 3.34,95%CI 0.31~0.74,P=0.0008;OR 4.47,95%CI 0.12~0.44,P<0.00001);并且,这一优势在肝门部胆管癌、远端胆管癌和胰腺癌同时得到验证(OR 2.76,95%CI0.17~0.74,P=0.006;OR 3.50,95%CI 0.17~0.60,P=0.0005;OR 6.62,95%CI 0.19~0.40,P<0.00001)。结论本Meta分析显示,在可切除性MOJ的术前胆道引流的选择上,经内镜胆道引流后种植性转移发生率更低,但目前尚缺乏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引流 经皮肝胆引流 经内镜引流 种植性转移
下载PDF
不同介入疗法在老年人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15
作者 项洁 顾玉明 陈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及动脉内化疗术在老年人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1例 60岁以上患者 ,均先采用细针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减黄 ,术后 1周造影和血生化全项复查 ,根据造影、胆红素下...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及动脉内化疗术在老年人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1例 60岁以上患者 ,均先采用细针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减黄 ,术后 1周造影和血生化全项复查 ,根据造影、胆红素下降、肝肾功能改善及患者经济情况 ,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结果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成功率 10 0 %。 1周后复查时引流通畅 ,14例黄疸消退比较明显 (9例明显消退 ) ,7例不明显 ,总胆红素平均下降 10 0 .3 5μmol/L。 13例单纯内外引流 ,生存 2周~ 3个月 (平均 1.5个月 ) ;8例放置金属内支架并行动脉内化疗术 ,生存 3周~ 17个月 (平均 5个月 )。并发症 :胆道出血 5例 ,胆道感染及支架再梗阻各 2例 ,引流导管脱位 1例。结论 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简单、疗效确实 ,但对老年患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经济情况及家属对预后的认可等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恶性梗阻 黄疸 介入疗法 经皮经肝胆引流 金属支架置入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综合微创治疗效果:单中心60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文杰 董鼎辉 +8 位作者 郝杰 陶杰 杨雪 田敏 刘学民 王博 孙昊 吕毅 李宇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7-604,共8页
目的 探讨以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为主的综合微创方案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B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移植术后BAS受者的资料,其中男54例,女6例,年龄(48±10)岁。首先采用ERCP治疗,成功后放置胆道塑料... 目的 探讨以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为主的综合微创方案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B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移植术后BAS受者的资料,其中男54例,女6例,年龄(48±10)岁。首先采用ERCP治疗,成功后放置胆道塑料或金属支架,失败者选择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会师法或经口单人操作胆道镜(SpyGlass)通过狭窄,以上均失败者则进行磁吻合再通法或其他特殊方法。总结肝移植术后BAS的发生及治疗情况,分析治疗结果、脱支架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发生BAS的中位时间为8(4,13)个月,术后1年内、1~2年及2年以上诊断BAS的受者分别为39例、16例及5例。60例肝移植术后BAS受者均得到成功救治,其中56例首先进行ERCP,41例完成BAS治疗,成功率为73%,导丝不能通过是ERCP失败的主要原因;PTCD、SpyGlass及磁吻合再通法的成功率分别为5/9、5/7及7/8;2例通过经皮胆道镜导丝钝头突破技术和胆道十二指肠内瘘口放置支架治疗成功。38例经过3(3,4)次ERCP、13(8,18)个月支架留置后达到脱支架标准,其中塑料支架25例,金属支架13例,塑料支架留置时间较金属支架长(P<0.05)。6例在脱支架后12(8,33)个月狭窄复发,复发率为16%。复发者再次ERCP治疗,5例成功脱支架无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狭窄诊断时间迟、脱支架前ERCP治疗次数多是BA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以ERCP为主的综合微创方案可提高肝移植术后BAS治疗成功率,远期效果满意,BAS诊断时间迟、脱支架所需ERCP次数多是BA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吻合口狭窄 微创治疗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ERCP) 经皮经肝胆引流(PTCD) 经口单人操作镜(Spy Glass) 磁吻合 经皮经肝胆 金属支架 塑料支架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囊炎实施PTG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胆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1
17
作者 司宇光 杨会军 李杰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胆道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就诊的134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行单...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胆道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就诊的134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PTG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反应及胆道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70.78±16.55)m L vs(82.56±19.78)m L]、中转开腹率(8.96%vs 14.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6%vs 16.42%)、术后卧床时间[(3.82±1.54)d vs(5.43±2.20)d]、住院时间[(8.05±1.22)d vs(10.01±1.27)d]比较,观察组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TNF-α[(25.22±7.39)pg/m L vs(33.22±9.32)pg/m L]、IL-2[(17.17±8.38)pg/m L vs(24.12±8.38)pg/m L]、IL-4[(36.22±9.38)pg/m L vs(43.22±9.32)pg/m L]、IL-6[(28.22±8.32)pg/m L vs(37.22±9.32)pg/m L]、IL-10[(60.22±12.32)pg/m L vs(68.22±12.32)pg/m L]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胆道感染发生率为4.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3%,胆道损伤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实施PTG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且还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胆道感染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腹腔镜囊切除 疗效 损伤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总管结石球囊推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锦州 朱培欣 +2 位作者 李建军 王闯胜 肖贾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继而球囊推送胆总管结石至十二指肠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应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连续扩张3次,...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继而球囊推送胆总管结石至十二指肠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应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连续扩张3次,每次持续1min;继而用球囊缓慢沿导丝顺胆总管走行向十二指肠腔内推送结石。若结石较大,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困难,可更换更大球囊扩张Oddi括约肌,并再次尝试推送结石,球囊最大直径不超过18mm。若反复尝试后,结石通过十二指肠乳头仍困难,则终止手术。术后置入8F内外引流管于胆总管内,持续内外引流1周,减轻胆道内压。术后常规禁食、抗炎等治疗。1周后复查CT及超声,若证实无结石残留,拔出引流管,并于术后第1、3和6个月复查超声了解有无结石复发。结果:21例患者中18例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85.7%(18/21),失败3例,其中1例结石长径29.0mm,结石过大;1例结石长径11.5mm,形态不规整,有棱角;1例患者脏器功能太差,无法耐受胆道刺激。术后1周,患者发热、黄疸、腹痛等术前症状逐渐消失,术前合并急性胰腺炎及胆囊炎者均治愈。术后并发疼痛8例、少量胆道出血4例、胰腺炎1例,均经药物治疗后缓解。随访期内无结石再发。结论:经皮经肝胆总管结石球囊推石治疗,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对于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全麻耐受能力差及不愿意外科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考虑选择该手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经皮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微创胆道引流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亚鹏 商中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7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方法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3例不宜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的HC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其...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方法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3例不宜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的HC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45例为EMBE治疗,48例为PTCD治疗。结果PTCD与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D和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术后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TCD与EMBE两种引流方式相比较,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D与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PTCD与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无法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PTCD或EMBE微创胆道引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肯定。PTCD与EMBE两种微创胆道引流术对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引流 肝门部管癌 经皮经肝胆引流 内镜金属支架引流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引流术联合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
20
作者 朱洪春 王长杰 王景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672-672,共1页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姑息性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也趋于以介入治疗为主要手段。我院对14例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联合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门部恶性梗阻 经皮经肝胆引流 支架引流 姑息治疗 内镜 姑息性治疗 微创技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