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精准定位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黄镇 李岳飞 +5 位作者 毕经纬 任佳彬 李瑞 刘鑫 孙宁 孙兆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定位突出颈椎间盘位置辅助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精准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行PPECD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依据术前是否行臂丛MRN分为MRN组及常规组。纳入患者MRN组18... 目的分析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定位突出颈椎间盘位置辅助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精准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行PPECD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依据术前是否行臂丛MRN分为MRN组及常规组。纳入患者MRN组18例,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患者上肢感觉、肌力较术前减退发生率,术中开骨窗左、右最长径及上、下最长径长度,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月、术后12月VAS评分、JOA评分、C2~C7 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MR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优于常规组(P<0.001)。两组术后6月、12月患者JOA评分、VAS评分、C2~C7 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PECD术前臂丛MRN精准定位突出的颈椎间盘位置可降低术中磨削开窗对关节突关节等结构的破坏,避免为寻找突出的颈椎间盘对颈神经及硬脊膜牵拉、推挤加重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创伤更小,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患者康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 磁共振 颈椎
下载PDF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黎明 杜明奎 +1 位作者 张西峰 仲伟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电力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CR患者资料,采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25例(内镜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61±9.23)岁;采用ACDF治疗27例(融合组),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2±9.05)岁。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估;末次随访时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73.23±7.61) min,融合组手术时间(75.28±8.49) min。内镜组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融合组。内镜组和融合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3 d时内镜组颈部VAS评分明显低于融合组(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00%;融合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59%。结论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传统ACDF术治疗CR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两种方式均可选择。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患者更建议考虑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经皮后路内镜下锁孔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聂治军 张银刚 +1 位作者 袁启令 常彦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后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16例患者,评价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后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16例患者,评价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5~90min,术中出血量10~25mL,住院时间4~7d。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脊髓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JO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良5例,可1例,总体优良率93.75%。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症的前提下,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4
作者 赤鹏飞 《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前路组40例[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前路组40例[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ACDF)]和后路组45例[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比较两组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两组术后治疗效果、两组颈椎活动度、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两组神经系统功能、两组患者颈动脉血流速度、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后12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低于前路组,颈椎的Cobb角及屈伸活动度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后12个月的颈椎、上肢疼痛程度低于前路组,颈椎功能、下腰痛评分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后12个月颈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创伤小,可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后路 经皮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真 万宁军 +1 位作者 梁学刚 吕金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ID)以及上肢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影响。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患者手术节段RO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颈椎曲度大于术前,NDI、颈部VAS评分以及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减轻颈部残障程度,调节颈椎曲度,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 后路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少林 徐玉生 +4 位作者 李星晨 黄泓翰 刘鋆宣 苗金红 徐远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24-2629,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PECD...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PECD组30例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ACDF组32例。对两组围术期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评分、颈椎曲度和病变椎间高度等进行比较。结果PPECD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随访两组在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颈椎曲度Cobb角及病变椎间高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ECD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PPECD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远期疗效与ACDF手术相似,并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经皮内镜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下载PDF
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法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凯 赵斌 +4 位作者 原杰 徐朝健 房格 赵振鉴 王永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2-539,共8页
