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1
作者 吕小新 李超玉 翁燕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参照组(31例),实施传统针刺治疗;2... 目的探讨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参照组(31例),实施传统针刺治疗;2020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评分降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且研究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参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积极实施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肌张力增高、恢复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刺疗法 隔药灸经筋结点
下载PDF
电针手部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2
作者 盛国滨 邓亚萍 +5 位作者 薛瑞冬 陈柳 郭静 柳伯勋 刘旭 田杨杨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比较电针手部经筋结点疗法与电针传统穴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4例脑卒中后痉挛期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结点组和传统穴位组,每组32例,其中经筋结点组脱落1例,传统穴位组脱落... 目的比较电针手部经筋结点疗法与电针传统穴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4例脑卒中后痉挛期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结点组和传统穴位组,每组32例,其中经筋结点组脱落1例,传统穴位组脱落2例。两组均加电针,每次治疗30 min,每天2次,每周6 d,共4周。经筋结点组针刺指伸肌结点和指外展结点,传统穴位组针刺外关和合谷、阳池、后溪、大陵。通过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腕手部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手部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经筋结点组和传统穴位组AROM、FMA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治疗后经筋结点组MAS、AROM、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传统穴位组(P<0.05);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总有效率为87%(27/31),电针传统穴位组总有效率为70%(21/30),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手部经筋结点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期手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有效,且疗效优于电针传统穴位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筋结点 传统穴位 电针 手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筋结点电针联合活络伸筋方对老年中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控制及神经元修复作用研究
3
作者 荣姗姗 张建强 王少众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筋结点电针联合活络伸筋方对老年中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控制及神经元修复作用。方法将2019年5月—2022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活络伸筋方治疗,观察组在活... 目的探讨经筋结点电针联合活络伸筋方对老年中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控制及神经元修复作用。方法将2019年5月—2022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活络伸筋方治疗,观察组在活络伸筋方基础上联合经筋结点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MAS)评级、上肢和下肢Fugl-Meyer(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的差异,检测两组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及MAS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治疗前下降,FMA评分(包括上肢和下肢)、ADL评分、ES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升高,MAS评级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及MAS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甘氨酸(Gl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相关因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ly、γ-氨基丁酸(GABA)明显较治疗前升高,NSE、CXC趋化因子16(CXCL16)明显较治疗前下降,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y、GABA升高后的数值和NSE、CXCL16下降后的数值均优于对照组,但NG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不良反应率为6.67%(3/45)与对照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结点电针联合活络伸筋方用于老年中风上肢痉挛患者可通过修复神经元,改善肌张力和神经功能,加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结点电针 活络伸筋方 老年 中风 上肢痉挛 肌张力
下载PDF
恢刺经筋结点联合PNF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凌毓 贺煜竣 +2 位作者 宋伯骐 张亚兰 刘未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恢刺经筋结点法联合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法分为恢刺组、PNF康复组和综合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 d,共治疗4周。... 目的观察恢刺经筋结点法联合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法分为恢刺组、PNF康复组和综合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 d,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评定3组患者患肢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S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刺经筋结点法联合PNF康复技术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肩部疼痛,改善患肢肩部功能及肩手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刺 经筋结点 PNF康复技术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痹证
下载PDF
针灸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5
作者 盛国滨 于志刚 +1 位作者 刘刚 包瑞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与艾灸(艾灸为使用电子艾灸仪)结合刺激经筋结点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针刺传统穴位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对比。方法:针灸经筋结点组30例,针刺传统穴位组30例,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肢体肌张力的状态。结果:针... 目的:探讨电针与艾灸(艾灸为使用电子艾灸仪)结合刺激经筋结点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针刺传统穴位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对比。方法:针灸经筋结点组30例,针刺传统穴位组30例,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肢体肌张力的状态。结果:针灸经筋结点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针刺传统穴位组为5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针刺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针灸经筋结点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结点 痉挛性瘫痪 电针 电子艾灸仪
下载PDF
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PNF技术改善偏瘫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振翔 祁丽丽 +5 位作者 周一心 张宏 许文杰 王宏林 张贞 王智博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恢刺组30例(采用经筋结点恢刺法治疗)、综合组30例(在经筋结点恢刺后...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恢刺组30例(采用经筋结点恢刺法治疗)、综合组30例(在经筋结点恢刺后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共治疗6星期,治疗前后评估AFS评分、FMA上肢功能活动评分、SS-QOL评分及统计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综合组在治疗1星期后AFS评分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星期后,综合组治疗后FMA评分、SS-QOL评分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星期后综合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PNF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偏瘫肩痛的疗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筋结点 恢刺 康复训练 中风并发症 偏瘫 肩痛 FMA SS-QOL AFS
下载PDF
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被引量:40
7
作者 盛国滨 卢凤娟 +1 位作者 刘长燕 王薇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单纯应用Bobath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疗效对比。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 目的:探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单纯应用Bobath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疗效对比。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改良Ashworth评级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均减轻,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单纯Bobath疗法。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降低肌张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BOBATH疗法 经筋结点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针刺经筋结点结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盛国滨 刘刚 +1 位作者 于志刚 包瑞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结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结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结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频 经筋结点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电针傍刺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刚 刘再然 +4 位作者 刘佳 李明秀 师帅 盛国滨 张宏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傍次上肢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傍次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的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傍次上肢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傍次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的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傍刺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上肢常规经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两组上肢的肌力(MMT徒手肌力评定法)、关节活动度(ROM关节活动度评定法)、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ARA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确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ROM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改善更优(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肌力经MMT评定后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疗效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电针傍刺经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都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上肢瘫痪,但电针傍刺经筋结点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上肢瘫痪 电针 傍刺 经筋结点
