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3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对血透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志国 叶朝阳 +2 位作者 赵学智 张玉强 梅长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秀峰 常超 +4 位作者 赵艳明 信栓力 王玉芬 李琴 牛丽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7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40μg.kg-1.min-15个级别,每级负荷维持3分钟。比较DSE和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2.6%,准确度为87.2%。结论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准确、安全可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
3
作者 阿曼古丽.阿吾提 周建芝 赵芝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616-61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康复医学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elvester QRS评分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4
作者 元洋洋 龙茸 +2 位作者 段文祥 李波 李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Selvester QRS评分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Selvester QRS评分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有无MACE分为两组,随访3年,出院时计算Selvester QRS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8例患者,其中116例(24.79%)发生MACE。MACE组患者Selvester QRS评分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elvester QRS评分是STEMI患者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35,95%CI:1.093~1.394,P=0.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评估Selvester QRS评分联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诊断价值灵敏度为69.5%,特异度为96.6%。进一步分析显示,相较于评分<6.5的患者,Selvester QRS评分≥6.5的患者MACE发生率更高(P<0.01)。结论Selvester QRS评分对STEMI患者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elvester QRS评分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运海 周磊 +2 位作者 朱汉东 鄢华 刘成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525例高出血风险(high bleeding risk,HBR)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PCI治疗方式,DCB治疗组为实验组57例,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组为对照组4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完成12个月随访。结果DCB组和DES组患者吸烟、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肌酐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靶病变血管、靶血管参考直径、靶病变血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为100%。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DCB组与DES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vs.24.0%,P<0.05];其中再发心肌梗死率、心源性病死率、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CB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14.3%,P<0.05]。结论DCB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中应用的疗效并不劣于DES,且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洗脱支架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春明 李东泽 +4 位作者 杨毅宁 马依彤 李晓梅 潘硕 陈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MPV/PLT)和白细胞计数(WBC)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晚期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8月在新疆医科...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MPV/PLT)和白细胞计数(WBC)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晚期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660例,其中死亡88例(死亡组),生存572例(生存组)。收集一般资料、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采用ROC曲线判断入院时MPV/PLT及WBC预测住院死亡的临床最佳截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MPV/PLT〔0.052(0.037)〕高于生存组〔0.045(0.022),u=-4.629,P<0.001〕;死亡组患者WBC〔12.25(9.30)×109/L〕高于生存组〔8.22(4.49)×109/L,u=-8.561,P<0.001〕。采用ROC判断STEMI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MPV/PLT、WBC临床最佳截点分别为0.047、9.28×109/L。MPV/PLT>和≤0.047的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9.2%(60/313)和8.1%(28/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7,P<0.001);WBC>和≤9.28×109/L的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病死率分别为22.6%(64/283)和6.4%(24/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3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PLT〔OR=2.665,95%CI(1.632,4.351),P=0.027〕和WBC〔OR=4.258,95%CI(2.572,7.049),P=0.015〕为STEMI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PV/PLT>0.047和WBC>9.28×109/L均为STEMI患者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住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STEMI患者晚期血运重建PCI术后住院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院死亡率
下载PDF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芳芳 郭航远 邢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典型且并发症少,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比例分别为45.45%(25/55)、32.73%(18/55)和23.64%(13/55),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比例分别为52.73%(29/55)、30.91%(17/55)和16.36%(9/55),罪犯血管大部分为前降支(61.67%),冠状动脉闭塞发生率达35.00%,血栓形成率为14.55%。冠状动脉均无钙化,钢丝一次性通过率、开通成功率为98.18%(54/55),无一例发生PCI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诱因和发病临床特点,可针对性进行一级预防,减少发病率;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成功率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中青年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璀乡 李玉华 +3 位作者 王树树 成海龙 刘雯 杜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665-8668,共4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03/2004-12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103例,有6个月随访造影资料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73)。