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春富 陆华 +3 位作者 徐杰 房文峰 朱爱华 蒋云召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2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自制透明内镜导管,制备人工脑脊液,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术后第一天...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2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自制透明内镜导管,制备人工脑脊液,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术后第一天头颅CT检查平均血肿清除率92.7%。术后第一周原发性脑室出血中GCS评分13.6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脑室出血中GCS评分12.8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中1例死亡,2例出现再出血,1例发生颅内感染。术后3个月随访,GOS分级:Ⅴ级14例、Ⅳ级4例、Ⅲ级4例、Ⅱ级3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人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明显改善病人预后,并发症低,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较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重型脑室出血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
下载PDF
采用直切口和无持续牵拉技术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翔 刘艳辉 毛庆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和无持续牵拉技术在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中的可行性、优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手术切除。右额旁正中线直切口6~7 cm,直径4 cm大小... 目的探讨直切口和无持续牵拉技术在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中的可行性、优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手术切除。右额旁正中线直切口6~7 cm,直径4 cm大小的骨窗,分离纵裂、胼胝体及穹隆柱进入第三脑室,术中不使用固定牵开器,不持续使用脑压板牵拉暴露。术后评价肿瘤切除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MRI证实肿瘤全切除25例,全切除率80.6%,部分切除6例。术后病理类型:颅咽管瘤7例,胶质母细胞瘤6例,生殖细胞瘤5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3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3例,转移瘤2例,胶样囊肿2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伤4例,脑室内出血2例,癫疒间3例以及脑积水2例。随访6个月~2年,无硬膜下积液和皮下积液发生。结论采用直切口和无持续牵拉技术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手术,可充分暴露及切除肿瘤,并减少因术中牵拉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第三脑室 无持续牵拉 直切口 入路 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显微全切除鞍膈脑膜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振兴 王道奎 +3 位作者 张堃 张增富 王永和 曹培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7期1-2,共2页
目的 提高鞍膈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 ,减少术后复发 ,有效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13例患者采用改良手术入路 ,扩大病变部位的暴露范围 ,减少术中因牵拉所造成的脑损害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分块切除肿瘤的同时 ,有... 目的 提高鞍膈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 ,减少术后复发 ,有效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13例患者采用改良手术入路 ,扩大病变部位的暴露范围 ,减少术中因牵拉所造成的脑损害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分块切除肿瘤的同时 ,有效保护与病变关系密切的血管、神经、丘脑下部、垂体、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结果 13例均一次全切除肿瘤 ,随访 1~ 8年 ,无肿瘤复发 ,除 1例术前视力已完全丧失外 ,3例生活自理。 9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纵裂胼胝体前切除鞍膈脑膜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可一次全切除肿瘤 ,并能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结构。微侵袭显微外科技术是其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膈脑膜瘤 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预防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春富 陆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0,134,共4页
目的为临床开展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到达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尸头标本经纵裂胼胝体前部侧脑室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侧脑室、第三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结果 (1)胼胝体厚度(6.1±1.2... 目的为临床开展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到达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尸头标本经纵裂胼胝体前部侧脑室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侧脑室、第三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结果 (1)胼胝体厚度(6.1±1.2)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0±1.6)mm,中间块长、宽径(6.3±1.8)mm、(3.4±1.2)mm(;2)冠状缝前5cm引流静脉很少(;3)神经内镜观察侧脑室前角、侧脑室体部及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进行较好的暴露和观察;(4)胼胝体切开1.5 cm,硬质内镜操作空间和观察范围受限,胼胝体切开2.0 cm时,适合神经内镜操作和观察。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前部侧脑室入路按生理间隙进入,操作距离短,内镜直接指向室间孔,可同时显露对侧脑室,是处理双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纵裂胼胝体前部侧脑室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1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同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3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提供参考。方法 12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有5例于手术后2... 目的分析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提供参考。方法 12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有5例于手术后2周内清醒,3例于术后发生高热,且持续昏迷,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并清醒。手术后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30 d有2例患者仍然持续昏迷,其中1例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疗效评定:痊愈2(16.7%)例,显效3(25.0%)例,有效3(25.0%)例,无效4(33.3%)例,总有效率为66.7%。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创口小,在保护重要结构上具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 重型脑室出血 铸型 疗效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前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显微应用解剖学研究
6
作者 张振兴 鞠学红 +2 位作者 王道奎 张强 张增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9,共3页
