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彦国 安建立 +1 位作者 沙俊峰 王景诗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临床疗...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CD组与ERCP组,每组48例。PTCD组采用PTCD结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ERCP组采用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免疫功能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T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明显高于ERCP组的2.0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TCD或ERCP结合胆道支架置入均可有效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增强免疫力,但ERCP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 支架 高位恶性梗阻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4例
2
作者 陈国锋 蔡国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引流术 内支架 肠吻合口狭窄 术后复发 支架治疗 管癌 术后吻合口狭窄 再次手术 PTCD管 缝合技术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4 位作者 吴萍 林美举 张洪威 史力军 李婧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5-367,37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一次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6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癌(胆总管)、2例壶...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一次成功置入胆道金属支架,6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癌(胆总管)、2例壶腹癌以及1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在金属支架植入术后3周~31个月发生胆道感染,发生率为25.5%,包括4例肿瘤堵塞金属支架、3例胆泥及食糜淤积、3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以及2例肝脓肿,分别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BD)、经皮经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PTCD)、经内镜球囊取石/覆膜金属支架及鼻胆管引流治疗,12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泥及食糜淤积、肝脓肿、肿瘤长入支架、胆囊颈管开口受压是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PTGBD、PTCD及治疗性ERCP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金属支架 感染 肝脓肿 急性化脓性囊炎 经皮经肝囊穿刺引流术 经皮经肝脓肿穿刺引流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4
作者 张建宇 杜云翔 +3 位作者 袁光金 曹海英 刘永新 胡晓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979-9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月对不愿意手术或不能手术治疗的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给予经皮肝穿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月对不愿意手术或不能手术治疗的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给予经皮肝穿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边缘剂量4~8Gy/次,隔日1次,总剂量为40~60 Gy,10~20 d完成。结果患者行经皮肝穿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1~3月复查,1例出现再梗阻,其余血胆红素水平基本上接近正常。肿瘤病灶CR 2例,PR 14例,PD 1例,S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80%。胆道支架植入术中及术后,出现血压下降4例,放疗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多见,均为I^II度。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5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7.6%、14.2%。结论经皮肝穿胆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 管内 金属支架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肝门部管癌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gamma knife metallic stent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内支架 红素水平 不良反应 支架 疗效及安全性 癌患者 中位生存期 消化反应 总有效率 红素
下载PDF
内镜与PTCD对接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2例
5
作者 杜鹏 李旭照 +2 位作者 黄允宁 杨世杰 杨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接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12例临床资料。结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成功11例,1例胆道支架置入失败,重置PTCD管永久外引流...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接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12例临床资料。结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成功11例,1例胆道支架置入失败,重置PTCD管永久外引流。结论经内镜与PTCD对接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因十二指肠镜逆行插管的困难与失败,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镜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 金属支架
下载PDF
内镜金属支架置入联合ENBD治疗胆管远端恶性梗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宝宗 郑明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金属支架置入联合ENBD对胆管远端恶性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无法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远端恶性梗阻患者行内镜金属支架置入联合ENBD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中61例内镜治疗成功,术后1周胆红素及转氨酶均... 目的:探讨内镜金属支架置入联合ENBD对胆管远端恶性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无法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远端恶性梗阻患者行内镜金属支架置入联合ENBD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中61例内镜治疗成功,术后1周胆红素及转氨酶均明显下降;3例出现急性胆管炎(4.6%),2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1%),2年生存率为37%(21/57)。结论:内镜金属支架置入联合ENBD对无法行手术根治的胆管远端恶性梗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梗阻 内镜下金属支架 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不同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效果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高百春 于龙华 +5 位作者 刁同进 姚萍 张新 朱美霖 商大鹏 庄兴俊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MBOJ)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3~2009-07收治的118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三组。A组:经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xPT...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MBOJ)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3~2009-07收治的118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三组。A组:经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xPTCD)放置可膨胀性胆道金属内支架(EMS)组27例。B组: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uPTCD)组75例。C组:xPTCD、uPTCD及ERCP下行胆道塑料内支架引流术(ERBD)或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内引流术(EMBE)组16例。