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肋间隙取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雷涛 孔长保 +2 位作者 李金勇 周永力 张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4期51-52,共2页
目的 研究经肋间隙取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应用染色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游离乳腺周边时发现前哨淋巴结位于内乳区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经肋间隙入路的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共100... 目的 研究经肋间隙取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应用染色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游离乳腺周边时发现前哨淋巴结位于内乳区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经肋间隙入路的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共100例,对局部肋间隙的宽度、胸廓内动脉距胸骨外缘的距离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共切除内乳区前哨淋巴结148个,有9例内乳区淋巴结转移而腋下未见转移,2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而内乳区未见转移,有10例内乳区和腋下均查见淋巴结转移。各肋间隙的宽度为[(14.03±3.85)mm、(15.98±3.86)mm、(13.88±3.95)mm和(9.87±3.64)mm)],胸廓内动脉距胸骨外缘的距离为[(10.85±4.52)mm、(11.63±2.78)mm、(9.54±3.71)mm和(4.54±3.58)mm)]。结论 经肋间隙取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为明确内乳区前哨淋巴结转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乳区前哨淋巴结 活检术 经肋间隙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肋间隙穿刺活检1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洋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08-208,214,共2页
目的 对 12例患者的CT引导下经肋间隙穿刺活检操作方法和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12例CT引导下经肋间隙穿刺患者 ,并经病理细胞学及组织学证实。结果 所有 12例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均获得成功 ,1... 目的 对 12例患者的CT引导下经肋间隙穿刺活检操作方法和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12例CT引导下经肋间隙穿刺患者 ,并经病理细胞学及组织学证实。结果 所有 12例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均获得成功 ,11例取得较满意的细胞学及组织学材料 ;有 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肋间隙穿刺活检准确率较高 ,并发症较低 ,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经肋间隙穿刺活检 病理细胞学 肿瘤
下载PDF
经肋间隙取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附51例报告) 被引量:17
3
作者 贺青卿 姜军 +4 位作者 杨新华 范林军 郭美琴 张毅 张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0-352,i001,共4页
目的探讨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及意义。方法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1月,选择内乳区淋巴结显像的51例乳腺癌病人并确定内乳前哨淋巴结,术中再次用γ探测仪、蓝色染料确认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切开肋间肌,经肋间隙胸膜外切除内乳区前哨... 目的探讨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及意义。方法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1月,选择内乳区淋巴结显像的51例乳腺癌病人并确定内乳前哨淋巴结,术中再次用γ探测仪、蓝色染料确认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切开肋间肌,经肋间隙胸膜外切除内乳区前哨淋巴结及其他内乳淋巴结。结果51例病人检出内乳前哨淋巴结共54枚,手术时间(31±7)min。检出1枚前哨淋巴结48例,2枚3例,其中发生癌转移18例,共19枚。前哨淋巴结位于第2、3肋间隙者分别为13枚和20枚。用3种方法联合定位内乳前哨淋巴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总准确率为100%。51例共检出内乳淋巴结118枚,其中发生癌转移25枚。无前哨淋巴结转移者未见内乳区其他淋巴结转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肋间隙取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为明确内乳淋巴结转移状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乳区 前哨淋巴结 活检术 经肋间隙 肿瘤 胸膜
原文传递
探讨经肋横突关节间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中山 夏良政 +2 位作者 余涛 张韬 江云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1977-1980,共4页
目的分析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治疗中经肋横突关节间隙PKP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胸椎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实施经肋横突关节间... 目的分析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治疗中经肋横突关节间隙PKP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胸椎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实施经肋横突关节间隙PKP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侧PKP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胸椎功能优良率、骨水泥渗漏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2.52±6.26)min,长于对照组[(51.26±5.04)min],实验组术中透视次数、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26.26±3.92)次、(4.95±1.26)mL,均高于对照组[(18.24±1.55)次、(2.85±0.6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Cobb角、VAS评分分别为(14.26±1.82)°、(1.52±0.16)分,均低于对照组[(17.62±2.11)°、(3.92±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椎功能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72.00%),骨水泥渗漏总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OVCF患者采纳经肋横突关节间隙PKP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胸椎功能,预防骨水泥渗漏,但存在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肋横突关节间隙PKP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