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建青 汪立 +2 位作者 吴忠隐 李荣华 张弘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1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与对照组50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 目的探讨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与对照组50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血液流变学、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评分、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VC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VC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高位结扎 激光 大隐静脉曲张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经皮缝扎结合高位结扎抽剥治疗PVV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文晓 伍宏章 +2 位作者 袁超杰 黄俊明 何仕青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9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VV)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7月~2010年3月189例分别采用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B组)及传统方法(A组)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比较... 目的观察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VV)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7月~2010年3月189例分别采用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B组)及传统方法(A组)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肢的创伤程度及美观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水肿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个月两组患者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B组优于A组。结论应采取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PVV,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朱信强 丁闯 +2 位作者 张明 苏小虎 陈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3例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无中转手术病例。手术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3例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无中转手术病例。手术时间11~14 min、(11.35±2.11)min;术中出血5~10 m L、(7.00±3.15)m L;住院时间2~3 d,中位数为2.6 d。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8例,以同法处理,均获成功。术后2例患儿发生阴囊肿胀,其余无积血、积液、腹痛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3例患儿均获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中位数为4.5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1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对侧发生新发疝。结论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可行的,其手术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学龄前儿童 腹腔镜 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
原文传递
腹腔镜探查在单侧腹股沟疝患儿LPEC术中的应用及对对侧异时性疝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恒 何春霞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LPEC)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对侧异时性疝(MCH)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行开放疝囊修补术(对照组)、200例行LPEC治疗(观察组)的单侧腹股沟疝患儿,其中观察组术中通过腹腔镜探查对侧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LPEC)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对侧异时性疝(MCH)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行开放疝囊修补术(对照组)、200例行LPEC治疗(观察组)的单侧腹股沟疝患儿,其中观察组术中通过腹腔镜探查对侧腹股沟情况,若有对侧鞘状突未闭(CPPV),则给予结扎处理,对照组术中未探查。比较各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MCH发生率,并分析MCH发生率与CPPV、年龄的关系。结果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CH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观察组术中发现CPPV 72例,CPPV发生率36.00%,其发生率与观察组患儿年龄相关(P<0.05);MCH/CPPV风险率比(RR)=0.03,1/RR≈33;所有患儿中2.0~4.0岁者(不包括2.0岁)MCH占43.75%,0.5~2.0岁占31.25%。结论腹腔镜下LPEC相比开放疝囊修补术治疗单侧腹股沟疝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特点,能明显降低MCH发生率;腹腔镜探查能准确发现CPPV,结扎处理虽能减少MCH发生,但会过度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 腹腔镜探查 对侧异时性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