再狭窄组30例,根据病例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狭窄病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0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9.19%。②再狭窄组患者多支狭窄发生率大于未狭窄组(χ2=14.203,P=0.000)。③血压、血脂、支架个数、安放次数、安放位置等因素、支架置入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次数、扩张程度、是否更换球囊或更换球囊种类与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关(P>0.05)。④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基因型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焕鑫 张宏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1813-1816,共4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对于再狭窄的防治主要有药物、支架、基因、切割球囊PTCA和放射等方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再狭窄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即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邢炜 周亮 +4 位作者 徐坚 李雄 孙建辉 吴欣 李佩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非DM患者 2 13例 ,PTCA术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疗效。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 ,复杂病变多 ,多支病变比率高 (43.3% )、非DM组多支病变比率为 16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TCA术后 :DM组术前平均狭窄 (91.3± 12 .6 ) % ,显著高于非DM组 (86 .7± 5 .7) % (P <0 .0 1) ,术后残余狭窄DM组为 (15 .7± 9.7) % ,非DM组为 (7.3± 3.1) % ,临床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92 .3%与94 .2 %。结论 PTCA是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即时再通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患者的预后估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丽 王翠英 +5 位作者 刘秀杰 史蓉芳 高润霖 何作祥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例 (2 1.3%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心肌显像提示的心肌缺血组 (n =4 3)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6 2 .8% ,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 (n =32 ,12 .5 % ,χ2 =19.3,P <0 .0 0 0 1) ,而且也明显高于心肌显像正常组(n =85 ,3.5 % ,χ2 =5 7.4 4 ,P <0 .0 0 0 1)。心肌缺血组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在 1年 ,3年 ,5年和 10年分别为 5 6 % ,32 % ,2 6 %和 2 6 % ,而正常组在相同时间内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为 99% ,97% ,94 %和 94 %。多元线性分析显示 ,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节段是预测PTCA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RR =5 .13,P <0 .0 0 0 1)。结论 99mTc MIBI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国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静芳 夏晓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68-669,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动脉鞘管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CK-MB及TNT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辛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①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I)后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TNT)值的变化.②方法检测105例冠心病病人PTCI术前、术后6~8 h、16~24 h血液中CK-MB及TNT的含量.③结果CK-MB于术后6~8 h及16~24 ... ①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I)后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TNT)值的变化.②方法检测105例冠心病病人PTCI术前、术后6~8 h、16~24 h血液中CK-MB及TNT的含量.③结果CK-MB于术后6~8 h及16~24 h均较术前升高,16~24 h最高,但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2.26,P>0.05);TNT值于术后6~8 h及16~24 h均较术前升高,16~24 h最高,与术前及术后6~8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q=4.57、5.79,P<0.05).④结论TNT在检测心肌受损方面优于CK-MB,CK-MB及TNT的变化与PTC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博 赵海平 《中华护理教育》 2009年第7期320-322,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现代治疗已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不...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现代治疗已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不留瘢痕等特点.在降低了冠心病病死率的同时,也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治疗的结局更多的是经缓解后的存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以病死率作为研究终点则不能很好地评价治疗效果,还应注重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生存质量已作为衡量PTCA加支架置入术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新的重要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林朝贵 陈建华 +2 位作者 郑行春 张飞龙 陈良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初治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35例冠心病病人 (初治病人 7例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2 8例 )施行CBA。左前降支病变 2 5处 ,左回旋支病变 10处 ,右冠病变 7处。初治病变平...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初治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35例冠心病病人 (初治病人 7例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2 8例 )施行CBA。左前降支病变 2 5处 ,左回旋支病变 10处 ,右冠病变 7处。初治病变平均狭窄 (85 9± 7 2 ) % ,支架内再狭窄的平均狭窄程度是 (89 6± 8 9) %。CBA后即刻行冠脉造影评价近期手术成功率 ,随后严格的临床随访每个月 2次 ,共 6个月 ,以评价中期疗效。 结果 共使用切割球囊 4 2个 ,直径 (3 2± 0 3)mm(3 0~ 3 75mm) ,长度 10~ 15mm ,扩张压力 (72 7± 6 0 )kPa(6 0 6~ 10 10kPa) ,扩张次数 (5 0± 2 1)次 (4~ 7次 ) ,扩张时间 (2 0 3 6± 90 8)s。CBA近期手术成功率 10 0 % ,无严重冠脉闭塞等并发症。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为 (89 6± 8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8 8± 3 7) % (P <0 0 1)。 6个月随访未发现心绞痛复发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无心肌缺血加重的证据。 结论 切割球囊不论对初治还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 ,都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其近期手术成功率高 ,中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扩张术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体会