对 17个用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技术 ,观察其蝶鞍区的有关神经和血管。结果 :1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为 2 8.38± 6 .2 2 mm2 ,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的距离为 4.12± 0 .78mm。 2前穿动脉主要来源于大... 对 17个用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技术 ,观察其蝶鞍区的有关神经和血管。结果 :1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为 2 8.38± 6 .2 2 mm2 ,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的距离为 4.12± 0 .78mm。 2前穿动脉主要来源于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和颈内动脉终末段 ,穿入前穿质前可分为多支或形成动脉丛。3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部之间的距离为 16 .48± 4.35 mm,在穿经海绵窦上壁处间距为 13.2 5± 2 .48mm,在大脑前动脉发起处间距为 17.86± 1.5 5 mm。 4前交通动脉在视交叉之上者占 82 .35 % ,之前者占 14.2 9% ,侧方者占 5 .89%。5动眼神经在后床突的前外侧 7.82± 2 .12 mm处穿海绵窦顶入海绵窦 ,入窦点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方 4.96±2 .0 2 mm,两侧入窦点之间的距离为 2 1.93± 2 .31mm。认为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主要通过视交叉前间隙 ,在颈内动脉之间操作 ,手术中既要保护颈内动脉、视神经、动眼神经等较大结构 ,又要尽量避免穿动脉、下丘脑支动脉等小动脉的损伤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应用解剖学 外科手术 经纵裂胼胝前入路
下载PDF
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探讨——扩大前颅底经纵裂经平台入路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仝海波 范益民 +2 位作者 孙之洞 朱权 崔广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垂体肿瘤 ; 显微外科手术 ; 治疗效果目的 通过手术入路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以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扩大前颅底经纵裂经平台入路 ,对 10例侵入蝶窦且突入鞍上的巨大垂体瘤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 垂体肿瘤 ; 显微外科手术 ; 治疗效果目的 通过手术入路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以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扩大前颅底经纵裂经平台入路 ,对 10例侵入蝶窦且突入鞍上的巨大垂体瘤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2例 ,术后过程平稳。结论 采用此入路可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手术效果 ,具有视野广阔、暴露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手术治疗 扩大前颅底入路 经纵裂入路 经平台入路
下载PDF
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8
作者 仝海波 孙之洞 +4 位作者 郑安朝 高刘民 连世忠 陈来照 李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6-447,共2页
目的 介绍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方法 双额骨瓣开颅包括眶嵴及部分眶板 ,扩大颅底侧暴露 ,经纵裂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2例全切肿瘤 ,嗅神经及周围结构保护良好。结论 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 目的 介绍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方法 双额骨瓣开颅包括眶嵴及部分眶板 ,扩大颅底侧暴露 ,经纵裂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2例全切肿瘤 ,嗅神经及周围结构保护良好。结论 扩大前颅底经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肿瘤显露满意 ,脑牵拉轻 ,可直视下切除肿瘤 ,手术操作方便。肿瘤切除彻底 ,周围组织几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扩大前颅底经纵裂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9
作者 陈玉军 杨景舜 赵慧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20-520,共1页
目的探索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症,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04年12月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例。结果正常生活4例,生活自理4例,需人帮助2例,卧床1例,死亡3例。结论纵裂胼胝体... 目的探索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症,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04年12月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例。结果正常生活4例,生活自理4例,需人帮助2例,卧床1例,死亡3例。结论纵裂胼胝体入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使病人生存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病人生存质量 2004年 1999年 神经外科 回顾分析 生活自理 适应症 优缺点 直视下
下载PDF
经纵裂入路三脑室区肿瘤的显微切除
10
作者 杨福兵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三脑室区的显微解剖及其该区肿瘤的显微切除。方法:复习文献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显像切除三脑室区肿瘤26例,手术入路显露良好,创伤小,治疗效果佳。结论:经纵裂—三脑室入路,切除三脑室区、尤其是三脑室前份肿... 目的:探讨三脑室区的显微解剖及其该区肿瘤的显微切除。方法:复习文献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显像切除三脑室区肿瘤26例,手术入路显露良好,创伤小,治疗效果佳。结论:经纵裂—三脑室入路,切除三脑室区、尤其是三脑室前份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纵裂入路 三脑室区肿瘤 显微切除 治疗
下载PDF
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冠 黄卫民 彭才祖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将2011-01—2015-12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 目的观察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将2011-01—2015-12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评分、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有效改善GCS评分,提高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 鞍结节脑膜瘤 GCS评分
下载PDF
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欣 王玉明 +1 位作者 孙梅 黄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评估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额纹切口纵裂入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3例。术后病理:脑膜上皮型11例,非典型性6例,过渡型1例... 目的评估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额纹切口纵裂入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3例。术后病理:脑膜上皮型11例,非典型性6例,过渡型1例。WHO分级:Ⅰ级12例,Ⅱ级6例。术前嗅觉障碍14例;术后好转2例,无变化12例。术前视觉障碍11例,术后改善8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前癫疒间1例,术后症状消失。术前头晕头痛者,术后均明显好转。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脑水肿1例,无颅内感染、术区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例,时间3~96个月,术后3个月Karnofsky评分,恢复良好17例,轻微症状1例,无重度残疾及死亡病例。结论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安全快捷,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嗅沟 大型 入路 经纵裂 嗅觉障碍 视觉障碍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59例松果体区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化飞 肖格磊 +3 位作者 李健 廖新斌 刘景平 张治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病变的可行性、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分析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9例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病变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病变的可行性、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分析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59例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病变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况、主要症状、病变切除程度、病变病理性质、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时间等情况,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159例患者中,143例病变得到全切,10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2例患者围手术期间分别因丘脑下部损伤、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患者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清除血肿后缓解。4例患者出现慢性硬膜下积液,行钻孔引流术后无效,行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后缓解。16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2例行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后缓解,1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缓解。患者随访6个月~9年,5年生存率81.3%。结论患者总体疗效较好,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中线肿瘤 松果体区 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 全切除
