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1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
1
作者 柯淼 黄粹业 仇继任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进行小切口...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进行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神经营养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穴位注射序贯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腕关节综合征Levine评分及正中神经肌电图指标[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运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SCV、SNAP均高于治疗前,DML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CV、SNAP高于对照组,D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CTS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促进神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 穴位注射序贯疗法 腕管综合征 腕关节综合征 Levine评分
下载PDF
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治疗对妊娠剧吐患者妊娠反应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张晓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对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剧吐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对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剧吐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治疗,即维生素B_(6)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进行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妊娠期恶心呕吐专用量化表(PUQE)评分、血清学指标、尿酮体水平、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PUQE评分、血管活性肠肽(VIP)、尿酮体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钾、血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用于治疗妊娠剧吐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纠正机体电解质紊乱,降低尿酮体和胃肠激素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维生素B_(6) 穴位注射 耳穴疗法 临床疗效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弢 罗建敏 +4 位作者 董伟 刘畅 兰家辉 郑荣华 陈跃来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8例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 目的探讨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8例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4周,并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进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改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观察组的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总有效率达到37.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在耳鸣严重程度、PSQI、HAMA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但是高龄患者疗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认知行为疗法 特发性耳鸣 慢性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刘晓婷 宫玉锁 +5 位作者 元宝华 李金德 张爽 禄成龙 陈绪帆 王莹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9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冲击波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穴位...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9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冲击波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穴位注射运动疗法+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4项评分总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VAS、CMS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体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穴位注射运动疗法+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且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患者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穴位注射 运动疗法 腺苷钴胺 足三里 冲击波
下载PDF
王樟连穴位注射疗法应用经验撷萃
5
作者 王佳凌 张雨童 +2 位作者 何世巧 王樟连 陈利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30-32,共3页
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将药物注射入穴位的治疗方法,针刺与药物并用,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势,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典范。王樟连教授是针圣杨继洲的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以针药并用理念指导穴位注射治疗诸多内... 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将药物注射入穴位的治疗方法,针刺与药物并用,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势,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典范。王樟连教授是针圣杨继洲的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以针药并用理念指导穴位注射治疗诸多内科及妇科疾病。本文系统总结王师穴位注射疗法临床经验与思路,并附典型医案二则,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疗法 肺结节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6
作者 成雪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5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抽样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实施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病症严重程度、病情复发情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咳嗽、咳痰、咽部发炎及肺部啰音症状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护理中,更有利于其病症的改善,降低其病情复发的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获得其满意与认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后感染 咳嗽 穴位注射疗法 优质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探讨
7
作者 郭翠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探讨并研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挑选了医院里50个慢性胃炎病患,一半接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护理,剩下一半只做常规护理作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完全有效,显然优于后一半的80.00%,和数字对比... 探讨并研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挑选了医院里50个慢性胃炎病患,一半接收中医经络穴位疗法护理,剩下一半只做常规护理作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完全有效,显然优于后一半的80.00%,和数字对比后,显然前半部分的疗效更好。再看具体症状变化,像是胃部疼痛、食欲减低、以及恶心想吐等症状,在接受中医治疗的那部分人身上有着明显改善。从护理前后的炎症指标监测值对比来看,观察组的CRP、IL-6、IL-8等指标在护理后比参照组相对降低得更多。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00%。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中医经络穴位疗法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且患者对此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络穴位疗法 慢性胃炎 疗效观察 炎症指标 满意度
下载PDF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8
作者 曹新忠 钟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88-191,共4页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iation,LDH)选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单予推拿疗法...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iation,LDH)选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单予推拿疗法,观察组(n=40)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应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可快速有效缓解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疼痛情况,有效改善其腰腿活动及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穴位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视觉模拟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黎燕 魏洪升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933-936,共4页
目的 探究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6例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将常规推拿及超短波用于常规组,将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及超... 目的 探究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6例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将常规推拿及超短波用于常规组,将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及超短波用于观察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有显著性下降、JOA评分有显著性上升,研究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均P<0.05;2组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灸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下载PDF
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霞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甲钴胺... 目的探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用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循经刺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丹愈后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甲钴胺 穴位注射 循经刺疗法
下载PDF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涛云 李小梅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3期74-76,共3页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又称经络注血疗法)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抽取患者静脉血注射在其身上的某些穴位,依据注射穴位功能不同,以防治不同疾病[1]。该疗法颇具特色,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在临床各科被广泛使用。现将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呼吸...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又称经络注血疗法)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抽取患者静脉血注射在其身上的某些穴位,依据注射穴位功能不同,以防治不同疾病[1]。该疗法颇具特色,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在临床各科被广泛使用。现将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整理如下: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逐渐增加,目前影响全球多达40%的人口[2]。目前,多项研究表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祖师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案两则
