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 被引量:5
1
作者 缪中荣 武国德 +2 位作者 凌锋 李慎茂 朱凤水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经皮静脉窦支架成形术 治疗 颅内静脉狭窄 预后
下载PDF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任莉 郭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B组加以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12个月,B组的一期通畅率高于A组(P<0.05);B组的每条静脉腔内操作次数多于A组,一期通畅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大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纯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经皮支架植入术有助于提高一期通畅率,促进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及凝血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芬 郭秀海 +3 位作者 吉训明 陈健 武剑 贾建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
患者 女,53岁,农民。因“阵发性头晕,伴视物模糊40d”于2010年2月13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曾于外院查眼底示“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头部CT和MRI检查未见异常,头部MR静脉造影(MRV)提示“双侧横窦和乙状窦交界... 患者 女,53岁,农民。因“阵发性头晕,伴视物模糊40d”于2010年2月13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曾于外院查眼底示“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头部CT和MRI检查未见异常,头部MR静脉造影(MRV)提示“双侧横窦和乙状窦交界处血流减低”。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5年,无头部外伤及严重感染病史,无口服避孕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血管成形术 支架 颅内静脉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致高颅压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明超 郝泽宇 +4 位作者 李超 靳航 吴江 饶明俐 王守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2-463,共2页
颅内静脉系统病变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也可发生脑静脉性梗死、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抗凝、脱水降颅压是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传统方法。但对于颅内静脉窦狭窄(venous sinus stenosis,VSS)致颅内压增... 颅内静脉系统病变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也可发生脑静脉性梗死、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抗凝、脱水降颅压是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传统方法。但对于颅内静脉窦狭窄(venous sinus stenosis,VSS)致颅内压增高,内科药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静脉回流障碍,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狭窄 治疗效果 支架成形术 文献复习 高颅压 颅内静脉系统 颅内压增高 静脉回流障碍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合并支架置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比较
5
作者 王庆胜 柳东田 +5 位作者 张健 杨红梅 马利祥 方海滨 梁慧 苏庆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合并症 支架置入 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17例颅内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彤 《天津护理》 2018年第1期45-46,共2页
总结17例颅内静脉窦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护理,术前完成各项准备及抗凝药物治疗;手术过程中积极准确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术后持续观察记录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和视力的改变。保证抗凝药物等定时定量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 总结17例颅内静脉窦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护理,术前完成各项准备及抗凝药物治疗;手术过程中积极准确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术后持续观察记录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和视力的改变。保证抗凝药物等定时定量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以确保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7例经颈静脉入路支架成形术治疗静脉窦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烨 邓秋霞 +1 位作者 靳航 颜秀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70-772,共3页
目的总结7例经颈静脉入路支架成形术治疗静脉窦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护理重点包括术前的安全护理、术中颅内静脉窦测压、颈静脉穿刺的护理配合;术后颈静脉穿刺点的观察与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 目的总结7例经颈静脉入路支架成形术治疗静脉窦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护理重点包括术前的安全护理、术中颅内静脉窦测压、颈静脉穿刺的护理配合;术后颈静脉穿刺点的观察与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7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好转出院。结论行颈静脉穿刺保障术后重视穿刺点的观察和评估、防范术后并发症是病人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狭窄 经颈静脉入路支架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在肝移植(LT)术后静脉流出道阻塞(VOO)患者中的应用并附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 王建华 +2 位作者 刘嵘 钱晟 路会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静脉流出道阻塞(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VOO)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总结相关介入处理经验。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例L... 目的评估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静脉流出道阻塞(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VOO)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总结相关介入处理经验。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例LT术后VOO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VOO患者中,下腔静脉狭窄16例次,肝静脉狭窄9例次。21例患者均采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联合自膨式支架植入。术前跨狭窄压力梯度为3~31 cmH2O,平均(12.7±8.3)cmH2O,术后压力梯度为0~5 cmH2O,平均(2.2±1.5)cmH2O。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与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下腔静脉及肝静脉1、3、5和10年通畅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5%。结论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LT术后VOO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可作为LT术后VOO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LT) 静脉流出道阻塞(VOO)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 介入技术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勇钧 顾晔 +2 位作者 胡立群 成忠 李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477-479,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方法根据是否接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将3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支架组(21例)和非支架组(18例)两组。