目的:评估采用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法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32例于我院采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 目的:评估采用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法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32例于我院采用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PPECD治疗(常规组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9.9±13.2岁,症状持续时间27.9±38.7个月),另一组接受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方法联合PPECD治疗(改良组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54.0±11.8岁,症状持续时间18.4±27.3个月)。术前及术后颈部和上肢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神经功能状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术后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减压效果采用CT及MRI评价。术后记录两组患者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32例患者行颈部CT,重建颈椎3D图像。经椎弓根内上缘交点建立横断面,测量C3-7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与V点(相邻颈椎椎板上、下缘在关节突关节内侧重叠形成的顶端向外的横行V字形结构)距离(a),测量结果用于快速定位和确认V点。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改良组透视次数4.0±0.9,手术时间70.1±20.0min;常规组透视次数10.7±2.4,手术时间117±44.5min。两组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JOA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上述方法测得C3-7的a值为1.45±0.06~5.03±0.19mm。结论:利用椎弓根内上缘投影点锚定方法可以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为PPECD定位及验证V点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颈椎后路间盘切除 椎弓根 垂直锚定方法 神经根型颈椎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旻宇 滕红林 +4 位作者 黄克伦 王宇 林超伟 吴诗阳 王建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8-495,共8页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23例,随访时间23.1±5.9个月;采用PPECD治疗20例,随访时间25.6±8.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各随访点(1d、1周、1个月、3个月、1年)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创口疼痛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Macnab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时ACDF组及PPECD组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3±1.78分、1.02±2.24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术前的7.13±1.25分、7.28±1.30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d时PPECD组的创口疼痛VAS评分为1.91±0.58分,显著小于ACDF组的3.87±1.19分(P<0.05),但术后1周后随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PPECD组在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小于ACDF组(P<0.05)。ACDF组和PPECD组术后1年时颈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13.7°±6.9°和8.2°±4.8°,较术前的4.3°±11.3°、4.7°±8.9°均有显著增大(P<0.05),且ACDF组的平均增幅显著大于PPECD组(P<0.05)。术后1年时PPECD组的颈椎活动度同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DF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1年时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及Macnab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费用更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经皮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
下载PDF
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9
作者 吴俊龙 张超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行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者按照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顺序...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行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者按照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为1~54号,分为A(1~27号)、B(28~54号)两组,每组27例。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花费、术后住院天数、翻修的例数以及术后临床疗效进行组间比较。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颈肩部及上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改良Macnab标准。学习曲线采用双变量回归曲线拟合出最优的立方模型(Y=b_0+b_1X+b_2X^2+b_3X^3)。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5.1±7.8个月,其中42例(A组27例,B组15例)例接受至少1年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颈肩、上肢疼痛症状及NDI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经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总体优良率为90.7%。术前颈肩痛/患侧上肢痛VAS评分A组为7.1±0.9分/7.0±0.8分,B组为6.7±0.7分/7.2±1.0分;术后1个月时A组为2.1±1.5分/1.7±1.6分,B组为2.0±0.8分/1.3±0.5分;术后半年时A组为1.5±1.3分/1.2±1.2分,B组为1.1±1.0分/0.7±0.7分;术后1年时A组为0.4±0.9分/0.2±0.6分,B组为0.2±0.6分/0.1±0.3分。术前NDI A组为(55.3±13.7)%,B组为(56.9±8.4)%;术后1个月时A组为(25.5±14.9)%,B组为(17.0±7.1)%;术后半年时A组为(11.3±7.1)%,B组为(6.1±3.5)%;术后1年时A组为(4.9±8.0)%,B组为(1.8±3.9)%。A组和B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随访的颈肩部及上肢VAS评分及NDI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时颈肩部、上肢疼痛评分及NDI显著大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共有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神经根炎,其中A组3例,B组1例,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无统计学差异(P=0.610)。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分析显示B组患者手术时间要显著低于A组(P=0.001)。通过两变量回归分析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立方模型(Y=141.85-5.592X+0.135X2-0.001X3,R2=0.939),发现随着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逐渐下降,且当患者例数为22例左右时,手术时间趋于平稳,平均67.76±5.15min。结论: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显著的学习曲线和微创优势。随着手术患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逐步缩短,术后早期患者恢复更快,到22例趋于稳定,但学习曲线并不影响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路内镜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 微创 学习曲线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新刚 王小明 +3 位作者 陈广儒 王军峰 王亮 卫建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后路颈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高度及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前后两组病变椎间高度未见明显变化(P>0. 05);两组术后颈椎曲度均较手术前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VAS评分降低,JOS评分上升,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较术前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上升,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生理结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后路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 临床疗效 生理结构 疼痛
下载PDF
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东宁 李巍明 +6 位作者 刘楷 黄坤 陈侯磬 曾娘华 刘诚 罗万荣 易伟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7年12月全麻下PPEC...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7年12月全麻下PPECD治疗37例CSR,比较术前、出院时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颈椎动力位片和MRI评估疗效。结果37例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围术期神经症状加重、脊髓损伤、血管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围手术期并发症。37例平均随访21.7月(13~50个月),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2.1±0.6)分和(1.6±0.7)分,显著低于术前(6.2±1.0)分(P均=0.000);末次随访时NDI(14.3±3.9)%,显著低于术前(50.8±9.1)%(t=21.025,P=0.000)。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优24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6%,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未显示明显颈椎失稳。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PPECD治疗CSR微创、安全,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内镜 椎间盘切除 颈椎后路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昌兵 魏亚 +4 位作者 马维邦 林博颖 代云磊 卢乾威 沈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共22例接受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数据。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共22例接受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数据。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s,NDI),所有数据导入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量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颈部VAS、手臂VAS、JOA和NDI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各类评分和手术前第1天评分。