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脊柱内镜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兴楠 石智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8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皮脊柱内镜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疗效,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皮脊柱内镜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疗效,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和疼痛情况。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84±6.72)ml,手术时间为(75.86±26.2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29±1.37)d;未见血管和神经损伤、硬脊膜撕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患者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1.83±0.79)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23.95±9.34)分,低于术前的(7.51±1.26)、(51.28±10.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可明显改善腰椎功能和疼痛情况,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疼痛
下载PDF
经皮单通道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包贝西 闫辉 +4 位作者 邱道静 程晓康 伍宇轩 许春阳 唐家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PELD组51例,行PELD治疗;UBED组51例,行UB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手术疗效,记录两组硬膜撕裂、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为(6.62±1.11)次,多于UBED组的(3.24±0.72)次,PELD组术中出血量为(21.56±4.79)ml,少于UBED组的(38.59±7.82)ml(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的各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D组均有较高手术优良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999)。结论 PELD与UBED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后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少,受到的辐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单通道 单侧双通道 疗效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冰 王天昊 +4 位作者 黄逸 范一鸣 于涵 郑国权 王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比较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匹配后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各纳入50例患者。日间手术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3.06±15.22)岁,平均病程(20.39±38.41)个月;住院手术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40±14.84)岁,平均病程(22.27±4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心理学评分及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均优于术前(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相比,出院时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2±3.43 vs 36.58±4.52,P<0.05),SAS评分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vs 34%,P=0.038);术后1周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2.52 vs 31.18±3.17,P<0.01);术后其他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下,PELD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较术前均有改善。相较于住院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下,术后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间手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 微创 心理学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4
作者 陈基宇 徐耿填 +1 位作者 李增益 庄怀铭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ODI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疾病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其腰椎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 腰椎椎管狭窄症 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业成 张巍 +1 位作者 刘守正 丁建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8期21-32,共12页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与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观察治疗后,PELD组与UBE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各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术后椎管横截面积和血清肌酸激酶],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前瞻性研究和5篇回顾性研究,分为UBE组(166例)和PELD组(1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ELD组较UBE组手术时间短(MD=29.89,95%CI:14.07~45.71,P=0.000),术中出血量较UBE组少(MD=64.43,95%CI:33.07~95.79,P=0.000),术后3 d腰痛VAS(MD=0.72,95%CI:0.47~0.98,P=0.000)、术后30 d腰痛VAS(MD=0.27,95%CI:0.18~0.36,P=0.000)和术后30 d腿痛VAS[MD=0.29,95%CI:0.20~0.38,P=0.000]均较UBE组低。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MD=1.70,95%CI:-1.33~4.74,P=0.270)、术后并发症(RR=1.08,95%CI:0.38~3.07,P=0.890)、术后6个月内ODI(MD=-0.43,95%CI:-0.88~0.01,P=0.050)、术后优良率(RR=0.99,95%CI:0.89~1.09,P=0.800)、术后椎管横截面积(MD=24.55,95%CI:-4.59~53.70,P=0.100)和术后2 d血清肌酸激酶(MD=115.65,95%CI:-101.15~332.45,P=0.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BE与PELD术后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但PELD较UBE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在术后早期腰腿痛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钿锋 林龙泉 +3 位作者 曹杰 杨德育 赵枫 尤瑞金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第5腰椎至第1骶椎(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月在作者医...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第5腰椎至第1骶椎(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月在作者医院使用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手术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的92例L_(5)~S_(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嵴最高点与L_(4)、L_(5)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分为3组:A组(髂嵴高度低于L_(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n=51)、B组(髂嵴高度位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与L_(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之间,n=35)、C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以上,n=6)。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术后1、3、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结果9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6.52±13.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1±1.45)ml。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3、12个月3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降低(P均<0.05)。A、B组术后1周,术后1、3、12个月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C组(P均<0.05);A、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A、B组无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时间为12~17(12.40±2.40)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手术切口感染、腰椎不稳和术后难治性腰背痛等并发症。结论髂嵴高于L4椎弓根下缘是影响TESSYS技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L_(5)~S_(1) 髂嵴 脊柱
