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
作者 阚阔 张仲明 +2 位作者 张露 杨勇 张茁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与住院相关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和病椎椎间高度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颈椎曲度和病椎椎间高度差异,P>0.05,可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病椎椎间高度均恢复较好,但颈椎曲度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更佳,该项指标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的JOA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明显,术后12个月改善程度再次提高,组间术后各时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神经根得到松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更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功能恢复佳.但远期疗效需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 椎板开窗摘除
下载PDF
经皮单通道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3
作者 包贝西 闫辉 +4 位作者 邱道静 程晓康 伍宇轩 许春阳 唐家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PELD组51例,行PELD治疗;UBED组51例,行UB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手术疗效,记录两组硬膜撕裂、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为(6.62±1.11)次,多于UBED组的(3.24±0.72)次,PELD组术中出血量为(21.56±4.79)ml,少于UBED组的(38.59±7.82)ml(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的各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D组均有较高手术优良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999)。结论 PELD与UBED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后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少,受到的辐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单通道 单侧双通道 疗效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冰 王天昊 +4 位作者 黄逸 范一鸣 于涵 郑国权 王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比较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匹配后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各纳入50例患者。日间手术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3.06±15.22)岁,平均病程(20.39±38.41)个月;住院手术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40±14.84)岁,平均病程(22.27±4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心理学评分及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均优于术前(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相比,出院时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2±3.43 vs 36.58±4.52,P<0.05),SAS评分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vs 34%,P=0.038);术后1周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2.52 vs 31.18±3.17,P<0.01);术后其他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下,PELD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较术前均有改善。相较于住院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下,术后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日间手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 微创 心理学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朋 周献伟 李帅垒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治疗LDH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切口椎间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摘除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创伤应激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峰 黄勇全 +1 位作者 廖琼 张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的萍乡市人民医院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30例)和...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的萍乡市人民医院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采用PEID联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炎症反应、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日本腰椎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应用于LDH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摘除 后针对性康复管理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比较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与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7
作者 艾国庆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4期10-14,共5页
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探究对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1年3月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形式随机分设研究所选病例,即对照组(n=45)... 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探究对比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1年3月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形式随机分设研究所选病例,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以术中、术后指标,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脊柱对称性、TIMPs和MMPs表达为判定指标,对不同手术治疗取得效果分析。结果:在比较术中、术后指标中,较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在比较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中,术后,较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更低,腰椎功能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T、AP分值变化低于观察组,F/E分值变化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脊柱对称性的数据结果变化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IMPs、MMPs表达的数据结果变化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锥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效果佳,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感,加快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脊柱对称性、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和TIMPs与MMPs表达,住院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 锥板开窗摘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主伟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腰椎病变是常见的疾病类型,在近几年这类疾病发生率有所升高,而腰椎病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需尽早诊断与治疗。就目前临床治疗来看,手术治疗腰椎病变比较常见,但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缓慢。随着新技术发展,各种... 腰椎病变是常见的疾病类型,在近几年这类疾病发生率有所升高,而腰椎病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需尽早诊断与治疗。就目前临床治疗来看,手术治疗腰椎病变比较常见,但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缓慢。随着新技术发展,各种新型腰椎病变手术开展起来,比如显微镜椎间盘切除术(MED)、胶原酶溶解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及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突髓核切除术(PELD)等。不过,鉴于设备条件差异,导致这些手术在不同地区或医院开展程度也有差异。PELD可在局麻下完成手术,证实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对神经损伤轻,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而且术后瘢痕组织极少,即便失败后也容易补救,受到了医患认可。本文就PELD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病变 治疗 经皮内镜下手 椎间盘切除 应用进展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与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比较