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改良后的MacNab标准记录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内镜操作下成功完成。总手术平均时间为125.6 min。术中失血量为2~100 mL,平均出血量为19.1 mL。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时间为15~33个月,平均为24.1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硬膜撕裂或其他并发症。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相比,颈部、上臂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前NDI评分与术前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改良后的MacNab标准显示15例优、5例良、2例中、0例差,优良率为91%。术后磁共振成像和颈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表明,椎间盘被充分切除,手术节段神经根受压解除。结论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诊断性SNRB可能是确定颈神经根性疼痛来源的有利的方法。在SNRB的指导下,PPECD是治疗诊断颈神经根病的有效和安全的选择,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亮言(综述) 姚猛(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 前路 后路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9
14
作者 楚磊 陈亮 +4 位作者 汪洋 柯珍勇 陈富 程昀 邓忠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对23例患者实施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男性9例,女性14例。C4/5节段3例、C5/6节段15例、C6/...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对23例患者实施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男性9例,女性14例。C4/5节段3例、C5/6节段15例、C6/7节段6例。单节段22例,双节段1例。相应症状均表现为神经根卡压节段性根性疼痛。全麻下患者取俯卧位,在直径6.3 mm经皮内窥镜直视下,采用磨钻去除相应节段上下关节突内侧部分及部分椎板,呈"钥匙孔"样显露,去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减压神经根。记录术前及术后1 d、1周、1月、3月、6月、1年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末次随访Macnab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VAS分别为(7.35±1.05)、(2.87±0.84)、(1.85±0.42)、(1.72±0.64)、(1.40±0.75)、(0.75±1.58)、(0.77±1.08)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7例,可1例。结论: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 髓核摘取 颈椎 后路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铭麒 陈旭 +2 位作者 高浩然 周程沛 钱济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 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路手术的代表,被誉为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减压治疗 颈椎 经皮内镜 减压 颈椎前路 脊髓损伤 非创伤性
下载PDF
颈后路全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与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俊 熊敏 +3 位作者 周升 唐冰 韩珩 何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后路全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PECD)与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单节段旁中央型颈... 目的比较颈后路全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PECD)与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所行的手术方式分为PPECD组(n=42)及ACDF组(n=4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手术前、后颈及上肢视觉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手术邻近节段左、右侧屈曲及前屈后伸测定值和颈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及上肢VAS和N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ECD组邻近节段左、右侧屈曲及前屈后伸测定值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较术前增大(P<0.05),并且大于PPECD组(P<0.05);PECD组颈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优于ACDF组(P<0.05)。结论PPECD和ACDF均能显著改善单节段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PPECD对维持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邻近椎体节段退变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镜椎间盘切除 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椎间盘突出症 退变
下载PDF
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有福 王想福 +1 位作者 叶丙霖 孙凤歧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甘肃省中医院行PPECD治疗的18例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甘肃省中医院行PPECD治疗的18例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表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6.1±7.8) min;术中出血量10~22 mL,平均(16.2±3.5) mL;术后住院4~10 d,平均(6.8±1.4) d;术后随访13~24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后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 <0.01),术后病变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降低(P <0.05)。术后各时间段NRS和N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末次随访时评价临床疗效,10例为优,6例为良,2例为可,优良率为88.9%。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PPECD治疗单节段CSR术后疗效确定,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颈椎内镜 后路 椎间盘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的早期疗效
18
作者 姚莉 余利鹏 +2 位作者 朱莉莉 周小花 周燕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2期1813-1816,1825,共5页
目的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NM)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及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NM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n=46)与非监测组(n=46)。... 目的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NM)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及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NM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n=46)与非监测组(n=46)。给予监测组患者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PECD治疗,给予非监测组患者单纯PECD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颈部与上肢VAS评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监测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颈部VAS评分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监测组(P<0.05)。结论对实施PECD的患者给予NM监测治疗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 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 颈椎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志昂 张陆 +5 位作者 刘军 姜岩 高军胜 高松明 张冲 刘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RS与VAS评分(视觉模拟法)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RS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 显微内镜后路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健 朱文雄 +1 位作者 程立明 肖祥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12-513,51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 ,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2年 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 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 6个月~ 8年 ,平均3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 ,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2年 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 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 6个月~ 8年 ,平均3 6年 ,优 36例 ,良 4 0例 ,无变化 15例 ;优良率 83 5 %。 结论 PCD治疗颈椎病中椎间盘突出所致肩、上肢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神经根型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