下载PDF
比较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7
作者 艾国庆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4期10-14,共5页
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探究对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1年3月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形式随机分设研究所选病例,即对照组(n=45)... 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探究对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1年3月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形式随机分设研究所选病例,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以术中、术后指标,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TIMPs和MMPs表达为判定指标,对不同手术治疗取得效果分析。结果:在比较术中、术后指标中,较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在比较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中,术后,较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更低,腰椎功能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T、AP分值变化低于观察组,F/E分值变化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脊柱对称性的数据结果变化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IMPs、MMPs表达的数据结果变化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锥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效果佳,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感,加快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脊柱对称性、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和TIMPs与MMPs表达,住院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 锥板开窗髓核摘除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冯万立 王小明 +2 位作者 王新刚 王军峰 卫建民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后路...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除手术之外均给予正规四联口服药物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病椎融合时间、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130.31±20.22)min、(53.85±17.63)m L、(9.83±1.16)d,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177.35±30.82)min、(507.52±36.74)mL、(18.86±1.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椎融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SR[(9.18±3.42)mm/h vs(27.84±5.22)mm/h]、CRP[(10.55±3.61)mg/L vs(35.36±5.73)mg/L]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56±3.28)分vs(9.4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1±0.82)分vs(3.57±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可有效控制感染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 经皮内固定手 C-反应蛋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明明 潘亚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6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经皮脊柱内镜切除术。术后对其进行6个月随访,经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有无复发...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经皮脊柱内镜切除术。术后对其进行6个月随访,经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有无复发,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后,12例(12.00%)患者复发,88例(88.00%)未复发。性别、BMI、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疾病类型、突出部位不是复发影响因素(P>0.05)。患者年龄、病程、腰椎轻中度退变、L4-5、纤维环损伤、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后椎间活动度超过10°为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病程≥4年、轻中度退变、手术节段L4-5、纤维环损伤、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后椎间活动度≥10°均为导致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年龄、病程、纤维环损伤、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后椎间活动度与术后复发成正比(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切除术后病情复发与其年龄、病程、退行性病变程度、手术节段、纤维环损伤、髓核摘除不彻底及术后椎间活动度有关,对高危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切除 复发 高危因素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方案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建民 丁永国 +4 位作者 李昌隆 甄龙龙 满毅 陈玉婷 邓立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病人278例,收集术后再突出病例数,分析危险因素,并评价再次选择PELD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PELD术后复发共12例,复发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0.6±9.9月。统计学分析发现:12例复发病人均符合高BMI、术后活动度强。11例复发病人再次行PELD手术后随访6~24月,改良MacNab优良率81%,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其中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漏。结论:PELD术后再次突出通常发生在术后10个月左右,有高BMI、术后活动度强是高风险因素;对再突出病人再次选择PELD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再次突出 防治
下载PDF
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学军 陈晓东 +2 位作者 蔚辰强 舒高 梁鹏展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进行经皮全脊柱内镜...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进行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数字法疼痛评估法(NR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1年的NR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应用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 症状 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红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浅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PTAE)疗效。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入老年腰突症患者98例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 目的浅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术(PTAE)疗效。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入老年腰突症患者98例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PTA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肌生物力学相关性能指标(包括F/E、PT、AP),脊柱对称性的指标(包括M、LR、HA)。结果治疗后,60°/s与120°/s角速下,实验组腰背肌的F/E明显低于对照组,PT、AP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脊柱的对称性相关指标(包括M、LR、HA)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AE治疗老年腰突症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腰背肌的生物力学相关性能以及脊柱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 经皮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式对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及VSA、O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昌映 胡志鹏 胡绪宙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2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经... 目的研究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VAS、ODI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VAS、ODI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 疼痛 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4