下载PDF
针刺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盛国滨 刘长燕 +1 位作者 钱诺 王薇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7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分类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疗法加头皮针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针刺加头针疗法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分类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疗法加头皮针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针刺加头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经筋结点 足内翻 针刺
下载PDF
电针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肘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盛国滨 王静 +1 位作者 董敏 王薇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经筋结点对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针刺传统穴位对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对比。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经筋结点对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针刺传统穴位对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对比。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肘关节痉挛的疗效优于针刺传统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经筋结点 肘关节痉挛 电针
下载PDF
电针经筋结点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偏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盛国滨 孟悦 唐英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下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下肢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予电针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予常规穴位电针治疗,疗程均为2周(每周7天... 目的:观察电针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下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下肢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予电针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予常规穴位电针治疗,疗程均为2周(每周7天,每日1次)。于治疗前后采用肌力6级分级法及修改的Ashworth法评定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力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张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肌张力达I和I^+水平为83.33%,肌痉挛率为0%,对照组肌张力达I和I^+水平为66.67%,肌痉挛率为8.33%,肌痉挛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下肢瘫痪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经筋结点 偏瘫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盛国滨 卜秀焕 +1 位作者 龚娟娟 周凌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电针针刺经筋结点,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电针针刺经筋结点,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经筋结点 电针 康复疗法
下载PDF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盛国滨 葛磊 师帅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经筋结点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并与临床常用针刺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经筋组法24例,常规针刺组24例,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肢体肌张力的状态。结果:经筋治疗组的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经筋结点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并与临床常用针刺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经筋组法24例,常规针刺组24例,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肢体肌张力的状态。结果:经筋治疗组的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经筋治疗组的疗效较优,有效地改善中风后肌肉的痉挛状态,降低肌肉张力,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经筋结点 电针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盛国滨 王玲 霍金 《中医药信息》 2009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经筋结点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加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经筋结点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加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86.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经筋结点 电针
下载PDF
针刺经筋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伟 刘春雷 +2 位作者 熊英 刘志雄 王跑球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屈踝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屈踝结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腓肠肌肌...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屈踝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屈踝结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腓肠肌肌电积分值(IEMG)、综合痉挛量表(CSS)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腓肠肌IEMG、CSS及F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肠肌IEMG、CSS评分低于治疗前,FAC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肠肌IEMG、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A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屈踝结点,能够更好地改善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的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筋结点 综合痉挛量表 功能性步行量表
下载PDF
推拿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治疗中风偏瘫上肢痉挛25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梅荣军 王永亮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推拿经筋结点[1]结合关节活动疗法对中风偏瘫上肢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肩、肘、腕、指各关节采用相应的推、扌衮、揉、按、外拿、内捏手法,对各关节经筋结点的点、按、揉、拨及对各关节采用相应的外展、内收、屈、伸、... 目的:探讨推拿经筋结点[1]结合关节活动疗法对中风偏瘫上肢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肩、肘、腕、指各关节采用相应的推、扌衮、揉、按、外拿、内捏手法,对各关节经筋结点的点、按、揉、拨及对各关节采用相应的外展、内收、屈、伸、摇的关节活动方法,观察病人治疗前后上肢长期和即刻痉挛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本法对肌张力长期改善,共治疗25例,其中显效12例,好转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2%。本法对各关节肌张力即刻改善:肩关节22例(88%),肘关节23例(92%),腕关节14例(56%),指关节5例(20%)。结论: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有效地改善了中风后上肢的痉挛状态,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上肢痉挛 经筋结点 推拿
下载PDF
恢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郑晓旭 时国臣 宋楠楠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恢刺经筋结点结合头针、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将4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恢刺法结合头针、电针治疗和传统针刺法治疗。结... 目的:观察恢刺经筋结点结合头针、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将4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恢刺法结合头针、电针治疗和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恢刺经筋结点结合头针、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刺 经筋结点 下肢痉挛性瘫 头针 电针
下载PDF
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痉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银进 谢水平 +2 位作者 王晓春 吴桂华 戴文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痉挛、手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手痉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对照...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手痉挛、手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手痉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另联合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手痉挛、手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手痉挛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手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增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手痉挛程度、改善手运动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痉挛 火针 经筋结点 血液流变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超 时国臣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 :观察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针刺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分别使用改良Ash... 目的 :观察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针刺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分别使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针法 运动针刺经筋结点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