结果三组之间的疗效及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及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PTCD、ERBD/EMBE是手术不能根治的MBOJ较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uPTCD法并发症较少,在实时、方便、经济、易防护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MBOJ)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PTCD) 经皮金属内支架引流术(ems) 经十二指肠乳头内窥镜胰管造影(ERCP) 内镜金属支架引流术或塑料支架引流术(emBE/ERBD)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原辉东 洪慧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予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30(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5%(60/67)和92.45%(4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23/29);PTCD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22/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ALT、AST、TBIL和D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上述4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MOJ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肝内引流术 支架 恶性阻塞性黄疸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会春 李宗狂 +2 位作者 周磊 鲁贻民 周少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37-193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经皮胆道支架置人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改良PTCD,并在当时或1—3周后行经皮胆道可膨式金属支架置人。结果改良PTCD成功率100%,支架置入成功率90...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经皮胆道支架置人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改良PTCD,并在当时或1—3周后行经皮胆道可膨式金属支架置人。结果改良PTCD成功率100%,支架置入成功率90.9%(30/33)。随访1—29个月,中位生存14.8个月。6例随访期间出现发热、黄疸,其中1例重置PTCD后症状缓解,1例抗炎、利胆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重置PTCD管后黄疸短暂消失,渐出现混合性黄疸,另3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恶病质,不宜再次PTCD引流。结论(1)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的选择性应用,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并能原位恢复胆道的生理连续性;(2)改良PTCD操作是支架置入的前提条件和放置失败的引流保证,也为胆道再梗阻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支架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
原文传递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颐 王小林 程洁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腔内放射治疗 经皮穿肝引流术 金属支架放术 放射剂量
下载PDF
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9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刚 钟红姗 +1 位作者 王洪新 王宝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介入科对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了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对其...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介入科对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了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对其临床资料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左叶胆管11例,穿刺右叶胆管19例,左右胆管均行穿刺9例;单纯外引流22例,内外引流17例;引流管保留7~14 d后均成功行胆道支架置入术。33例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患者术后14 d时,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发生胆道感染3例(7.69%),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10.26%),发生支架脱落移位1例(2.56%),无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本组32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8 d^16.5个月,平均9.4个月。随访期间,27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及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患者存活,无黄疸加重症状。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有效、安全、可重复性等优点,但需注意其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 支架 疗效
原文传递
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分析153例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刁同进 高百春 +3 位作者 蔡宏剑 宫林 矫学黎 于茜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575-1581,共7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置管引流术(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MBOJ)患者中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03/2008-03收治153例MBOJ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采用xPTCD并成功放置可膨胀性胆道金属内支架(EMS)治疗MBOJ患...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置管引流术(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MBOJ)患者中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03/2008-03收治153例MBOJ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采用xPTCD并成功放置可膨胀性胆道金属内支架(EMS)治疗MBOJ患者27例;B组采用uPTCD治疗75例;C组选择uPTCD/xPTCD外引流及内窥镜下胆道内塑料或金属支架置入内引流术(ERBD/EMBE)内引流治疗16例;D组35例MBOJ选择PTCD及ERBD/EMBE内引流1wk-4mo后剖腹探查手术.结果:A组第1、2、3及4次以上置管成功率66.7%,76.7%,83.3%及100%;患者0.5、1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2.6%,15.8%及0%;B组置管成功率较A组明显提高(P<0.01),其第1及2次置管成功率88.7%及100%,0.5、1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47.7%,21.5%及0%;C组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68.8%(P<0.01),0.5、1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23.1%及0%;D组术后生存率较其他组明显延长(P<0.01),0.5、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66.7%、18.5%及14.8%.结论:PTCD/ERBD/EMBE是手术不能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较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uPTCD对于晚期MBOJ患者术前定位定性诊断、术前减黄以改善肝功能及姑息性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疽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 经皮金属内支架引流术 内镜塑料或金属支架内支撑引流术
下载PDF
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简介
13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F004-F004,共1页
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1975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胃肠镜检查,1979年由胡发庆教授首先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肝胆胰疾病诊断,为医院肝胆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1年成功开展了内镜下的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1975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胃肠镜检查,1979年由胡发庆教授首先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肝胆胰疾病诊断,为医院肝胆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1年成功开展了内镜下的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2000年开展了内镜下经皮胃造痿术、贲门扩张术、食道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2002年开展了胆道支架置入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支架引流术 经皮胃造痿术 医疗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