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对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赵文明 李三成 +2 位作者 谢文锦 李特林 邢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7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在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接... 目的分析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在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接受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均观察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7.21±3.05)mL,少于对照组的(38.69±3.77)mL,手术时间为(103.75±9.83)min,长于对照组的(86.95±7.21)min,住院时间为(3.21±0.57)d,短于对照组的(5.89±0.6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1.28±0.26)分、(16.89±1.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31)分、(24.20±2.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80.52±3.98)分、(81.49±4.01)分、(79.88±3.56)分、(80.54±3.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49±3.56)分、(73.63±3.58)分、(70.57±3.01)分、(71.49±3.2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显著,能够缩减出血量,缓解患者疼痛,加快其腰椎功能改善,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可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经皮脊柱内镜"隔离"技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3
作者 杨帆 赵隆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新余矿业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新余矿业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脊柱稳定性、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脊柱稳定性、疼痛介质(NE、DA、5-HT、SP)水平及腰椎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腰椎曲度降低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升高明显,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疼痛介质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应用于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切口更小、更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 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 脊柱稳定性 疼痛介质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王泽民 卢炯文 +4 位作者 蔡仲斌 谢玉娟 徐响林 刘海新 卢健祺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10-71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东莞市茶山医院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组与...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东莞市茶山医院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组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组,每组20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减压程度和并发症。收集术前以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与PTED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01)。术后各时间点,UBE组腰腿痛的VAS和ODI评分较PTED组改善明显(均P<0.05)。术后1个月,UBE组较PTED组硬膜囊横截面积、椎间孔面积增加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2,P=0.003;t=2.469,P=0.006)。结论UBE相比于PTED在临床效果、减压程度方面更具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切实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任晓兵 黄磊 缪世昌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PEL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PEL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可更好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背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部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磊 李刚 张超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5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组(减压...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组(减压技术组)、传统手术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下腰痛症状评分、腿痛程度、生活能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减压技术组Prolo功能评分、下腰痛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均高于传统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减压技术组患者的腰椎Cobb角、融合阶段椎间高度均高于传统手术组,滑脱程度、滑移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技术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技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技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结合康复训练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7
作者 祁燕霞 李静 赵广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方案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并...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方案促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者后外侧融合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采取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术后2 w、术后4 w、术后8 w患者疼痛评分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对比术前及术后4 w、术后8 w患者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 w、术后4 w、术后8 w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术前两组的JO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 w与术后8 w试验组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的手术治疗满意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能缓解疼痛,改善手术情况,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习期特征分析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泽 宋锦程 +2 位作者 王黎明 陈国兆 赵理平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945-949,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学习期特征,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10月在本...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学习期特征,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10月在本院由初学者开展UBE或PELD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症患者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UBE组32例、PELD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并绘制学习曲线,分析两种术式的学习期特征。另外,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评定标准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随着患者例数增加,UBE组、PELD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均逐渐减少,住院时间保持稳定;UBE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的变化曲线较为平稳,而PELD组的变化曲线较为陡峭。PELD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少于UB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相当。UBE的适应证更广,而PELD手术耗时短,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学习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建国 廖文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4±5.3岁(61~75岁);给予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66.9±5.3岁(62~77岁),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术后收集两组数据,在不同角速度(60°/s和120°/s)下检测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包括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及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以投影栅轮廓法检测脊柱对称性,包括旋转角(RA)、侧弯角(M)及侧屈角比(LR);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F/E[(72.16±20.17)%]、PT(86.54±15.39Nm)和AP(43.27±15.68W)较术前[(86.59±23.46)%、72.10±16.39Nm和28.41±16.34W]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79.64±21.40)%、80.14±15.64Nm和37.69±14.38W]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A、M及LR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分别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ODI值均降低,且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对照组MacNab标准优良率分别为67.69%和72.31%,观察组分别为87.69%和9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在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恢复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疗效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贵生 董宪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9期3102-3103,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观...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并椎体间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8周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功能障碍问卷表(ODI)指数,以及JOA(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3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VAS、ODI均低于对照组、JOA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周两组间VAS、ODI评分、JO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相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能够更快地改善症状、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效果