全部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方法根据是否接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将3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支架组(21例)和非支架组(18例)两组。全部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经患侧腘静脉行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17例接受血栓消融(支架组10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支架组患者5日内患肢与健肢膝上、膝下15cm处平均周径差改善更明显,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好于非支架组(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支架辅助的血管腔内成形术能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置人术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晓伟 佟小强 +1 位作者 邹英华 蒋学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在布 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对7例下腔静脉狭窄同时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布 加综合征患者,在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后,采用 B超引导下经皮肝静脉穿刺的方法,实施肝...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在布 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对7例下腔静脉狭窄同时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布 加综合征患者,在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后,采用 B超引导下经皮肝静脉穿刺的方法,实施肝静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7例患者在单独实施下腔静脉成形术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在B超引导下实施肝静脉成形术,2例单纯球囊扩张,5例植入支架,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B超引导下的经皮肝静脉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定位准确,实施快捷,对合并肝静脉狭窄或梗阻的布 加综合征患者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成形术 B超引导 经皮肝穿刺 介入治疗 下腔静脉成形术 静脉狭窄 静脉穿刺 下腔静脉狭窄 单纯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术 球囊扩张术 严重并发症 应用价值 不同程度 下肢水肿 定位准确 患者症状 术后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为主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亮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23-424,共2页
目的观察以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为主,并根据患者病情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37例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行单纯PTA治疗,4例行PTA辅以导管溶栓,1例行PTA辅以导管溶栓和... 目的观察以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为主,并根据患者病情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37例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行单纯PTA治疗,4例行PTA辅以导管溶栓,1例行PTA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手术临床效果。结果 32例单纯经PTA后直接恢复通畅;4例行PTA联合导管溶栓后恢复通畅;1例行PTA联合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后恢复通畅。所有患者术后造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基本消失,且均未发生血管破裂、感染、脏器出血、急性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TA辅以导管溶栓和支架植入可明显提高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瘘 狭窄闭塞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导管溶栓 支架植入
下载PDF
颅脑术后静脉窦狭窄的支架成形治疗
12
作者 傅继东 张禄波 +2 位作者 王韶光 李旭 仲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9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支架成形术 延误治疗 颅脑术后 狭窄 静脉 视力改变 诊断 后遗症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平 谭跃萍 +2 位作者 刘增波 吴淑彬 丛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6,共2页
目的: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变化,以探讨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用于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灌注改善情况的可能性。方法: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置入术(I... 目的: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变化,以探讨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用于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灌注改善情况的可能性。方法: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置入术(ICS)的冠心病患者(皆为左冠状动脉及其属支病变),包括单部位介入(11例)、双部位介入(9例)和三部位介入(2例)。治疗前后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及计算冠状静脉窦的指标为:平均内径(Dmean)、平均流速(Vmean)、速度时间积分(VTI)、血流量(Q);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指标(E、A及E/A)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在冠脉介入术后,左室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冠状静脉窦的Vmean、VTI和Q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TTE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可以反映PTCA及ICS术后冠脉灌注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静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向宇 李宝民 +6 位作者 李生 王君 马玉栋 刘新峰 梁永平 葛爱莉 张阿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研究背景通过综合分析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术影像学表现,探讨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困难或失败原因,并寻找可预测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困难的临床指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接受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患者(窦狭窄伴颅内高... 研究背景通过综合分析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术影像学表现,探讨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困难或失败原因,并寻找可预测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困难的临床指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接受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患者(窦狭窄伴颅内高压87例、窦狭窄致搏动性耳鸣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及静脉窦直径对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的影响。结果共115例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3例因支架植入困难而导致手术失败。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为连接乙状窦和颈内静脉的过渡结构,侧位脑血管造影呈典型"N"形结构,支架植入成功者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之和为(120.11±30.32)°、失败者为(86.37±10.7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0,P=0.001);静脉窦直径分别为(5.10±1.12)和(5.11±0.3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210,P=0.352)。