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刘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8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8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和显微镜组(2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再出血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82.35±15.26)min、住院时间(11.58±2.09)d短于显微镜组的(162.47±20.43)min、(14.67±2.11)d,术中出血量(109.58±20.45)ml少于显微镜组的(161.67±38.78)ml,血肿清除率(88.24±8.68)%、术后7 d GCS评分(12.88±1.56)分高于显微镜组的(83.07±7.81)%、(11.16±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1周NIHSS评分(7.86±1.56)分低于显微镜组的(11.12±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继发性脑梗发生率及颅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和预后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经眶持续牵引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银凯 谷志远 +1 位作者 詹静 冯剑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改进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手术暴露 8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 ,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 ,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 ,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 7mm向前牵引至 16mm ,达 0... 目的 :改进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手术暴露 8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 ,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 ,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 ,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 7mm向前牵引至 16mm ,达 0 78N的牵引力 ,并将其固定于在颧弓上制备的小孔中。术后分期处死动物 ,做成石蜡切片 ,行HE染色。结果 :所有动物的下颌均不同程度地偏向对照侧并伴有前牙的斜向磨耗 ,关节盘均出现了前移位且前移的量亦基本一致。结论 :为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持续牵引 颞下颌关节盘 动物模型 评价 关节盘前移位
下载PDF
眶上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在鞍区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镛斐 李士其 +2 位作者 吴劲松 赵耀 寿雪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35-438,共4页
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 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入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 上入路 经眶上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眶-额-翼点联合入路切除巨大鞍上脑膜瘤25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朋范 王如密 卢亦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巨大鞍上脑膜瘤的开颅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对 2 5例偏侧生长的巨大鞍上脑膜瘤经眶 额 翼点联合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本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 2 1例 ( 84%) ,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入路具有显露良好... 目的 探讨巨大鞍上脑膜瘤的开颅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对 2 5例偏侧生长的巨大鞍上脑膜瘤经眶 额 翼点联合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本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 2 1例 ( 84%) ,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入路具有显露良好、脑牵拉轻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额-翼点联合入路 鞍上脑膜瘤 鞍结节 脑膜瘤 手术入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中窝底病变的疗效分析(附17例报道)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亚超 方军超 +1 位作者 杨晋生 范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75-77,8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入路(ETOA)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ETOA手术治疗的17例颅中窝底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胶质瘤3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外...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入路(ETOA)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ETOA手术治疗的17例颅中窝底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胶质瘤3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短暂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脑梗死1例、颅内大出血1例(再次手术)。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无死亡病例;1例次全切除胶质瘤术后12个月出现进展,二次手术;其余病例未见复发或进展。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14例,3分3例。结论 ETOA手术是治疗颅中窝底病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切除程度,并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颅中窝底病变 神经内镜手术 经眶入路 疗效
下载PDF
经眶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毅 敖祥生 +4 位作者 黄星 张青松 胡克琦 陈彬 徐廷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间采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经眶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结果14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由于切下了眶... 目的探讨经眶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间采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经眶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结果14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由于切下了眶上缘,手术径路的角度下移,可在较小牵拉脑的情况下抬起额底和分离纵裂间隙显露并处理病变。结论应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能以更低的角度,从脑外间隙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锁孔入路 前交通动脉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东晓 夏国庆 +2 位作者 宋伟 韩东 王卿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眶上外侧组与翼点组各34例,眶上外侧组予以经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翼点组予以经翼...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眶上外侧组与翼点组各34例,眶上外侧组予以经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翼点组予以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骨窗范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等级评定两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眶上外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翼点组(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翼点组(P<0.01),切口长度、骨窗范围显著小于翼点组(P<0.01)。眶上外侧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分级优于翼点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翼点组(P<0.05)。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效果显著,可加快康复进程,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经眶上外侧入路 经翼点入路 动脉瘤夹闭术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下载PDF
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平 祁小龙 郭东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经额下入路手术,观察组采取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情况、手术...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经额下入路手术,观察组采取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情况、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切除率96.88%较对照组81.25%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较对照组25.00%低(P<0.05);术后7d,观察组中国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高,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前窝底脑膜瘤 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 经额下入路手术 肿瘤完全切除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技术与预后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澎 郑永日 权柄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创伤小,美容效果理想。病人出院时和6个月后随访,改良Rankin评分所有病人均为0级。结论采用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易操作,切口小,开颅小,暴露充分,术时短,无需输血,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额下入路手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杰 周帆 +3 位作者 黄云峰 袁金刚 陈风 李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2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额下入路手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70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眶上外侧入路组(35例)和经额... 目的:比较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额下入路手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70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眶上外侧入路组(35例)和经额下入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全切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神经功能变化,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脑水肿、低钠血症、发热、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眶上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额下入路组,肿瘤全切率高于经额下入路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经额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NIHSS、ND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眶上外侧入路组术后1周NIHSS、NDS评分低于经额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眶上外侧入路组脑水肿、低钠血症、发热、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额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颅前窝底脑膜瘤的疗效优于经额下入路,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上外侧入路 经额下入路 前颅窝底脑膜瘤
下载PDF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实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8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术后伤口护理、预防并发... 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实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8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术后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上睑功能锻炼等措施,观察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睑裂恢复正常,治愈24例,基本治愈4例。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显著,同时结合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临床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 上睑下垂 护理
下载PDF
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世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7期3132-313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实施经...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实施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有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急性期 经眶上外侧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晓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3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 76例(9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 目的观察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 76例(9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 上睑下垂 效果
下载PDF
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信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mpson 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8例),次全切除l例(SimpsonⅢ级切除)。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及视野缺损改善,术后出现尿崩3例,经治疗1-2周好转;随访6个月-5a,术后2a左右肿瘤复发1例,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经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饶克成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211-1212,1234,共3页
目的分析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9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接受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的45例为眶外组,接受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的44例为翼点组,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9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接受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的45例为眶外组,接受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的44例为翼点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状况。结果眶外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较、切口长度、GOS、BI、NIHSS、并发症发生率优于翼点组(P<0.05)。结论与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相比,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可改善手术效果,提高康复效果,确保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 经眶上外侧入路 经翼点入路 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急性期
下载PDF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95-96,共2页
目的评价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比较分析矫正结果、并... 目的评价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比较分析矫正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矫正满意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矫正,效果令人满意,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
下载PDF
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附14例报告)
17
作者 郭锁成 柴昌 +1 位作者 张永福 李兆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经眶上锁孔入路 切除术 鞍区肿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眶一颧弓入路切除蝶骨嵴内侧1/3巨大血管型脑膜瘤1例
18
作者 孙中书 刘之一 +1 位作者 韩杨云 尹可浩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型脑膜瘤 外科手术 治疗 经眶一颧弓入路
下载PDF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海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6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36眼)和观察组(33例,35眼)。对照组给予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6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36眼)和观察组(33例,35眼)。对照组给予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矫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7.1%(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6%(29/36)],并发症发生率[0(0/35)]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首选术式,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下垂/先天性 眼睑下垂/外科学 治疗结果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
下载PDF
经眶上微创锁孔开颅切除鞍区垂体腺瘤
20
作者 宋世宾 杨华 +2 位作者 陈益民 刘健 张桂荣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48-549,553,共3页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经眶上锁孔开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