作者 阚阔 张仲明 +2 位作者 张露 杨勇 张茁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与住院相关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和病椎椎间高度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颈椎曲度和病椎椎间高度差异,P>0.05,可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病椎椎间高度均恢复较好,但颈椎曲度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更佳,该项指标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的JOA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明显,术后12个月改善程度再次提高,组间术后各时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神经根得到松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更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功能恢复佳.但远期疗效需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愈率与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友华 吴方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71-73,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好,对患者的机体损害小,并发症总发生率低,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恢复速度,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愈率 症状改善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 并发症
下载PDF
脊柱内镜单、双侧入路手术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朗仪 黄志华 +2 位作者 甘瑞发 林卫达 易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3期146-147,F0003,共3页
目的:比较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双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与单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8例中央型LDH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分为两... 目的:比较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采用经皮脊柱内镜双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与单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8例中央型LDH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与B组),各34例。予以A组经皮脊柱内镜双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B组经皮脊柱内镜单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B组患者手术时间较A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A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A组患者症状缓解效果更理想。结论: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中央型LDH患者中,采取单侧入路手术时间较短,但双侧入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优势更为明显,且二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术 椎间盘摘除 单侧入路 双侧入路
下载PDF
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短期疗效欠佳的因素分析
17
作者 高苏麟 钟远鸣 石喜春 《大众科技》 2020年第8期76-79,共4页
目的:对导致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e stenosis,LSS)患者通过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后短期疗效欠佳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神经根减压术(percutaneous... 目的:对导致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e stenosis,LSS)患者通过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后短期疗效欠佳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神经根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PELD)的治疗的LSS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运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12例)和预后优良组(n=148例),采用单因素和二次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造成LSS患者术后短期内疗效欠佳的危险因素。结果:LSS患者PELD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率为7.5%(12/160)。预后不良组中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史、狭窄类型为腰椎间盘突出、功能锻炼时间较短、合并骨质疏松症、重体力劳动者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预后优良组(均P<0.05)。二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史、有吸烟史、功能锻炼时间较短、合并骨质疏松症、重体力劳动者是导致LSS患者PELD术后短期疗效欠佳的因素(OR=1.342、2.182、1.226、7.626、2.565、1.594、45.179,均P<0.05)。结论:目前PELD是治疗LSS的重要及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造成其手术后短期疗效欠佳不良因素较多,值得临床广泛重视,同时需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腰神经根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后疗效 不良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6
18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5 位作者 李水清 贾东林 王凯 黄鑫 商澜镨 赵文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结果:共75例病人纳入本研究。年龄14~71岁,平均42.0±14.1岁。41例行L4-5节段手术,35例穿刺判定不需行椎间孔成形术,其中32例实现了满意减压,3例病人术中需要行椎间孔成形术。34例L5-S1节段手术,16例穿刺定位符合免椎间孔成型要求,其中15例实现了满意减压,1例术中需行关节突成型。术后随访,2例(2.7%)急性椎间盘再突出。无神经损伤发生,无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在实现良好的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对关节突的破坏,减少术中出血及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 经椎间孔入路 无血管间隙 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全脊柱内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小明 张洁 +3 位作者 颜学亮 杨铁军 陈亮元 曹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科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FLDH 27例,年龄41~64岁,平均52.3岁,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 目的评估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科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FLDH 27例,年龄41~64岁,平均52.3岁,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及术后患者腰腿痛情况,改良Mac Nab评分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单节手术时间为69 min(58~109 min)、术中出血量为18 ml(11~40 ml)、住院时间为5.0 d(3.0~10.0 d),术前VAS评分(8.12±1.25),术后第3天VAS评分(2.80±1.12),术后3个月VAS评分(1.59±1.06),末次随访VAS评分(1.31±0.89),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88.9%。结论 PELD治疗F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切除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会平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4期522-523,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1],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日趋成熟,成为理想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之...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1],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日趋成熟,成为理想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之一,其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不破坏椎旁肌肉、对稳定性无破坏及疗效确切等优势[2]。目前其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报道仍较少见。为此,本文以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为对照,探讨PT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减压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 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