9
作者 林成 林世水 +4 位作者 林克凤 刘国铭 李建华 高尚君 周仕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5-9,共5页
目的对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与局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福... 目的对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与局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PELD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全麻+电生理组(36例)和局麻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根刺激次数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全麻+电生理组与局麻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电生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56±7.15)min短于局麻组,神经根刺激次数(0.39±0.59)次低于局麻组,住院时间(1.53±0.61)d长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6、3.120、2.593,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3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相同时间点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下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局麻下手术的疗效相近,全麻手术可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神经电生理监测为全麻手术中避免神经根损伤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电生理 经皮脊柱内镜 摘除 麻醉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业成 张巍 +1 位作者 刘守正 丁建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8期21-32,共12页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与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观察治疗后,PELD组与UBE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各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术后椎管横截面积和血清肌酸激酶],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前瞻性研究和5篇回顾性研究,分为UBE组(166例)和PELD组(1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ELD组较UBE组手术时间短(MD=29.89,95%CI:14.07~45.71,P=0.000),术中出血量较UBE组少(MD=64.43,95%CI:33.07~95.79,P=0.000),术后3 d腰痛VAS(MD=0.72,95%CI:0.47~0.98,P=0.000)、术后30 d腰痛VAS(MD=0.27,95%CI:0.18~0.36,P=0.000)和术后30 d腿痛VAS[MD=0.29,95%CI:0.20~0.38,P=0.000]均较UBE组低。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MD=1.70,95%CI:-1.33~4.74,P=0.270)、术后并发症(RR=1.08,95%CI:0.38~3.07,P=0.890)、术后6个月内ODI(MD=-0.43,95%CI:-0.88~0.01,P=0.050)、术后优良率(RR=0.99,95%CI:0.89~1.09,P=0.800)、术后椎管横截面积(MD=24.55,95%CI:-4.59~53.70,P=0.100)和术后2 d血清肌酸激酶(MD=115.65,95%CI:-101.15~332.45,P=0.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BE与PELD术后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但PELD较UBE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在术后早期腰腿痛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 单侧双通道内镜 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入和椎间盘切除术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华飞 汪吉新 陈其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5期2636-2638,共3页
手术治疗能直接摘除椎间盘突出症(LDH)突出及变性的髓核,使患者疼痛得以缓解,但手术造成的创伤仍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故微创手术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为LDH的常用微创疗法,具有切口小、出... 手术治疗能直接摘除椎间盘突出症(LDH)突出及变性的髓核,使患者疼痛得以缓解,但手术造成的创伤仍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故微创手术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为LDH的常用微创疗法,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机体反应轻等优点。但受机体髂嵴阻挡、椎间孔较小等因素影响,L5/S1 LDH患者经PETD治疗时可出现穿刺困难等情况,使手术时间延长。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可通过切开黄韧带等方式进入椎间孔,无需磨削上关节突,影响脊柱结构。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PEID术治疗及经PETD术治疗的L5/S1 LDH患者各298例临床资料,以评估2种术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入路 摘除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 治疗 经皮内镜 脊柱结构 机体反应
下载PDF
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钿锋 林龙泉 +3 位作者 曹杰 杨德育 赵枫 尤瑞金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第5腰椎至第1骶椎(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月在作者医...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第5腰椎至第1骶椎(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月在作者医院使用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手术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的92例L_(5)~S_(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嵴最高点与L_(4)、L_(5)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分为3组:A组(髂嵴高度低于L_(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n=51)、B组(髂嵴高度位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与L_(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之间,n=35)、C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以上,n=6)。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术后1、3、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结果9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6.52±13.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1±1.45)ml。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3、12个月3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降低(P均<0.05)。A、B组术后1周,术后1、3、12个月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C组(P均<0.05);A、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A、B组无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时间为12~17(12.40±2.40)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手术切口感染、腰椎不稳和术后难治性腰背痛等并发症。结论髂嵴高于L4椎弓根下缘是影响TESSYS技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L_(5)~S_(1) 髂嵴 脊柱
下载PDF