下载PDF
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志刚 岳树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9期195-196,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 目的 :探讨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对这1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10例患者神经细胞瘤的切除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 :这10例患者的神经细胞瘤均完全被切除,切除率为100%。这10例患者在手术后,有5例患者发生了短暂性缄默症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发生了单侧肢体肌力降低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0%。这7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营养神经治疗后痊愈。在手术结束后,我院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未发现有病情复发的患者。结论: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和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的优点。因此,该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 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 效果
下载PDF
经纵裂入路与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采用经纵裂入路和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采用经纵裂入路和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除有效率、神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除有效率高达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4%(P<0.05)。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显著,切除有效率高,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下入路 经纵裂入路 显微切除 鞍结节脑膜瘤
下载PDF
小切口经纵裂-胼月氐体入路手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金杰 吴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70-1071,共2页
目的针对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实施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对患者实施小切口经纵裂-胼月氐体入路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并... 目的针对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实施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对患者实施小切口经纵裂-胼月氐体入路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肿瘤组织完全切除,肿瘤切除率为100.00%,在手术后患者产生了并发症,单侧肌体肌力下降发生率为10.00%,短暂性缄默症发生率为5.00%,记忆力下降发生率为15.00%,轻度瘫痪发生率为10.00%,认知障碍功能发生率为10.0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00%,2年生存率为90.00%。在治疗后没有患者复发中枢神经细胞瘤,复发率为0.。结论:在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效果显著,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少,生存率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手术 中枢神经细胞瘤 效果
下载PDF
经纵裂蝶窦入路切除蝶鞍区巨大肿瘤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振兴 王道奎 +2 位作者 曹培成 张强 李爱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切除巨大蝶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技巧。 方法 经纵裂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 5 6例巨大蝶鞍区肿瘤 ,做额骨跨中线小型骨瓣 ,扩大骨窗前缘达前颅窝底 ,经纵裂达蝶鞍区 ,磨除鞍结节、蝶骨平台及蝶鞍前壁骨质 ,显露并切除鞍上、... 目的 探讨切除巨大蝶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技巧。 方法 经纵裂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 5 6例巨大蝶鞍区肿瘤 ,做额骨跨中线小型骨瓣 ,扩大骨窗前缘达前颅窝底 ,经纵裂达蝶鞍区 ,磨除鞍结节、蝶骨平台及蝶鞍前壁骨质 ,显露并切除鞍上、鞍内及蝶窦内肿瘤。切除肿瘤后 ,根据情况行颅底重建。 结果 肿瘤全切除 43例 (76 8% ) ,次全切除 6例 ,大部切除 7例。术后死亡 4例(7 1% )。 结论 该手术入路可较好地显露蝶鞍、蝶窦、鞍上、鞍旁及鞍后。适合切除蝶鞍区巨大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蝶鞍区巨大肿瘤 经纵裂蝶窦入路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扩大前颅底经纵裂经平台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垂体瘤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仝海波 范益民 +3 位作者 孙之洞 李守缄 郝解贺 闫青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1-393,共3页
我们尝试应用扩大前颅底入路,经平台蝶窦联合经纵裂同期切除巨大型垂体肿瘤1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巨大型垂体瘤 扩大前颅底 经纵裂入路 经平台入路 显微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洪语 马军峰 +4 位作者 刘强强 王昌泉 叶晓来 洪婧 徐纪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胼胝体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梯形小骨窗开颅... 目的探讨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胼胝体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梯形小骨窗开颅,分别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行胼胝体前2/3切开术或一期胼胝体全节段切开术。术前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和图像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切口和骨窗。术后定期行影像学随访,采用Montreal神经研究所和医院Oguni等胼胝体切开术后疗效分级标准评估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胼胝体切开手术,其中11例行胼胝体前2/3切开术,12例行一期胼胝体全节段切开术。23例患者中,22例沿中线切开胼胝体至透明隔腔,仅1例患者因脑发育畸形,术中探查透明隔腔缺失,改用经侧脑室入路切开胼胝体。患者术后均无颅内出血、脑积水和感染,无遗留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和并发症。MRI或弥散张量成像复查证实胼胝体切开范围达到要求。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年(0.5~5.2年)。术后疗效分级结果:A级4例、B级6例、C级6例、D级7例、E级0例,总有效率为69.6%(16/23)。结论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行胼胝体切开术可保持正中的手术路径,从而减少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外科手术 胼胝体切开 经纵裂 透明隔间腔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德权 羊正祥 +2 位作者 周志敏 浦毅 程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7-737,共1页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45.3岁。有明确高血压史6例,不明原因9例,入院时浅昏迷4例,中昏迷8例,深昏迷...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45.3岁。有明确高血压史6例,不明原因9例,入院时浅昏迷4例,中昏迷8例,深昏迷3例,CT示两侧脑室及第三脑室铸型,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8例,2例存在梗阻性脑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 脑室内出血 内镜辅助 治疗 神经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原发性脑室出血 第三脑室铸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