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刘兆斌 张在永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分为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组(颈椎后路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颈椎前路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颈部恢复情况、颈部、上肢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NDI、颈部、上肢VAS评分、SF-36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颈椎后路组手术节段ROM、颈椎曲度、SF-36评分均高于颈椎前路组(P<0.05),NDI、颈部、上肢VAS评分均低于颈椎前路组(P<0.05)。颈椎后路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颈椎前路组70.59%(24/34)(χ2=4.660,P<0.05)。颈椎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颈椎前路组(χ2=5.314,P<0.0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后路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楚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对其均行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颈椎病功能障碍以及... 目的:探究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对其均行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颈椎病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指标。结果:患者术后CASCS、VAS、NDI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可有效缓解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指数,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摘除术 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
下载PDF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晓磊 王红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颈椎功能
下载PDF
Delta内镜下“Key-Hol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赖荣光 何冬梅 +2 位作者 巫志芳 卢惠平 彭全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594-259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全内镜下(Delta)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Key-Hol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CSR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1例,Delta内镜下Key-Hole技术)和对... 目的:探讨脊柱全内镜下(Delta)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Key-Hol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CSR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1例,Delta内镜下Key-Hole技术)和对照组[31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及颈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总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JO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均随访1年,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elta内镜下“Key-Hole”技术治疗CSR能够对神经根直接减压,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技术 后路开窗减压摘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 微创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镜下与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方国芳 罗德民 +1 位作者 雷高 潘亚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IVIED)与经皮内镜口LED)经后路切除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优缺点,找到两种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从中随机挑选80例,分为两组,即MED与PLED组。结果两组获随访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IVIED)与经皮内镜口LED)经后路切除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优缺点,找到两种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从中随机挑选80例,分为两组,即MED与PLED组。结果两组获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MED组、PLED组ODI改善率比较(95.2%、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改善率(75%、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0、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其康复时间相对较长;PLED手术时间长、康复快,但复发率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镜 经皮内镜 摘除术 后路手术
原文传递
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6
作者 阚阔 张仲明 +2 位作者 张露 杨勇 张茁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与住院相关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曲度和病椎椎间高度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颈椎曲度和病椎椎间高度差异,P>0.05,可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病椎椎间高度均恢复较好,但颈椎曲度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更佳,该项指标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的JOA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明显,术后12个月改善程度再次提高,组间术后各时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神经根得到松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更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功能恢复佳.但远期疗效需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
原文传递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天明 倪斌 +1 位作者 郭群峰 郭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4-779,共6页
[目的]研究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153例单节段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研究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153例单节段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68例行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内镜组),85例行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开放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 Nab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内镜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其他患者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内镜组手术时间大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内镜组显著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腿痛VAS评分内镜组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小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是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很好的替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摘除术
原文传递
PEL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淅克 黄岩石 郑铁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与开放组4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与开放组4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骨密度、血清胶原分解片段、骨钙素、降钙素水平.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P<0.01),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0.01),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nab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骨密度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两组间骨密度、血清胶原分解片段、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放手术效果相当,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恢复时间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但对骨代谢指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摘除术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吴荔军 郑玉柳 +1 位作者 吴叶玲 余雯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1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11—2023-02手术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静脉...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11—2023-02手术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等级、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7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术后住院期间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患者经过预防性抗凝治疗后未出现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观察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静脉血栓风险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能够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等级,同时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利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经皮脊柱内镜摘除术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评估 集束化管理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PELD治疗PLIF术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猛 宋飞霏 +3 位作者 刘磊 马超 刘光普 张建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1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采用PELD治疗的13例PLIF术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1年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结果 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未出现感染、肺栓塞、下肢血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周、1个月、1年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评分评价疗效: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 PELD是治疗PLIF术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腰椎摘除术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