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贾宝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904-3906,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开腹TME联合ISR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前后胃肠动力指标(胃泌素、胃动素)、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并发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保护肛门功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毛益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25)与开腹组(n=35)...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25)与开腹组(n=3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 <0. 05),但术中出血量及出院时间显著减少/缩短(P <0. 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 00%和28. 57%(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Williams分级、肛管测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腹腔镜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开腹组(P <0. 05);随访3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微创优势,其效果与开腹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入路方式创新:从ISR国际专家共识谈起
3
作者 冯波 乃吉普·阿不都艾尼 蔡正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53-456,共4页
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保肛问题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1994年,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首次被报道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1],此后逐渐被视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病... 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保肛问题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1994年,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首次被报道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1],此后逐渐被视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手术提供保肛手段的重要措施,并在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保留方面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1-8]。在ISR中,精确游离内外括约肌间隙(intersphincteric dissection,ISD)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关键环节。手术难点是肿瘤位置过低以及手术视野的受限。视野的局限性使得手术区域难以充分暴露,增加了误入错误解剖层面的风险。目前,广泛采用的ISR入路包括经腹经肛联合入路、完全经腹入路及经肛外翻拖出式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除 国际专家共识 入路 经肛内镜手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4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括约肌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5
作者 杨方武 姬文超 杨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 目的:分析对比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观察组行CSPO,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1.63±11.57)min、肛门排气时间为(2.26±0.75)d、住院时间为(6.21±1.35)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03.58±14.29)min、(4.71±1.24)d、(8.69±1.84)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TV为(181.50±17.25)mL、MSP为(129.85±10.45)mmHg,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0.21±3.62)、(75.83±4.29)、(77.49±3.46)、(76.29±3.98)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9.71±15.82)mL、(113.42±8.31)mmHg和(65.38±2.97)、(68.96±3.01)、(69.35±2.97)、(67.42±3.28)分,观察组RRP为(8.48±1.46)mmHg,低于对照组的(10.21±2.0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相比,CSPO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肛门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适形切除保肛 括约肌直肠切除 肛门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健 谢华辉 +5 位作者 何文涛 李明堃 沈明 张仁浩 牛天峰 罗靖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ndoanal advancement flap,ERAF)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ansanal opening of intersphincteric space,TROPIS)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复杂... 目的 探讨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ndoanal advancement flap,ERAF)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ansanal opening of intersphincteric space,TROPIS)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病人8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ERAF治疗组(E组,48例)和TROPIS治疗组(T组,3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创面情况以及肛管直肠压力。结果 T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E组的8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手术时间为(31.53±7.29)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9.56±7.37)ml,手术当天、术后7天和14天创面面积分别为(10.03±0.96)cm~2、(8.76±0.87)cm~2和(6.20±0.77)cm~2,E组分别为(35.36±8.54)分钟、(36.86±8.04)ml、(12.09±1.23)cm~2、(10.52±1.09)cm~2和(7.36±0.85)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VAS评分、Wexner失禁评分分别为(1.38±0.27)分和(0.21±0.08)分,E组分别为(1.56±0.29)分和(0.33±0.09)分,T组20 mm处、30 mm处肛管直肠收缩压和20 mm处、30 mm处肛管直肠静息压分别为(138.18±29.58)mmHg、(136.22±35.41)mmHg、(35.47±6.58)mmHg和(32.97±8.01)mmHg,E组分别为(152.78±31.53)mmHg、(156.29±32.74)mmHg、(38.29±7.62)mmHg、(36.41±7.63)mmHg,两组评分和肛管直肠压力均下降,且T组低于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高于F组的(13.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OPIS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更好,能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 经肛括约肌切开 复杂性肛瘘 直肠 肛管
下载PDF
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7
作者 卓芹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 在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5例肛裂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展开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肿胀评分)... 目的 在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5例肛裂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展开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γ干扰素(IFN-γ)]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3.32±1.13)分、肿胀评分(1.23±0.21)分均低于手术前的(5.48±1.14)、(2.87±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hs-CRP(9.62±1.53)mg/L、TNF-α(30.23±3.57)pg/ml、IL-6(66.35±5.08)ng/L、IL-8(32.74±3.17)ng/L、IFN-γ(54.78±2.01)pg/ml均低于手术前的(16.25±2.04)mg/L、(40.15±4.09)pg/ml、(83.37±8.38)ng/L、(45.58±3.45)ng/L、(63.43±3.1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8.84±2.78)、(77.27±2.23)、(78.83±2.77)、(77.32±2.26)分,均高于手术前的(72.13±2.07)、(71.19±2.28)、(73.19±2.56)、(72.47±2.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能减轻术后疼痛及患处肿胀,减轻体内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开 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PDF
对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
8
作者 何志刚 何永忠 +1 位作者 谢伟 何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91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50例)和切开挂线组(41例)。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采用经肛括...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91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50例)和切开挂线组(41例)。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采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进行治疗,切开挂线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肛门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切开挂线组的78.05%(P<0.05)。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手术时间(58.98±3.71)min、愈合时间(22.24±1.71)d及住院时间(9.38±1.59)d均短于切开挂线组的(75.73±2.95)min、(27.44±1.86)、(14.73±2.05)d,术中出血量(84.96±2.85)ml少于切开挂线组的(96.07±2.71)ml(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与Wexner评分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VAS评分(1.54±0.61)分与Wexner评分(1.22±0.42)分均低于切开挂线组的(2.17±0.70)、(1.93±0.82)分(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最大静息压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但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肛管最大收缩压(16.23±1.62)kPa与肛管最大静息压(8.03±1.01)kPa均大于切开挂线组的(11.17±1.78)、(4.38±0.92)kPa(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挂线法,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在高位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保护患者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切开挂线法 经肛括约肌切开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括约肌肛瘘患者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肛门功能变化分析
9
作者 王洪超 巩固 孙为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肛门功能、各项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所行术式分为甲组(36例)与乙组(34...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肛门功能、各项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所行术式分为甲组(36例)与乙组(34例)。甲组患者接受切开挂线术治疗,乙组患者接受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持续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随访1年内复发率,术后1、3、7 d临床症状,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IS)、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FISI),以及术前及术后1年肛管压力。结果与甲组总有效率(77.78%)比较,乙组总有效率(97.06%)较高(P<0.05);两组随访1年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两组患者创面出血、肛门坠胀及尿潴留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乙组均低于甲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WIS、FISI评分均降低,且乙组均低于甲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及甲组肛管排便压降低,乙组术后1年肛管排便压高于甲组(均P<0.05);两组肛管静息压组间、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前与术后1年组间比较,以及两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括约肌肛瘘患者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相较于切开挂线术,其对于肛管压力影响更小,并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肛门功能,减轻大便失禁情况,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肛瘘 切开挂线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卢鑫 赵文召 黄鹏翀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28-1430,1438,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ixon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ixon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和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腹腔镜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可获得相当的疗效,但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腹腔镜Dixon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内括约肌切除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博 崔宏力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1期1756-1760,共5页