16
作者 韩立宪 王贵松 +3 位作者 袁琛 徐泽升 高巍 张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合并泵衰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发病至入院时间 <12小时的 2 8例患者行直接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2 8例梗塞...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合并泵衰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发病至入院时间 <12小时的 2 8例患者行直接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2 8例梗塞相关冠状动脉 (IRCA)均为左前降支(LAD)近端或起始部 ,TIMI血流 0~Ⅰ级 ,单支病变 15例、双支病变 9例、三支病变 4例 ,PTCA即刻成功率 10 0 % ,IRA血流均达TIMIⅢ级灌注。 1例未置入支架者手术后第二天再发胸痛 ,并发急性肺水肿死亡。 2 7例存活病例随访 1~ 36个月无死亡 ,LVEF 5 9 8± 6 5 %。结论 对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 ,包括对升压药有反应的KillipⅣ级患者行直接PTCA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泵衰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17
作者 吴红宁 许迪 +3 位作者 陆凤翔 陈莉 周蕾 雍永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 -PW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 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 目的 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 -PW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 6例心绞痛患者均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肌各节段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频谱,测量收缩期(S)、舒张早期(E)、舒张晚期(A)峰值速度(V )及时间速度积分(TI) ,计算内外膜峰值速度差(ΔV)、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和E/A比值,测量等容收缩期(IVC)、等容舒张期(IVR )心肌运动速度频谱持续时间。结果 术前室壁基段、中段及二尖瓣环的S峰值V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S峰值的TI、E峰值的V及TI明显低于正常组,E/A比值下降;ΔV减低,MVG显著降低;IVC、IVR时限延长。术后室壁及二尖瓣环S、E峰值V及TI较术前提高,但仍低于正常,MVG增加(P <0 .0 1或0 .0 5 )。结论 DTI -PW参数能实时、早期、准确、反复、定量地分析左室局部与整体舒张和收缩功能,从而为判断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性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脉冲 心绞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脏功能试验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8
作者 马东星 刘惠亮 +5 位作者 姚宏英 穆雷 吴晓霞 韩玮 杨胜利 罗建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确诊STEMI并接受急诊P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确诊STEMI并接受急诊P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PCI,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冠脉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冠脉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7、30、180 d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术后18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同时观察住院期间的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校正TIMI帧数、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180 d 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7、30、180 d的EF显著增加,LVEDD、LVES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和左室功能,同时不增加出血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国草 刘艳军 +6 位作者 夏云龙 高连君 张树龙 杨延宗 董颖雪 尹晓盟 常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AMI患者137例,其中男10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5±12.5)岁。按病情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PC...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AMI患者137例,其中男10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5±12.5)岁。按病情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PCI组31例、择期PCI组61例、未行PCI(拒绝或无法行PCI治疗)组45例,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术后2周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fQRS的发生率;同时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fQRS将其分成两组〔fQRS组(70例)和无fQRS组(67例)〕,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择期PCI组、未行PC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心房纤颤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7例患者中急诊PCI组、择期PCI组及未行PCI组患者术前心电图梗死部位对应导联可见fQRS者分别为14例(45.2%)、35例(57.4%)、21例(46.7%);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3组心电图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周和随访6个月时3组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急诊PCI组与择期PCI组患者心电图fQRS发生率较未行PCI组均降低(P<0.01),随访6个月时急诊PCI组心电图fQRS发生率较择期PCI组和未行PCI组降低(P<0.01)。3组患者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有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无fQRS组〔8.6%(6/70)与0%(0/67),P=0.028〕。结论 AMI后fQRS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早期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可以降低心电图fQRS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律失常 心性 碎裂QRS波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苏强 李浪 +3 位作者 黄伟强 周游 王江友 文伟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56-4159,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予曲美他嗪,n=39)和曲美他嗪组(术前5 d给予曲...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予曲美他嗪,n=39)和曲美他嗪组(术前5 d给予曲美他嗪20 mg,3次/d,术后坚持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n=39)。分别于PCI前及PCI后18~24 h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PCI后曲美他嗪组患者cTnI水平高于参考值上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6%(15/39)和56.4%(22/39),χ2=4.198,P=0.04〕,但两组PCI后CK-MB水平高于参考值上限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39)和12.8%(5/39),χ2=0.000,P=1.00〕。PCI后两组hs-CRP、IFN-γ、IL-2水平均较PCI前升高,且对照组较曲美他嗪组升高(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因子hs-CRP、IFN-γ、IL-2水平及PCI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曲美他嗪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