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旁肌的影响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荣 李建江 +1 位作者 董振宇 黄异飞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旁肌损伤的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35例,据患者意愿不同,采用经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 目的分析比较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旁肌损伤的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35例,据患者意愿不同,采用经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伤椎均置钉,并分为A组(18例)、B组(17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胸腰椎CT的椎旁肌平均最大横截面积,术前与术后1 d、3 d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的含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评价两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术后1年随访,A组较B组的椎旁肌平均最大横截面积大,A组术后1 d、3 d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的含量较B组低,术后1 d、3 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及钉棒松动、断裂和脱落情况。结论经皮经伤椎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椎旁肌的影响更小,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入路 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 胸腰椎骨折 疗效
下载PDF
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郑潮顺 陈太秋 +4 位作者 郭跃跃 何旭辉 林懿辉 陈彬勇 林楚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8例)和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肌间隙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经皮螺钉组手术时间为121.6±19.4 min,而肌间隙组为91.7±19.3min(P<0.05)。经皮螺钉组术中放射次数(15.0±2.1)较经肌间隙组(5.1±1.1)多(P<0.05)。两组术后均能有效改善椎体角、椎体高度及VAS、ODI等临床评分。其中经肌间隙组在椎体夹角、cobb角更优(P<0.05)。经皮螺钉组发生一例切口愈合不良,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经肌间隙组术中放射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更优,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AO A3型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董冬 王晓乐 黄跃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患者椎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接诊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病例数。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分组根据不...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患者椎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接诊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病例数。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分组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A组: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B组: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所有组病患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长于B组,X线透视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后凸Cobb's角度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后凸Cobb's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ASI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相比,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缩短切口长度,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锥体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但其手术时间长、X线透视次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入路 经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椎体功能
下载PDF
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圣剀 蔡凯文 +4 位作者 诸进晋 章凯 罗科锋 吴董泽 蒋国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6,共9页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30例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因退行性腰椎不稳进行OLIF或CLIF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CLIF组,两组患者一期术后4周均进行二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LIF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69.9±7.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67±3.05kg/m^(2),2节段病变6例,3节段病变12例;CLIF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6.5±8.6岁,BMI 24.03±2.06kg/m^(2),2节段病变2例,3节段病变10例。收集两组一期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资料,术前和一期手术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一期手术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高度、融合器与冠状面的夹角。对两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变节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OLIF组和CLIF组一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83.89±39.43min、55.56±27.49ml、8.39±4.804d和198.75±23.27min、65.00±44.62ml、8.75±2.30d,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术后5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3周后治愈。CLIF组术后4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出现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出血量达到200ml;1例患者腰大肌积液伴感染,经抗生素治疗6周后治愈。两组术前VAS、ODI、LL及DH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LL差值(OLIF组12.47°±6.69°vs CLIF组6.26°±6.47°)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随访时,OLIF组和CLIF组椎间融合率(83.33%vs 91.67%)、融合器沉降高度(1.54±0.72mm vs 1.44±0.61mm)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融合器与冠状面夹角(8.94°±4.97°)显著性大于CLIF组(5.30°±3.69°)(P<0.05)。结论:OLIF与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均能够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而CLIF利用多角度融合器增加LL和维持腰椎曲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不稳 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 改良侧方经腰大入路腰椎融合术 疗效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伤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志成 王汉龙 吴毅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伤椎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伤椎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伤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6.14±26.6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5.52±53.79)ml,手术时间(82.35±12.77)min、下床时间(3.83±0.61)d、住院时间(11.26±3.75)d、骨折愈合时间(6.18±1.23)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3.62±15.93)min、(6.73±1.12)d、(19.43±5.04)d、(7.52±2.7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4.35±1.28)、(2.11±0.43)、(0.64±0.18)分低于对照组的(5.17±1.32)、(3.08±0.46)、(1.75±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DQ)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RDQ评分(10.47±1.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6±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伤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 疼痛程度 伤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利锋 李强 杜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 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椎体功能
下载PDF
经皮入路与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高启龙 谭莹 +2 位作者 全俊松 张欣铭 陈建琨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入路与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3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采用椎弓根钉治疗的96例患者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组(52例)与经肌间隙组(44例)。... 目的:比较经皮入路与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3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采用椎弓根钉治疗的96例患者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组(52例)与经肌间隙组(44例)。经肌间隙组选用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经皮组选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结果:经皮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肌间隙组,住院费用高于经肌间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同时间点经皮组VAS评分低于经肌间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入路及经肌间隙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相当,不考虑经济的情况下,首选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入路 经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方三华 应康杰 +1 位作者 陈维维 张骞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5期34-37,45,共5页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症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症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微创TLIF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12个月时MacNab分级评估临床疗效。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腰椎神经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01)。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虽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入路 后正中入路 腰椎滑脱症 神经功能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胡中伟 刘耿耿 闫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 比较创伤性胸腰椎骨折(TTF)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P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协和骨科医院2021-01—2023-03行PSF术治疗的92例T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SF术的方法分为经皮微创组和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6例。比... 目的 比较创伤性胸腰椎骨折(TTF)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P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协和骨科医院2021-01—2023-03行PSF术治疗的92例T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SF术的方法分为经皮微创组和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影像学指标(椎间隙、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 经皮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肌间隙入路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少(短)于肌间隙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时的ODI、 VAS评分和伤椎的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与经肌间隙入路PSF术治疗TTF患者的效果相当。其中经皮微创PSF术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长,但切口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术者的经验、医院的设备等权衡利弊,个体化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皮微创 经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颜华杰 姚泽雄 《智慧健康》 2023年第7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应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 目的 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应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低(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RDQ评分、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变化,且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RDQ评分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更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胸腰椎骨折临床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术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 复位固定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3