直肠癌患者行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还可帮助医师评估癌症深度及扩散情况,但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此术式较大风险与高发不良反应。本文对ISR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评价、危险因素及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直肠癌患者行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还可帮助医师评估癌症深度及扩散情况,但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此术式较大风险与高发不良反应。本文对ISR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评价、危险因素及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内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障碍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素红 杨小景 沈华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肛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张广斌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 目的分析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选用改良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法对手术效果、安全性、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便血症状积分、便秘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肛周肿胀程度、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肛管静息压、便血症状积分、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力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陈旧性肛裂患者采取经改良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肛裂 改良肛裂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松解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丛进春 陈春生 +3 位作者 冯勇 马明星 夏志秀 刘鼎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3例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分为CRT组(术前放化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向量测压、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r评分来比较两组的肛门功能。结果:CRT组的术前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的测压结果均显著下降,CRT组的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6、12个月Saito功能问卷结果除排便困难两组间没有差异外,其余CRT组结果均明显不如对照组;在术后24个月,排便频率、排便截断、气便分辨能力以及限制饮食4项CRT组仍不及对照组(P<0.05)。到术后24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有下降趋势,CR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会明显的影响术后的肛门功能,而且这种影响要至少会持续2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励 刘建 +1 位作者 张勇 祝东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8,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1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ISR,对照组行开腹ISR,记录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胃动素、胃泌素、Wexner便秘评分)及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分级、肛门功能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其满意度、生存率与开腹ISR相当,且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丛进春 戴显伟 +1 位作者 张宏 陈春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分别应用问卷调查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来评价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对25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Vaizey和Wexner评分以及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分别选择同期25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及25例肛门功能... 目的分别应用问卷调查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来评价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对25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Vaizey和Wexner评分以及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分别选择同期25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及25例肛门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Vaizey和Wexner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高于低位前切除术,但在术后1年差异却没有显著性,而两者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的结果在术后1年却仍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一直有显著性。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肛门功能短期内不如低位前切除术,虽然长期的结果可以接受,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华军 仲超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肛门功能的影响,并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沭阳南关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式不同分组,A... 目的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肛门功能的影响,并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沭阳南关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式不同分组,A组(41例,实施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41例,实施改良LIFT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3、7、14d患者疼痛程度,术后7d及术后1、3、6个月患者肛门失禁程度,术前及术后6个月肛管直肠压力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较A组更短,B出血量较A组少,B组创面面积较A组小;术后3、7、14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较术后1 d呈现降低趋势,且术后7、14 d B组较A组均更低;术后1、3、6个月两组Wexner评分较术后7 d呈现降低趋势,且上述各时间点B组较A组均更低;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术前均降低,但B组均高于A组;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均P<0.05)。结论改良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愈合时间,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肛门失禁程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型肛瘘 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 切开挂线 肛管直肠压力 肛门失禁
下载PDF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
18
作者 俞明兰 马翠红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对比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对比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LIFT治疗,观察组患者行VAAF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因子水平、肛门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LIFT相比,VAAFT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等优势,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 括约肌瘘管结扎 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低位直肠癌完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旭 赵磊 +6 位作者 林峰 薛帆 刘文志 崔佑刚 衣宇鹏 孔祥余 冯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加速低位直肠癌完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切除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3例低位直肠癌接受完全ISR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加速低位直肠癌完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切除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3例低位直肠癌接受完全ISR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21例,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严格遵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原则行完全ISR手术。对照组术后予生活方式干预(戒烟、运动)、饮食因素调整、提肛运动,口服洛哌丁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口服中药汤剂及中药坐浴治疗。采用Williams标准及Wexner评分系统评估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动态跟踪观察随访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至术后12个月。结果:Williams肛门功能评估: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1、6、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治疗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加速低位直肠癌完全ISR切除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在前期(术后3~6个月)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低位直肠肿瘤 内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在T1、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志刚 王利伟 +1 位作者 戎亚军 高鹏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31-13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在T1、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的72例T1、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诊治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完全ISR组、部分ISR组和保齿ISR组。比较3...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在T1、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的72例T1、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诊治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完全ISR组、部分ISR组和保齿ISR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结果 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远切缘距离、切除肠管长度、淋巴结清扫数以及淋巴结阳性数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12个月,完全ISR组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率均明显低于部分ISR组和保齿ISR组(P均<0.05)。结论 ISR为治疗T1、T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术式,在保证手术根治性效果的同时可切除部分内括约肌,以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肛门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根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