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康权 劳积毅 +5 位作者 香钰鸿 黄庆铭 黄崇辉 唐青平 李金龙 胡鑫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联合术中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联合术中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症状及体征,以及手术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其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腰腿痛得分、下肢麻木得分、下肢肌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胫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术可明显改善LDH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提升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且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摘除 低温等离子射频凝封 疗效 复发率
下载PDF
疼痛敏感度用于预测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效果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益鸣 张丽思 +3 位作者 吴鸥 李君 冯艺 张挺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8,共7页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量表(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P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腰腿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ODI和Mac Nab评估。结果:98例病人完成随访。PTED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根据Mac Nab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组:优良组(83.7%)和中差组(16.3%)。优良组的PSQ评分显著低于中差组;PSQ评分与手术前后的ODI差值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手术前后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HADS和PCS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与手术前后的ODI、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PSQ或许可用于预测PTED术后早期的整体功能恢复,但无法预测手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敏感度量表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摘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脊柱生物力学改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清华 黄鹏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74-77,共4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PELD)术后脊柱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男性无腰部病史志愿者1例,年龄32岁。根据其腰椎L4~5、L5~S1节段CT检查数据建立正常腰椎模型,并通过相应材料属性参数的改变构建腰椎...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PELD)术后脊柱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男性无腰部病史志愿者1例,年龄32岁。根据其腰椎L4~5、L5~S1节段CT检查数据建立正常腰椎模型,并通过相应材料属性参数的改变构建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再对其进行模拟手术剪切,构建PELD术后模型。将三种模型进行等效应力对比,对结果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正常腰椎模型比较,L4~5、L5~S1节段各维度腰椎活动中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突出部的应力载荷同一区域均呈上升趋势。与腰椎间盘突出模型比较,L4~5、L5~S1节段各维度腰椎活动中PELD术后手术区域的应力载荷均呈下降趋势。L4~5、L5~S1节段各维度运动中PELD术后模型手术区域的应力载荷与正常腰椎模型相比均上升不明显。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模型椎间盘应力在突出的部分急剧上升;PELD术能使腰椎间盘突出者的椎间盘应力发生改变,但术后瘢痕组织处存在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摘除 经皮脊柱内镜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任晓兵 黄磊 缪世昌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PEL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PELD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可更好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背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经皮内镜摘除 腰部功能
下载PDF
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诗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547-548,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78例。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78例。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观察组采用PPECD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住院指标。结果2组NDI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NDI评分降低较快,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R患者实施PPECD能够取得与ACDF一样的治疗效果,PPECD恢复更快,医疗成本更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8
作者 公维兴 任晓璇 闫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术后VAS评分较低,神经根损伤率较低,随访1年复发率较低,随访1年后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以及临近节段退变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的Macnab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实施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切口较小,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小,疼痛轻,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TESSYS技 椎间盘切除 经后路椎板开窗摘除
下载PDF
TESSYS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黄鹏飞 徐小兰 +1 位作者 张文波 程珍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TESSYS)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LDH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锥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LD),观察组行TESSY...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TESSYS)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LDH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锥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LD),观察组行TESSYS髓核摘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4周VAS评分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提高,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TESSYS髓核摘除术可有效改善LDH患者术后腰椎疼痛,利于腰椎功能功能恢复,且创伤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摘除 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天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军杰 唐兰兰 +3 位作者 杨镇源 邓强 张彦军 刘宴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64-1570,共7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完成天玑机器人改良二维导航辅助下PTED手术操... 目的探讨在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完成天玑机器人改良二维导航辅助下PTED手术操作32例(改良导航组),与同期在C臂引导下完成35例PTED术(C臂透视组),对两组X线透视次数、辐射剂量、工作通道置入时间、手术总时长、VAS评分、ODI评分、技术学习曲线、手术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良导航组在X线透视次数、辐射剂量、工作通道置入时间、手术总时长方面优于C臂透视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导航组学习曲线较C臂透视组低平,且手术时间恒定,随手术例数增加呈明显减少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在PTED术中应用,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辐射、手术风险,缩短PTED技术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辅助二维导航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摘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