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IF手术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卫华 康正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1期96-97,100,共3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5.78±5.96)岁;L_(2-3)3例,L_(3-4)10例,L_(4-5)17例,均采用OLIF手术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随访1年以上。记录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功能指标、影像指标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2.13±34.14)min,出血量(216.93±28.20)mL,住院天数(16.14±2.86)d;1例术后出现大腿麻木、感觉异常,1例切口感染;病原学培养阳性18例。术后1周、术后1年的VA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低于术前,椎间隙高度、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1年,28例患者椎间融合,融合率93.33%。结论OLIF手术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效果良好,是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肌间隙内固定 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
下载PDF
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郑潮顺 陈太秋 +4 位作者 郭跃跃 何旭辉 林懿辉 陈彬勇 林楚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8例)和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肌间隙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经皮螺钉组手术时间为121.6±19.4 min,而肌间隙组为91.7±19.3min(P<0.05)。经皮螺钉组术中放射次数(15.0±2.1)较经肌间隙组(5.1±1.1)多(P<0.05)。两组术后均能有效改善椎体角、椎体高度及VAS、ODI等临床评分。其中经肌间隙组在椎体夹角、cobb角更优(P<0.05)。经皮螺钉组发生一例切口愈合不良,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经肌间隙组术中放射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更优,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AO A3型骨折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利锋 李强 杜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 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椎体功能
下载PDF
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隋吉生 王黎明 +2 位作者 张绍东 曾逸文 孙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5期6875-68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和传统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和传统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及伤椎高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均能较好的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但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后路手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刘晓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59-62,共4页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手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选取年限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样本例数为98例脊柱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临床予以对照组行常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经肌间...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手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选取年限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样本例数为98例脊柱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临床予以对照组行常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经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行不通术式治疗所获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剧烈程度,比较两组患者丢失的伤椎前缘高度、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利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在接受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所获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伤椎前缘丢失高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接受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与生活质量差异不大(P>0.05),在接受不同术式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予以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其术中损伤,缓解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患者预后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