结论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侧位脑血管造影呈"N"形结构,若静脉窦两转折夹角过小易导致支架植入困难,但静脉窦直径不影响支架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血栓形成 颅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及术后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B_2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廖伟 阳贻红 张义效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4,44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后,冠状循环中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全部病例经PTCA前后由冠状静脉窦采血,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含量和采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 ( TXB2 )、血浆6酮-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后,冠状循环中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全部病例经PTCA前后由冠状静脉窦采血,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含量和采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 ( TXB2 )、血浆6酮-前列腺素( 6- keto- PGF1 a)浓度。结果:3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TCA术后5 min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及血浆血栓素B2 ( TXB2 )明显升高,术后1 0 min达到高峰,30 min降至正常。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显著,P<0 .0 1。结论: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确有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术前及术后 血栓素B2(TXB2) 临床意义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PTCA术后 冠心病患者 水平 酮-前列腺素 冠状静脉 血小板功能 冠状循环 放免方法 差异显著 血浆 生物法
下载PDF
个体化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迎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4-945,共2页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个体化治疗 随访研究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神经影像学技术 接触性溶栓治疗 偏侧颅骨切除术 最佳治疗方案
下载PDF
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大鹏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头痛和视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脑结构及脑脊液成分无明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IIH在医学史上已有约100年的历史。IIH在普通人群中年发... 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头痛和视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脑结构及脑脊液成分无明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IIH在医学史上已有约100年的历史。IIH在普通人群中年发病率为(0.28~2.20)/10万,尤多见于育龄、肥胖女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高压 静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陈智年 闫东红 +3 位作者 徐兵 李凤臣 韩玲 陈学明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9期13-14,10,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136例,其中男64例,女72例,其中肝静脉阻塞4例,余均为下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并进行经皮下腔静...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136例,其中男64例,女72例,其中肝静脉阻塞4例,余均为下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并进行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PTA)、支架植入术(EMS)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至120个月。结果扩张前静脉狭窄段内径0~6mm(平均3mm),肝静脉内径0~2mm;扩张并放血管支架后,腔静脉、肝静脉内径分别为18~20mm和7~8mm,扩张前下腔静脉至右心房压力差为18~35cmH2O(1.7~3.43kPa),平均20.3CmH2O(1.99kPa),扩张后压力差消失,134例手术顺利,2例失败。术后118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2例明显改善,4例肝静脉阻塞病人,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2例未见明显。12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血管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4例肝静脉阻塞在术后半月、2、5、6个月发生再阻塞转为手术治疗,5例下腔静脉阻塞可狭窄术后于6、17、36、96、98个月发生再阻塞转为手术治疗。结论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是非长段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良好治疗方法,但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肝静脉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
下载PDF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伴双侧横窦狭窄支架治疗2年随访
19
作者 何旭东 郝永岗 +2 位作者 郑续 陈毅刚 胡兴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9期789-792,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伴双侧横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例确诊为IIH伴双侧横窦狭窄并行支架成形术患者进行2年术后随访。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脑静脉内跨窦狭窄处微导管测压,术前和术后腰椎...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伴双侧横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例确诊为IIH伴双侧横窦狭窄并行支架成形术患者进行2年术后随访。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脑静脉内跨窦狭窄处微导管测压,术前和术后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并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神经乳头水肿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脑血管造影或CT静脉成像(CTV)复查脑静脉窦及支架情况。结果1例为优势侧横窦内源性狭窄,4例为优势侧横窦外源性狭窄。脑静脉窦支架成形术后跨狭窄病变压力梯度由术前平均(22.20±5.05)mmHg降至术后平均(1.40±0.75)mmHg,腰穿脑脊液压力由术前平均(322.0±37.20)mmH_2O降至术后平均(162.00±13.19)mmH_2O。术后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耳鸣、复视症状均明显改善或缓解,视神经乳头水肿均明显减轻。随访2年,所有症状均缓解,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提示支架形态良好,未见支架内或临近部位再狭窄。结论脑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IIH伴双侧横窦狭窄安全、有效,但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静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
20
作者 许戈良 胡荷节 +1 位作者 徐荣楠 虞德才 《解剖与临床》 1997年第2期72-73,共2页
我们自1991年11月~1996年12月为3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其中膜型阻塞或狭窄21例,采用大球囊一次性扩张;段型11例,采用内支架植入术。其中28例随访2~60个月,疗效满意;管腔通畅,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我们认为... 我们自1991年11月~1996年12月为3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其中膜型阻塞或狭窄21例,采用大球囊一次性扩张;段型11例,采用内支架植入术。其中28例随访2~60个月,疗效满意;管腔通畅,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我们认为该技术安全,简单,对布-加氏综合征治疗有效,尤适合于肝段下腔静脉膜型阻塞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治疗 布-加综合征 患者 布-加氏综合征 支架 下腔静脉 严重并发症 植入术 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