11
作者 福嘉欣 肖联平 +3 位作者 王树森 李晓东 韩立强 王铜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7-1181,共5页
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恢复胸腰段患者矢状面序列,但按照传统的经脊柱正中沿棘突两旁显露剥离肌肉的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固定后容易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慢性背痛。传统方法为跨伤椎4钉固定,长时间随访... 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恢复胸腰段患者矢状面序列,但按照传统的经脊柱正中沿棘突两旁显露剥离肌肉的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固定后容易出现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慢性背痛。传统方法为跨伤椎4钉固定,长时间随访发现容易出现伤椎高度进一步塌陷及丢失。目的:对比胸腰段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情况,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入院后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方法治疗42例,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5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引流量、固定后末次随访内固定复位情况,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随访时间: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随访8-12个月,平均13.4个月;AF钉棒系统组随访8-14个月,平均12.1个月。(2)疗效:与AF钉棒系统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组出血量、引流量、固定后Cobb角度、固定后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减少(P <0.05),骨折椎体复位率增加(P <0.05)、固定后ASIA分级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较好(P<0.05);(3)结果证实:采用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优于AF钉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脊柱 组织工程 人工假体 骨科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短节段内固定 传统AF钉棒系统
下载PDF
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春耒 黄世桥 +2 位作者 杨千绮 艾芳 陈睿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439-3441,共3页
目的观察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分别是前侧入路组(57例)、后侧入路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 目的观察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分别是前侧入路组(57例)、后侧入路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Harris评分评价),随访期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侧入路组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用时均明显低于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术后随访各时点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访各时点前侧入路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术后均无骨水泥反应,其他并发症也不多见,有且均为轻微,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后侧入路更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钟炼 张楠 张元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73-77,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经皮组51例和经肌间隙...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经皮组51例和经肌间隙组49例。微创经皮组采用微创经皮治疗,经肌间隙组采用经肌间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改善及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创经皮组比较,经肌间隙组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但术中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降低,与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降低,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升高,后凸Cobb角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两者治疗效果相当,微创经皮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经肌间隙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 经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志刚 吕书军 +4 位作者 李立东 周广鑑 洪晔 林俊安 丁春劲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TLIF组)10例,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开放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血肌酸激酶值(creatine kinase,CK)。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而手术时间却长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MIS-TLIF组患者低于开放组患者(P〈0.05),术后第1天、第3天CK值MIS-TLIF组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CK值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患者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MIS-TLIF组出现1例未融合。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融合率,同时具有出血少、椎旁肌损伤小、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QUADRANT通道 经肌间隙入路 颈椎监控腰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新华 胡家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243,共2页
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多伴有骨质疏松,是脊柱外伤事故的高发人群〔1,2〕。脊柱毗邻解剖结构复杂,脊柱外伤常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因而脊柱骨折不仅是骨科的急诊,也是重症〔3〕。一经诊断,手术往往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4〕。脊柱骨... 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多伴有骨质疏松,是脊柱外伤事故的高发人群〔1,2〕。脊柱毗邻解剖结构复杂,脊柱外伤常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因而脊柱骨折不仅是骨科的急诊,也是重症〔3〕。一经诊断,手术往往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4〕。脊柱骨折的手术方式多样,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沿棘突剥离骶棘肌椎弓根行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但这种手术方式损伤组织较大,术后并发症多〔5〕。理论上经骶棘肌及腰方肌肌间隙入路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术后并发症 经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辅助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佳欣 赵谦 张宇宸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研究辅助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PLIF手术治疗;研究组行改良后TLIF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目的研究辅助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PLIF手术治疗;研究组行改良后TLIF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2.5%)低于研究组(90.0%),并发症发生率(22.5%)高于研究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辅助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显著,可减少出血量及椎旁肌组织损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经肌间隙入路微创 腰椎滑脱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永强 何鑫东 +3 位作者 潘山 张伟伟 袁波 梁国钧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5期979-98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其可行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间,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实验组,n=32)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照组,n=36...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其可行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间,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实验组,n=32)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照组,n=36)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1,3,7天血清肌酸激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实验组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椎体内植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辉 原超 张文财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皮组采用经皮入路(n=19),经肌间隙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n=19),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手术前后腰背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椎体后凸Cobb角等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2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经皮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均优于经肌间隙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肌间隙组(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两种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与经肌间隙入路相比,经皮入路具有出血少、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缓解迅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经皮入路 经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后路经肌间隙保留伸肌群的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宏伟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2期287-288,共2页
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重要方法,但术后颈椎活动度降低、轴性症状时有发生,而颈后伸肌群损伤导致的颈椎稳定性下降是上述并发症发... 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重要方法,但术后颈椎活动度降低、轴性症状时有发生,而颈后伸肌群损伤导致的颈椎稳定性下降是上述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传统PCL手术进行改良,经肌间隙入路保留伸肌群,减少了伸肌群及相关附属结构的术中损伤,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纳入38例多节段CSM患者,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入路 保留伸 后路颈椎椎板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建国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男39例,女31例;年龄(40.77±6.98)岁;骨折椎体:T 1112例,T 1225例,L 123例,L 210例;...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男39例,女31例;年龄(40.77±6.98)岁;骨折椎体:T 1112例,T 1225例,L 123例,L 210例;合并脊髓损伤19例;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视情况给予椎管减压、植骨,随访2年。结果70例患者手术时间(98.12±9.23)min,出血量(142.18±20.48)mL,住院时间(6.79±1.04)d;术后1例肺部感染,1例间歇性腰背痛,无螺钉断裂、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2年的VAS评分、Cobb角度均明显下降,骨折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升高(P<0.05);两项影像学指标术后各时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Frankle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经肌间隙入路 内固定 减压 植骨 脊柱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