12
作者 雷港 柴进华(指导) +2 位作者 郭焱龙 杨贤海 江佳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文章列举两则医案,系统地论述了祖师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具体运用,并以中医经络辨证为指导,分别列举了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两种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借此阐述了二者的中西医理论依据及相关现... 文章列举两则医案,系统地论述了祖师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具体运用,并以中医经络辨证为指导,分别列举了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两种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借此阐述了二者的中西医理论依据及相关现代研究,创造性地将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与浮针的患肌理论相结合。两种方法联合运用,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突出了两种疗法不同于常规治疗的鲜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祖师麻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 浮针疗法 医案
下载PDF
通络散1号足浴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13
作者 高秀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76-178,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通络散1号足浴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护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于足三里穴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络散... 目的观察应用通络散1号足浴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护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于足三里穴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络散1号足浴,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病变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病变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P<0.05)。结论通络散1号足浴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病变积分,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浴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中医外治法 护理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
14
作者 周瑞 殷红梅 刘春丽 《山西中医》 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剧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人。对照组予常规补液及维生素B1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补液治疗并予穴位注射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剧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人。对照组予常规补液及维生素B1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补液治疗并予穴位注射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呕吐次数、尿酮体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酮体转阴率为90.00%,对照组为56.00%,两组尿酮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呕吐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穴位注射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捏脊疗法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金梅 王桢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解热、抗炎、抗过敏等常规对症治疗,联合组(26例)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解热、抗炎、抗过敏等常规对症治疗,联合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捏脊疗法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46%(23/26),高于对照组的64.00%(16/25)(P<0.05);联合组咳嗽、发热、喘息及肺内湿罗音等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P均<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或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捏脊疗法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足三里 穴位注射 黄芪注射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基于经络学理论的面部穴位注射在眼部美容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吕睿纮 潘宝华 +3 位作者 王军杰 詹富盛 刘成胜 王师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经络学理论的面部穴位注射对眼部美容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笔者医院要求进行眼部美容的16例就医者的治疗情况。对其鱼腰、丝竹空、攒竹、阳白、下关、头维等穴位进行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比较就... 目的:探讨基于经络学理论的面部穴位注射对眼部美容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笔者医院要求进行眼部美容的16例就医者的治疗情况。对其鱼腰、丝竹空、攒竹、阳白、下关、头维等穴位进行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比较就医者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6个月的满意度、医师面部综合评估评分及眼距纵横比矫正程度,分析面部穴位注射方式在眼部美容的应用价值。结果:就医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不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6个月,就医者满意度自评中恢复效果、周围反馈、误工情况以及满意程度均优于治疗后即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就医者治疗后6个月的神态评估、改善程度以及整体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面部穴位注射矫正后就医者眼距纵横比(0.61±0.03)明显高于术前(0.42±0.07),提示治疗后就医者面部综合状态明显改善。结论:基于经络学理论的穴位注射对眼部美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值得在眼部美容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容 经络学理论 穴位注射 眼部美容 疗效
下载PDF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耿介 余滨 +3 位作者 李冰 蔡绵翔 黄承智 麦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GOLD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有降低趋势,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CT、CRP、ESR及WBC比治疗前均呈现降低趋势,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AECOPD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结论应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可提高AECOPD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降低再次急性加重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 中医症状积分 血清炎症标志物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18
作者 胡志强 康晓冬 +2 位作者 钟卫晖 郭佳瑜 康莲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联合组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常规组用常规预防措施。结果:术后PONV总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l...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联合组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常规组用常规预防措施。结果:术后PONV总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总体满意度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4h两组血清MTL浓度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可减少妇科术后PONV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术后恶心呕吐 足三里穴位注射 浮针疗法
下载PDF
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钟朝彦 梁锐记 黄醒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 研究运用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于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于阳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目的 研究运用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于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于阳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和观察组(采取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各34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QLQ)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外周血EOS计数、血清IgE、IFN-γ、IL-4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与治疗前比,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TNSS、RQLQ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EOS计数、血清IgE、IL-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均P<0.05)。结论 相比采用氯雷他定,采用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更显著,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症状消失,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 氯雷他定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肌筋膜疗法联合局部穴位注射治疗颈腰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曾汉东 《大医生》 2023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肌筋膜疗法联合局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_(12)治疗颈腰肌筋膜炎疼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颈腰肌筋膜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肌筋膜疗... 目的研究肌筋膜疗法联合局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_(12)治疗颈腰肌筋膜炎疼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颈腰肌筋膜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肌筋膜疗法与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和对照组(行单纯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SFMPQ)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MDQ)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MPQ和RMDQ评分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WBC及IL-6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肌筋膜疗法与局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_(12)联合治疗颈腰肌筋膜炎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控制炎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腰肌筋膜炎 肌筋膜疗法 穴位注射 复方当归注射 维生素B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