下载PDF
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国志 韩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B组给予PTE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VAS、ODI评分、手术效果评价情况。结果A组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A组的VAS、ODI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4.29%、82.86%、91.43%,略高于B组的61.76%、73.53%、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TED,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纯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以其微创、高效等优点逐渐被患者及脊柱外科医生接受,其适应症也逐步扩大。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确保满意的手术疗效更需要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扎实的操作技术。研究表明,脊柱经皮完全内镜技术与传统的... 近年来,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以其微创、高效等优点逐渐被患者及脊柱外科医生接受,其适应症也逐步扩大。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确保满意的手术疗效更需要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扎实的操作技术。研究表明,脊柱经皮完全内镜技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且对传统治疗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日臻完善,脊柱内镜技术正日益成为解决脊柱疾病的一般治疗方法。本文就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简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内镜 微创 外科技术 脊柱内镜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准 晏怡果 +4 位作者 王程 薛静波 李学林 欧阳智华 王文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采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5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突出位于L_5/S_1 3例,L_(4/5)、L_(2/3)各1例。5例均在脊柱...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采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5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突出位于L_5/S_1 3例,L_(4/5)、L_(2/3)各1例。5例均在脊柱内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行根管及椎管减压。结果 5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5例于术后即刻下肢疼痛均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7.8±0.7)分降为(2.8±0.7)分。术后第3天复查MRI提示椎管及根管无明显受压。1例术后第5天椎间盘突出复发行二次内镜手术。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4月。末次随访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为23.6±2.4,优4例,良1例。术后3个月下肢肌力2例由术前Ⅲ级恢复至Ⅳ级,3例由术前Ⅳ级恢复至Ⅴ级。鞍区及会阴部感觉2例于术后6个月、2例12个月恢复正常,1例术后15个月部分恢复,仍残留部分感觉异常。直肠膀胱功能方面:3例小便费力不尽感者于术后5~7个月恢复正常,1例尿潴留者术后1年仍需间断导尿,有大便不尽感且偶发肠胀气。结论脊柱内镜技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马尾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火生 龚国华 严福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指标情况,利用c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当,但术后1周(4.16±1.28)及1月(3.87±1.29)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半年随访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总体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该手术可达到微创、安全性高,并发症低,适应证广,患者康复快,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 VAS评分及ODI评分 患者 安全 疗效
下载PDF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思进 黄煜朗 +1 位作者 卢长巍 梁仁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1期51-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30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30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的下腰痛、下肢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下腰痛、下肢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腰痛评分(6.3±0.7)分、下肢疼痛评分(2.7±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8±2.3)分、(4.9±0.7)分,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2.4±10.2)min、住院时间(5.4±1.0)d显著短于对照组(103.6±21.5)min、(10.3±2.1)d,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1.3±1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0.5±24.7)mL、(2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1,8.154,7.228,8.994,9.419,χ^2=7.329,P<0.05)。结论对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速等优势,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腰痛、下肢疼痛症状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其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 治疗 临床效果 下腰痛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凯 杨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观察两组患者的改良Macnab效果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0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acnab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提高患者腰椎功能优良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贺 谢昌达 +1 位作者 王辰超 李展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3-81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7月年龄>60岁且因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6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7月年龄>60岁且因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46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及改良MacNab疗效等指标评估疼痛、腰椎功能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术前、术后CT侧隐窝矢状径评估侧隐窝减压情况。随访至少1年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7~42个月,1例出现硬脊膜撕裂,2例出现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末次随访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显示,优良率91.3%(优38、良4、可4)。骨性侧隐窝矢状径(mm)术后1年较术前显著改善(4.22±1.25 vs. 2.71±0.57,t=6.354,P<0.001)。矢状径平均增加55.8%。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应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侧隐窝狭窄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狭窄症 椎间孔入路 骨凿技术 经皮脊柱内镜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颜华儒 王灏 +4 位作者 王延军 姚永锋 马民亮 刘刚 张永宁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对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高龄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脊柱对称性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后旋转角、侧弯角和侧屈角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旋转角、侧弯角和侧屈角比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LDH患者不仅可以保障脊柱术后对称性的恢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脊柱对称性
下载PDF
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椎间孔成形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陆达 徐庆楠 +2 位作者 康文翰 卢孟康 董武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椎间孔成形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运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34例LSS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采用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 目的探讨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椎间孔成形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运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34例LSS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采用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进行术中椎间孔成形,根据后纵韧带后缘线分为上下部分,进行上-下-上分区减压。记录患者术中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评估腰、腿疼痛症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障碍,术后12个月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手术综合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用时(62.98±6.82)min,透视次数(8.87±2.08)次,住院天数(4.84±0.70)d;术后1例患者出现反复根性症状,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患者复发。术后3个月、12个月的腰、腿VAS评分以及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1.18%。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LSS时采用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进行术中椎间孔成形,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在改善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 椎间孔成形 经皮脊柱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治疗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鹏 沈忠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9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治疗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间开窗...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治疗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发挥出理想作用,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改善,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VA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